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峽工程”截流斷航,抓緊時間看即將淹沒的風景

昨日(21日)零時,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式截流斷航,

高峽出平湖的願景將最終變成現實。

隨著最後一批滿載貨物的船舶

快速駛過黔江大藤峽水利樞紐施工水域,

有著上千年航運歷史的

黔江魔鬼航道將成歷史記憶。

與此同時,

一批歷史遺蹟和人文地理景觀

也會漸漸潛入水底。



廣西“三峽工程”截流斷航,抓緊時間看即將淹沒的風景

大藤峽。資料圖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確定十三五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誌性工程,是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和水資源配置骨幹工程,也是廣西內河航運發展規劃航運主通道上的關鍵節點、促進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的關鍵項目。


廣西“三峽工程”截流斷航,抓緊時間看即將淹沒的風景

大藤峽風光。資料圖



2011年3月,國家發改委批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船閘通行能力設計為3000噸級,同時把航運功能擺在了僅次於防洪之下的第二位,工程於2014年正式開工建設,週期共計9年,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工程建成後,黔江由現在的五級航道上升至二級航道,114公里航道等級大為提升,對於提升西江黃金水道航運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廣西“三峽工程”截流斷航,抓緊時間看即將淹沒的風景

10月21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式截流斷航。 呂本航攝


從今年10月21日至明年3月31日,大藤峽大壩所在區域上下游水域將斷航施工,工程即將進入截流蓄水階段。伴隨而來的,是上游水位逐漸上升,諸多歷史遺蹟及人文地理景觀也將“潛水”。

水庫正常蓄水位61米,意味著上游61米水位下面的歷史遺蹟和自然景觀都將“潛水”。河道曲折,江流湍急,危巖奇突,灘險密佈的大藤峽也成為平湖。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遊歷到大藤峽,曾作《大藤峽遊記》一文記之,也許他沒有想到,數百年後,他走過的險灘峻石會長沉水底。


廣西“三峽工程”截流斷航,抓緊時間看即將淹沒的風景

大藤峽勒馬航段一塊名為觀音座的奇石也將沉入水底。


弩灘

大藤峽大壩截流蓄水,最先淹沒的將是水庫上游的弩灘。弩灘上的甘王廟是在明成化年始建於桂平市鹿嶺巔,清康熙年間移建於弩灘,分上裡廟和下里廟,後世歷次損毀重修。由於歷史原因,廟宇遭受拆毀,兩廟均僅殘存上殿可見當年風采。因大藤峽水庫建設蓄水原因,2018年初,僅存的廟殿也被拆除異地重建。


廣西“三峽工程”截流斷航,抓緊時間看即將淹沒的風景


10月10日,壩區即將封航截流,駑灘上游排隊的貨船。

敕賜永通峽

庫區將淹沒的土地中,貴港桂平市、來賓武宣縣被淹區域最大,“潛水”景觀多不勝舉。另外一些標誌性景點因為航道安全的原因,還沒蓄水就已經被鑿毀夷平,比如著名的武宣西門碼頭。大藤峽水域蓄水河段的多處摩崖石刻也將淹沒水下,為此,文物保護部門目前正請專業人員製作摩崖拓本,其中明朝時的題字“敕賜永通峽”將原貌複製雕刻在武宣縣五馬攔江景區的山崖上。另外,記錄著西江水域水運發展的一個個碼頭、水記石(標記航道的天然石頭)也將一併沉入水底。

武宣西門碼頭觀景石門

今年9月,武宣西門碼頭著名的天然景觀石門被鑿岩機開鑿,當地攝影師們目睹此景,百感交集。這個天然石門狀的碼頭走過了一代又一代先人,最終因為庫區航道建設,一塊塊造型奇美的巨石最終“消失”。

武宣泗孤洲

在來賓武宣縣勒馬古渡口上游約一公里處,有一座“河中孤島”,海拔41.5米,僅高出河面約20米,被當地人稱作“不沉的寶葫蘆”。它,就是泗孤洲。10月21日零時,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式截流斷航,而泗孤洲必將沉入水底。

據介紹,明清以來,黔江成了連通武宣與外界的交通動脈,勒馬村也隨之成為當地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和貿易碼頭。上世紀八十年代,泗孤洲上還種植有農作物,產出的芭蕉、沙田柚等水果十分優質,尤其是沙田柚,每當成熟季節,過往貨船都要停下買幾個帶回家鄉與親朋分享。

你還知道大藤峽大壩上下游水域

哪些風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