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休博會與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杭州休博會與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2006年杭州世界休閒博覽會是與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並稱為本世紀初我國三大國際盛會。休博會主會場設在杭州蕭山,由三部分組成,即休博園、風情園和湘湖,簡稱兩園一湖,其中最重要的是休博園和湘湖的建設。我作為湘湖管委會負責人之一,全程參與了湘湖的保護與開發工作。

我與湘湖有緣。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在蕭山縣(現為蕭山區)二輕工業局任副局長,經常到湘湖周邊的10多個磚瓦廠,還有省屬的浙江建材廠、市屬的杭州磚瓦廠檢查工作。想不到20多年後,我又被調到湘湖負責景區的開發工作。雖然休博會的兩園一湖是2006年開幕的,但整個湘湖景區的開發要從2003年談起。

杭州休博會與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那一年是湘湖保護與開發歷史上極具意義的一年。記得當年初區人大、政協開“兩會”期間,區政協遞交了《大手筆實施湘湖保護與開發》的提案,區人大25位代表聯名提交了湘湖保護與開發的議案,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同年8月,蕭山區正式成立湘湖管委會,建立管委會班子。我從江東工業區籌建辦主任的崗位上調任湘湖管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主任,具體負責湘湖的保護與開發工作。

但是重建湘湖,這是一個何其繁重複雜的工程呀。多年以來,由於不注重保護,湘湖大片水面已消失殆盡,只餘下幾個互不相聯的獨立小水面。其間大小水塘和各種雜亂無章的廠房、密密麻麻的民房擠滿了山腳有限的空間,連汽車也開不進去。這一切使人感到無比的壓抑、沉重和無奈。這樣一種現狀,兩年半後要恢復湖面,並與世界休博會配套建成,有可能嗎?為此我們班子圍繞目標,理清了思路,編制了工作計劃。

在完成了一系列前期工作以後,管委會建立了湘湖徵遷領導小組,開始了湘湖的民房徵遷調研,著手安置地選址。這次徵遷是蕭山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城市拆遷,共涉及1402戶民房、4079人、41家工廠。為確保進度,由區四套班子領導分別出任湘湖徵遷指揮部的總指揮和副總指揮,抽調區級部門108名幹部組成17個組,進行徵遷包乾。2005年10月31日,指揮部完成了所有拆遷戶的拆遷簽約工作,年底騰空了全部房子。

2005年4月,我們開建湖堤湖岸擋牆、挖土、涵閘工程。5月,組織沿湖石基工程。6月,10座景觀石橋開建。9月,兩座仿古茶樓和“一鏡容天”、“湘浦觀魚”項目開工。10月,又開建了三個標段的園林景觀工程……,湘湖每月都有新的變化、新的奇蹟產生。

杭州休博會與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跨湖橋是湘湖景區最具代表性的橋樑。2005年初,圍繞跨湖橋如何設計在蕭山展開了一場討論。一部分市民提出恢復1554年建造的跨湖橋原型,一部分市民提出應建造具有現代交通功能的橋樑,相互爭論不休。我也幾次到實地踏勘,只見隱伏在房屋間的老跨湖橋橋基尚存,橋面已用水泥板代替。由於方案遲遲確定不下來,幾個月過去了,時間越來越緊。我必須儘快確定一個方案,這方案既要傳承歷史文化,又要處理好交通功能,這真是兩難啊。我認為湘湖景區不僅要面對瞭解湘湖歷史的當地人和全蕭山40萬人民,更要把湘湖景區擺到長三角、全國的遊客去考慮。經反覆思考,我做出了恢復老橋,建設新橋的決策,將老跨湖橋橋基西移20米恢復石拱老橋,讓遊客懷舊。同時,在老橋基新建一座五孔仿古新橋,上可通車,下可行船,遊客在橋上可一覽湘湖全景。

2006年初,下了一場大雪,這場大雪對湘湖的建設來說真可謂是雪上加霜。工地上滿是未完工的工程,4月份真的能完成所有景點的建設,在湘湖遊船上進行電視直播麼?領導小組為我們擔心,全區人民為我們捏把汗,我們真的要咬緊牙關,拼命幹。在時間與質量發生矛盾時,我們堅持了時間服從質量。就拿景區這塊63噸的“鎮湖石”來說,那時正是拆遷、建設忙得不可開交,許多同志看著成片尚未拆完的空房和只能稱作“工地”的景區很是擔心,覺得再安放這塊大石頭費時間費力,勸我放棄。但我堅持自己的觀點,要做就做最好的,湘湖沒有稜角就沒有特色,沒有剛骨就沒有精神。大年初一,我就冒著大雪趕到桐廬去採購,如今這塊巨石,已經成為湘湖的重要標誌和精神象徵。

杭州休博會與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湘湖景區還要體現人文特色,比如橋名、橋聯、楹聯等。在我們主持下,先由湘湖文化研究會提出背景資料,再邀請蕭山文化的愛好皆擬出幾個初稿,最後請省詩詞楹聯協會的專家學者到湘湖實地踏勘,提出兩組方案。我們與區政協文史辦一起登報徵求意見,然後逐句斟酌、推敲、確定。名、聯出來了,由誰寫?我們又專門委託簫山書畫院,按照景點的要求和書法風格請省內外書法名家撰寫。“城山懷古”牌坊四個字,我們是去北京請中國書法大家歐陽中石書寫。字寫好了,怎樣鑿?我們瞭解到紹興有一位姓任的藝人,參加過法國石藝大賽並獲過獎,就請他鑿,任師傅鑿的字像篆刻一樣,連顆印章都清清楚楚。

2006年,景區工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更加緊鑼密鼓地推進,看著兩岸景緻逐漸明朗清晰,所有人都為近在眼前的終點激動不已。然而在這最後的幾天,也就是湘湖第一次試放水的時候,又一個大問題出現了:湘湖注入三江水後,水位標高為4.5米,但遊船要在湘湖水中順利通行,最淺處水深必須保證15米,但湖區原有村道地基較高,遊船開過容易擱淺,如果不將這地基挖低,必將為今後留下隱患,屆時湘湖完全注水,就不可能再排幹水開挖了,而現在挖除這段地基也必須排幹所有已經放入的水,需要多少時間,沒人拿的準。這時候距離4月22日休博會開幕只剩下8天了。怎麼辦?挖還是不挖?經過班子討論,我們下決心開挖地基,寧可返工,也絕不留下遺憾。於是我們抽乾了已經放入的水,待水落石出後一次性清除到位,當時時間真是以分秒計算的,工地裡的水泵不夠用,就到其他施工單位借。

杭州休博會與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湘湖一期工程被評為中國國際綠化最高獎金獎,其實當時我們不懂園林,湖岸線的土坡怎麼拉出豎向,大家都不統一,高了領導說看不見湖,低了又沒有變化。我們就請了杭州市園文局老局長施奠東、樓建榮等為專家組顧問,施局長給我們說了建園林的“四句話”:“地形有起伏,空間有開合,道路有變化,樹木有高低。”後來我們反覆琢磨領悟,做到了以山勢拉坡,以景打開空間,以湖岸變化道路,以林冠線佈局綠化。樓建榮是浙江省疊石做景的高手,一期景區的湖岸線、橋頭、景點的收口疊石都由他指導,包括63噸的大景石和湘浦觀魚的水中景石都由他主持放置,受到了業內人士和廣大遊客好評。

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我們發揚了連續作戰精神,終於在4月17日晚順利完成了一期景區“一湖、二堤、三島、四亭、五碼頭、十二座橋樑”的建設,完成了越風樓、湘浦觀魚、辛廬等景點的開發,恢復湖面1200畝,同時開放了蕭山區唯一的水上游船項目。

當一湖秀水兩岸美景呈現在廣大市民的面前,圓夢湘湖也成為現實。

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在第二次視察湘湖後指出:湘湖呈現出來的新面貌讓人為之一振,簡直換了人間,可以稱得上一個秀麗的山水風景名勝,和西湖一樣成為浙江的“點晴之筆”。

湘湖景區自開放兩年多來,先後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累計接待遊客500多萬人次。最可喜的是“還湖於民、圓夢湘湖”被評為蕭山改革開放30週年十大新聞事件之一。

杭州休博會與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當我們坐在遊船上,領略和共享“湖光寫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時,當我們欣喜地看到老人們在城山廣場舞劍健身,年輕人在湘湖邊談戀愛、拍婚紗照,看到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在少兒公園、海洋館、金沙灘玩耍時,我想,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湘湖的保護與開發提升了蕭山的城市品質,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湘湖不僅是蕭山的藍心綠肺,備用水源,人文湘湖傳承了蕭山的歷史文脈,彰顯了蕭山精神,實現了蕭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鏈接:

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杭州休博會與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湘湖,位於杭州市蕭山區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約20公里,湖面約1200畝,水波瀲灩,淳樸秀美,怡然閒趣,與西子湖遙相呼應,爭相媲美。古往今來,湘湖以景色秀麗、婀娜多姿被譽為西湖的“姐妹湖”。

湘湖,把浙江的文明史前推到8000年。她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跨湖橋文化遺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她是古越文明的發祥地,湘湖城山之巔的越王城遺址,是當年越王勾踐屯兵抗吳的重要軍事城堡,見證了“臥薪嚐膽”的歷史風雲。她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的故里,歷代名人李白、陸游,文天祥、劉基等均在此留有不朽詩文。

隨著歷史的發展,湘湖從一個能蓄洪防旱,灌溉周邊九鄉農田的人工湖泊,演變成長年累月的泥沙淤積和人為蠶食的小湖,水面逐漸減少。近百年來,湘湖因其圍湖造田、戰亂破壞、磚廠取土而幾近湮廢。

保護和開發湘湖一直是杭州人民的夢想。各級黨和人民政府,為湘湖保護與開發做了大量的工作。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蕭山政府、企業出資復建越王祠、古越亭、城山懷古牌坊。1995年,浙江省湘湖旅遊度假區經省政府批准成立,規劃面積為9.25平方公里,先後下決心關停了6家磚瓦廠,周圍村莊建立了社區,修建了周邊道路,配套了基礎設施管線。1996年,杭州樂園項目進駐湘湖。

2001年,一項震驚全國的考古發現在蕭山出土,地點恰恰就是湘湖,距今8000年前的古狹木舟及“跨湖橋文明”的發現,猶如一道閃電,把人們的目光再度吸引到了這個幾近湮滅的湖。

2003年8月,蕭山湘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成立。與此同時,湘湖保護與開發的首期工程4.64平方公里的啟動區塊規劃完成,蕭山正式拉開了保護、開發湘湖的大幕。

湘湖總規劃面積51.7平方公里,為“一心、一湖,兩帶、三區”。“一心”即啟動區核心區。“一湖”包括上湘湖、下湘湖、水漾湖和白馬湖,規劃湖面7.5平方公里。“兩帶”即沿湖兩側腹地建設文化遺址等觀光和休閒度假設施。“三區”即休閒區、啟動區.上湘湖區,休閒區包括杭州樂園和休博園2.3平方公里,啟動區4.64平方公里是湘湖自然生態環境最好、文化積澱最深的區域,“湘湖八景”基本包含在此區域,將打造成風景名勝區;上湘湖區以跨湖橋為界以西部分,該區域水域遼闊,兩邊腹地範圍大,按規劃將打造為休閒勝地。

2003年11月,湘湖徵遷領導小組成立,開始了湘湖的民房徵遷調研,著手安置地選址。湘湖徵遷是蕭山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城市拆遷,涉及1402戶民房,4079人,41家工廠。

2005年6月,蕭山區委、區政府建立湘湖徵遷指揮部,由區四套班子領導出任組長,抽調區級部門108名幹部組成17個組,進行徵遷包乾。2005年12月12日,順利完成全部企業的籤協,實現了企業搬遷與居民騰房同步的目標,企業搬遷解決了湘湖安置地100畝。

2006年4月,湘湖終於順利完成了一期景區“一湖、二堤、三島、四亭、五碼、頭、十二座橋樑”的建設,完成了越風樓、湘浦觀魚、辛廬等景點的開發,恢復湖面1200畝。

同年4月22日至10月22日,由世界休閒組織和國家旅遊局,國家體育總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和杭州宋城集團承辦的2006杭州世界休閒博覽會在湘湖邊隆重舉行,為美麗的湘湖添色增輝,並與第八屆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同時舉行,交相輝映。“休博會”期間,湘湖接待遊客約100萬人次。

杭州休博會與湘湖:2006年湘湖的保護與開發

湘湖保護與開發二期緊接著進行,截至2008年,湘湖建成一湖(湘湖),二堤(湘堤、越堤),五大景區(湘浦、城山、跨湖橋、湖上、越樓)和湘堤臥波、湘浦觀魚、憶楊思賢、映雪遺風、水漾鳴蛙、湖畔問魚、城山懷古、衣香荷韻、雲水仙蹤、跨湖夜月、跨湖問史、山腳窯煙、古越窯影、綠島掬星、湖中落雁、纖道古風、越堤夕照等二十個大小景點。新近建成開放的湘湖金沙灘、杭州極地海洋公園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個理想的娛樂活動場所。

2008年,浙江湘湖旅遊度假區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中國百強旅遊景區。在第二屆中國休閒經濟發展論壇上,被評為中國休閒旅遊最佳目的地,是浙江省內第一個獲得此項榮譽的度假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