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到底是修的哪个栈道,大胆求证一下

提到三秦之战,刘邦入主关中,我们首先会想到“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对韩信精彩绝伦的计策折服,但我发现这里面有端倪。不论《史记》还是其他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此计。它最早出自元代的戏曲《暗渡陈仓》,是经过艺术加工以后,形成的历史共识,这并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接下来我将通过史料的记载,揭开这其中的迷雾,还原一下历史的真相。

明修栈道,到底是修的哪个栈道,大胆求证一下

项羽在鸿门宴上,虽然没对刘邦痛下杀手,但经过谋士范曾坚持的提醒下,项羽对刘邦加强了防备之心。所以,接下来项羽分封诸侯,给了刘邦特殊的待遇,把他封在汉中,以及巴蜀之地,被狠狠的阻碍在秦岭的南边,这是遏制刘邦北上的第一道天然防线。

秦岭北边的关中地区,项羽分别封给三位秦朝的将领,称做三秦。这其中的章邯,我们都知道他是秦末最能打的将领,被封为雍王,辖有咸阳以西的地盘,是对抗刘邦最中坚的力量,所以三秦是遏制刘邦北上的第二道防线。

刘邦回汉中,必须要翻越人迹罕至崎岖陡峭的秦岭栈道。当时秦岭栈道主要有五条,从西往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道、库谷道。《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这说明刘邦是从子午道回去的,还顺手烧了子午栈道。

明修栈道,到底是修的哪个栈道,大胆求证一下

但是《史记 留侯世家》记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司马迁在这里表示,张良送刘邦到褒中城,烧掉的栈道。这褒中城是褒斜道的终点。这样就矛盾了,刘邦到底是走的哪条道路归的国呢?这个问先题放一边,反正烧栈道事件是客观存在的。

咱们再看看,刘邦归国后,又发生了什么,《史记 淮阴侯列传》记载:“於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刘邦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各位将领的作战任务,这任务是什么呢?司马迁并没有直接说。那只能看看三秦之战时,各位将领分别攻击哪里。

《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这里刘邦走的是故道一线,出陈仓打败章邯。故道是今甘肃两当县、凤县境内,是陈仓道的必经之路。

这个对应后半句“暗出陈仓”,是汉军的主力部队。根据《史记 曹相国世家》的记载:“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这说明刘邦和曹参一起走的陈仓道。此时猛将樊哙、周勃在哪?当然他们也参加了战斗,不过没跟随刘邦一起,对应前面说的“部署诸将所在”,他们自然有别的任务。

明修栈道,到底是修的哪个栈道,大胆求证一下

看看他们在哪呢?

《史记 樊哙列传》记载:“还下郿、频阳。围章邯废丘。”周勃还定三秦的时候,中间还军了一次眉县,这里正是褒斜道的入口。这说明,周勃是走的褒斜道向三秦发起攻击的。之前被烧的褒斜道,周勃有可能参与了修建。走这条道能吸引一部分章邯军,为陈仓道刘邦、曹参的主力部队减轻压力。

《史记 樊哙列传》记载:“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樊哙一路攻击西城县,今属安康市北,又攻击白水,今渭南白水县。可见樊哙这一路走的是库谷道,是秦岭五道最东边的那条。这一路的目标是直奔塞王司马欣的地盘,很轻而易举地拿下,按照原计划,又西去合围陈仓的章邯军。

明修栈道,到底是修的哪个栈道,大胆求证一下

很明显周勃、樊哙的作战任务,是分别牵制一部分三秦主力,为刘邦冲出陈仓减轻压力。而章邯面对三路大军,分身乏术,这才是暗度陈仓的关键所在。至于明修栈道,樊哙在最东路,显然他不可能去修子午道的,否则就不能按时攻击西城出库谷道。所以修栈道只能是周勃这一路大军干的,而且修的是褒斜道。

经过我的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最终揭开韩信的计策与部署之谜。事情是这样的,刘邦听从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出了一招群狼包围战术,让章邯疲于应付。具体的部署是,约定好出兵日期,先让周勃、樊哙同时出褒斜道、库谷道诱敌,当章邯调走一部分兵力后,曹参则带领汉军主力,出其不意的攻击陈仓,然后合围章邯。众将大呼,大将军妙计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