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说起北洋军阀,第一感官往往会出现“卖国”、“无能”、“贪婪”等负面形容。但随着对他们研究了解的深入,却得出一个结论:“实非如此不堪。”

拿袁世凯为例,在骂名最盛的《二十一条》中,要求谈判代表“竭尽全力,能争取一分,对国家的损害则降低一分”。时局险恶,有些作为实出于违心。至于他后来背叛共和,是另一说。他并非圣人,手握大权难免会滋生欲望。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袁的手下也良莠不齐,亦不乏杰出之士。有一位曾任国家首脑、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然而下野后却生活近乎窘迫,要靠着别人接济过日子。

此人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段祺瑞。他被驱逐下台后,没了收入,生活一度出现困难。蒋看不过去,送上两万元,随后陆续又奉上数万,方才解决周转问题。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段祺瑞

段祺瑞的“不贪、不占”由此看来属实,做了那么多任高官,本应身家巨富生活无虞才对。

梁启超对他有过评价:

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厉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

评语还是相当客观的,段祺瑞身为军阀,并非完人。凭着能够“为国勇于负责”,就值得翘大拇指。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从他的生平或能窥得一二: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身世悲苦、学业优等

段祺瑞是安徽肥西人,祖父段佩镇压捻军有功,官居淮军统领。其父段从文务农为生,因去山东探望他,归乡路上被同行之人害死,次年母亲又悲伤过度去世。年仅18岁就迭遇家门惨变,还要照顾三个年幼弟妹,甚是不幸。

20岁时考入李鸿章主办的“天津武备学堂”,学业勤奋,逢试必冠。两年后,以最优成绩毕业,旋即在选拔考试中以头名被派往德国深造。

段祺瑞是位“学霸”,也因此颇受李鸿章器重。由于表现出色,他也渐成袁世凯倚重的“左膀右臂”。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他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是北洋一系的佼佼者。1899年,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请德国人前来检阅新军,段祺瑞三人演练娴熟,令严格苛刻著称的德人大为叹服,遂有“三杰”之誉。

段祺瑞科班出身、学业出众,先后受到李、袁的青睐,说明他自控力强、勤奋坚毅、才干过人。这为他日后的仕途,奠定了基础。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平步青云

北洋系人才济济,这和袁世凯善于识人用人分不开。不仅重用提拔,袁还将义女许给了36岁的段祺瑞。如此一来,身兼“得力助手”、“女婿”双重光环,想不升迁都难。

袁大人官越做越大,对表现优异的段也不遗余力地保举推荐。1910年,45岁的段祺瑞就当上江北提督,加侍郎衔。侍郎相当于副部级,提督是负责一省军务的大员。此时的他,可谓是出人头地、仕途通顺。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身具才学、时运相帮、贵人相助,自然一路攀升。段祺瑞在北洋的地位,也随之确立。

审时度势

受过教育留过洋,对大势的分析判断,他有着独立思考,能够精准把握风向。对腐朽的满清帝制,已不抱幻想,共和制才是国家的出路。

为此他频频努力,屡建功勋,被誉三造共和:

联名北洋高级将领,致电清廷迫立共和,直接导致清帝逊位。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逊位后的溥仪

袁世凯称帝前,段曾多次劝阻申明厉害,到后来老袁干脆躲着他。袁世凯对他恩深情重,又不能公开反对,无奈之下,段祺瑞拒绝接受一切封赏和职务。袁去世后,段把黎元洪扶上总统大位,恢复共和。

此处有花絮,段仍是北洋实权人物,他曾直言不讳地说:“我叫他(黎)只是来签字盖章,不是让他压在我头上。”枭雄之态毕露。

张勋带着五千“辫子军”上演复辟闹剧时,也是段祺瑞出面平息,拥立冯国璋,第三次维护共和。

顺应大势,屡次有功于共和,有功于国家,这一点应该肯定。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年轻时代的徐树铮

功过是非

徐树铮落魄于济南时,和段祺瑞一见如故,自此鞍前马后20余年,两人携手铸就一段传奇。趁着俄国爆发革命处于内乱,无力顾及外蒙之际,派徐树铮入蒙一举收复。当时徐手中的兵力不过两个团,单凭铁齿铜牙智取,着实厉害。至于外蒙得而复失甚是可惜,那就不是段的责任了。

段祺瑞最大的理想就是武力统一中国,结束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但因直奉联合皖系落败,终成泡影。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他背过“刘和珍君”的锅(开枪命令确非他所下,后也严惩了首恶)

坑过日本人的钱(合计5亿日元差不多2.5亿美元,相当后来一年的“美援”。给日本人开出一堆空头许诺,然而一样没兑现过,一分钱也没还过,让日本人恨得牙痒痒)

下野后日本人屡屡找他“合作”,他宁愿抛下在天津当寓公的日子不过,偷偷跑到上海。惹不起躲得起,大是大非上不含糊。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是否可以这样讲,段祺瑞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他执政中国身居高位时期,能够做到“六不”能够两袖清风,渴望国家统一积极维护主权。相比之下,同时代的军阀人物,罕有其匹。

此人曾任民国首脑,下野后过得捉襟见肘,被誉“为国家勇于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