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上規模最大的貪腐案,光人頭就裝了一大車,也成為乾隆的恥辱

每個朝代都有很多官員貪腐案,尤其是封建統治時期,懲治貪官是歷朝的君王都要做的事情。清朝的乾隆皇帝,在他統治期間,就曾處理過一樁史上規模最大的貪腐案。

這件貪腐大案,發生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四十六年,是甘肅全省官員私通謊報災情、貪汙朝廷救濟糧的驚天大案。在處理這件貪汙案之時,乾隆皇帝快刀斬亂麻,上到當時封疆大吏這樣的朝廷要員,下到甘肅省州牧縣令這樣的芝麻小官,一共將100多人處以死刑但實際只有56人被砍頭,光人頭就裝了一大車。

清史上規模最大的貪腐案,光人頭就裝了一大車,也成為乾隆的恥辱

看起來這只是一樁規模較大的貪汙案,其實,能造成這麼大規模的貪腐風氣,不是沒有原因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當時,任職甘肅地區的封疆大吏叫王亶望,祖籍山西。王亶望在自己的仕途之路上步步為營,從芝麻小官升到了高管要職,最終,成為了皇帝的寵臣,可見,此人還是有一些手段的。在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被乾隆帝任命為甘肅布政使,主要負責監管收捐監糧。

甘肅省,土地資源貧瘠,向來都是中國的貧窮地區之一。每一年,朝廷戶部都要調撥鉅款用來購買糧食,其一,為的就是撫卹甘肅地區的災民;其二,更是為了滿足駐紮此地的軍隊的日常所需,當然,偶爾也會作為救濟新疆的救濟糧之用。

然而,國庫再怎麼富庶,也敵不過甘肅連年災情,乾隆帝當然不可能看著國庫日益空虛而坐以待斃。對此,朝廷早在乾隆二十五年的時候,對甘肅省的實際情況就出臺了一項“捐納監生”的制度,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甘肅省缺糧的難題。

清史上規模最大的貪腐案,光人頭就裝了一大車,也成為乾隆的恥辱

監生在清朝,是“國子監學生”的簡稱,當時,在甘肅地區,只要向朝廷捐出麥豆四十五石,用來賑濟甘肅災民,就可以成為監生。但是,這個看似為國分憂的好政策,卻讓很多甘肅省境內甚至是外省居心叵測之人有了鑽朝廷空子的機會,這也為日後的驚天貪腐案埋下了伏筆。

成為了監生,便可以到京城的國子監求學,這對於求知若渴的學生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好機會。但是,能夠捐糧成為監生的人,更多的都是各地的富豪子弟,他們並不看重成為監生後可以去國子監學習的機會,而更看重的是:成為監生後,可以和當地秀才享有一樣的權利,直接參加鄉試進入官場,甚至,可以用監生的資格加捐官職。

這就意味著:捐監生在當時的甘肅省成為了這些富家子弟升官發財、進入仕途的最佳捷徑。

這樣的政策,在乾隆年間的甘肅省實行了很多年,多年之後,這一政策的弊端就逐漸地顯現了出來。在那裡,監管捐監生這項民生政策的官員,為了中飽私囊就挪用了大量的捐監糧,更有甚者,不收糧食直接改為“折收銀兩”,其腐敗現象日益嚴重。

最終,朝廷只好終止了在甘肅省實施“捐監生”這一政策。

清史上規模最大的貪腐案,光人頭就裝了一大車,也成為乾隆的恥辱

停止捐監政策之後,戶部又恢復了每年對甘肅省的救濟,且每年都會撥款百萬兩白銀。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全省大小官員還是不斷地向朝廷訴苦,給到朝廷的始終都是缺糧的反饋。國庫日漸空虛,乾隆帝為此憂心不已。

這個時候,任職陝甘總督的勒爾錦大臣,向乾隆請旨恢復捐監政策時,戶部和乾隆帝都認為此舉可行,很快便又恢復了這項政策。為了防止捐監生再次發生和以往一樣的弊端,乾隆帝親自選拔了精明能幹,更擅長精打細算的王亶望到甘肅走馬上任。

乾隆選王亶望,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保證捐監生這項政策得以在甘肅省順利、正常、清明地進展下去。王亶望上任之時,信誓旦旦地向乾隆帝保證:自己一定會為了捐監生的政策得以順利進行而鞠躬盡瘁,不眠不休,保證甘肅省缺糧的問題得到解決。

可是,讓乾隆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王亶望竟然暗地裡早就和陝甘總督勒爾錦大臣狼狽為奸、串通一氣,準備狠狠地在這件事情上發了一筆橫財。王亶望一經上任,就下令所有捐監人員無需繳納糧食,把所有的糧食一併摺合成銀兩收捐,而且,收捐款全部落入到了他和蘭州知府蔣全迪的口袋中。

如此一來,兩個人的腰包是越來越鼓,但是,捐監糧卻顆粒不見,放置捐監糧的倉庫大多都空置在那裡。

清史上規模最大的貪腐案,光人頭就裝了一大車,也成為乾隆的恥辱

甚至,為了掩蓋這場驚天密謀,王亶望想出了一個“錦囊妙計”。

首先,他每年都會把甘肅省的災情上報朝廷,即便沒有災情也按照災情上報,如果,災情很輕微,也要按災情嚴重上報。同時,要求甘肅所有的地區官員,按照他上報災情開銷的虛擬數目,消化掉子虛烏有的捐監糧,這樣就在朝廷面前做了一本瞞天過海、天衣無縫的災糧賬。

殊不知,他這樣的行徑,使得甘肅省當時所有的官員無不紛紛效仿,貪汙之風日益嚴重,甘肅境內的受災百姓更是民不聊生、生不如死。

捐監生實施的幾年時間,就可以養肥一大群當地官員,個個都撈的盆滿缽滿。有記載,一位叫陳常的狄道州知州,任職期間一共辦理過監生執照4000多張,每張執照僅僅加收了10兩白銀到自己的口袋,最後,這名小官居然貪汙了4萬兩白銀。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貪汙的數目更是水漲船高。

王亶望上任甘肅期間,歷時七年甘肅省百名以上官員,都參與了這場捐監生的貪汙之中,每一個參與貪汙的官員,為了貪汙能夠更順利的進展,更是大量賄賂位高權重的高官們,官官相護貪得是不亦樂乎。更加可笑的是,這樣大規模的貪汙行為,居然沒有引起朝廷的察覺。

甚至,在朝廷財務的清算中,清算的結果居然是:王亶望任職甘肅期間,每年幫朝廷省去了數十萬的賑災開銷。不僅如此,朝廷還認為王亶望清理了不良的官場風氣,同時,使國庫更加充裕。最後,他還因此升官加爵,高升至浙江巡撫這等美差。

清史上規模最大的貪腐案,光人頭就裝了一大車,也成為乾隆的恥辱

王亶望的繼任者王廷贊,更是和王亶望如出一轍,上任後貪汙行徑變得更加有恃無恐,光是在地方官員的貪汙款上的抽成,就變本加厲了很多。

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在乾隆四十六年的夏季,甘肅回民反清叛亂開始,大學士阿桂和尚書和珅一同前往平定叛亂。二人在向乾隆彙報戰情時,提到甘肅境內一直都是陰雨天氣,這句話一下子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他發現,真實的甘肅天氣情況與甘肅省官員連年上報旱情不斷的情況相違背。

除此之外,乾隆又想起了王亶望曾自掏腰包捐款50萬兩白銀資助浙江海塘工程一事。一個高升不久的官員,如何擁有如此巨大的財富,隨即,乾隆就認定甘肅省的捐監糧一事,一定有官員貪汙的嫌疑,於是,乾隆下令徹查、嚴查此事。

果然,乾隆皇帝的預判沒有錯誤,欽差大臣很快就將這場貪汙大案查了個水落石出、證據確鑿,王亶望和王廷贊也因此被捕入獄,但是,狡猾的二人拒絕交代實情。直到同年七月,乾隆皇帝手裡掌握了二人足夠貪汙的證據,立即判決了這兩位貪汙集團的首犯。

之後,乾隆皇帝將其餘參與這起貪腐案的甘肅省的大小官員紛紛逮捕入獄,根據貪汙程度的輕重進行判決,有66名官員被判處斬刑。

清史上規模最大的貪腐案,光人頭就裝了一大車,也成為乾隆的恥辱

由此可見,當時貪腐金額和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否則,也不會引起朝廷如此令人不寒而慄的判決。

雖然,這樣的貪腐案件,所有的貪官都該得到應有的懲戒,但是,乾隆帝還是自稱不忍心看到如此多的貪官出現在自己的統治之下,這也間接證明了自己制度的失敗。另外,乾隆帝也覺得這麼多官員被斬首實在是太過血腥,所以,下令將一些貪汙數額較小的官員暫停斬首,拘押再判。

隨著案情調查的進一步深入,在很多官員身上,又發現了由於貪汙致使朝廷國庫空虛的罪狀,所以,很多原本有罪入獄的官員被執行了死刑,更多的官員被捕入獄。甚至,蘭州省的監獄居然因為拘押了太多朝廷官員而人滿為患,乾隆不得不從大局出發從輕發落了很多罪犯。

據史實記載,最後統計,在這起貪汙案件中,受到死刑處置的官員一共56人,免死發配的官員一共46人,而因此被處以有期徒刑、被流放、被革職的官員,更是不計其數。

清史上規模最大的貪腐案,光人頭就裝了一大車,也成為乾隆的恥辱

乾隆皇帝曾為此事算過一筆貪汙賬,每一年,朝廷收到的捐監生錢款不下數十萬份,就算按照每份55兩白銀計算,每一年的捐監生銀兩都在1300萬兩以上,這其中,一小部分用於賑災救濟,其餘的都進入了貪官的腰包中。每年1000萬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每年朝廷國庫收入的四分之一。

從這樣的統計數額中可以看出,這場貪汙案的規模簡直令人髮指,也難怪乾隆帝處置起來沒有一絲心慈手軟。事後的乾隆每當提起此事,都會感嘆這是一場從來沒有過的貪腐大案,至少在當時已經成立140餘年的清王朝是沒有過的。這也是乾隆皇帝自認為自己在治理國家方面,出現的一件最為可恥的事情。

【《清史稿·高宗本紀》、《“甘肅冒賑案”:清代第一大貪汙案》、《清代甘肅人口的分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