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与呼兰河相遇之处,黑龙江省邹鲁之乡,哈尔滨市呼兰区

松花江与呼兰河相遇之处,黑龙江省邹鲁之乡,哈尔滨市呼兰区。区以呼兰河得名,呼兰河古名洛剌浑水、忽剌温江、胡刺温水,清代称呼伦河、霍伦河,后统称呼兰河。一说是女真语、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一说是满语,意为烟囱。《中国地名辞源》记载,呼兰河因水色而得名,是蒙古语赤(ulagun)的对音。

松花江与呼兰河相遇之处,黑龙江省邹鲁之乡,哈尔滨市呼兰区

松花江与呼兰河相遇之处,黑龙江省邹鲁之乡,哈尔滨市呼兰区

在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与呼兰河在此相遇。

这里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在清朝光绪时期,城内商贾云集,已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中心;光绪末年,以农业和教育发达而著称于世,是黑龙江省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中东铁路开通后因经济文化繁荣,成为黑龙江省第二大都会;民国时期更是成为全省首县。这里扼守哈尔滨北大门,是省城通往北疆腹地重要交通枢纽节点,成为连接黑龙江北部及俄罗斯、东北亚的重要通道。这里是现代女作家萧红的故乡,素有江省邹鲁、满洲谷仓之美誉。


松花江与呼兰河相遇之处,黑龙江省邹鲁之乡,哈尔滨市呼兰区

呼兰区地处黑龙江省南部,是哈尔滨市辖区之一,这里东邻巴彦县,东南与道外区、宾县隔松花江相望,西南两方接松北区,西北与兰西县为相连,北及东北与绥化市、巴彦县毗邻,境内有哈尔滨师范大学等二十多所院校。区以呼兰河得名,呼兰河古名洛剌浑水、忽剌温江、胡刺温水,清代称呼伦河、霍伦河,后统称呼兰河。一说是女真语、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一说是满语,意为烟囱。《中国地名辞源》记载,呼兰河因水色而得名,是蒙古语赤(ulagun)的对音。

下16个街道、7个镇、3个乡:辖呼兰街道、兰河街道、利民街道、腰堡街道、学院路街道、建设路街道、康金街道、双井街道、沈家街道、长岭街道、南京路街道、裕民街道、裕田街道、裕强街道、萧乡街道、公园路街道,方台镇、白奎镇、石人镇、二八镇、莲花镇、大用镇、利业镇,许堡乡、杨林乡、孟家乡;其中学院路街道、利民街道、南京路街道、裕田街道、裕民街道、裕强街道、利业镇由松北区(哈尔滨新区)托管。区人民政府驻南京路,总面积2229平方公里,2016年年末户籍人口61.9万。


松花江与呼兰河相遇之处,黑龙江省邹鲁之乡,哈尔滨市呼兰区

区境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活动。先秦属息慎。汉晋属夫余之地。北魏属勿吉。南北朝属豆莫娄。隋朝属黑水靺鞨。唐朝属黑水都督府。辽代属东京道女真铁骊部。金属上京会宁府。元朝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朝属奴儿干都司塔山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属黑龙江将军;雍正十二年(1734)设立呼兰城;同治元年(1862)设呼兰厅,驻呼兰城;三年(1864)移驻巴彦苏苏)。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厅为呼兰府,移驻呼兰城,原厅治置巴彦州;于呼兰副都统东境设置木兰县;其西境设置兰西县。

民国二年(1913)呼兰府改呼兰县,次年6月属绥兰道。民国十八年(1929)2月由省直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12月属滨江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11月属哈北专区。1949年属松江省。1954年8月属黑龙江省。1956年3月属绥化专区。1958年8月划入哈尔滨市。1959年乐业公社和对青山公社划入道外区。1960年东方红公社改称西沈公社,长征公社改称石人公社。1961年12月将乐业和对青山公社划回。1965年6月,改属松花江专区。

松花江与呼兰河相遇之处,黑龙江省邹鲁之乡,哈尔滨市呼兰区

1983年9月划入哈尔滨市,次年10月沈家乡设镇。1985年白奎乡、二八乡、石人乡撤乡设镇。1995年8月方台乡、大用乡撤乡设镇。1996年6月腰堡乡、莲花乡撤乡设镇。1999年12月长岭乡、双井两乡撤乡设镇。2001年2月利民镇、腰堡镇并入呼兰镇,西井乡并入康金镇,台屯乡并入乐业乡,李家乡并入对青镇,并更名对青山镇。2002年10月乐业乡撤乡设镇。

2004年2月获批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以原呼兰县(不含乐业镇、对青山镇)行政区域;同年10月设立呼兰、兰河、腰堡和利民4个街道。2009年11月,康金镇、双井镇改设相应的街道。2010年1月增设建设路、学院路2个街道。2014年设立利业镇,长岭镇、沈家镇撤镇建街道。2016年8月设裕民、裕田、裕强、萧乡、公园路5个街道。


松花江与呼兰河相遇之处,黑龙江省邹鲁之乡,哈尔滨市呼兰区

呼兰区地处松嫩平原南部,无山地丘陵,最高峰团山海拔189.5米;地势大致东北高西南低;受河流影响,形成河谷、漫滩、阶地等地貌。境内河湖众多,主要有有松花江、呼兰河、泥河、漂河、少陵河等。这里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严寒;年均气温3.3℃,年均降水量505.4毫米。

她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有玉米、大豆、亚麻、油菜、烤烟等农产品;有元皮、玉石雕刻等特产。境内草原分布广,多分布于松花江漫滩区;盛产防风、柴胡、瞿麦、仙鹤草等百余种野生药材;有建筑用砂、沸石、泥炭等资源,沙资源较丰富。


松花江与呼兰河相遇之处,黑龙江省邹鲁之乡,哈尔滨市呼兰区

这里平原风光独特,有东方巴黎圣母院之称的天主教堂,亚洲之最的百年仙人掌,以及文庙、三光庵等宗教建筑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境内有现代女作家萧红故居、清真寺等古迹,有金沙滩风景区、大顶子山温泉水世界、呼兰河口湿地保护区等景点。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萧红故居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呼兰河口湿地保护区是松花江沿岸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沼泽湿地,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