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我姓郝,如果不是头条有关姓氏的活动,自己不会想到要去追溯自己的姓氏起源。

每当说出自己的姓,大多数的人表情都是一脸懵,表示从未听说。相比张王李赵,我们是小宗,百家姓排位不确定,看到有的书上排在第89位,有的排在79位,还有的排在82位。

首先想纠正一下郝字的读音[hǎo]

很多人都读成赫[hè],因为“赫赫有名”比“郝”字要出名得多,两字外形类似塑料姐妹花,读错也可以原谅。我在介绍自己姓氏的时候通常说下足球明星“郝海东”,文艺一点还可以说下获74届雨果奖的郝景芳,都算是本家,拿出来充个大头。如果对方还不知道可以试下沈腾的虚拟人物郝建,实在不行,自己写吧,然后告诉对方,我是个好人,我姓郝。

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其次,我们来追溯一下我们的姓氏祖先。郝姓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郝姓是个子姓,其始祖为帝乙,是殷商第27代天子。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帝乙的儿子子期分封在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之后子期的子孙以地为氏,称郝氏。郝乡的位置存在争议,有人说郝乡在今陕西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

这样的争议不可避免,也符合历史的情况,毕竟年代久远,文献有限。按照姓和氏的发展情况,郝作为子姓,正常应该以地为氏,也有以国为氏的,陕西郝氏或山西郝氏,都有可能是正宗。

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帝乙 像

提到姓氏,有必要简单了解下姓氏的起源。最早的姓和氏是两码事,姓的起源要早于氏的产生,姓氏合一之后,随着时代更替催生出了百家姓。

最早的姓从女字旁,所以姓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而氏的产生则是父系血缘关系的结果。比如炎帝列山氏,姓姜。黄帝轩辕氏,姓姬。这说明炎黄二帝分别来自两个母系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同时父系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列山和轩辕,就是他们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标识。说明在那个时代,姓和氏有区别,但已同时存在,同时在使用了。

图腾崇拜催生了姓的产生,最早的姓与图腾崇拜有关,比如有感而孕说,原始氏族的人们朴素的认为,某一自然现象会使女人怀孕生子。炎帝神农氏之母因感到神龙附身而受孕,生炎帝于姜水,因此炎帝以姜为姓。黄帝轩辕氏之母因见雷电绕北斗星而受孕,生黄帝于轩辕之丘,育于姬水之畔,故黄帝以姬为姓。

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姓作为氏族的标志和徽号,一来可以把不同血缘的氏族区别开来,其二,与“男女同性,其生不蕃”这一古老的婚姻习俗相关。在母系氏族社会,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姓也是从母姓,人们就发现同姓通婚,子女不旺,因此那时严禁同姓通婚。这一最早的“姓别婚姻”,体现了中华文明最早的礼仪,也符合现代优生优育的科学理论。

氏的产生相对较晚,是姓的支族,约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盛行于周代的分封制度。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有载,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是贵族的标识,贵者有氏,地位低的平民只有名而无氏。

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据《左传·隐公八年》记载,天子分封诸侯,根据出生赐姓,分封土地而称氏,周武王灭商,大封诸侯,其结果就是导致了大批氏的产生,周初先后分封诸侯71国,同姓诸侯40国,异姓诸侯31国。每个诸侯对应一个氏的产生,而受封的诸侯又在自己的领地上分封出诸多小国,每个小国也对应一个氏的产生,这些小国也会再进行分封,又有氏的产生,这样自上而下,一层层的分封,产生了一姓多氏的局面,甚至产生过一人多氏的情形。比如商鞅,因其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受封于商而称商鞅,因是卫国公族之孙,又称公孙鞅。

百家姓则基于姓和氏的统一。随着朝代更替,一些受封的诸侯逐渐失去其贵族地位,沦为平民,但他们的姓和氏依旧沿用下来了,成为百家姓的重要来源。

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再回到郝姓,相传帝喾有个妃子叫简狄,因拣到一只燕子蛋,吃了蛋后就生下了契。据说契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故商以鸟为图腾,以子为姓,子这里代指卵,这里有体图腾对姓产生的影响。契是有功之臣因而受封土地,这里说到了分封土地,一个叫商的地方,就是氏的产生。商族不断壮大,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了商朝。我们上面所说的帝乙及其子子期都是商汤的后代。也就是说,郝姓的始祖爷是商契,郝姓是诸侯分封产生的子姓,我们都是商朝的后代。

第二种起源说法,出自复姓郝骨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在炎帝神农氏时,有个复姓郝骨氏的人,是太昊伏羲氏的左右手。于是推断出,郝氏一姓可能源自郝骨氏这一脉。

第三种起源说法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据《旧唐书·南蛮传》所载,唐代南方少数民族有郝、杨和刘三姓。因此说郝姓源于南方。

以上的三种说法,根据姓氏的起源,个人认为,第一种说法更具有说服力。

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郝氏的迁徙与分布

郝姓始发于山西,也是我的老家。郝姓的南迁比较晚,郝姓的分布一直以北方地区为主,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秦汉时,郝姓散布在山西全境以及陕西、河南、河北等地。两晋南北朝时期,山西的郝姓受时局动荡的影响不大,没有大量外迁。晋末,由于官职调迁,有一支郝姓从太原迁至润州丹扬,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到七世有郝回,在南朝任江夏太守。河北河南受到时局的影响,河北郝姓部分先民为了躲避战乱迁入山东,河南郝姓则有迁入安徽的先民。

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隋唐时代,社会相对安定,郝姓在陕西京兆一带不断壮大,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二大郡望--京兆郡。这个地名是两汉古城,今西安市区。这一时期,郝姓有迁入湖北和四川的先民。汾州(山西汾阳)著名画家郝章为了躲避战乱也迁入阆州,今四川阆中。据《画继》和《画史绘要》记载,郝章擅长画一人一马,与路皋和张远山合称河东三绝,河东今山西永济。

路皋并州人每醉画槖驼不过数笔捽擉而成颇全生意河东有三絶之称谓,路皋槖驼郝章人马张逺山水也

到宋代,郝姓已分布于北方各大地区,但主要的繁衍中心还是在中原地区。郝姓南迁比较晚,明清时期,郝姓在南方的分布逐渐增多,湖南、福建等省有载入史册的郝姓人物。元末动乱,民不聊生,灾疫和农民起义军时有发生,使中原、华东、华北人口减少。明初时,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之一的姓氏,分别迁入河北、北京、山东和天津等地。在东北的疗宁也有了郝姓的聚居点。到了清代,受走西口的影响,山西北部的先民迁入内蒙、甘肃。此时,福建的郝姓先民也有渡海到了台湾,然后有到南洋新加坡等地。但始终郝姓的迁徙都是小规模的流入流出,现在郝姓的主要分布地区还是在北方,以河南、山西和河北三省为多。

山西作为郝姓的发源地,山西的郝姓人氏应该是属于世居者了。

我姓郝「hǎo」,寻找自己的姓氏起源,体验祖先的给予

郝姓的堂号

中国的家谱文化中,大多有祠堂及堂号。祠堂,又称宗庙、宗祠、宗堂等,是族人祭祀祖宗先民的场所,在家谱中占有地位重要。所谓堂号,则是以祠堂之名、家族门户的称谓,是一个宗族世系、属族支派的标记,也是一个姓氏中某一支派的代称。

堂号的意义在于血缘宗族的辨别,同族支派中各个族人的特点,还有家族的迁徙史,以及崇尚之道等信息。

郝姓的郡望主要是太原郡,太原在战国秦时置郡,所在地晋阳,也就是山西太原西南部。这个堂反应的是郝姓的起源地,所以郝姓的堂号主要以“太原”为号,还有京兆堂,在隋唐时代崛起的郡望。再比如晒书堂,来源于“郝隆晒书”的典故。郝隆是东晋名士,博学多才,诙谐幽默。晋旧时习俗,在七月七日,富人家通常要把家里的贵重皮毛物品拿出来暴晒,以防蛀霉。郝隆见状,便解开衣扣,露出胸腹,平躺在太阳下。有人问他这是做什么,他说“我晒腹中书耳”,因此成为典故,郝氏后人以此命家族堂号。此外还有丰文堂、敦睦堂和三合堂等。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也是当代唯一流传四五千年的活化石,而更为神奇的是,姓氏文化还将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的向前,可能它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华夏子孙,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