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华北重镇天津,北京城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国民党傅作义部队从民族大义考虑,使北京这座文化古都免于战火,完整保存下来,派邓宝珊、周北峰作为全权代表,与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和刘亚楼等进行第三次谈判。

谈判结束之后,1949年1月31日,根据谈判和平协议,傅作义部队改编为解放军,城内国民党军队全部开到城外指定地点,接受改编。

北京古城这座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遗产才得以保存下来。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北平解放前夕,周恩来派人找到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请他在地图上标出不能炮击的文物景点。梁思成也在时刻关注北平谈判情况。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北平古城保存下来了,但近代史上,历经磨难的中国,经历无数浩劫,数以万计的文物或被焚毁,流失,偷盗,贩卖,抢劫等。

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流失最为多的,当数八国联军火烧圆民园;

敦煌莫高窟流失国外;

故宫文物偷盗;

孙殿英挖掘清东陵以及安阳甲骨文流失海外等。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一,圆明园文物遭受的文物劫难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瓷器和珐琅瓶,就任意破坏、毁掉。价值连城的字画,在他们眼里就是废纸,甚至拿来点烟。

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更加光彩夺目珠宝而把金子扔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除了八国联军,北京的暴民们也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抢劫。每逢动乱,或平时官兵有所疏忽,就拖着板车奔海淀去拉。从楠木、金砖,到石块、瓦片,皇上的东西,什么都往家里搬。运气好的,在废墟里还能找到拼得起采的瓷器、玉器。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英国大英博物馆珍藏的宋元时期的瓷器,仅次于故宫。是全世界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传世珍品《女史箴图》就藏于此处。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以及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全书22,937卷,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藏于圆明园的是副本,但却惨遭浩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二,故宫宝物被溥仪和太监们偷盗

故宫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这个数字几乎无法统计。小小年纪的溥仪并不擅长管理偌大的故宫,故宫偷盗愈演愈烈,很快这些人很快把目光集中在皇家宝库--建福宫。这里存放着乾隆皇帝最爱的珍玩字画、金银法器,乾隆死后这里的东西原样加锁封存,几代皇帝下来从未启封。

北京的大街上,很多人开始贩卖从皇宫里偷盗的古玩,其中有很多人士太监,官员。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溥仪得知消息后,很生气,就下令清点建福宫的财物。但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打断。

通天火灾究竟烧掉了多少东西,至今是一个谜,内务府也搞不清楚,只报说: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几万册。

火灾原因就更难查明,官方说法是油灯起火,更多清史研究者认为,是宫中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偷盗,人为放火。

一个多月后清理火场,竟从灰烬中炼出17000多两黄金。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宫人的监守自盗,尚属偷偷摸摸,皇帝典当家产就堂而皇之了。溥仪小朝廷为了生存,补充需用,大量向北京汇丰银行变卖家产,金册宝、金塔、金壶、金盘等器物不计其数。

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向宫外转移出宋元版珍贵古籍210部,唐宋元明清古代字画2000多件,其中包括顾恺之的《洛神赋》、唐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和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等。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三,孙殿英盗掘清东陵

孙殿英在清东陵公开的盗墓活动,挖掘了大量的无价之宝。孙殿英炸开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从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但他仍不满足,再掘乾隆皇帝弘历的裕陵,他亲自进墓点视宝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无数。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据统计,在孙殿英盗墓后开的分赃会议上,孙殿英一个人就分了无价之宝11大箱,加上其他官兵的,可以说几乎将整个清东陵搬空了!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曾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大车30辆,可想而知这30辆大车要装多少宝物。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四,敦煌莫高窟浩劫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英国人斯坦因巧名布施,以白银一百八十两哄骗王圆箓,获取经卷、印本、古籍二十四箱,佛画、织绣品等五箱。斯坦因劫掠的大量敦煌文物曾暂存在安西县政府达数月之久,竟无人过问。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录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甲骨文流失也是非常严重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

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就集中在这几次事件,抢盗骗毁烧,全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