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被寶寶的眼神打動落淚

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被寶寶的眼神打動落淚

每個女人在生下孩子之後,似乎都具備了母愛的本能,對於寶寶來說母親的愛最溫暖,作為媽媽,每一名女性都在盡力表達自己對幼兒的關心以及愛護。最近網絡上便出現了這樣一幅感人的畫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被寶寶的眼神打動落淚

圖片中的寶媽早早醒來準備先去廚房,給熟睡的寶寶以及爸爸準備早餐,這樣不僅可以讓寶寶有更多的睡眠時間,同時在早餐做好之後,如果寶寶醒了也可以照顧。

此時寶媽非常小心地爬下床,生怕自己的舉動吵到寶寶,在媽媽準備關門的那一刻,發現寶寶正睜著自己的小眼睛看著媽媽。讓人覺得暖心的是,睡醒的寶寶並沒有哭鬧,反而乖乖地呆在被窩裡面看著媽媽,媽媽看到孩子醒了沒有吵鬧,彷彿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乖乖地呆在被窩裡面的畫面,在那一刻媽媽非常感動。

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被寶寶的眼神打動落淚

從媽媽起床一直到去廚房準備早餐,寶寶的眼睛便一直停在媽媽身上,很多網友在看了這樣一則視頻之後都非常感動,同時也很羨慕這位寶媽能擁有如此可愛懂事的寶貝。寶寶每天都在成長,在他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作為父母他們對孩子的愛永遠是最深沉最偉大的。

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被寶寶的眼神打動落淚

母親之於孩子代表著什麼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在一段親子關係中,當父母與孩子都能享受到快樂和幸福時,那麼他們的心理狀態一定是非常健康的。寶寶的出生給我們帶去無窮的希望,同時母親對於孩子來說也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被寶寶的眼神打動落淚

1、愛的容器

母親對於孩子的愛就像一個容器,再這個容器裡,再糟糕的事情也能被包容,而這種包容便是母愛的本能,她們能讓所有骯髒的東西得到淨化。但每個母親愛的容器大小也有所不同,有些母親的容器非常小,只能接受一個聽話的寶寶,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便會受到母親的嚴厲斥責。

其實當幼兒犯錯的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大道理,而是一股被瞭解被包容的氛圍。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時候總說這樣一句話:你能不能聽話?你要乖一點。當幼兒長期聽了這樣的話之後,會讓他們產生一種自我矛盾的心理,其實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不是溺愛,也不是有選擇的愛,而是發自本能的愛。

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被寶寶的眼神打動落淚

2、愛的柺杖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難題,孩子也是一樣,總會遇到失落以及波折,也會出現對未來的彷徨。母親要儘自己的所能來給孩子做柺杖,但作用也僅限於柺杖,因為選擇權要交給孩子。

母愛的偉大在於不用自己的情緒來捆綁孩子,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瞭解當下所遇到的困難,未來總有一天會被破解,作為父母也應適當讓孩子獨立解決難題。一味給孩子包辦,不僅對於幼兒的成長無利,同時也會影響他們成年之後的人際交往。

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被寶寶的眼神打動落淚

3、愛的鏡子

很多人都說孩子是什麼樣的,便反映出了他們有一個怎樣的家庭,而親子關係其實就是一種投射。孩子通過媽媽也可以看到自己是什麼樣的形象,當媽媽愛他們,欣賞他們的同時,孩子看到的便是一個美好的自己。而當媽媽厭煩甚至厭惡自己的時候,那麼孩子所看到的便是一個不被珍惜的自己。

而這面鏡子不僅會通過語言,同時還會通過行為以及情緒來進行表達。比如父母告誡孩子不可以玩手機,但自己卻在一旁抱著手機不放,此時你的一切大道理對於孩子來說根本沒用,因為他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無意間回頭看了一眼,被寶寶的眼神打動落淚

很多人說養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我個人覺得其實養育孩子更像是一種修行,在陪伴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所起到的作用不僅是陪伴,同時自己也在不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