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休博会与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杭州休博会与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是与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并称为本世纪初我国三大国际盛会。休博会主会场设在杭州萧山,由三部分组成,即休博园、风情园和湘湖,简称两园一湖,其中最重要的是休博园和湘湖的建设。我作为湘湖管委会负责人之一,全程参与了湘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我与湘湖有缘。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萧山县(现为萧山区)二轻工业局任副局长,经常到湘湖周边的10多个砖瓦厂,还有省属的浙江建材厂、市属的杭州砖瓦厂检查工作。想不到20多年后,我又被调到湘湖负责景区的开发工作。虽然休博会的两园一湖是2006年开幕的,但整个湘湖景区的开发要从2003年谈起。

杭州休博会与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那一年是湘湖保护与开发历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年。记得当年初区人大、政协开“两会”期间,区政协递交了《大手笔实施湘湖保护与开发》的提案,区人大25位代表联名提交了湘湖保护与开发的议案,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同年8月,萧山区正式成立湘湖管委会,建立管委会班子。我从江东工业区筹建办主任的岗位上调任湘湖管委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具体负责湘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但是重建湘湖,这是一个何其繁重复杂的工程呀。多年以来,由于不注重保护,湘湖大片水面已消失殆尽,只余下几个互不相联的独立小水面。其间大小水塘和各种杂乱无章的厂房、密密麻麻的民房挤满了山脚有限的空间,连汽车也开不进去。这一切使人感到无比的压抑、沉重和无奈。这样一种现状,两年半后要恢复湖面,并与世界休博会配套建成,有可能吗?为此我们班子围绕目标,理清了思路,编制了工作计划。

在完成了一系列前期工作以后,管委会建立了湘湖征迁领导小组,开始了湘湖的民房征迁调研,着手安置地选址。这次征迁是萧山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城市拆迁,共涉及1402户民房、4079人、41家工厂。为确保进度,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出任湘湖征迁指挥部的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抽调区级部门108名干部组成17个组,进行征迁包干。2005年10月31日,指挥部完成了所有拆迁户的拆迁签约工作,年底腾空了全部房子。

2005年4月,我们开建湖堤湖岸挡墙、挖土、涵闸工程。5月,组织沿湖石基工程。6月,10座景观石桥开建。9月,两座仿古茶楼和“一镜容天”、“湘浦观鱼”项目开工。10月,又开建了三个标段的园林景观工程……,湘湖每月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奇迹产生。

杭州休博会与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跨湖桥是湘湖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桥梁。2005年初,围绕跨湖桥如何设计在萧山展开了一场讨论。一部分市民提出恢复1554年建造的跨湖桥原型,一部分市民提出应建造具有现代交通功能的桥梁,相互争论不休。我也几次到实地踏勘,只见隐伏在房屋间的老跨湖桥桥基尚存,桥面已用水泥板代替。由于方案迟迟确定不下来,几个月过去了,时间越来越紧。我必须尽快确定一个方案,这方案既要传承历史文化,又要处理好交通功能,这真是两难啊。我认为湘湖景区不仅要面对了解湘湖历史的当地人和全萧山40万人民,更要把湘湖景区摆到长三角、全国的游客去考虑。经反复思考,我做出了恢复老桥,建设新桥的决策,将老跨湖桥桥基西移20米恢复石拱老桥,让游客怀旧。同时,在老桥基新建一座五孔仿古新桥,上可通车,下可行船,游客在桥上可一览湘湖全景。

2006年初,下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对湘湖的建设来说真可谓是雪上加霜。工地上满是未完工的工程,4月份真的能完成所有景点的建设,在湘湖游船上进行电视直播么?领导小组为我们担心,全区人民为我们捏把汗,我们真的要咬紧牙关,拼命干。在时间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我们坚持了时间服从质量。就拿景区这块63吨的“镇湖石”来说,那时正是拆迁、建设忙得不可开交,许多同志看着成片尚未拆完的空房和只能称作“工地”的景区很是担心,觉得再安放这块大石头费时间费力,劝我放弃。但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要做就做最好的,湘湖没有棱角就没有特色,没有刚骨就没有精神。大年初一,我就冒着大雪赶到桐庐去采购,如今这块巨石,已经成为湘湖的重要标志和精神象征。

杭州休博会与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湘湖景区还要体现人文特色,比如桥名、桥联、楹联等。在我们主持下,先由湘湖文化研究会提出背景资料,再邀请萧山文化的爱好皆拟出几个初稿,最后请省诗词楹联协会的专家学者到湘湖实地踏勘,提出两组方案。我们与区政协文史办一起登报征求意见,然后逐句斟酌、推敲、确定。名、联出来了,由谁写?我们又专门委托箫山书画院,按照景点的要求和书法风格请省内外书法名家撰写。“城山怀古”牌坊四个字,我们是去北京请中国书法大家欧阳中石书写。字写好了,怎样凿?我们了解到绍兴有一位姓任的艺人,参加过法国石艺大赛并获过奖,就请他凿,任师傅凿的字像篆刻一样,连颗印章都清清楚楚。

2006年,景区工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更加紧锣密鼓地推进,看着两岸景致逐渐明朗清晰,所有人都为近在眼前的终点激动不已。然而在这最后的几天,也就是湘湖第一次试放水的时候,又一个大问题出现了:湘湖注入三江水后,水位标高为4.5米,但游船要在湘湖水中顺利通行,最浅处水深必须保证15米,但湖区原有村道地基较高,游船开过容易搁浅,如果不将这地基挖低,必将为今后留下隐患,届时湘湖完全注水,就不可能再排干水开挖了,而现在挖除这段地基也必须排干所有已经放入的水,需要多少时间,没人拿的准。这时候距离4月22日休博会开幕只剩下8天了。怎么办?挖还是不挖?经过班子讨论,我们下决心开挖地基,宁可返工,也绝不留下遗憾。于是我们抽干了已经放入的水,待水落石出后一次性清除到位,当时时间真是以分秒计算的,工地里的水泵不够用,就到其他施工单位借。

杭州休博会与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湘湖一期工程被评为中国国际绿化最高奖金奖,其实当时我们不懂园林,湖岸线的土坡怎么拉出竖向,大家都不统一,高了领导说看不见湖,低了又没有变化。我们就请了杭州市园文局老局长施奠东、楼建荣等为专家组顾问,施局长给我们说了建园林的“四句话”:“地形有起伏,空间有开合,道路有变化,树木有高低。”后来我们反复琢磨领悟,做到了以山势拉坡,以景打开空间,以湖岸变化道路,以林冠线布局绿化。楼建荣是浙江省叠石做景的高手,一期景区的湖岸线、桥头、景点的收口叠石都由他指导,包括63吨的大景石和湘浦观鱼的水中景石都由他主持放置,受到了业内人士和广大游客好评。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发扬了连续作战精神,终于在4月17日晚顺利完成了一期景区“一湖、二堤、三岛、四亭、五码头、十二座桥梁”的建设,完成了越风楼、湘浦观鱼、辛庐等景点的开发,恢复湖面1200亩,同时开放了萧山区唯一的水上游船项目。

当一湖秀水两岸美景呈现在广大市民的面前,圆梦湘湖也成为现实。

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第二次视察湘湖后指出:湘湖呈现出来的新面貌让人为之一振,简直换了人间,可以称得上一个秀丽的山水风景名胜,和西湖一样成为浙江的“点晴之笔”。

湘湖景区自开放两年多来,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累计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最可喜的是“还湖于民、圆梦湘湖”被评为萧山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新闻事件之一。

杭州休博会与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当我们坐在游船上,领略和共享“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时,当我们欣喜地看到老人们在城山广场舞剑健身,年轻人在湘湖边谈恋爱、拍婚纱照,看到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少儿公园、海洋馆、金沙滩玩耍时,我想,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湘湖的保护与开发提升了萧山的城市品质,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湘湖不仅是萧山的蓝心绿肺,备用水源,人文湘湖传承了萧山的历史文脉,彰显了萧山精神,实现了萧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链接:

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杭州休博会与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湘湖,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湖面约1200亩,水波潋滟,淳朴秀美,怡然闲趣,与西子湖遥相呼应,争相媲美。古往今来,湘湖以景色秀丽、婀娜多姿被誉为西湖的“姐妹湖”。

湘湖,把浙江的文明史前推到8000年。她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她是古越文明的发祥地,湘湖城山之巅的越王城遗址,是当年越王勾践屯兵抗吴的重要军事城堡,见证了“卧薪尝胆”的历史风云。她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历代名人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均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随着历史的发展,湘湖从一个能蓄洪防旱,灌溉周边九乡农田的人工湖泊,演变成长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和人为蚕食的小湖,水面逐渐减少。近百年来,湘湖因其围湖造田、战乱破坏、砖厂取土而几近湮废。

保护和开发湘湖一直是杭州人民的梦想。各级党和人民政府,为湘湖保护与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萧山政府、企业出资复建越王祠、古越亭、城山怀古牌坊。1995年,浙江省湘湖旅游度假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规划面积为9.25平方公里,先后下决心关停了6家砖瓦厂,周围村庄建立了社区,修建了周边道路,配套了基础设施管线。1996年,杭州乐园项目进驻湘湖。

2001年,一项震惊全国的考古发现在萧山出土,地点恰恰就是湘湖,距今8000年前的古狭木舟及“跨湖桥文明”的发现,犹如一道闪电,把人们的目光再度吸引到了这个几近湮灭的湖。

2003年8月,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成立。与此同时,湘湖保护与开发的首期工程4.64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块规划完成,萧山正式拉开了保护、开发湘湖的大幕。

湘湖总规划面积51.7平方公里,为“一心、一湖,两带、三区”。“一心”即启动区核心区。“一湖”包括上湘湖、下湘湖、水漾湖和白马湖,规划湖面7.5平方公里。“两带”即沿湖两侧腹地建设文化遗址等观光和休闲度假设施。“三区”即休闲区、启动区.上湘湖区,休闲区包括杭州乐园和休博园2.3平方公里,启动区4.64平方公里是湘湖自然生态环境最好、文化积淀最深的区域,“湘湖八景”基本包含在此区域,将打造成风景名胜区;上湘湖区以跨湖桥为界以西部分,该区域水域辽阔,两边腹地范围大,按规划将打造为休闲胜地。

2003年11月,湘湖征迁领导小组成立,开始了湘湖的民房征迁调研,着手安置地选址。湘湖征迁是萧山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城市拆迁,涉及1402户民房,4079人,41家工厂。

2005年6月,萧山区委、区政府建立湘湖征迁指挥部,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出任组长,抽调区级部门108名干部组成17个组,进行征迁包干。2005年12月12日,顺利完成全部企业的签协,实现了企业搬迁与居民腾房同步的目标,企业搬迁解决了湘湖安置地100亩。

2006年4月,湘湖终于顺利完成了一期景区“一湖、二堤、三岛、四亭、五码、头、十二座桥梁”的建设,完成了越风楼、湘浦观鱼、辛庐等景点的开发,恢复湖面1200亩。

同年4月22日至10月22日,由世界休闲组织和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和杭州宋城集团承办的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湘湖边隆重举行,为美丽的湘湖添色增辉,并与第八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同时举行,交相辉映。“休博会”期间,湘湖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

杭州休博会与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护与开发

湘湖保护与开发二期紧接着进行,截至2008年,湘湖建成一湖(湘湖),二堤(湘堤、越堤),五大景区(湘浦、城山、跨湖桥、湖上、越楼)和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映雪遗风、水漾鸣蛙、湖畔问鱼、城山怀古、衣香荷韵、云水仙踪、跨湖夜月、跨湖问史、山脚窑烟、古越窑影、绿岛掬星、湖中落雁、纤道古风、越堤夕照等二十个大小景点。新近建成开放的湘湖金沙滩、杭州极地海洋公园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理想的娱乐活动场所。

2008年,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中国百强旅游景区。在第二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上,被评为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是浙江省内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度假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