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中國茶壺、日本茶壺和呂宋壺雖然都是壺,但不是現代漢語辭典的解釋。中國的茶壺放茶葉是用來泡飲的,日本的茶壺則是用來貯茶的。

中國茶壺被列入茶具,始自晚唐的“點茶”。先將茶末置於茶盞內,以湯瓶盛沸水,先只用少許熱水把茶末調開,再向膏狀茶末沖水謂之“點”。“點”的技巧,強調水流要順暢,水量要適度,落水要準確。玄慧的《吃茶往來》記載,點茶時“左提湯瓶,右曳茶筅,從上位至末座,獻茶次第不雜亂。”曾經和幾個同學去過幾次茶藝館,就被那點茶的動作晃得眼暈,據說日本的茶道的儀式性比我國傳統茶藝惟有過之。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理解的茶壺,基本上是泡茶沖茶的用具。

而日本茶道所謂之茶壺:“廣義上就是放茶的壺的意思,放抹茶的叫茶入,放葉茶的叫茶壺。”事實上茶壺和茶入有時說話用語時也被混同,日本三名壺的“松花茶壺”(可惜這個TK5沒有,三名壺的排位一般前兩位沒有爭議:三日月壺、松島壺,而松花壺本來排名要靠後幾位,但畢竟是目前罕見的傳世下來的東西)就常被稱作“松花茶入”——總而言之,中國所說之茶壺是泡茶飲茶的,而日本的茶壺是儲存大量茶葉用的。其實更精確的翻譯應該是“茶罐”。

裝茶葉的茶壺又叫“真壺”。真壺形態一般均為翻唇、短頸、溜肩、鼓腹、平底,肩上多有四系(方便穿根繩子提著走),釉不施到底。因為貯放葉茶,真壺的體形比起貯放抹茶的茶入來要大得多。以貯茶量計,一般說來有1.8公斤、2.4公斤、3公斤幾種規格,乃至有可貯4.2公斤以上的大壺。(所以說,TK5用忍者偷寶劍偷書,有“藏在茶壺裡”的選項就不是太奇怪了……原先偶不知道,總是想:就這麼個小茶壺藏劍,劍柄都收不住嘛~~)茶壺在茶道盛行後漸漸受到重視。織田信長在上洛之後,今井宗久獻松島壺,足利家世藏的三日月壺也落入其手,可惜本能寺之變毀於大火。

呂宋壺又是怎麼回事呢?太閣裡邊有個比較讓人鬱悶的地方,就是同樣一類東西它分在幾個類別裡:比如備前燒它歸入貿易品,丹波茶壺卻是無限量供應的貴重品,這些也就罷了稍後討論一下,但呂宋壺這麼個東西放在南蠻物裡頭,而一些早期的商人攻略又把在呂宋開發玻璃杯和“呂宋壺”混在一起,就讓人感覺呂宋壺和中國陶瓷日本陶瓷是很不關聯的東西,其實不是這樣;

日本國長期以來陶瓷工藝無法和中國相比,在“太閣的時代”本地的各種“燒”初具規模,但貴族出於習慣以及煊赫身份的必要,仍追逐中國名貴陶瓷作為茶具。然則明中葉之後中日邦交越來越差,戚繼光打倭寇,後來猴子同學還在朝鮮和明軍打過幾個回合,於是大明海禁,日本直接從中國獲得茶具的這個傳統渠道受限極大;於是商人轉而取到呂宋——此時西班牙大帆船已經到達菲律賓,且利用中國對白銀的特殊熱情(眾所周知白銀是中國長期的貨幣,西班牙商人曾經在筆記中感慨中國人鑑定白銀的天份:“就連三歲孩童握住白銀,都能準確分析其成色,並且買賣時根本無需用稱,取絞剪從成塊白銀中截取一截,精確到幾錢幾分分毫不差”——西班牙船用墨西哥白銀大量兌換中國的特產品,呂宋一時成為當時重要的東西方商品集散地,日本商人遂從呂宋搜入大量的“呂宋壺”,實則中國的陶瓷品,儘管在中國國內決不會把這樣大罐子叫作“茶壺”……

呂宋到日本這條路線利潤豐厚,且能滿足豐臣秀吉這樣的統治者蒐集名器的奢侈欲,此一例同時可以說明太閣中呂宋商貿之地位,以及為什麼產銀的出石和溫泉津海外貿易會如此有利。(又說一句題外話,同時把銀作為商品,石見銀作為貴重品,這個設定也相當古怪)。

安土桃山時代對茶壺的重視,以信長、秀吉為代表,軼聞極多不一一說了。《北野大茶湯之記》記錄了當日秀吉用來炫耀的茶壺有四十石、志賀、撫子、舍子、松花等。——當然在太閣5裡邊好象你只要有一個九十九發茄子就可以搞千人大茶會,也不計算一下茶葉的“吞吐量”。

然而隨著茶道的“與時俱進”,茶壺因為體形太大,很難在茶席上安排合適的位置,一般家庭也沒有使用如此大的貯茶罐的必要,所以茶壺幾乎被茶人放棄了,轉而成為陶瓷愛好者們用作室內裝飾的大花瓶而已。

真不太敢相信下面的大罐子就是呂宋壺……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螞蝗絆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平重盛受到宋朝所贈送的青瓷茶碗,在將軍·足利義政獲得此物之際,因為有些裂痕,因此便用金屬將裂痕補住。破裂的部分呈現出如蝗蟲般的姿態而獲此名。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螞蝗絆①: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螞蝗絆②:



最有名的曜變天目茶碗,為澱藩主稻葉家所有。茶碗內側的黑底色上有7色星紋,因此得名,後從稻葉家轉賣於別家。

曜變、如星月般,天目,天上的眨巴眼星星,一般也把這種釉質稱為“油滴”,JP的曜變天目價值連城……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曜變天目①: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曜變天目②:



豐臣秀吉所擁有的三足香爐。據說盜賊·石川五右衛門欲從伏見城偷取此物時,因為香爐蓋的千鳥裝飾發出了響聲而被發覺,因而被逮捕了。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日本國寶千鳥香爐 德川美術館藏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朝倉文琳 五島美術館藏

朝倉義景持有的名茶入,當時貴族以茶器為財富炫耀,不僅織田、豐臣、德川,很多地方豪強如朝倉、筒井、大友所藏茶器也很多——織田信長後來賞賜手下都不用金銀而賜名貴茶器。

漢作唐物文琳茶入中的極品。越前的大名·朝倉義景持有此物而獲此名。後來織田信長將此物捐給本能寺,此物又被稱為「本能寺文琳」。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不二山

富士山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天下第一山,本阿彌光悅的這個白樂茶碗下邊黑上邊白,有點象富士山,遂名。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三島桶 德川美術館藏


三島手的朝鮮茶碗,樣子似桶,因此得名。千利休所有,後經長男千道安之手流傳到尾張德川家。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禿 黑樂茶碗

“樂燒”可稱得上是桃山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茶陶,最初是由千利休定型,京都的陶工長次郎(?~1625)燒製而成。長次郎的父親是來自中國或朝鮮(當時中、朝的陶瓷工藝都遠較日本先進)的陶瓦工,父子同為豐臣秀吉的聚樂第工程燒瓦,從而與承擔此項工程的千利休相識。後來豐臣秀吉稱同窯的宗慶(長次郎的助手,樂家第二代常慶的父親)所燒之器“天下第一”,並賜予“聚樂”的“樂”字金印與銀印(在茶碗底部蓋印自此而起,而長次郎作的所有茶碗皆無印),故後世稱長次郎開創的這一茶陶流派為“樂燒”。

正式的樂燒作品出現於天正十四年(1586)左右(《太合》系列中在1560年就能買到樂茶碗,有悖史實),一開始就專為茶道服務,產品全部是茶具,其中絕大多數是茶碗,還有少量花瓶、水指(茶席上貯存備添用、洗刷之水的器具)等。

樂茶碗根據釉色分為赤樂與黑樂兩種。赤樂施紅釉,是天正十四年前試燒成功的品種;黑樂施黑釉,黑中泛褐,富於變幻,給人以溫厚的感覺。樂燒放棄了轆轤拉坯的製作方法,完全由手捏製,加以刀削成形,因而器形都不完全規整,正符合了佗茶道中不對稱的審美。無論赤樂還是黑樂,都在素燒(胎土成形後不上釉而直接入窯燒製)後多次上釉(如此一來釉比較厚),再入窯燒成(所謂“二次燒”),工藝過程非常複雜、講究。所以樂燒雖看似粗樸,實則精心製作之產物。尤其是黑樂茶碗,兼有天目茶碗的釉色之雅與高麗茶碗的造型之柔,又與深綠的末茶在色調上極為協調,極受千利休的喜愛(豐臣秀吉則不喜歡),並很快在茶人中普及。樂燒的出現,與豐臣秀吉暴發戶式的黃金茶風、盲目追求“唐物”(由中國傳入的茶具)、“名物”(自古傳下來的名器)的惡劣傾向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抗。

圖中展示的“禿”茶碗,是利休最鍾愛的一件黑樂,平時總是置於自己的近處,隨時欣賞。(表千家藏)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勾當 赤樂茶碗


傳世的長次郎燒製的樂茶碗中最早的一件。

赤樂的燒製成功早於黑樂,工藝上也較黑樂簡單。以粘土成形後外敷稱作“黃土”的化妝土(為掩蓋胎體的疵病或改變其呈色而塗刷於胎釉之間的一層陶土),素燒後上釉,再以800至900度的低溫燒成。在釉中還摻入鉛以便降低釉的熔點。赤樂屬於軟陶,與黑樂相比火候較低,胎質較松,硬度較弱,吸水性強,易破碎。赤樂的釉色沒有任何兩件是完全相同的,也沒有純粹的紅釉(都含有雜色),這是當時日本調配完全紅釉的技術尚未成熟的緣故。

“勾當”與另一件赤樂茶碗“道成寺”都是最初樂燒的代表作,其口沿部略為外翻,保留有明顯的高麗茶碗的印跡;而且,除了這兩件以外,長次郎所作的其他所有樂茶碗都是通體滿釉的。

“勾當”是日本古代寺廟的事務官之稱。(滴翠美術館藏)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早船


儘管赤樂在製作工藝上遜黑樂一籌,但這並不影響其對利休“佗茶”美感的表現。這件赤樂“早船”就是半閒齋最欣賞的茶碗之一。

高8cm,口徑11.2~11.5cm。造型上已與“勾當”有較大區別,是長次郎作的典型造型之一。釉色也是代表長次郎風格的紅中偏黃(後世的赤樂有紅釉深濃者,而長次郎赤樂的釉色全部偏白或偏黃),略有光澤。一側口沿以下至足部有青黑色“火變”和因紅釉褪落而顯現的偏白胎色,據半閒齋推測是燒窯時火力不允(即一側受火過猛,這也是當時日本製陶技術不良的反映)而自然形成。但正為此故,其色、形皆極為自然,成為此碗的重要一景:對比釉色,如初朝之滄海;鑑其形,則似山,似帆,似浪,催人浮想連連。

“早船”即早晨的航船之意,據傳利休從發自大阪的“早船”上得到此碗,故作其銘。後贈與蒲生氏鄉。

利休曾選取長次郎燒製的七件樂茶碗精品組成所謂“利休七式”(或稱“長次郎七式”),分別是赤樂的“早船”、“檢校”、“木守”、“臨濟”與黑樂的“大黑”、“缽開”、“東陽坊”,作為長次郎樂茶碗的代表。今僅存“早船”、“大黑”、“東陽坊”三件而已。(畠山紀念館藏)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東陽坊 黑樂茶碗


利休七式之一,是光澤很亮的茶碗。為利休的門徒,真如堂的僧人東陽坊所得,故銘。

茶碗造型上與“早船”是一類。釉色黑中泛褐。陶瓷釉的呈色,與釉中呈色元素(例如鐵,可以呈青、黃、紅、黑等色)的比例、燒製時的溫度、窯內的氣氛(簡單地說即是完全燃燒或不完全燃燒)有關。黑樂的釉料,是以京都的鴨川紫石粉碎加工而成,所以燒製溫度要高於赤樂(赤樂釉料來自於土)。但長次郎時的燒窯溫度還沒有達到後世那樣的高溫(樂家第三代道入首次使用了風箱,將窯溫提升到1300度,燒出了漆黑濃豔的黑釉),造成長次郎所作的黑樂都偏向茶褐色,而且釉面較粗,可以看到明顯的“棕眼”(釉面出現的無釉小孔)和未完全燒透的地方。

利休七式中,評價最高的一直是黑樂“大黑”,可惜目前還沒有其圖片。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祥瑞 五島美術館藏

所謂祥瑞是明末景德鎮的民窯的極品,因為器皿上有“五良大甫吳祥瑞造”而得名。是日本茶人在中國明朝的名窯·景德鎮特別訂做的上等彩染瓷器。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松屋肩沖茶入 根津美術館藏


漢作肩沖茶器,別名松本肩衝,奈良塗師松屋從村田珠光手中所受。許多大名、富豪企圖得到這一名品,都未能如願。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振袖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北野茄子 野村美術館藏

漢作唐物茶入中的極品,由豐臣秀吉所持有。是個紫色與黑色色調美麗非常的茶入。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青井戸柴田 根津美術館藏


朝鮮產井戶茶碗的一種。由織田信長賜予柴田勝家。碗的底色為枇杷色,並上有白色及藍色的釉藥。



日本國寶級茶具賞析

打曇大海 愛知縣陶瓷資料館藏

漢作唐物大海茶入。因為在柿子色底色上塗上黑色的景色有如打曇般的模樣,故足利義政變以此特徵來命名。經過足利義政、豐臣秀吉、京極家之手,後為德川將軍家所有。 一般來說,注口寬體積大而扁圓的茶入被稱為「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