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常年上熱搜的專業戶,不少見。

但原本低調的女神,因為另外一個女人,頻繁上熱搜,這就不太常見。

巧了,這倆人,大家都挺熟:一個是鞏俐,一個是郎平。

不誇張地說,從鞏俐官宣出演《中國女排》郎平之後,小編已經猜到這個話題了。

之前探班花絮爆出,是郎平還是鞏俐?別說別人,連國家隊隊長朱婷都懵了。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郎平和鞏俐,穩了。但小編還有點擔心:畢竟,2020年春節檔,還有兩個多月。

2020年春季檔,又是“史上最強”,好片不少。

《中國女排》除了鞏俐和郎平,還有什麼大招嗎?

沒想到,還真有。

《中國女排》新發布一部預告片。

短短兩分鐘,信息量實在是有點多。

連著兩天上熱搜,連人民日報和央視都忍不住打call。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孫晉芳、郎平、張蓉芳、梁豔、周曉蘭、陳招娣、周鹿敏、楊希、朱玲、陳亞瓊、曹慧英、張潔雲。

中國女排1981年首冠陣容集體亮相,直接衝上熱搜。

這群人,一個都不能少。

讓小編來給你數數在預告片裡出場的有誰:

中國女排隊長孫晉芳,當之無愧的世界最佳二傳手;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主攻手郎平,以教練和球員身份帶中國女排八奪世界冠軍。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副攻手周曉蘭,因城牆般的攔網被評為“移動長城”,是促成郎平1995年回國執教的功臣;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還有“鐵姑娘”曹慧英,全身9根鋼釘,髕骨斷裂仍堅持打完比賽;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鋼鐵將軍”陳亞瓊、接應陳招娣、主攻手張蓉芳……

以郎平開場,“十二金釵”依次排開,再轉回郎平自己。

預告片的時長,但卻有了大電影的內容量。

可以窺見大賽上的緊張,也可以看見另一重故事:

《中國女排》記錄的不只有女排的輝煌,也有女排的“恐怖”。

畢竟,中國女排的訓練,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一直以魔鬼訓練聞名。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雖然是女排隊伍,但陪練的都是男球員。

預告片裡,力大勢沉的排球,一個接著一個地砸下來,姑娘們的手上、腿上,都是淤青。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郎平自己也說過,當年的他們,曾經有連續扣了7個小時球的記錄。

每個排球姑娘,都有場上的一面,又有場下的一面,既有節奏,又有了故事。

時間雖然短,但99%還原的細節,在《中國女排》裡可是太多了。

從極有年代感的蓬鬆燙髮,1:1還原的對戰走位,到雙方交換場地時的一低頭。

再到當時球員們所穿的白色帶領球衣,紅白藍三色相間的冠軍條紋絲帶,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還有“鐵榔頭”郎平的怒吼、跳躍,宛如昨日重現。

這種事無鉅細的還原,不僅僅為了秉承電影對真實質感的追求。

更是對黃金一代女排精神的虔誠和致敬。

《中國女排》最大的亮點之一,重現了中國女排最經典的比賽。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1981年,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的最後一場。

這場勝利,對於中國女排意味著什麼?

經此一役,中國女排拿下了三大球中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從此開啟了五連冠的黃金時代。

然而這場勝利,卻來的不易。

最開始中國女排贏下兩局,然而,日本女排卻愈戰愈勇,追平比分。

直到第五局,雙方比分咬死。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整整兩小時零五分鐘的鏖戰,最終,以郎平的一記重扣,再度拉平。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隨後,中國隊奪回發球權,隨後依靠兩次攔網得分,拿下最後一局。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不管你們是不是還記得,這就是我們。”

可以說,沒有這場比賽,就沒有後來的中國女排。

而這次,重現81年女排陣容,導演陳可辛挑戰了自己。

第一次全面啟用素人演員。

對於陳可辛來說,大牌明星,實力派,在他的作品裡,太常見了。

第一次執導處女作《雙城故事》,就有曾志偉、譚詠麟和張曼玉三位大咖,為他壓陣。

劉德華、吳君如、梁家輝,都是他常年的搭檔。

拍人物故事,也不難。以往的《中國合夥人》《親愛的》,部部都是“真人真事”。

但這次的老女排隊員,沒有一個專業演員,全是從女排運動員中選拔。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前前後後,花費一年多全素人選角,最終確定人選。

對於觀眾來說,能力這關是過了。

大長腿,高個子,外表上來看,幾乎和當年的女排陣容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專業運動員,賽場上面對的攝影機也不少。

但是,運動的力道、一瞬間的爆發、賽場上針鋒相對的時刻,要怎麼表現在鏡頭裡?

從預告片裡能看到,郎平眼睛不眨,輕微吐氣,是靜。

最後一搏,憤而怒吼,是動。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重扣扳平,攔網得分,全場沸騰,是最終被記錄的高潮。

這場關於體育電影的考驗,陳可辛顯然有十足的信心,拿個高分。

更何況,他還請來了最適合演郎平的人。

40年前,一錘定音的“鐵榔頭”由郎平的親女兒白浪出演。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白浪92年出生,在大學時期,就已經成為排球隊的主力。

但她也說,郎平從來沒有跟她談論過去的苦難和光榮,在《中國女排》裡,她終於體會了這份辛苦和榮耀。

這就是中國女排的精神:流血不流淚。哪怕再苦再累,也不需要刻意的展現。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體育的光榮,傳承在一代人的記憶和血脈裡,也印刻在歷史裡。

80年代,是屬於女排“五連冠”的年代。

當時正主管女排的魏紀中在他的回憶錄《我的體育生涯》中記錄過:

“在那個年代,再沒有比女排酣暢淋漓的扣球更能讓中國人感到揚眉吐氣的事了。”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1981年世界盃決戰結束後的第二天,《各行各業都來學習女排精神》立刻登上頭條。

“排球女神”“彈簧腿”“鋼鐵將軍”……

如果80年代有熱搜,那肯定天天都是女排姑娘。

街坊鄰居全家上下,一起看女排奪冠,是時代的縮影。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在女排再度重歸輝煌之時,《中國女排》對時代真相的記錄,也是對真摯情感的延續。

看看之前《中國女排》的大紅海報和真實記錄,就能感受到在那個時代,中國人對她們的熱愛,有多麼赤忱。

正面的大頭照,標準的介紹圖,一下就把人拉回到那個樸素而簡單的年代。

而姑娘們臉上的笑容也很簡單:

她們因自己是“女排姑娘”而感到驕傲。

橫掃一代人記憶,《中國女排》令人期待

這些帶著年代感的照片,點出了“真人真事”最重要的部分:寫實。

真實需要被記錄,被記錄的是人,是樣貌,也是精神。

年輕永固,過去的輝煌雖然日漸老去,但鳳凰涅槃,這些故事都值得記憶。

相信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不只是過去,也不只是未來。

透過這些帶著時代感的影片,我們得以體會黃金時代的激情沸騰。

在閤家歡聚的時刻,更能懷念起一代中國人的面貌。

那或許也有我們父母、長輩年輕時的熱血模樣。

在大年初一的電影院裡,我們能與父母討論的,期待的,不只有過去的輝煌燦爛。

也有當下的期待和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