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Libra以及DCEP,烏鎮世界區塊鏈大會最強幹貨在這裡

DeFi、Libra以及DCEP,烏鎮世界區塊鏈大會最強幹貨在這裡
您正在閱讀算力智庫第 453 篇原創作品
DeFi、Libra以及DCEP,烏鎮世界區塊鏈大會最強幹貨在這裡


烏鎮區塊鏈世界大會雖然已過去兩天,但依然熱度不減。身邊的各路選手仍然在朋友圈中分享著各位教授、大咖的觀點。有的表示認同,有的引發討論,更不乏存在著一些吐槽。有意思的是,瑞波瞭解到某主辦方高管甚至在朋友圈中感嘆,僅一個早上便加了1600名好友,拉滿了當日的微信好友上限。這也同樣昭示著這次烏鎮區塊鏈世界大會的盛大規模與火爆程度。 瑞波我也在會場中混跡了兩天,更是圍追堵截的採訪到了各位圈內大咖,不斷“壓榨”出他們的真知灼見。基於他們的觀點以及與業內人士交流之後,本期算力波悉心整理了十大圍繞Libra/DCEP及DeFi圓桌的精華觀點。乾貨滿滿,不容錯過!

1

Libra/DCEP圓桌論壇

DeFi、Libra以及DCEP,烏鎮世界區塊鏈大會最強幹貨在這裡


第一、Libra核心的監管阻礙的背後或是稅收體系?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金融學院的胡捷教授表示,“Libra所遇到的監管阻礙,從核心來看,是源於對稅收體系的摧毀。這是監管當局難以接受的本質問題。” 第二、Visa/Master card既是Facebook小扎所面對的防守者也同樣是進攻者
純白矩陣創始人吳嘯認為這一監管的阻力本質上是一種攻擊手段。因為Facebook小扎的方式得罪了既得利益者及現有體系;胡捷則表示,Visa等支付領域機構的集體退出,是由於它們最初是以一個防守型的姿態進入,並未真心與Libra結盟; 第三、數字貨幣在監管面前不堪一擊?
上海證券交易所前總工程師白碩表示目前的技術還沒有成熟,他認為監管在真正的數字的貨幣化面前不堪一擊;前火幣集團首席戰略官蔡凱龍則引用了小札自身的觀點,“Libra不是在挑戰金融,是變相地把數字貨幣(灰色地帶)引到被能監管的地方。” 第四、孟巖現場教學Libra與通證經濟的新玩法
瑞新資本創始合夥人孟巖提出,“Libra完全不用穩定幣做抵押,而是聯合許多互聯網公司接受 Libra 積分來作為商品或者服務費。通證經濟有很多的玩法,錨定法幣還是錨定積分,都有一定的設計空間。” 第五、DCEP完全可以像Libra面向消費級需求


Tim Yang是新浪微博研發副總經理。他表示,“DCEP如果不用區塊鏈,這和以前的電子支付不會有本質區別,到不了數字貨幣的高度。在性能方面,目前在實驗室的情況下,DCEP是可以像Libra一樣完全滿足消費級需求。” 第六、人民幣國際化光靠電子支付走不遠,這是因為錨定貨幣不流通?
胡捷表示如果有CLibra這樣用一籃子貨幣方式,很多國家在接受它的時候,心理障礙和政治障礙會少很多;孟巖也補充道,微信和支付寶在很多國家處於退潮和禁止使用中。人民幣想要國際化,他認為這需要拿出一個比Libra更加包容、更加公平、更加具有共享創新精神的主張和設計。

2

DeFi圓桌論壇

DeFi、Libra以及DCEP,烏鎮世界區塊鏈大會最強幹貨在這裡


第七、用戶人數不夠或是DeFi目前最直接的挑戰?
陶曲明是Axonomy創始人兼CEO,Axonomy是數字貨幣理財平臺。他在現場中發動了互動環節來驗證DeFi的認知門檻。得到的反饋是在中國最頂尖的區塊鏈峰會中,現場的DeFi用戶人數不到十人。略微尷尬的氣氛也呼應了他所說的”唯有把DeFi技術認知門檻和使用門檻降下來,才能夠讓DeFi場景更好與用戶產生互動,促進整個DeFi的發展。“ 第八、DeFi資產類別或在接入主流市場後有所豐富
MakerDAO中國區負責人潘超表示,“流動性差是目前基於現有的基礎設施所造成的特徵而非BUG。在資產端方面,能看到很多非常大的銀行在以太坊主鏈上,包括法國、西班牙的銀行,他們都在以太坊上嘗試發債券。這證明了以太坊有潛力承擔萬億級資產,以及釋放背後巨大的流動性。” 第九、運用極簡思維來平衡錢包在DeFi生態內的產品及用戶體驗
imtoken的創始人何斌表示”已在嘗試做一些突破。在以太坊上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把用戶的賬戶設立在合約上,隱蔽掉私鑰的概念;在DeFi應用中也將運用極簡思維,例如Compound協議,以一個流動性池的方式完成借貸。“ 第十、應用層面與DeFi結合在捐贈資金中已落地相關案例


劉春明是Vite Labs的創始人,他表示”Vite Labs已和歐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西非經濟共同體這些組織在推進一些落地合作。以捐贈為例,只需通過在區塊鏈上構建代碼,整個捐助資金的來源、流向,它怎麼使用都是在鏈上公開透明的。便於防止腐敗,也便於公眾對政府的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