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涛:货币政策率先打破真空期

宋雪涛:货币政策率先打破真空期

文章来源:《央行发令,行情能否延续?》(11月21日)

经济方面:10月经济数据较9月整体回落(固投、消费、工业),符合今年以来数据的季初效应特点,但最近几个月波动较大,需要接下来的数据连续确认阶段性企稳。今年以来地产数据的韧性持续超预期,投资增速仍在高位,销售面积增速今年首次转正,市场对于明年地产投资和销售是否仍然具备韧性存在分歧,明年地产投资增速,特别是施工强度的变化,是影响经济节奏的核心变量。猪肉批发价出现环比回落,农业部能繁母猪存栏回升,预计猪价上涨斜率最大的时间已经过去,但后续猪价仍会上涨,明年会出现双峰。

详见通胀再展望:开年破4后的高开低走

政策方面:“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时提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防止通胀预期扩散”的双向预期管理目标。本月降息5bp和连续第二个月主动投放MLF也表明了货币政策的态度:既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打消货币收紧预期,也要兼顾通胀预期,不释放明显的再宽松信号。其中11月5日MLF、18日OMO、20日LPR均下调5bp属于同一次降息,而非连续降息:OMO跟随MLF降息属于利率走廊中枢的整体下移,LPR下调是基准利率MLF下调后的结果。3季度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升2bp,5年期LPR降息5bp,幅度不大但反映了银行维持中长期贷款稳定的意愿,是否意味着房地产限制政策有所松动仍需观察其他政策变化。

市场方面:经济数据的真空期尚未打破(9-10月波动大,多空相互不能说服,等待数据连续验证),中美谈判仍在真空期中(双方对关税问题的表述不一致,协议时间和细节模糊),但近期货币降息开始有打破政策真空期的迹象(货币双向预期管理,财政年末缺少增量)。

由于四季度市场资金季节性偏少,在三大真空期尚未完全打破之前,市场仍然中枢震荡为主,稳中求进,偏向于低估值高弹性早周期(金融、基建、地产竣工)的结构性机会。

详见《等待真空期被打破

风险提示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宏观团队负责人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项目研究员,著有多篇学术论文、人民银行工作论文、CF40系列丛书等。

向静姝

伦敦商学院硕士,主要负责海外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曾任Man Group AHL(伦敦)量化分析师。

赵宏鹤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实体、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研究。

宋雪涛:货币政策率先打破真空期
宋雪涛:货币政策率先打破真空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