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心梗救治"義診活動

(文/吳明華 田淑華 恆雲)為了普及心肌梗死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居民朋友對胸痛症狀的重視,在11月20日我國第6個"全國心梗救治日"期間,柴桑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在賢母園正門廣場開展了"心梗救治"義診活動。

柴桑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
柴桑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

在義診現場,心血管內科主任吳明華帶領科室醫務人員免費為群眾測量血壓、發放健康宣教手冊;評估體徵、詢問症狀,解答群眾有關心肌梗死、高血壓等相關疑問。義診過程中,醫護人員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居民講解了心梗的發病和防治知識,強調發生心梗的家庭施救方法和如何把握好心梗患者黃金120分鐘。

柴桑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
柴桑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

據吳明華主任介紹,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每延遲1小時,死亡率隨之增加10%,全國95%心梗患者錯過黃金救治時間。急性心梗從發病到開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鐘內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柴桑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
柴桑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

此次義診,共為60餘人免費測血壓,發放健康宣教冊100餘份。通過義診日的現場診斷和宣傳,普及了心肌梗死知識,讓群眾牢記心梗救治兩個"120",即"有胸痛,我要撥打120";"心梗救治,要爭取黃金120分鐘"。

知識介紹:

1120的寓意

一是“有胸痛,我要撥打120”

即胸痛是心梗發作的標誌性症狀,急性心梗發生後要立即撥打120;

二是“心梗救治,爭取黃金120分鐘”

即急性心梗從發病到開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鐘內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目前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遠低於發達國家,全國僅約7.8%的患者接受急診介入開通堵塞血管這一最佳治療。

對急性心梗患者而言,儘量縮短早期救治時間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的最有效途徑。但群眾急救知識比較欠缺,發病後未及時撥打120導致院前急救缺失,大多數心血管病患者錯失了早期救治時機。

數據顯示,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就診僅有30%是通過120急救車送來的,另外70%的患者則是自行來院,不僅耽誤了搶救更有不少隱患。事實上,通過培訓,120醫務人員在救護車上就能做心電圖等檢查,將結果實時傳到醫院,並能實施心肺復甦等急救措施,為搶救生命贏得寶貴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