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未成年的孩子,正在“被迫”愛自己的父母?

有一篇文章曾經打動了無數的媽媽們,當然也包括我。這篇文章就是《出生之前,我在天上挑媽媽》。(原文可自行上網搜索)

有多少未成年的孩子,正在“被迫”愛自己的父母?

看完這篇文章,我的淚水無法控制,只好任其滿臉縱橫。

文章中的孩子像天使一般,懂得體貼大人,心疼父母,善良寬容,當媽媽辛苦勞累時懂得施手幫忙,當媽媽身陷囹圄時懂得勇敢發聲;當媽媽發怒大吼時也懂得以退為進,甚至,當自己身患絕症要與父母訣別時也能用盡全力輕輕說出:媽媽,我愛你,做你的孩子我很幸福。

我哭的稀里嘩啦。把文章轉給老公看,他也看得眼眶溼紅,稍顯哽咽。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派給我們的天使,不是嗎?

這篇文章引起一眾媽媽們反思,普遍想起了平時對孩子的吼叫責備,深感愧疚,文章下的留言紛紛表示要自省,要改正對孩子的壞脾氣。

可是,多少日子無聲無聲的過去了,我想請各位媽媽們,現在摸著自己的胸口,認真的,平靜的,捫心自問一下:我對孩子的壞脾氣,改掉了嗎?

孩子們如此的愛著父母,甚至都不懂得索要回報,也根本毫無條件,這麼純潔、純粹的愛,反哺給我們這樣每一對做父母的人,何其幸福!

沒錯,幸福。所以我們沒改,我們繼續、接著對孩子大吼大叫,因為我們心裡,接受和認定了孩子愛我們的事實,更加似乎隱隱約約有個聲音在對自己說:孩子又不能拿我怎麼樣。

可是,夜深人靜時,四寂無聲中,我們有沒有仔細想過:孩子,真的“愛”我們嗎?他們對我們的愛,真的是天然純粹的“愛”嗎?

真的嗎?

我們做父母的,有沒有仔細、深刻的想一想:在這份無法割捨的“天然之愛”裡,究竟有多少是源自血緣血脈的愛?又有多少,是因為他們為求在家庭中安全的生存下去,而被迫選擇了“愛”我們?

如果,他們“愛”我們是因為動物求生的本能呢?如果,孩子們對我們的愛,只是他們無法做選擇下的“不得不”呢?

有多少未成年的孩子,正在“被迫”愛自己的父母?

一、人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一個問題孩子是誰造就的?

趨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當然,也是人性的本能,這種本能是生物與生俱來的,也是生物不斷向高級進化的保證。趨利使生物習得更強的生存能力,避害使得個體的生命得到延續,進而保證了物種的延續,其中的優勝者在大自然的優勝劣汰中生存下來,並促使物種不斷向高級進化。

從這個意義上講,恐懼死亡,維持個體的存在是生物最大的潛在驅動力,是生物最堅實的需求。人,作為一類物種也不例外,無論恐懼害怕的範圍有多寬廣,恐懼的最終對象都是死亡,而人的恐懼這一心理情緒僅僅是建立在死亡上是可以肯定的。趨利避害也是人的本能行為,並體現人的每一個行為細節裡。

因此求生與畏死,是我們作為人類這個生物的基本天性。

因此,在孩子幼年時期,在他們還無法判定生死威脅的邊界時,在一個家庭中,孩子體現更多的是本能。

孩子降臨在一個家庭中,作為撫育者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任何成年人對他們的行為方式和標準具有極為直接的誘導作用,這就形成了他們最初判斷事物的依據。吃手被斥責“髒”、“壞毛病”,為了減少斥責,他們會越來越少的避免當著撫育者的面讓這個行為繼續發生;學舌被誇獎為“聰明”、“機靈”,那麼他們就會越來越起勁的嘗試學他人說話;自己嘗試動手洗襪子被“浪費水”“不會洗”的理由阻止,那麼他以後一定不會再去“試錯”;無意中幫爸爸媽媽敲了敲腿,被讚揚“體貼人”“會按摩”,那麼他就會繼續延續這些行為……,這些行為繼續或者停止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孩子的本能,他們為了在家庭中活下去,並且安全的存活著。

所以,父母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和評價,是不是在深深影響著孩子的行為選擇?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身上的問題,出現的是莫名其妙,也不知道跟誰學的,您自己好好想想,跟誰學的呢?

有多少未成年的孩子,正在“被迫”愛自己的父母?



二、陪寫作業吼孩子這件事,並不值得調侃炫耀

去年,微信朋友圈颳起了一股曬“吼娃”之風氣,有相當一陣子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從“吼娃”發展到了提前為孩子尋找另一半,只為推出去讓別人代為教育;甚至還新發明了什麼“遠交近攻”的新含義。

乍一看,確實是覺得挺有意思的,風趣幽默又透著自嘲,彷佛這個年代,不經歷被娃寫作業逼崩潰的媽媽,就不是個正常的媽媽,每一個“中年老母親”都紛紛曬出故事,證明自己身在其中,緊跟潮流,未曾掉隊。

我理解這些媽媽們,作為一個調皮難管男孩子的媽媽,我也感同身受,也曾經因為娃寫作業態度不端正,題不會做等各種突發狀況,在這十幾年中崩潰大吼過那麼一兩次。

每一個崩潰大吼完孩子的媽媽,都懊悔不已,在之後陷入更深的愧疚自責中,第二天看著孩子天真無邪的小臉,更是連連檢討自己當晚的失去理智。

可這件事,一點也不值得拿出來在盆友圈調侃炫耀。媽媽們表現出的是自己的無奈,和一點點對自嘲勇氣的炫耀,可是,是否知道,每一次這樣的吼娃行為,其實都是對孩子的一種深深傷害?

曬圈可以消解吼娃帶來的傷害嗎?並不能。

有勇氣曬圈,不如有勇氣調整自己的心態。

很多媽媽都說,明明知道不對,但就是忍不住。

這句話,怎麼聽都像:明知道自己有問題,就是不想改。

吼完娃,看著娃依舊那麼愛自己,那麼楚楚可憐,那麼委曲求全,得出結論:不管我對娃怎樣,娃都是這麼愛我啊!然後又被自己感動的一塌糊塗。

我真的想說:娃不愛你,行嗎?

他們有的選嗎?

他們有能力離開你,離開家,自己創造新生活嗎?

沒有。

所以,他除了“愛”你,別無選擇。

有多少未成年的孩子,正在“被迫”愛自己的父母?

三、奔波於各類培訓班,就怕沒人逼孩子一把

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中,在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的演奏激發下,大華曬出了一手好提琴的技能,結論是:都是父母當年逼出來的。於是,演員王迅說了一句:如果當年我父母逼我一把,我也會成為小提琴家。

自打這句話鋪天蓋地在網絡中翻飛起來,虎媽狼爸又成為了教育孩子的標杆榜樣。

在此,我絕不妄言虎媽狼爸精神應該被消滅,我們就該一味提倡“快樂教育”,我想,之所以有許多所謂的虎媽狼爸也教育出了成功的孩子,那就說明這是一種可以實施的教育方法;我也絕不想隨意揣度和質疑那些虎媽狼爸的孩子,在人生漫長的歷程中,是否一以貫之的優秀下去了,畢竟殊途同歸,父母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將來。

在此,我只希望想明白一件事,就是被強制和逼迫下的孩子,他的行為究竟是機械性的重複而形成了一種慣性,還是他在被逼迫的過程中,自動自發的激發出了內動力?

一個人,在被逼迫的情形下所實施的動作,效果在哪裡?我們讓孩子習得一種技藝,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人的本性中,是具有反抗性的,人會不由自主被美好的東西吸引,同時,也會自然而然排斥和抵抗不喜歡的東西。我常看到,在一個家庭中,父母不允許孩子有“抵抗”的情緒存在,他們認為抵抗父母的意志,是一種大逆不道的倒行逆施,必須扼殺和消滅;甚至在孩子出現抵抗時大呼委屈,深感絕望和寒心,認為我們都是為了你好,你怎麼還能“恩將仇報”呢?!

這就是因為,我們無視孩子作為一個“人”,他也具有人的本性,我們只將自己當成了“人”,卻不願面對孩子也是“人”的事實,不能理解孩子的抵抗和反抗情緒,之後所有的“為你好”,都成為了一種“強制和逼迫”,孩子在被逼迫得過程中,抵抗情緒不斷疊加和強化,最終什麼結果?

離家出走,逃學翹課的孩子現在越來越多,跳樓自殺的新聞頻發不斷,這些教育中的事故和悲劇,你們以為是什麼?都是孩子們各種形式的反抗呀!

有多少父母,正在對自己說:不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要怪我的;

又有多少父母,正在對自己說:別怪我們狠心,將來你會感謝我們的;

還有多少父母,手捧虎媽狼爸的聖經,有樣學樣,只為孩子將來能“出息”……

我們總是習慣站在高處俯視孩子,以為在用自己的艱辛在成全孩子的未來;可是,有幾個父母,真正的深入道孩子的內心,看看他們的感受和傷痕?

我特別想請這些父母,在看各種教育孩子的勵志雞湯文章時,好好留意一下文章下面(如果有的話)作為孩子身份的讀者們的評論;究竟成長當中因為父母“教育”所帶來的心靈傷痕,和作為父母當下眼裡看到的孩子“成績”“成就”,哪一個更為重要?

每一個孩子都愛自己的父母,即使在成長中屢次三番無法擺脫來自父母的逼迫,在他未曾開智時,那都是純粹的愛,本能的愛,接著慢慢的會開始夾雜一些真正發自內心的愛;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假如我們沒有為他們注入真正的愛的源泉,當他們認為有能力獨立離開父母時,他們便會毅然決然的選擇反叛和抵抗。

於是,當他們還沒有成長到可以反抗的年齡時,我們看到的也許都是順從和沉默,我們認定這種反射叫做“愛”,卻不知道,這種愛根本不是“愛”,它只是一種生存手段。

有多少未成年的孩子,正在“被迫”愛自己的父母?



四、這世上有沒有孩子,發自內心愛父母?

我一直相信:父母與孩子之間,實力懸殊巨大。在孩子還未成長為一個力量、個頭、能量都足夠充分的“大人”時,我們對孩子所有的一切行為,都是在不平等的狀況下進行的。這就難以避免一個問題,即,我們父母在大多數時候對於孩子的批評指責和打罵,都是一種持強凌弱的不齒行為。

什麼樣的孩子,會發自內心的愛父母,愛家庭?

真正感受到“父母之愛”的孩子,會發自內心的愛父母愛家庭。我們以為的愛,不叫愛;用孩子接受和認可的方式去愛他,讓他真正感受到“愛”,才叫“愛”。

所有讓孩子感到難受的“愛”,即使父母再口口聲聲強調那是愛,再苦大仇深,犧牲自我付出的“愛”,那能叫做“愛”嗎?

你以為的“愛”不是愛,讓孩子真切感受到,領悟到,體會到的"愛“才叫”愛“。

什麼才是孩子認為的父母之愛?

當孩子學習寫作業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在身邊監視、督促和提醒,而讓他知道,我們信任他,相信他能做好自己的事;

當孩子傷心難過的時候,我們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接受他們的情緒,告訴他:我知道你難受,換成是我也難受。而不是大聲責怪他:為什麼別人不被欺負,就你被欺負?為什麼老師不批評別人,單單批評你?

當孩子憤怒爆發或者氣憤壓抑時,我們要寬容待之,給他們發怒的自由和空間,認真分析他們憤怒或壓抑的原因,接納他們的人之常情,而不是回報以更加高頻的憤怒:你知不知道我這都是為你好!你怎麼是個白眼狼?!

當孩子玩遊戲犯懶時,我們跟他約定好時限:“一個小時可以嗎?時間到了我們要認真學習好嗎?“而不是大吼大叫:你除了玩,還會幹什麼?!

當孩子失敗沮喪時,我們耐心問問他們,為什麼沮喪,是害怕自己做不好還是覺得失敗沒面子?而不是不耐煩的落井下石,或者單純蒼白無力的鼓勵:加油,你可以的!

......

理解、接納、寬容、信任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才是真正能讓孩子感受到的“父母之愛”。孩子們一旦感受到了真正的“愛”,他們會變得通情達理,體貼細心,懂得感恩,甚至用自己的行為向父母“主動報恩”。

真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因為感受到父母“真正的愛”,才回饋給父母“純粹的愛”,而絕非在一個家庭中為求生存,求安全被迫迎合的“所謂愛”;

更希望,那不是被迫無奈下的“不得不”,而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我願意”。

有多少未成年的孩子,正在“被迫”愛自己的父母?

我是Anne,一個懂點青少年教育的人才發展專家。我是“自己孩子”這個產品的開發者(媽媽),也是“別人家孩子”產品的批量檢驗者(人才發展),我用現實檢驗教育,也用教育實踐現實。對,我還寫人才管理類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