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我們應該以文化的名義致敬秦王朝

公元前213年,有一個人因為一件事被後人口誅筆伐遺臭萬年,那便是秦始皇和他下令的焚書坑儒。歷代帝王沒有任何一個人像他那樣,創下千古功業卻在口水中沉浮。

然,焚書坑儒的具體內容是存在極大的爭議的。

焚書坑儒?我們應該以文化的名義致敬秦王朝

焚書

據《史記·李斯傳》:“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百姓。”

《史記·蕭相國世家》:“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強弱之所,民所疾苦者也,以何(蕭何)具得秦國書也”。“得百家言四百二十篇”。

可見,秦王朝在焚書這件事情上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極端,至少在朝廷還是保存著各家典籍,並沒有對文化傳承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焚書坑儒?我們應該以文化的名義致敬秦王朝

坑儒

秦王的另一個殘暴之舉就是坑殺儒生四百六十餘人,可《史記·儒林列傳》記載:“焚詩書,坑術士”,這個術士跟儒生還是有區別的,而且事出有因。術士候生、盧生為始皇帝求長生不能而潛逃,為逃避懲罰,四處宣揚誹謗秦始皇的政治言論。在天下初定的時候,這就是一個不安定因素,所以秦始皇痛下殺手。

從秦始皇往後,還有不少人幹過焚書殺儒的事。項羽、王莽、梁元帝蕭譯等~~一直到清代的文字獄,他們的目的其實都和嬴政一樣:統一思想。思想混亂是形成共同價值觀的大敵,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必然會分崩離析。而秦始皇之所以被口誅筆伐,其原因在於秦始皇所遵循的治國理念來自於法家,過於單一直接,而非後者一樣明裡尊崇儒家,背後行使法家的手段。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秦王朝存在的時間太短了,短得讓人瞠目結舌。

焚書坑儒?我們應該以文化的名義致敬秦王朝


帝國和文化的邂逅

大秦帝國之前的四百餘年,我們的祖先出現了大智慧者,他們行走在這片土地――老子騎著驢,孔子坐著車,墨子則是一步一步丈量著大地。我想起法國思想家盧梭說過的一句話:“我只要停止腳步,就停止了思考”,而我們的“行者”要早他2000年。

行者善於創造文化卻不善於保存,在歷史長河的沖刷下,許多文化的傳承充滿了偶然。如果沒有關尹喜,《道德經》很有可能隨著老子消失在函谷關外的黃沙中;如果沒有弟子們的追隨,孔子的獨輪車可能陷落在列國的荒野……大秦帝國的軍隊用馬蹄在這片土地上劃定了框架,給文化帶來強力的支撐。不管之後的朝代如何更替,都只是一個大家庭爭奪話語權的戰鬥,而不會像羅馬帝國一樣隨著政權的更迭導致文明也灰飛煙滅。帝國和文化的偶然相遇成就了中華文明的基調,以一個大統一的身份獲得世界的目光。

焚書坑儒?我們應該以文化的名義致敬秦王朝

文化的基點

按時間順序來說,中華文明出現的最晚,然而這出現最晚的卻是唯一得以傳承的。巴比倫文明被征服者的馬蹄踐踏淹沒,埃及文明刻畫在巍峨的神廟上不知所云,而印度文明在虛幻和真實之間迷失。唯有中華文明,以秦王朝大軍的馬蹄為縱深,以統一的文字為基點,以文王《周易》、老子《道德經》、孔子《論語》為主幹,雖歷經滄桑變幻,卻始終不曾潰散。即使漂洋過海,也知同文同宗。

即使不遇到災難,在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時代,國土那麼大,方言那麼多。如果沒有統一文字,不能順暢交流,很容易就崩解成無數個政權,文化也會分裂成無數碎片湮沒在歷史的塵埃當中。

焚書坑儒?我們應該以文化的名義致敬秦王朝

精神價值和行政格局

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秦始皇改變的不僅是行政格局,還有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君王的至高無上凝聚了集體的信仰,忠君愛國成為整個族群的精神價值觀。而舉全國之力建造的萬里長城,雖然給人民帶來苦難卻極具軍事價值和精神價值。相信每個中國人的心裡都有著這麼一道雄渾悲怨的牆。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穿過莽莽山河,穿過千年輪迴。

焚書坑儒?我們應該以文化的名義致敬秦王朝

我們現在批判封建思想,批判君權神受,但我們否認不了自始皇帝開始的封建社會給予我們整個族群刻下了統一的烙印。形成了高貴的集體人格,面對世界文明的光芒毫不遜色。

這個十四年的王朝,這個空前統一的王朝,如流星劃過天空卻如太陽般光芒萬丈永恆不滅。當巴比倫文明只剩下一段斑駁的瀝青路面,當法老的後代把自己封存在撒哈拉的沙漠邊緣,當印度文明只能用玄奘西遊記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我深感慶幸,煮清茶一杯,以文化的名義向秦王朝致敬!

焚書坑儒?我們應該以文化的名義致敬秦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