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好股!要从排雷开始

最近开始翻石头了,就是从各种股票中去发掘好标的,寻找机会。

看一家公司有没有雷,是干嘛的,赚钱不,有没有潜力,值不值得投资,以及这家公司有没有啥比较有趣的地方。

本想直接上手公司,琢磨了一下,直接上好像需要说明的东西会比较多。所以,还是先做个说明吧,顺便也是自己选股的总结。

一、有没有雷?

这个是最重要的,毕竟安全第一。

第一看现金流,一般来讲,这是判断公司有没有雷的基础。

主要看经营净现金流,次要看净现金流。

经营净现金流体现了公司经营的回款能力、经营的实际成效。能说明一家公司实质上的经营成果。比如买了原材料等各种花出去的钱,从卖产品收到的钱中减掉,剩下的就是利润。能说明一家公司在业内是否处于优势地位,用一句朴素的话来讲,能赖账的才是大爷,这对于行业地位强弱的体现。

所以经营净现金流是非常强大的东西,能说明很多问题,

如果一家公司长年经营净现金流为负,那么多半就有问题

净现金流则汇总了公司在经营之外的投资、筹资全部现金收支因素对公司现金的影响。

如果净现金流长期为负,最终也只会造成一种后果——公司账上没钱,这个能说明很多问题。

比如公司因为潜在问题严重,已经借不到钱了。

比如公司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从根源上问题严重。需要补充一点的是,经营净现金流常年为负的公司,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考量现金流状况的时候,首先看经营现金流。借的钱还是卖东西赚的钱都是虚的,自身业务赚到钱才是王道,才是肌体的造血功能

比如公司始终盲目扩张。投资对现金的消耗已大大超过自身造血功能以及外界吸血承载极限。这种情况最终只有一种后果——资金链断裂。

所以净现金流其实也蛮重要的。

因此,在排雷方面,我们首先看现金流状况

第二看固定资产的变动。一般来讲,最成熟的财务运作体系,是把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垃圾、毒素,通过资产减值排泄掉。

最不讲究的做法是商誉减值,像去年一口气直接搞到七、八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是最不顾及吃相的。比较讲究的公司,一般通过固定资产减值,体量大一些的公司每年搞个几十亿,完全合情合理,谁都挑不出毛病。

第三看财报里的重点科目及其变动。

凡是涉及资金量大的科目,都是重点科目,变动则主要看这些。

比如应收账款大增,可能是因为经营情况出现变化,状况持续可能会爆应收账款减值的雷。即账长期收不回来要做减值处理,有些公司平时处理得比较激进,等一旦有什么事,就得来一笔狠的了。

比如库存持续暴涨,可能是因为生产经营出现了问题,导致东西生产出来卖不出去。然后怎么办呢,可能存货就要减值。存货问题还不止在于这点,比如康美的数十亿林下参会出问题,獐子岛海底的扇贝会逃来逃去。

上述种类其实挺多,重则暴雷、轻则业绩下滑,事关钱袋子不得不慎重。

总是就是有一个要领——凡是涉及大量钱财的,都是重点

经过上面排雷方法的一番收拾,你会发现A股3700多只股,基本有3000只股都能排除了。

二、公司是干嘛的。

在了解财报的基础上,是要知道公司是干嘛的,处于什么行业,主要的经营模式是什么。

每个行业都有其经营的特性,发展状况、风险点都不相同。只有在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具体地评判一家公司的经营到底怎样。

了解了公司是做什么的之后,你才能把眼光摆脱三张表所体现的过去和现在,看到未来。

比如,哪些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可以趁机介入。哪些行业目前处于周期顶点,需要回避。

行业性质可能不是投资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但绝对是绕不开的关键点。

三、公司是否赚钱,赚钱能力强不强,或有没有赚钱的潜力。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赚不赚钱,以及赚钱的潜力如何。

主要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赚钱的持续能力怎么样。就是立足于它所处的行业,所仰仗的经营模式,一以贯之的管理能力,是否具有持续的赚钱能力。

二是看它是否有赚钱的展望,比如周期股的低谷期。像去年的养猪股,2015年的煤炭、化工等行业股,这些都是。

一家公司没有平稳持久的赚钱能力,也没有赚钱的潜力,那真的只能说拜拜了。

四、我会不会投资。

如果一家公司有很强的赚钱能力,或者说有很好的赚钱潜力,那是否要投资呢。

我觉得主要还是看性价比,如果便宜就买,如果贵就算了。

判断便宜与否是个比较复杂的事。不会这么简单——比如用100元纸币叠了个纸飞机要50元卖给你。

估值是个麻烦事,好像没有很简单的规则,那么,就遇到再举例吧。

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