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航天開啟“加速”模式,這場盛會不容錯過

中國的商業航天正在開啟“加速”模式:

虹雲工程技術驗證衛星成功發射入軌並圓滿完成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

快舟固體運載火箭圓滿完成5次商業發射,已進入常態化發射模式;

……

商業航天已經成為世界發達國家中備受追捧的新興產業和戰略性產業,具有極強的帶動性和前瞻性。誰發展得快,誰發展得好,誰就會最先受益。

11月19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開幕。這場為期2天的盛會不僅匯聚了國內航天領域專家、學者,更有來自16個國家的近40位外賓參會。

商業航天開啟“加速”模式,這場盛會不容錯過

多個商業航天項目落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商業航天,加速了商業航天的產業化進程。與往屆相比,本屆論壇進一步豐富了產業對接活動。

商業航天開啟“加速”模式,這場盛會不容錯過

論壇期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在武漢正式推出“航天星雲·天基網絡地面服務平臺”。該平臺是一個“衛星即服務”的平臺,通過匯聚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等各類天基資源,對數據進行存儲、管理、處理、分發;通過雲端的衛星測運控服務、衛星融合通信服務、衛星高精度位置服務、衛星快速遙感服務,構建從衛星到應用的低專業門檻、彈性收費、一站式的衛星資源應用新模式。

什麼是“衛星即服務”?

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總經理袁鴻翼說,當前衛星資源使用上面臨基礎設施重複建設多、衛星資源共享難、時間成本高、產業鏈條長等難題。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衛星應用方式,通過統一地面站網將分散的衛星資源聚合,以雲化服務的方式便捷地提供到用戶,藉此簡化用戶使用衛星資源的流程、降低門檻、提高效率和價值,這種讓用戶專注於自身業務構建和發展的模式,即為“衛星即服務”。

商業航天開啟“加速”模式,這場盛會不容錯過

在推介活動中,由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第一座衛星地面站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宣佈建成,這標誌著天基物聯網(即行雲工程)取得又一階段性成果。

地面站是衛星通信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作用是向衛星發送指令和接收衛星傳回的數據。衛星與地面站間的信號傳遞主要通過電磁波來完成,天線就是電磁波的收發裝置。該衛星地面站的核心設備為一副口徑4.5米的反射面天線,可實現無人值守、遠程控制和自動化運行等特色功能。

武漢衛星地面站可為行雲衛星在軌運行提供全天候、實時和高速的數據服務能力,為行雲工程衛星星座組網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地面站的建成也打通了行雲工程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的全鏈路系統的連接,代表我國首個低軌衛星窄帶物聯網通信系統具備了試運營服務能力。

商業航天開啟“加速”模式,這場盛會不容錯過

精彩觀點回眸

中國航天基金會秘書長王程:

建議加大遙感衛星數據開放共享力度,通過授權經營、合作開發、國際拓展等靈活的市場手段激活現有海量的對地觀測衛星存檔數據。

科技部高新司現代服務業與空天處處長鄭方能:

未來我們將聚焦在空天探索、導航定位、空間信息處理應用等方向,樹立我國在空天領域科技創新重大需求,部署重點任務,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技術提供支撐。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

按計劃,2022年前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建造,並隨後發射與之共軌運行的巡天望遠鏡,中國空間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將在軌運行十年以上,它支持開展醫學、生命科學、材料、新技術等多領域的學科實驗研究,在此期間,將進行數十人的上下行運輸以及海量的數據處理。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秉持開放的態度,在空間站、物資運輸、載荷研製、數據處理以及載人航天觀光等方面進行嘗試,探索符合各方利益的參與機制。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田玉龍:

國家航天局正在加快《中國航天法》的立法進程,其中商業航天的相關政策也列入其中,將重點制定市場準入、商業保險、安全監管等有關內容,將為商業航天發展提供可持續的發展的法律保障。

——END——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姜天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