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很多年前,看過一個感人的公益廣告。

小男孩看到媽媽給外婆洗腳,便學著媽媽的樣子,用弱小的手臂打了一盆沉沉的水,晃晃悠悠走到媽媽身邊,暖暖地說了一句,“

媽媽洗腳”。

這個廣告感動了無數人,也讓我們看到了孩子的純真和善良。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但是假如有一天,你看到孩子也這樣端著水,一路走一路灑,把衣服和地板都弄溼了。

你是會生氣得責怪他,“怎麼又玩水了?”還是會蹲下來問他一句,“寶貝,你打水是想幹什麼呀?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恰恰取決於我們對孩子行為的解讀

這幾年,有不少家長找我諮詢過孩子的教育問題。一開始,他們都會很生氣地細數孩子的過錯。

可是當我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幫孩子說出那些他沒辦法說清,家長也沒辦法讀懂的話後,前一秒還氣呼呼的家長,馬上就變得溫柔起來。轉變之大讓人驚訝。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和大家分享2-7歲孩子的一個心理成長特點,也是他們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之所以選擇2-7歲,是因為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把這一年齡段稱作認知發展的“前運算階段”。這個年齡的孩子,在認知和心理發展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也包括小樣媽今天要講的這個特點。

相信大家看完後,會更貼近孩子的內心,對他們的行為也會更理解,更包容。

孩子的小秘密:自我中心主義

我們常常會發現,孩子有很自私的一面

喜歡吃的東西,別人一口都不能嘗。大人很累了,想休息一會兒,可他還是吵著要我們陪他玩。如果孩子能懂事些,不要只顧自己,那該多好啊。

其實,對於2-7歲的孩子來說,不是他們自私,而是

認知思維的侷限性使得他們具有“自我中心主義”的特點。

這裡的“自我中心主義”不等於自我,而是指孩子往往以自己的觀點為中心,無法考慮其他人的觀點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比如不分享喜歡的食物,是因為孩子沒有想到自己獨佔食物時,爸爸媽媽會難過。這和成年人明知道對方會難過,還故意為之是不同的。

有的時候,自我中心主義還會以一種可愛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孩子挑禮物時,會以自己的喜好為標準,送爸爸一盒樂高,而不是剃鬚刀。

又比如孩子看書時遇到某個地方不明白,想讓你解釋,可書卻依然朝著自己,沒有轉過來給你看。

也許你會說,“孩子有這樣的特點,難道我們就什麼也不做,讓他這樣自私下去嗎?”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引導,也必須引導,但在這之前,請給孩子一點成長的時間。在他表現得“自私”時,用善意來解讀他的行為,不要把“自私鬼、沒良心”這些可怕的標籤貼到孩子身上去。

具體怎麼引導呢?小樣媽給大家分享3點建議。

1、做榜樣時的小心機

以身作則,看似是正確的廢話,卻有它的科學道理。

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領袖,美國心理學家高普尼克說過,“模仿是兒童最有效的因果學習形式”。

並且孩子不是隨意模仿的。他們只模仿有效的行為,能導致有趣結果發生的行為,以及故意的行為

這提示我們什麼呢?

舉個例子,我們想要孩子學會分享,那在做榜樣的時候就應該注意,我們分享的動作應該是

主動的,而不是偶然的,並且這個動作之後應該跟著一個好的結果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比如媽媽把蛋糕分給爸爸的時候,可以說一句標誌性的話“我愛分享”,或者“分享是美德”。

爸爸接受分享的時候,也應該有明顯的反饋

,像是表現出開心的樣子,說一聲“謝謝”,擁抱媽媽一下,或者把自己的餅乾分享給媽媽。

雖然上面的這些行為看起來很刻意,有點像在玩遊戲,但越是這樣,孩子越有模仿的動力。

假如媽媽分享完後什麼也沒有發生,或者我們從不在孩子面前分享,只是給他提要求,那孩子就失去了寶貴的模仿和學習機會。

2、多玩假裝遊戲

想讓孩子從自私變體貼,最重要的其實是改變他的自我中心思維,而不是反覆地說“不能自私,自私是壞孩子”。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怎麼做到這一點呢?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愛假裝的孩子在理解他人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當孩子玩假裝遊戲,扮演某種角色時,他們會盡力猜測他人的觀點,以及這個想象世界應該如何運轉。

如果沒有假裝遊戲(過家家遊戲),孩子永遠只能用他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他的感覺去定義一切。

但是當他扮演其他角色時,一切就不同了。

比如扮演媽媽時,他會用媽媽的身份去照顧孩子,孩子不聽話時,他也會有真實的挫敗感。這樣他就突然能明白,自己淘氣時,媽媽是什麼感覺。

這種通過遊戲、角色和情境來練習換位思考的方式,能夠幫助孩子更快地成長,逐步實現去中心化。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所以,不要再把過家家遊戲當成是幼稚的模仿遊戲了。鼓勵孩子多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僅“洞察人心”的能力會慢慢提升,孩子也會變得更懂事、更貼心。

3、大膽和孩子談感受

回想一下,我們每天和孩子說的話,有多少是命令,多少是講道理,又有多少是談感受呢?

也許是受童年時父母的影響,我們很多人都不習慣談論感受,總覺得那是內心很柔軟、很脆弱的地方,不敢隨意去觸碰。

可越是這樣,孩子越沒辦法明白自己和別人的感受,也越不容易從“自我中心”的階段走出來。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語言發展對於兒童理解情緒和思維都有很大的幫助。經常和父母,尤其是母親談論他人心理狀態的孩子,往往擁有更好的心理理論技能。

所謂“心理理論技能”,指的正是我們對自己,以及他人心理過程的察覺能力。

關於這方面,有一個很經典的心理學實驗。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假設在你面前放著一個巧克力盒子,有人當著你的面,把裡面的巧克力換成了餅乾。請問其他人看到這個盒子時,會覺得裡面裝著什麼呢?

對於成年人來說,這個答案顯而易見。因為其他人沒有看到調包的過程,所以會憑盒子的外表判斷,裡面裝的是巧克力。

可是對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他會怎麼回答呢?

研究人員發現,3歲的孩子由於受自我中心思維的影響,他們自己看到盒子裡是餅乾,就以為其他人也覺得盒子裡是餅乾。

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但這正是屬於孩子的思維方式,只是被長大後的我們遺忘了而已。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認知能力得到提升,他們會逐漸明白一個事實:別人的想法可能和自己不同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不過研究人員也發現,如果父母經常和孩子談論感受,尤其是其他人的感受,孩子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能力就會得到快速的發展。

怎麼和孩子談感受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想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可以談感受。

“寶貝,不要在床上跳,媽媽害怕你不小心摔下來,那樣你會很疼,我也會很難過。”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和他談感受。

“饅頭掉到地上不能吃了,你覺得很懊惱,很生氣對嗎?”

陪孩子讀繪本的時候,也可以和他談人物的感受。

“小女孩在森林裡迷路了,如果你是她,你會有什麼感覺呢?

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表現,你錯怪他了嗎?

多給孩子增加這樣的經驗,不僅他會更快擺脫“自我中心”的階段,將來長大了,他也能更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感受,不怕和別人談感受了。

看完今天的文章,你有沒有對孩子多一點了解呢?孩子的小自私、小任性,很可能只是還沒長大,所以看不到別人的感受和想法。

給他一點時間、包容和引導,相信你的孩子會變成小暖男、小棉襖的。

我是小樣媽,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轉發支持我吧。歡迎加入育兒交流群,和我聊聊你的育兒心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