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劇透”言論是否違規尚待監管認定

至少一個月前,王石的新書就已開售,當時並未引起資本市場關注。直到11月23日,王石召開新書分享會,談起了萬科的業績,非常自信地說“萬科兩個月後公佈的年報非常好”,引發信息披露違規的質疑。11月25日,萬科A、H股均大漲,市場對王石的質疑之聲更盛。以至於當晚,萬科通過互動易表示,王石卸任後未參與公司經營和治理,公司亦未向其提供有關經營業績的未披露或預測數據,其未掌握關於公司業績的內幕信息。

萬科回應質疑,是上市公司對市場的交代。至於王石的“劇透”言論是否違反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尚有待監管方面的認定。此前,格力電器董明珠、美的集團方洪波、泰禾集團黃其森、山西汾酒高管等也在公開場合透露過業績情況,均引起較大爭議。雖然此次王石言論並未涉及具體財務數據,但即便如此,王石作為萬科董事會名譽主席,因其特殊的身份及較高的知名度,影響及爭議依然巨大。他在發表有關上市公司的言論,尤其是涉及敏感的業績情況,應當格外謹慎。

王石2017年6月卸任董事會主席是“寶萬之爭”結束的標誌,之後被委任為董事會名譽主席。王石當前並非萬科管理團隊成員,不參與經營決策,個人的主要活動已與萬科關係不大。在新書分享會上,王石其實更想談“寶萬之爭”,他主動問現場觀眾是否想聽,但在徵詢公關負責人意見後,並沒有過多談論此事。王石演講以隨性著稱,從這一細節可以看出,他對待某些敏感事件是有分寸的。

其實,不止是王石及前述案例,因董事長、實控人、高管等上市公司相關方發表不當言論引發爭議甚至是監管關注,或者導致公司刊發澄清公告的案例非常多。這些當事人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企業家、經營者、行業專家、新書作者等,在不同場合擁有不同身份,拿自己公司作為演講素材也很常見。在頻繁的身份切換中,如果相關方沒有繃緊信披規範這根弦,違規風險頗高,進而波及上市公司。相信經歷此次風波,王石今後會謹言慎行,減少因自身不當行為對萬科和市場造成的不良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