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曲靖调查队:找准路子 拔掉“穷根”

经济视野网11月12日电(赛雪 滕仕矿) 在滇东北高寒山区有一个深度贫困村——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井镇仓房村,那里山高坡陡沟深、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但有一支队伍——国家统计局曲靖调查队的驻村工作队进驻仅一年半,该村的面貌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委会和工作队多次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表彰,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从“软弱涣散”到先进优秀

2018年初,接到挂钩帮扶仓房村开展精准扶贫的通知后,曲靖调查队便在单位里选出3名精兵强将组成了驻村工作队。3月,调查队送驻村工作队员进村,开展村情、贫情摸排。

令工作队员感到惊讶的是,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和主任均已于数月前先后辞职,村委会只有副支书、村监会主任和副主任3人在岗。“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了一把手的村委会,各项工作便都没有了头绪。

为寻找工作突破口、谋求全村长远发展之计,曲靖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王利民与会泽县委政府、大井镇党委政府积极沟通协调,配齐了村委会班子成员,由较熟悉仓房村情况的叶万能担任书记,明确班子成员的职责,让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调查队还帮助村委会建立完善“三会一课”制度,调查队班子成员轮流到村里讲党课,增强了村党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摸清贫情,驻村工作队每天起早贪黑爬山下沟入户走访。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与村民交心谈心、了解致贫原因,终于把建档立卡户档案建起来了,在全镇率先实施了挂图作战。

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杜连杰说:“那段时间,每天起早贪黑步行进村入户,走得腿都抖了。”驻村工作队艰辛的付出不仅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还陆续有周边村委前来学习参观。2018年底,村委会两人被镇委、镇政府考核为优秀。今年7月,村委会书记、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均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从传统农业到致富产业

要脱贫,发展产业是根本。仓房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狭小不成规模,是劣势;村前山脚就是牛栏江,气温偏热,是优势。该村到底适合发展什么产业?

工作队与村委会开始一次次的讨论分析。种核桃,周边乡镇已经较多;种高粱,无人收购;种金银花,此前村里试种过因干旱而绝收;养猪,因交通不便无大公司入驻;种小米辣,村民们已经家家户户在小规模种植……

工作队经过多方打听得知,红线椒适合在气温偏热的地带种植,且产量高、价格稳定。2018年,工作队便与麒麟区东山镇专业种、销该类辣椒的农业公司取得联系,并邀请了公司负责人到仓房村实地考察。认真分析后,该公司同意免费提供籽种试种10亩。经过几个月的生长,亩产达到了2吨,产值4000余元。试种成功,该公司今年初便与大井镇签订了1000亩的种植合同。

今年,仓房村发展红线椒500亩,日前已进入了采摘期,亩均收益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今年,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红线椒46亩,贫困户户均可实现收益8000元左右。按照目前现行收入贫困线标准,农户种植红线椒,同时再辅以一定的养殖、务工,基本能够实现稳定脱贫。

公司在收购辣椒后,每吨还给村委会集体经济200元,村委会又可将之用于发展村庄建设。目前,该种植公司已在大井镇投资建设辣椒加工基地,以带动该产业在当地的发展。

从“流浪汉”到脱贫户

说起村里的变迁,曾经的“流浪汉”沈兴富最有代表性。

沈兴富今年已经56岁,他的母亲87岁。30年前,父亲去世后,因忍受不了家乡的贫困,他便外出务工,随后杳无音讯,村里人也都把他当成了失踪人口。2013年,他回到了仓房村,30年的变化,让他差点找不到回家的路。为了让他在家安心生产的同时照顾老人,村委会一次次给他送优惠政策上门——补贴2万元帮他盖起了小平房,让他和母亲享受了低保,并安排了一个乡村保洁员的公益岗位给他,每月可收入500元。

去年驻村工作队又到他家,让他试种一亩红线椒,他和母亲终于实现脱贫。今年,他又种了2亩红线椒。沈兴富说:“以前种植玉米、洋芋、小米辣,3年的收入还顶不上现在一年。明年,我还要多种几亩。”他回家后,老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好了,笑容也多了。沈兴富说:“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以后再也不流浪了。”

通过曲靖调查队一年多以来的帮助指导,仓房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脱贫政策引导,深入开展产业扶贫,确保贫困户收入稳中有升,早日拔除‘穷根’。”杜连杰充满信心地说。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曲靖调查队)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经济视野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