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潘石屹25歲賺上億美金,稱不想被金錢誘惑,如今有人做公號

潘石屹和馮侖最嚴重的是一次爭吵是在保利大廈的1400室,是因為海南的房子、地賣了之後,房價跌了,很多人要退房。

這是萬通六君子的矛盾點,爭吵一次又一次地圍繞這件事爆發,有一次在廣西,王功權被其他人還氣哭了,一個人跑到廣西的深山裡,馮侖、潘石屹他們嚇壞了,什麼退不退房了,兵分了兩路,上山找王功權去了。

結果,王功權自己跑回了辦公室,潘石屹說他想明白回來的的原因是,王功權看到天特別藍、陽光那麼亮,他寫了一首詩,回來了。

散夥也大多是因為此事。萬通六君子最終妥協了,馮侖說公司賠了6000萬。潘石屹說,應該按照這個拍一個《中國散夥人》。

一提萬通六君子,潘石屹就想起菜市口,那是古代部分“君子”被殺頭的地方,覺得不吉利。說完,潘石屹又圓了回來,認為這是公眾在褒獎他們。確實是如此,萬通六君子是中國房地產不可忽略的一筆。

那是一段造就億萬富翁、時代英雄的歲月。

1989年開始,從體改所到現在,馮侖和潘石屹合夥了30年,1991年,萬通成立。

馮侖回憶,“那一年咱們平均年齡25.6歲,就賺了上億美金。”

那是一個金錢在不斷誘惑著他們的階段,潘石屹與馮侖談及錢時感慨,年輕的時候,錢多到一定程度,對一般人來說都是個魔鬼。沒錢不容犯錯誤,莫名其妙有一堆錢以後,人肯定會犯錯誤。

馮侖在旁邊附和,“因為突然有錢後會誇大自己的能力,減少自己的努力。另外,對風險也就不那麼敏感了,所以犯點錯誤都跟有錢有關,前面做對都跟沒錢有關。”

這是一份令人羨慕的苦惱。因為,很多人從來沒有被這樣誘惑過。

1995年,潘石屹就和王啟富、易小迪離開了萬通,萬通後來是馮侖自己在撐,發展不如人意,高光時刻是2008年,萬通地產實現營收48億元,淨利潤5億元,這是因為在2007年,萬通借殼在A股上市。

和王石在體力上追求無限可能不同,馮侖想要的是想象力飛到外太空。實際上,馮侖已經發射了一顆自己的衛星,還想著有朝一日,如果政府放開對民營衛星的管控,就開展業務,有一項計劃的業務是求愛,誰想求愛,定製業務,被求愛的女生就會收到外太空的求愛電話。

很多人提起馮侖,就想起馮侖,就像潘石屹提到六君子就想到菜市口一樣。

馮侖早就離開了萬通。2011年,馮侖卸任萬通地產董事長,王憶會接任。2014年10月18日,嘉華東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萬通控股的股權受讓,成為萬通地產間接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馮侖徹底告別萬通。

萬通也再也沒有輝煌過,發展停滯不前,財務報表一直保持穩定的慘淡,在萬通地產發佈的2019年三季報中,今年前三季度,萬通地產實現營業收入7.1億元,同比減少75%;歸母淨利潤2億元,同比減少29%;累計實現銷售面積2.34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約5.94億元。

上半年,萬通地產營業收入4.61億元,同比下降79%;歸母淨利潤2.18億元,同比下降32%。

有趣的是,上半年,萬通的土地儲備僅剩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的運河國際生態城二期,而這塊地70%的股權也在今年3月28日轉讓給了世茂。

即便在這種情況,萬通上半年還進入了地產服務業和新能源領域,收穫寥寥。

上交所還詢問萬通,公司近兩年土地儲備增長停滯,房地產業務開始收縮,未來是否擬轉型鋰電池行業,是否計劃逐漸剝離地產業務?

萬通否認了,仍半死不活地垂死掙扎著,美其名曰:“轉型陣痛期”。

馮侖、潘石屹25歲賺上億美金,稱不想被金錢誘惑,如今有人做公號

(馮侖為泰禾項目站臺)

馮侖崇尚自由,他也知道自由是在一定規則內。現在的他,似乎也並不在意生意虧不虧損了,有錢,就是要自在。他做的投資公司也不見起色。馮侖倒是拉上女兒一起做自媒體,還是風馬牛系列。他也開始頻繁地“走穴”,消耗他的名氣,百度上搜他的名字,再也不是隻有萬通六君子,替代的信息是馮侖為閩系房企老闆站臺賣項目;基因上了火星,不再懼怕死亡;試管嬰兒技術等等。

萬通六君子還有一個故事,是情節俗套的勵志故事。他們年輕時,也像現在的迷茫青年一樣,深夜,幾個人趴在燈火通明的高樓邊上,動情感嘆,

“這麼多燈,要是有幾盞和我們有關係該多好。”

夢想還是要去相信的,多年之後,北京CBD裡,有一半的樓是萬通六君子建的。馮侖還鼓勵年輕人,先有態度,後有能力。馮侖剛到海南的時候,有一次走在街上,有個人跟他說,“你怎麼混成現在這樣?看著就跟落魄書生一樣,沒錢,又不能幹什麼事。”

馮侖自信得很,“不對,我看自己,一看就是能掙大錢的。雖然現在確實還沒有掙到錢,但是我認為我肯定能掙錢。”

馮侖沒有告訴年輕人,時代給了他們機會。現在,他只是一個有著強IP的網紅,順便做自媒體和研究衛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