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15億!中國航天放棄中星18號衛星,繼長征5號後又一次失利

航天是個神秘而又熟悉的詞,目前各國對於航天器研發的投入在國家總支出裡面也是佔據了很大一部分。雖然中國在航天領域的起步較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在航天領域技術上還是有著自身的獨到之處。近些年嫦娥系列衛星的發射成功也讓國人的信心大增。但中國航天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血淚史,

近日中國衛通相關消息顯示此前由長征3號搭載發射的中星18號衛星現在已經不能成功和地面進行聯繫,這標誌著中國繼長征五號失敗後迎來再一次的航天失敗案例。

總投資15億!中國航天放棄中星18號衛星,繼長征5號後又一次失利

出品|國器

經過3個月的補救中國衛通正式宣佈放棄連接失去通信的衛星

中星18號衛星是在2019年西昌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送入太空,在最初發射後階段衛星星箭分離正常,成功進入了預定軌道。不過在中星18號衛星預備進行相關後續連接工作時,進程並不是非常順利。預測到衛星出現了問題後,中國衛通集團立即組建了衛星故障應急小組,緊急排查根本原因。在衛星出現問題後,應急小組立馬展開了相關救急工作,但是成果寥寥。經過小組3個月的不斷努力,衛通集團的相關公告最終只能表示中星18號衛星因掉電故障而已經失去了完整的正常通信服務能力,已經無後續連接必要。

總投資15億!中國航天放棄中星18號衛星,繼長征5號後又一次失利

花費15億研發資金的中興18號將由保險公司進行相關的理賠

中星18號衛星主要是為全民提供互聯網服務,其能夠有效提高互聯網的傳輸速度,同時對於多媒體數據處理也有著很大的作用。據瞭解這顆衛星的研發總體耗資達到了十五億左右,相對於其他領域衛星的研發資金相比不可忽視。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衛通公司已向保險商提交相關理賠資料。而根據此次相關的保險合同,公司便可以將投資損失幾乎降為零。當然該公告最重要的就是表示此次發射失敗並不會對公司2019年的業績造成大的影響。

總投資15億!中國航天放棄中星18號衛星,繼長征5號後又一次失利

兩年前長征五號大型運載火箭的發射失利並不阻礙中國航天的進步

中國在航天領域投入重大人力和物力是從1956年開始,並且也成立了中國航空工業委員會,不過前期並沒有具體航天成就。1970年中國才正式迎來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成功發射。而目前中國的天宮號天空空間站和火星探測器一號都在建造當中。其實中國在衛星發射失敗此次並不是第一次,當然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在兩年前發射的長征五號二遙運載火箭則是因為一臺液氫液氧發動機發生故障而發射失敗了,這和中星18號衛星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不一樣的。

總投資15億!中國航天放棄中星18號衛星,繼長征5號後又一次失利

我國航天已經展開了對中星18號衛星替代星相關的研發工作

目前中國航天科研團隊對正在展開中星18號衛星替代星的相關研發。中國在航天上僅領域有著幾十年的經驗,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還是稍微欠缺的。其實在任何領域中的研發之路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不過有一句俗語說得好,那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各個領域的不斷進步正是從此前的錯誤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此次的衛星故障必然會帶給科研人員一定的失落情緒,不過相信最終他們可以攻克難關並在失敗基礎上取得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