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頂嘴不聽話?家長要換表達方式了,學用“我句式”表達

當你面對孩子講餅乾撒的到處都是時;當孩子坐在地上大哭大鬧不肯起來時;當孩子大喊:"我就不要!"時,你是不是也有怒氣湧上心頭的感覺。

可以當你命令孩子:"你現在馬上給我收拾好!"、"你給我起來!"、"趕快把飯都吃了。"但是孩子卻不理睬,置若罔聞。

聽到你說他不聽話的批評,孩子還會頂嘴說你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別人的媽媽就不是這樣。

總而言之,好像在孩子的世界裡,你的話就像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沒有一點分量。

但其實,孩子不聽話不完全是他的錯,而是家長的表達方式用錯了,學會用"我句式"開頭,效果可能會更好!

孩子總頂嘴不聽話?家長要換表達方式了,學用“我句式”表達

|什麼是"你、我句式"正面管教工具?

  • "你句式"

你現在看上去/聽上去/知道_____(事情現實)

你現在是覺得______(孩子的感受)

這都是因為你______(造成前面的感受的原因)

我覺得你應該______(對孩子的要求)

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一書中,作者托馬斯·戈登博士指出,生活中大多數父母在指出和糾正孩子行為時,都習慣用"你句式",像是"你把地面收拾一下"、"你要懂事點,體諒一下爸爸媽媽"、"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知道嗎?"

對於家長來說,可能這些話說出來沒有毛病,因為都是習以為常的口語,但卻極其容易引起孩子的方案,讓你的話變成"耳旁風"。

孩子總頂嘴不聽話?家長要換表達方式了,學用“我句式”表達

  • "我句式"

我看到/聽到______(事情現狀)

我覺得______(自己的感受)

是因為_______(造成前面感受的原因)

我希望______(啟發式提問或相互尊重的解決辦法)

我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尋找解決的方法/我希望我們可以(自己認為可行的辦法)/或者你有什麼辦法嗎?

戈登博士認為,讓孩子聽話最有效的方式是父母用"我句式",做到"自我中心",在同孩子交流時就更容易共情。

比如:"今天太晚了,我很累,明天再跟你玩好嗎?"、"你這麼晚回家我真的會很擔心。"、"我看到你亂扔玩具不聽話會感到很難過。"

"我句式"看上去很容易,但其實是一個技術活。

孩子總頂嘴不聽話?家長要換表達方式了,學用“我句式”表達

|"你句式"的誤區,家長千萬要警惕!

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我句式",那麼就要先了解它的反面,"你句式"的誤區在哪裡,為什麼我們不要用。

"你句式"不一定以"你"開頭,但"你"卻是重點的討論對象。

  • 在內容上,"你句式"包含的含義有:

1)命令或指示:比如"你現在就馬上去睡覺!""快把電視關了,作業都還沒寫!"

2)警告或威脅:比如"你要是再不好好寫作業,明天就不準看電視!""如果你再不吃飯,媽媽就要打你了!"

3)道德說教:比如"你這麼做是很沒禮貌的,怎讓媽媽丟臉。""大人說話你別插嘴。"

4)提建議:比如:"你要不去跑步吧。""我要是你我就不會再刷牙後還吃糖。"

讀下來你會發現,這些話都是我們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但是我們再仔細想,我們告訴孩子,但真正做不做還要取決於孩子的態度。

所以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是我們的話語回給孩子帶來什麼感受,是否能共情孩子,改變孩子的態度。

很顯然不行,因為這些話語很容易

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如果有人總是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你會怎麼想?如果你看到家裡地板髒,正準備起身去拖一拖,但這時你媽突然說:"你看這地板這麼髒,也不懂得去掃一掃,年輕人不能這麼懶……"我想這時候就算你準備去,你也不想去了。

  • 其次,告訴孩子怎麼做,還包含了對孩子的貶低:

1)斷定和責備:比如"我從來沒見過你這麼不聽話的孩子!""真不知道怎麼生出你這麼個孩子!"

2)諷刺和挖苦:比如"怎麼這麼笨,連簡單的算數都不會。""跟你說了你不聽,現在好了吧。"

3)判定和分析:比如"演的挺好啊,繼續演。""你是不是在求關注呢。"

而這種貶低式的"你句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叛逆心理,因為這不僅傷害了孩子自尊心,而且給孩子傳遞出來的信息就是不信任和不尊重。

長期在這樣的"語言暴力"影響下,孩子會產生自卑、焦慮、暴躁、難過等情緒,會覺得不被愛、自我懷疑等,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學習用"我句式",讓管教更輕鬆

顯而易見的是,當我們面對孩子時,我們很容易用"你句式",而我們在面對客人或者身邊同事時,卻會更加委婉。

如果有客人到你家裡做客,你有潔癖,你希望客人到你家在玄關脫鞋,這時候你當然不會說:"你把鞋脫了。"或者"不要這樣進來!",情商正常的人可能會用暗示:"唉不好意思我有潔癖,你可能要換一下鞋"、"我剛拖過地。"

孩子總頂嘴不聽話?家長要換表達方式了,學用“我句式”表達

"我句式"在改善孩子行為上要比"你句式"有效得多,是因為"我句式"的重點更多得放在父母身上。

  • 首先,父母表達自我感受

這是"我句式"的首先要點,關注自我。

你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因為你不肯給他買玩具大吵大鬧,回家後你準備和孩子好好談談,該怎麼開頭呢?

"寶寶,看到你在大街上哭成那樣,媽媽真的也很難過,媽媽理解你真的很喜歡那個玩具。"

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基於事件現狀首先表達自己的感受,並傳遞出"我理解你"的信息,激發孩子的同理心,與孩子共情。

  • 給予孩子尊重

在和孩子交談過程中,要蹲下來,與孩子平視,同時在過程中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我理解你這麼做的原因,但是世界上並不是所有東西你想要就都能得到,再說了,我們家裡還有很多這樣的玩具,媽媽知道你喜歡,但是你也要理解媽媽。"

與孩子共情,同時表達你的想法,讓孩子明白你的苦心。

孩子總頂嘴不聽話?家長要換表達方式了,學用“我句式”表達

  • "我句式"提出解決措施

最後一定要讓孩子做出積極的回應。

比如可以將問題拋出:"我希望我們可以一起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麼好辦法?"

或者直接和孩子說:"我有一個解決辦法,週末帶你出去玩。"

給予一個另外的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用提意見的方式說出,可能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也能感覺到自己被徵求意見,有受到尊重的感覺,體會到了平等。

在"我句式"裡包含了幾大要素:"擺事實、談感受、說影響,提意見。"

也就是描述孩子的真實行為現狀,基於此表述你的感受,與孩子共情,然後說這件事給你造成了什麼影響,當然,最後一定不要忘了提意見,做積極的反饋。

總而言之,在"我句式"裡,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負責並通情達理的人,這種自我認知可以進而鼓勵孩子變成一個真正負責且能通情達理的人。

且當父母在孩子面前敞開心扉談感受時,孩子不會感覺父母那麼高高在上了,父母"真正變成"了一個"有情感"的人,這也更加聯繫了親子關係。

孩子總頂嘴不聽話?家長要換表達方式了,學用“我句式”表達

我是小B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