這個冬天有點冷?業主打砸售樓處,綠地兩項目停工"先發制人"

摘要:春天還遠嗎(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這個冬天有點冷?業主打砸售樓處,綠地兩項目停工

這個冬天有點冷,在沒有暖氣的南方,蜜姐只能默默開啟空調了。樓市近期,似乎也頗有些冬季的寒意。

wind數據顯示,10月房企拿地194宗,拿地總價不足千億元(約917.71億元)。而從樓面地價來看,10月每平米均價為3737.12元,創下年內最低記錄。

不過,說這組數據並不是要"唱衰"。

恰恰相反,近期成都廣州的新操作(見今日推送第四條),以及央行在11月份的頻頻動作及"降息",蜜姐倒是很贊同好基友槓桿遊戲的看法:2020年小陽春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在行動了,大概率溫暖的春天會如期而至。

只是在春天到來之前,冬日的寒意似乎格外逼人。

01

近期,山東濟南、江西上饒某樓盤都出現了老業主打砸售樓處的鬧劇。究其原因,這兩個樓盤都是下半年比上半年每平米均價少了2000元至4000元不等。

這個冬天有點冷?業主打砸售樓處,綠地兩項目停工

與此同時,樓盤打折促銷的消息也在增多。

也有開發商被動"先發制人":項目停工,等不到讓老業主來打砸售樓處了。典型的莫過於龍頭房企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集團")。

說綠地集團是龍頭房企,一點不為過。中國指數研究發佈的《2018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百億企業排行榜》顯示,綠地集團以3860億元的銷售額排名第6,,排在其後的有新城控股、華潤置地、龍湖集團、世茂地產等。

不過,本月,綠地集團卻被媒體曝出,在武漢打造國內"第一高樓"的武漢綠地中心,拖欠央企中建三局工程款,進而項目被停工。

這個冬天有點冷?業主打砸售樓處,綠地兩項目停工

圖片來源|中國房地產新聞

到底欠了多少錢,外界不得而知。從中建三局發出的工程聯繫函裡面,有這樣一段描述:

"因業主(綠地)欠付我司鉅額工程進度款,已造成我司資金無法正常週轉,被迫即日起對項目實行全面停工,待業主解決工程款支付事宜後即進行復工。"

欠款造成一家央企"資金無法正常週轉",恐怕這個數目不會太小。

其實這個曾經計劃打造的"第一高樓",今年初已由原規劃的636米改為了475米,結果還是走到欠款停工這一步,說到底,恐怕是真缺錢了。

02

綠地集團是一家老牌房企,創立於1992年,在A股實現了整體上市,並控股了多家我國香港上市的公司。

看綠地集團的業務板塊,按說比別的房企更容易融資。因為它本身有金融產業。

據其官網介紹,它的業務板塊包括:房地產主業、商業及酒店運營、金融產業、地鐵投資產業、能源產業和建築產業。

這個冬天有點冷?業主打砸售樓處,綠地兩項目停工

圖片來源|綠地集團官網

綠地集團雖然掙錢多,但花錢也是很厲害。比如,地鐵投資,這個屬於投入大,回報時間長,超長線投資。再比如,前幾年,它在海外的投資,步子真不小。

這個冬天有點冷?業主打砸售樓處,綠地兩項目停工

圖片來源|綠地集團官網

房企們想轉型,是可以理解的,造車、造機器人的都有,不過最近一兩年曾經高調"拋棄"房地產的龍頭房企們,卻紛紛表示要聚焦房地產主業。攤子鋪太大,大房企也難受。

綠地集團搞的是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及科創、康養等新興產業的"3+X"綜合產業佈局。

不過,綠地集團2018年財報提到大消費產業的商貿、酒店旅遊、汽車服務等,強調的是"開拓進取",卻沒有公佈賺了多少錢。談及新興產業也是如此。海外經營卻是用的"繼續轉型"。

能源產業則是"經過幾年的整頓調整,公司能源板塊經營逐步正常化",似乎發展得也並不太順利。

而從數據來看,汽車及相關產業、酒店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比上年都出現了負增長,分別為-6.77%和-5.32%。

03

再看綠地集團的財報、各種發債、擔保公告,信息量更大。

2018年,綠地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3484 億元,同比增長 20%;利潤總額 243 億元,同比增長 2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14 億元,同比增長 26%。

不過,其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來看,在華中、華北、西北、西南地區的毛利率比上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最高的減少了6.52個百分點。海外地區毛利率比上年更是減少了11.6個百分點。

這個冬天有點冷?業主打砸售樓處,綠地兩項目停工

圖片來源|綠地集團2018年財報

東北地區毛利率雖沒有減少,但營業收入比上年減少了19.27%。

從綠地集團2019年半年報來看,其資產負債率為88.3%。2020年12月10日到期的公司債總額約為88.68億元;2021年1月21日到期的公司債券餘額為81.31億元。

這個冬天有點冷?業主打砸售樓處,綠地兩項目停工

圖片來源|綠地集團2019年半年報

財報顯示,今年1到9月,綠地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345.5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2.1%。前三季度僅完成預定銷售目標的46.91%,四季度壓力山大。

其中,三季度的銷售金額同比更是大幅下降35.8%。銷售額下降,現金流自然會受影響。

前三季度,綠地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91.2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0.53%!而原因據解釋,主要是工程款支付同比增加。而負債合計半年報則顯示超9000億元。

超高層是綠地集團偏愛的房產項目,曾經這類項目各大城市也非常支持,誰還不想弄個轟動全國的地標建築呢。

只是如今的行情已和往日不同。我們都得適應新常態。

從去年開始,蜜姐就曾多次提醒,買房需謹慎,結果反倒被誤解是"唱衰"派。

其實,相反,我是比較樂觀的,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房子作為資產品其保值作用會更加凸顯。

只是過去20年的市場有其成長的特殊性,今天不可能複製昨天的路子了。而房地產市場未來也會更加健全、合理,而不是往昔那般魔幻。

所以,自住也好,投資也好,買房對個人能力要求已大大提高,一是對市場的基本判斷能力;二是購房的經濟實力。近期,對剛需們來說,利好消息不少。

不過,還想投資房產的蜜友,要麼現金流充裕,要麼風險可控可接受。否則,冬天還是謹慎點。一次錯誤決策,可能好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都難翻身了。

大房企們也感覺有點冷了,挺過去才能迎接小陽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