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天府高家:高氏文化研究者高利达老先生之《我的梦》

编者言:高利达老先生一直远在他乡——重庆,以迈入90高龄以上的他,对高氏宗族文化发展可以概括为——呕心沥血。他是四川省仁寿县高家镇明入川始祖高公贵甫第22世。1940年便离乡作手艺。他心中有个梦,就是致力于对高氏历史寻根问祖。他对高家历史文化研究院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老先生。

今天,小编推送一篇高利达老先生以前写的一篇文章,这是他对高家的爱,也是远在他乡对高家的一颗赤子之心。


我的梦

2006年阴历腊月,过世35年的父亲突然与我投梦(以前也经常梦见与他说话),父亲说:‘利達我没钱用了,拿点钱给我’吧 。次日吃早饭时,我将梦中情况说给老伴听,老伴听后她说:‘快过年了,你该回去上坟了,看望老人家们’ 。 我们老家民俗在每年阴历腊月十五日之后,立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到已故老祖墓前烧钱化帛,叫送钱,也叫过年回去看望老人。同时将老祖坟上杂草除去、培培土。

后又给儿、女们一说,他们都很支持。我就定下日期,购买重庆到成都火车票,到成都再乘汽车回仁寿高家镇。

说来也许有人不信,。可自从那次梦后我,到今十多年了,可再也没梦见过父亲,神奇不?

眉山天府高家:高氏文化研究者高利达老先生之《我的梦》

记忆中,我读小学时,在幺祖父元江公的主持下,给先祖们立碑。材料,人工,伙食等一切费由幺祖父元江公付钱。

我父亨永公(无田无土,只租了八分地,养活一家四口人),只具体负责,请抬工、石匠和为工匠们煮饭,。碑石采用离我家十几里路远的牛角寨石头(此石不风化)。请抬工将毛石抬我到家,经石匠打磨、抛光、刻字。用红漆把字填上,抬到墓地安装。记得大约是从景安、君爵、思杰、乾迪公先祖至我祖父元河公及叔祖们,约五~八世,计十几二十通碑。碑是长方形的,顶部全部平的。

每年阴历腊月十五以后和清明节,都要跟随着我父亲去给先祖们上坟,扫墓。从家出发到双堰塘我祖父、母墓开始,去坟碗我高祖乾迪公墓、李氏祖母墓,廖荣湾曾祖父思杰公、祖母墓……等,直到金荣山祖墓。清明节就在我三祖父那里吃清明餐,(腊月上完坟后,回到自已家才吃午飯)。我们的清明节祭祖,一直要到高家场高氏总祠堂祠堂。要连办三天祭祖活动,为什么要三天呢?因那时交通不便,外地宗亲只能靠两条腿一步一步来总祠堂祭祖。总祠大门前方,彩旗飘扬,鞭炮声不断,还有一种叫三眼冲土炮,一炮三响声音更大,周边一、二里路远都听得到炮声,非常热闹。

在扫墓祭祖的路上,父亲和長辈们就你一句他一句的讲先祖们事蹟。同时,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晚饭后为省灯油,在院坝里,圍坐在父亲和长辈们身边,听讲各种各样故亊。讲的最多是我们先祖们在家族中的各种优良品德,家谱等故事。

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时,父亲也要给我们讲,先祖们情况和家族之事。他曾多次讲我们的家谱,他说:家谱在我幺祖父家。

2006年,回到高家镇祭完祖,扫完墓,我就去幺祖父家,找到我堂哥高利相,问候之后,谈及家谱情况,他说:“家谱确实有,他也看过。可是,在文革破四旧时,他怕出事将家谱和一些古藉书一起烧掉了” 。时因年关已到,家里还等我回北碚,一家团聚,时间不允许我再找下去。

在回重庆的火车上,我苦思苦想,如何才能找寻到家谱?我突然想到,我老家既叫仁寿高家场,高姓人也最多,我支没有了,别的分支肯定还有。

2007年春节全家吃团年饭中,谈到寻找家谱时,得到老伴和孩们的全力持。在他们支持下,增強了我的信心。

过完春节,一上斑,我立即去北碚、两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重庆……等图书舘寻找家谱。但都未查到我高姓和仁寿高姓的任何资料。

没有,咋办呢?我不甘心。经过的思虑,还是决定回仁寿高家镇去找。隨即就起草了一份“致高家镇高氏宗亲一封信” ,叫女儿高 静打印了20多份,分别寄给我堂弟口口和幺祖父曾孙口口,请他张贴在场镇街上,作为初始宣传(但我清节回去造访时发现,连信封都未折)。

隨后,我又起草了《告仁寿高氏宗亲书》,和儿女们商量修改后。找印刷厂印制,开始我对厂方说印两千份,他们说:排次版少了不印,后经过与厂方协商,最后厂家同意印5000份。在清明节回仁寿高家镇(下称老家)祭祖,扫墓之际,发给宗亲们,作为寻根问祖、找谱、修谱做宣传。

印好《告仁寿高氏宗亲书》拿回家后,老伴问我怎么发?不能在高家场见人就给吧。说心话,真要把这5000份《告仁寿高氏宗亲书》发到宗亲们手中,对我来说,真的是很难,很难。

我虽是在高家场土生土长的。可我在年十一岁时,(1940年春节后,)便离家去成都当学徒了。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最多也不过三~五天,对老家人和地区很不熟习。1 9 6 2年在老家结婚后,回去多了才认识一些人。

在回去火车上,我左思右想,怎么才能把这 5000份发到宗亲们手中?真的,不能逢人就发吧。只有发给我高家自已人手中才有用啊。想来想去,一、请学校老师帮助呢?只要班上有高姓学生都发,拿回去请他父辈看;二、尽量找几个有热心的宗亲帮助。到了高家镇,正在为难之际,很巧刚下车,第一个就碰上了读小学时同学高四明兄弟,互相问候之后,我就趁机将《告仁寿高氏宗亲书》发给他看。紧隨着,我们生产小队高根远弟在他(四明)那看到后,立即就来找我,经过简短问侯交流后,他当即表示:这里我比你熟习,由我来发《告仁寿高氏宗亲书》,同时,我请他帮助联络宗亲们,我俩商定凡在赶场天(逢双即赶场)就在约定的茶舘开会座谈,由我介绍和宣传,‘寻根问祖,找谱,寻谱,修谱’ 的重大意义。经过高根远弟的联络、散发《告高氏宗亲书》的宣传,宗亲们行动起来了。

在几次座谈会后,有高德安宗亲说他家有谱,会后我即去他家,他在他楼上翻找近半小之后时,才将家谱拿下楼来,亲自翻给我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仁寿高家家谱,让我兴奋不已,是一本清朝乾隆五十八年的家谱。徵得他同意,我俩到镇上找复印店复印了一册,原谱他代回保存。因时间太晚,我在镇上请他吃了便饭,他就回去了。当晚我将宗谱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兴奋得我一夜未眠。

。座谈的宗亲也越来越多了。经过二十多天的座谈,走訪,调研,为后面的寻根问祖,找谱,修撰家谱,开辟了一条大道,同时播下了‘寻根问祖,找寻家谱的火种’。

看了谱后,我才知道,我入川始祖高貴輔公的祖父尚杰祖,住广西乐燕县。祖妣母雷氏生有两男一女,长子高 贤、次子高 文——贵甫祖之父,女金枝适当地楊嵩。贤、文弟兄二人一道游览江南。贤公深谙地理,湖广廪生孙 燕知道后,礼聘贤公寻龙葬父。后孙燕官升知州。为感贤公之德,特邀请到任,贤公日后为元朝楚南指挥使,元末致仕。置业楚南长沙府湘乡县,有子贵川、贵明、贵芳三人。高 文祖居湖廣麻城孝感乡,育二子贵富、贵甫。明朝洪武初,因乱避难,兄、弟二人辞别父母双双入川。四年后贵富祖独往陕西,落业高元县棬子坝,下河口。字派:国镇天星与湖贤。贵甫与徐氏祖母,留居四川。定居四川陵州——今仁寿县,自洪武初入川,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历经时代变迁,已成为仁壽之望族,人才辈出,家族兴旺。

幼时在父亲和长辈传说中,我只知我是孟岳祖后人。看了谱才知孟岳祖之前还有九世先祖。因有一百多未修谱,父辈们也仅是听口传下来的。

在追远、根远两弟陪我走访中得知,有宗亲根本不知其祖宗是谁,亦不知哪房哪支,对于我家族之历史、文化、家风,家训、传承,知之者甚少。甚至有的人,连自已的爷爷名讳都不知道,有宗亲给我讲:有老姑与侄孙结婚的亊。(原来她、他俩在同一学校读书,有了感情,男的家在山区,想下山来。所以就有了老姑与侄孙结婚之事。)

在我宣传中,又陆续寻找到,宇照公乾隆58年谱,秀峰氏光緒11年、景正公光緒八年的四本家谱,全部自费复印,装订成册。还有無序,無年號手抄本。始终没見到有入川始祖贵輔祖公的總譜,也无各房(五大房)分支譜。

在谱中先祖规定,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由于历史上各种原因,我族自清朝光绪修谱后,至今120多年未曾修譜。

我在走訪华阳县籃家店(今华阳兴隆镇)宗亲们告诉我,民国时期(1933年),有高仰之先輩為修家譜,到他们那里去过。也去过其他地方,不知啥原因未能如愿。同时,有传说,民国后期,某年清明节,在我高氏总祠,各房会长也商议过修谱之事,没有成功,具体什么原因,我辈不得而知。这是我仁寿高氏家谱出现了断层之故。

眉山天府高家:高氏文化研究者高利达老先生之《我的梦》

現在倡导修谱,一、既符合国家政策,大方向也正确;二、是我高氏族人迫切希望。寻根问祖,是我辈当务之急。

回到北碚后。儿子、女儿也告诉我,他们也在网上找到了‘高氏家谱网’、‘高氏家园’ 等网址。给我讲了很多全国宗亲,寻根问祖的亊,激发了,我也要上网念头,我没有电脑,也不会电脑,电脑是啥样见都没见过。当时我就对孩子说:我也想买台电脑如何?没想却遭到了反对。他们说:听都没听说过,七八十岁的人还买电脑还上网, 加上我文化不高﹝解放前的高小都没毕业﹞,不同意买。我想来想去就用激将法。我说:‘如果你们不怕我得老年痴呆症,不买就算了’。这句话起了作用。他们同意我买电脑。学电脑,儿女们都是我的老师。

有了电脑就天天学着上网,每天专注看《高氏家谱网》、《高姓家园》。知道了《高氏家谱网》是高林、高超宗亲们创办的和有德公办的《高姓家园》网。我大脑洞开,打开了眼界,同时知道他们诚邀高路加教授为家谱网撰文,请路加教授领头成立高姓组织。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广州大学的教授高路加宗亲,是几千年来,我高氏家族第一个‘寻根问祖’ 的领头人。

可我07年收效甚微,原来还是宣传工作没做好。

08年清明节又印制了几千份 “中央关于修谱的宣传

眉山天府高家:高氏文化研究者高利达老先生之《我的梦》

在党领导下的太平盛世,人人有工作,生活稳定,家家齐奔小康。中央几代领导人都谈论过家谱,要传承历史文化。

我仁寿高氏自清光绪八年(1883) 修谱后,迄今130余年由于历史某原因,未曾修续过家谱。

07至09三年中,为了寻根间祖,每年返仁寿至少四~五次。07年国庆我首先去了仁寿图书舘、县挡案舘、查阅资料。用了八天时间中,他们既不准拍照,也不让复印,在档案舘查看了全部清朝时期资料,没找到我仁寿入川祖任何信息。我向他们要明朝资料时,他们说没有,並说如有明朝资料,他们还可发财。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很多档案都没有。这期间因天气不好,室内灯光也差。使我眼睛大受折磨,让我眼患上了严重的‘飞蚊症’。

走访过仁寿文公镇、高桥镇、珠家镇、高家镇周围和固明公原住地轩皇庙;华阳县、借田高家埧、兴隆、合江、永兴;简阳新民镇,只要打听到有高姓人的村,队住地都去。

在走访,调研中。为获得完整资料,还买了一部索尼相机。凡宗亲同意复印的就立即去复印,不同意复印的就用相机原本的照下来,保存在电脑中。

眉山天府高家:高氏文化研究者高利达老先生之《我的梦》

09年5月25日至5月28日高志超会長,高路加秘书长等人到随州祭祖后,专程来重庆。由江高德山和我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坿近接到他们,送至垫江,两天后我陪同他们乘车至成都,邛崃宗亲来成都宾舘接迎。在垫、邛两地召开宗亲座谈会,宣传‘寻根问祖’ ,如何组织宗亲们找谱,修谱传承我高氏历史历文化的重要性。在几天的的接触中,得知路加教授,他遍访了大半个中国的图书舘、档案舘和民间高氏族人。他身为教授,为了寻找高姓资料,身背干粮,爬山涉水,饿了啃冷馒头,渴了喝溪沟水(那时还无矿泉水),晚上睡个过道。路加教授不辞辛劳,一心一意为高姓家族寻找先祖的来龙去脉,迁徙与分佈。弘掦祖功、祖德优秀文化的伟大精神感动了我,更加坚定我寻根问祖的决心。

在寻谱过程中,受到追远、根远俩兄弟鼎力相帮,发放宣传资料,找宗亲在茶舘开座谈会,陪伴走访、调研。这才在高家镇点燃了寻谱、修谱的火种。人们笑称是‘三驾马车’ 。我们弟兄三人走遍了高家镇山山水水,村村户户高家屋和了介道所有祖茔所在地

为了成立修撰家谱组织,我们三人还遍访在县城工作的或退休的我高氏名人宗亲,如:老县長高柔远、老校長高泽帆、原县民政局局长高宇齐(07年去拜访时,家中告知他在眉山)及县一中高口口老师、县医院会计高贞贵……等。

经我好友,原高家场的党委书记,我们高家女婿汤付安提醒我说:你要想修家谱,一定要找到高宇齐长辈才行,他是县民政局局長退休的,认识人多。经过前后两次,在08年国庆节才与高宇齐长辈见面,经自我介绍后,他立即表示全力支持。

在走访高贞贵宗亲时,在他家认识了长房泰祖裔孙高亨光等宗亲,他现是仁寿研究中心骨干成员,对修撰仁寿支谱贡献很大,不愧为先祖的好后孙。

09年七、八月份宇齐长辈电话告我,要我准备材料,十月二日在高家场开会,成立组织机构。

我即着手准备开会材料。

眉山天府高家:高氏文化研究者高利达老先生之《我的梦》

家谱是我们的传家宝,是传承高姓历史文化宏伟经典。没有家谱,有许多人不知他来自何处,为什么会姓高,先祖是谁。

家谱在我囯历史长河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正史、地方志、家谱构成我囯的历史文化,家谱是国家历史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可见家谱的重要性。

我发自内心要感谢的是,高宇齐长辈,是他在坚定支持下;在淮泽长辈的领导和积极动员,组织,上下联系,建立建全研究中心的机构,寻求组织认可,经济支援,人员组成。具体的实施:调研、走访、登记……等繁縟细微工作,付出了说不清艰辛。在“上为先祖,下啟后昆” 精神指导下 ,放弃了家中事务和自已谋生工作,毫无丁点报酬的情况下(全部义务),没日没夜为撰修家谱,忘我的工作。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光辉榜样,请宗亲们告诉自已后人,要窂窂记住他们。

因为人丁的变化,我们的老祖宗就规定,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30年后修谱就只有靠下代的他们了。

仁寿支谱已颁发,我的梦还未圆。

宗亲们:有了谱,老祖宗都找到了,一点不错。有墓的老祖宗,我们后人,每年(阴历) 过年‘立春’前和‘清明节’,不论路隔多远,大家都要千里迢迢到祖墓前祭扫,表示追思。可因年代久远,那些无墓可祭扫的老祖宗怎么享受子子、孙孙们的祭拜呢?总得要有他们享受后世子孙拜祭之地方?

记得09年在成立修谱筹委会时。我发言中曾提出的三任务:前两项维修始袓墓莹、续修家谱今天已完成了。余下最后一项:修建“高氏宗祠” 。一让祖先有安身之地;二让后世子孙有祭拜,追思之处;三是有利于研究会的各种活动有固定场所;四是为远道回乡祭祖,寻根的宗亲有一个落脚之点——家。

建仁寿高家镇“高氏宗祠” ,更需要全体宗亲,献计献策。现我已是45公岁的人啦,行动和身体都不如当年了。为了不忘初心,09年10月2日,我在仁寿高氏寻根问祖,修谱筹委会成立时的发言中,讲的三大任务:笫一、修缮入川始祖贵甫公墓茔;笫二、以筹委会名义,組织工作人员深入族亲家中宣传、搜集老谱、人丁登记……等等,修撰新谱;笫三、修建仁寿“高氏宗祠”。前两项早已落实,由占祥部长提写封面的《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2015年8月已颁发。

现在,就只有修建“高氏宗祠”一亊未完。修建仁寿高家镇“高氏宗祠” ,需要全体宗亲,献计献策。修建新祠堂需要大筆资金,我甫祖有裔孙十多万之众,只要万众一心,为了敬祖,为了子孙,都应出钱出力,先祖们在天之灵,会庇佑他们的后人,他们子孙好的。

现只有将我的初心,寄托在广大宗亲们肩上。能在我存世之年,见到贵甫祖裔孙们每年清明节能在一起,祭祀先祖们,是我的心愿。我可永远忘不了,这是父亲给我的梦!

眉山天府高家:高氏文化研究者高利达老先生之《我的梦》

回想仁寿寻根之路,感触颇深,应了‘万事开头难’ 的铭言。有收获,也有心酸,但更多的则是感动。在此,向宗亲们致以由衷感谢

但也碰到过灭火之人。说什么退体后,穷了是回来骗钱的,……种种杂音。 。

在网上,我学习高占祥部长‘三皮’教诲:做公益事业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在具体行动中,规定自身要‘一亮三不’。 即与宗亲見面:“一亮身份证” ;三不:“渴了不喝宗亲一杯水,累了不喝宗亲们一口酒,饿了不吃宗亲一顿饭。”(在仁寿县城的某次调研中就遇上,在亮了身份证情况下,口口宗亲还查了我三代人历史。) 上述规定在走访,调研中基本都做到了的。

最后,还要感谢一个人,他是我的好朋友,又是我们高家女婿,原高家场的党委书记汤付安。06年他一听说要修家谱,就积极帮助我,支持我,帮我出谋划策。他並建议我找宇齐长辈,由他出面要才干得起来,果真不错。07、08、09我往返仁寿时都住在他家,他管住、管吃、管喝。07年在县档案查资料时,一住就是十天半月,他毫无脸色相待。同时,在我有困难时,他激励我,有次我面帶难色时,他说:“高利达你要不把这‘碓窝’冲穿——修家谱,高家场人人会叫你水娃子,看你还有脸见高家父老宗亲吗?”他一句话让我坚持走到今天。

这里,在我寻根问祖,宣传修撰家谱过程中,所有组织和个人,给予的帮助、支持,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贵甫祖22代孙

高利达

2018.05于北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