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兩業”深度融合,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陳婧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為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探索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融合發展新路徑方面提供了方向。

圍繞兩業融合的特點、難點以及未來的融合路徑等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助理研究員周毅。

“兩業融合”對接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實施意見》指出,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和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自去年底中國首次提出這一概念以來,“兩業融合”備受高層關注。兩業融合有何意義?此次15部門聯合出臺兩業融合《實施意見》,您認為有哪些深意?

何代欣:十八屆六中全會以來,中國經濟邁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成為突出亮點。而兩業融合帶來了創新,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中國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使兩業融合的緊迫性加大。中美貿易摩擦對經濟的衝擊還在繼續;內部轉型發展也經歷了較長時期,並且可能繼續在艱難中探索前行。為此,製造業和服務業有必要在產業融合和升級上作出更多的嘗試。而兩業融合發展,就是為了提升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而作出的努力。

周毅: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影響深遠,這是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此次出臺《實施意見》,從頂層設計方面為兩業融合指明瞭方向和途徑,提出兩業融合發展的十種新業態新模式,指出融合發展的十條路徑,並從優化環境、土地、金融、人才和政策試點等五個方面進行保障,對於此前面臨的發展不平衡、協同性不強、深度不夠和政策環境、體制機制存在制約等問題,有望得到很好地解決。

中國經濟時報:《實施意見》梳理提出了10種發展潛力大、前景好的典型業態和模式,包括推進建設智能工廠、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推廣柔性化定製、發展共享生產平臺、提升總集成總承包水平、加強全生命週期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發展服務衍生製造、發展工業文化旅遊以及其他新業態新模式等。這些業態和模式反映出兩業融合的哪些特點及方向?

何代欣:首先,在供給端,對於兩業融合提出了非常具體的內容。比如關於智能工廠、互聯網創新應用以及柔性化的定製等方面。眾所周知,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如何優化供給結構是一個長期的難題。用兩業融合的方式,運用新技術的方式,能夠優化供給的策略。同時,也為供給端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其次,在生產過程當中提出了科學管理,或者說是新時代的管理特徵。例如提出發展共享生產平臺,提升總集成總承包水平,加強全生命週期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等。這些內容其實都是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把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業態模式相結合的產物。而這一結合過程就是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高度融合的過程。

最後,在需求端也引入了較多有意義的嘗試。比如發展工業文化旅遊以及其他創新的業態模式。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能在培育新需求、滿足新需求方面作出更多探索,從而把現代化的需求轉化為內需,減少對國外高端產品的依賴。

周毅:這些新業態新模式,反映出三個特點。

一是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發展,使得數據採集、傳輸、分析決策更加高效精準,進而使得個性化定製與柔性化生產、全生命週期管理維護、優化供應鏈管理等成為可能。

二是平臺化。兩業融合涉及到研發、生產、流通、應用等各環節,不可避免帶有平臺屬性,比如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工業設計和製造鏈接起來,資源富集企業作為平臺轉向將產品設計開發、生產製造、管理、物流等各環節統一整合生態化發展等。

三是衍生化。兩業融合必然涉及到服務衍生製造、製造衍生服務,如《實施意見》中的電商、研發設計企業通過委託製造、品牌授權等向製造環節拓展,有條件的工業遺產、企業園區等向工業觀光旅遊、教育科普延伸等。

政策補位攻堅克難

中國經濟時報:在實施路徑上,針對製造業重點行業、服務業重點領域,《實施意見》提出了加快原材料工業、消費品工業、裝備製造業、汽車製造等重點行業雙向融合發展的10項可能路徑。您認為,下一步在探索兩業融合的路徑上有哪些重點和難點?

何代欣:這些重點領域帶動能力較強、產值較高、會對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產生積極作用,它們在拉動GDP、就業增長以及消費增長上都會產生廣泛的正面影響。

但是,不可否認,融合的難點也較為突出。在原材料工業方面,一些重點專利技術和主要原材料的製造,依然受到技術、成本等因素制約。在消費品工業領域,除了高質量、多樣化的商品之外,對於消費和服務的結合仍然較弱。如何把高端消費品跟高端服務結合起來,是提升附加值下一步需要突破的難點。在裝備製造業領域雖然取得較大進步,但是在一些“卡脖子”工程上,依然有較強的對外依賴性,我們試圖在這方面作出更多進展。此外,在汽車製造領域,諸如新能源車以及相關配套的軟、硬件方面也有亟待突破的空間。

周毅:《實施意見》列出的10項兩業融合新路徑很全面,代表著未來兩業融合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從總體上來看,目前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的程度較低。下一步,一是強化先進製造業對現代服務業衍生需求,充分挖掘原材料工業、消費品工業、裝備製造和汽車製造等對綠色化、個性化定製、研發設計、智慧出行等服務的需求,為兩業融合提供內生性動力。二是強化現代服務業對先進製造業支撐作用,鼓勵加大研發設計投入力度,尤其是在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防止與製造企業嵌入式合作時成為制約融合發展的短板。

中國經濟時報:那麼,推進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有何政策建議?

何代欣:總的來說,《實施意見》將去年兩業融合發展的精神體現到具體層面。下一步,各地要緊抓落實,儘快將《實施意見》的精神和政策紅利落到實處。當然,政策的落地仍需要依靠區域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給予一定的支撐。

周毅:需從國家戰略層面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深化相關領域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為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提供製度激勵,形成有利於促進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科技創新政策和教育體系等,完善產業監管體系和監管機制,並在以上十大路徑基礎上做好示範總結和經驗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