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濤:貨幣政策率先打破真空期

宋雪濤:貨幣政策率先打破真空期

文章來源:《央行發令,行情能否延續?》(11月21日)

經濟方面:10月經濟數據較9月整體回落(固投、消費、工業),符合今年以來數據的季初效應特點,但最近幾個月波動較大,需要接下來的數據連續確認階段性企穩。今年以來地產數據的韌性持續超預期,投資增速仍在高位,銷售面積增速今年首次轉正,市場對於明年地產投資和銷售是否仍然具備韌性存在分歧,明年地產投資增速,特別是施工強度的變化,是影響經濟節奏的核心變量。豬肉批發價出現環比回落,農業部能繁母豬存欄回升,預計豬價上漲斜率最大的時間已經過去,但後續豬價仍會上漲,明年會出現雙峰。

詳見通脹再展望:開年破4後的高開低走

政策方面:“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同時提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防止通脹預期擴散”的雙向預期管理目標。本月降息5bp和連續第二個月主動投放MLF也表明了貨幣政策的態度:既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打消貨幣收緊預期,也要兼顧通脹預期,不釋放明顯的再寬鬆信號。其中11月5日MLF、18日OMO、20日LPR均下調5bp屬於同一次降息,而非連續降息:OMO跟隨MLF降息屬於利率走廊中樞的整體下移,LPR下調是基準利率MLF下調後的結果。3季度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上升2bp,5年期LPR降息5bp,幅度不大但反映了銀行維持中長期貸款穩定的意願,是否意味著房地產限制政策有所鬆動仍需觀察其他政策變化。

市場方面:經濟數據的真空期尚未打破(9-10月波動大,多空相互不能說服,等待數據連續驗證),中美談判仍在真空期中(雙方對關稅問題的表述不一致,協議時間和細節模糊),但近期貨幣降息開始有打破政策真空期的跡象(貨幣雙向預期管理,財政年末缺少增量)。

由於四季度市場資金季節性偏少,在三大真空期尚未完全打破之前,市場仍然中樞震盪為主,穩中求進,偏向於低估值高彈性早週期(金融、基建、地產竣工)的結構性機會。

詳見《等待真空期被打破

風險提示

團隊介紹

宋雪濤 | 宏觀團隊負責人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特邀項目研究員,著有多篇學術論文、人民銀行工作論文、CF40系列叢書等。

向靜姝

倫敦商學院碩士,主要負責海外宏觀和大類資產配置研究。曾任Man Group AHL(倫敦)量化分析師。

趙宏鶴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主要負責國內實體、經濟政策和金融市場研究。

宋雪涛:货币政策率先打破真空期
宋雪涛:货币政策率先打破真空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