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1949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華北重鎮天津,北京城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國民黨傅作義部隊從民族大義考慮,使北京這座文化古都免於戰火,完整保存下來,派鄧寶珊、周北峰作為全權代表,與林彪、聶榮臻、羅榮桓和劉亞樓等進行第三次談判。

談判結束之後,1949年1月31日,根據談判和平協議,傅作義部隊改編為解放軍,城內國民黨軍隊全部開到城外指定地點,接受改編。

北京古城這座世界級的歷史文化遺產才得以保存下來。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北平解放前夕,周恩來派人找到建築歷史學家梁思成,請他在地圖上標出不能炮擊的文物景點。梁思成也在時刻關注北平談判情況。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北平古城保存下來了,但近代史上,歷經磨難的中國,經歷無數浩劫,數以萬計的文物或被焚燬,流失,偷盜,販賣,搶劫等。

其中,損失最為嚴重的,流失最為多的,當數八國聯軍火燒圓民園;

敦煌莫高窟流失國外;

故宮文物偷盜;

孫殿英挖掘清東陵以及安陽甲骨文流失海外等。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一,圓明園文物遭受的文物劫難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瓷器和琺琅瓶,就任意破壞、毀掉。價值連城的字畫,在他們眼裡就是廢紙,甚至拿來點菸。

為了金子而把銀子丟了,為了更加光彩奪目珠寶而把金子扔掉。

為了銷燬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除了八國聯軍,北京的暴民們也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搶劫。每逢動亂,或平時官兵有所疏忽,就拖著板車奔海淀去拉。從楠木、金磚,到石塊、瓦片,皇上的東西,什麼都往家裡搬。運氣好的,在廢墟里還能找到拼得起採的瓷器、玉器。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英國大英博物館珍藏的宋元時期的瓷器,僅次於故宮。是全世界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傳世珍品《女史箴圖》就藏於此處。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是由姚廣孝以及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全書22,937卷,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藏於圓明園的是副本,但卻慘遭浩劫,今僅存800餘卷且散落於世界。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二,故宮寶物被溥儀和太監們偷盜

故宮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這個數字幾乎無法統計。小小年紀的溥儀並不擅長管理偌大的故宮,故宮偷盜愈演愈烈,很快這些人很快把目光集中在皇家寶庫--建福宮。這裡存放著乾隆皇帝最愛的珍玩字畫、金銀法器,乾隆死後這裡的東西原樣加鎖封存,幾代皇帝下來從未啟封。

北京的大街上,很多人開始販賣從皇宮裡偷盜的古玩,其中有很多人士太監,官員。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溥儀得知消息後,很生氣,就下令清點建福宮的財物。但被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打斷。

通天火災究竟燒掉了多少東西,至今是一個謎,內務府也搞不清楚,只報說:金佛2665尊,字畫1157件,古玩435件,古書幾萬冊。

火災原因就更難查明,官方說法是油燈起火,更多清史研究者認為,是宮中人為了掩飾自己的偷盜,人為放火。

一個多月後清理火場,竟從灰燼中煉出17000多兩黃金。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宮人的監守自盜,尚屬偷偷摸摸,皇帝典當家產就堂而皇之了。溥儀小朝廷為了生存,補充需用,大量向北京匯豐銀行變賣家產,金冊寶、金塔、金壺、金盤等器物不計其數。

溥儀以賞賜溥傑的名義向宮外轉移出宋元版珍貴古籍210部,唐宋元明清古代字畫2000多件,其中包括顧愷之的《洛神賦》、唐閻立本的《步輦圖》、周昉的《揮扇仕女圖》和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等等。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三,孫殿英盜掘清東陵

孫殿英在清東陵公開的盜墓活動,挖掘了大量的無價之寶。孫殿英炸開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從金槨內棺盜竊了大量稀世珍寶。但他仍不滿足,再掘乾隆皇帝弘曆的裕陵,他親自進墓點視寶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畫、書籤、寶劍等無數。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據統計,在孫殿英盜墓後開的分贓會議上,孫殿英一個人就分了無價之寶11大箱,加上其他官兵的,可以說幾乎將整個清東陵搬空了!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早在盜陵之前,孫殿英就曾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名,向遵化縣徵調大車30輛,可想而知這30輛大車要裝多少寶物。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四,敦煌莫高窟浩劫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1907年,英國考古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在進行第二次中亞考古旅行時,沿著羅布泊南的古絲綢之路,來到了敦煌。當聽說莫高窟發現了藏經洞後,他找到王圓籙,表示願意幫助興修道觀,取得了王的信任。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英國人斯坦因巧名佈施,以白銀一百八十兩哄騙王圓籙,獲取經卷、印本、古籍二十四箱,佛畫、織繡品等五箱。斯坦因劫掠的大量敦煌文物曾暫存在安西縣政府達數月之久,竟無人過問。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到莫高窟,又以500兩銀兩向王圓錄購得了570段敦煌文獻。這些藏品大都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現擁有與敦煌相關的藏品約1.37萬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甲骨文流失也是非常嚴重

從1899年甲骨文首次發現,據學者胡厚宣統計,共計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陸收藏97600多片,臺灣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總計中國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國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

這些甲骨上刻有的單字約 4500個,迄今已釋讀出的字約有2000個左右。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就集中在這幾次事件,搶盜騙毀燒,全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