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做好金融風控?

leecen163


其實目前央行已經就移動互聯網安全的問題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那就是區塊鏈的分佈式記賬技術。這個技術屬於:完全可見的信用體系。完美搭配不可篡改數據,即強大如俄羅斯黑客都無可能改變的數據形成。建立起塊到鏈的信用搭建技術。很好的控制著互聯網金融行業裡發生的每一件事情的記錄,完成數據採集,然後通過評估完成對金融風險的管控。


某快遞員


(1)首先,瞭解風控體系的建立是打算以哪種形態存在?線上審核、線下審核還是線上線下結合模式?首先不太建議純線上風控審核,基本目前市場還是要以線上評分機制與線下風控結合為主,如果純線上風控審核,對於風控而言難度還是相當大的,那麼真實性、道德風險、合規性等都需要防範的,一旦投資者的資金出現問題,止損難度和費用都會相應增加,純服務平臺,是否承墊付投資人損失,那麼對平臺會有相當大的預期風險,如果不承諾墊付,那麼市場投資者的粘合度、信任度等問題就需要解決,對於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展勢必會受阻,需要承受的是長期的市場適應能力,當然也不排除有些:非結構化產品特殊可行性模式;

(2)但是不得不說,互聯網金融也是一種傳統模式的顛覆,傳統的金融模式:投資者、服務平臺(P2P)、融資者,對於一端的投資來分析,互聯網金融公司,是一個快捷有效的一個投資方式,操作的安全性、可控性、穩定性比較重要了;對於另一端借款分析,是否會有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出現,對於一個金融企業來說就至關重要,還是一個‘風控點’的問題。

(3)然後公司應考慮進入市場方向、目標客戶群體,打算以金融產品為市場導向,再去考慮風控掌握方向,先要把戰略目標確定了,才能去確定有效的風控體系建立、市場推廣方向等,現在就有很多家互聯網背景的公司,他們的風控方向,目標人群是明確的,當然他們的互聯網背景,也為他們帶來了很多的優勢,就是多年的用戶和商戶的數據累計,可以明確的進行數據分析、軌跡消費習慣測算,O2O供應鏈環節把控、產業鏈上下游控制等等的防範措施,這就是他們的風控把握明確方向。



M運營


其實目前央行已經就移動互聯網安全的問題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那就是區塊鏈的分佈式記賬技術。這個技術屬於:完全可見的信用體系。完美搭配不可篡改數據,即強大如俄羅斯黑客都無可能改變的數據形成。建立起塊到鏈的信用搭建技術。很好的控制著互聯網金融行業裡發生的每一件事情的記錄,完成數據採集,然後通過評估完成對金融風險的管控。


陳巍138


要加強網絡多方面管控防治個人信息洩漏,嚴處信息買賣,防治網絡平臺洩漏個人信息,加強銀行內部管理,嚴懲網絡金融犯罪,伸手必抓抓了重判,這樣有效控制金融犯罪。


鄉村智浩


覺得這些都是技術活,不過所有的數據庫,到最後都回歸銀行數據庫。


野遊鄉村明哥


用區塊鏈技術,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扶持,加速發展。不用多久區塊鏈就會運用到金融上。


股票騷操作


央行此前發佈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就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分佈式數據庫、網絡身份認證體系等科技應用對金融機構提出了明確要求,並鼓勵金融機構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金融服務生態體系。從央行的規劃可以看出,發展科技和構建開放生態是金融行業擁抱數字未來不可逆轉的趨勢。

金融科技歸根到底是科技創新為金融服務,但金融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在互聯網時代,風險往往也比從前出現得更多、發生得更快。

科技賦能的互聯網下半場,風控比效率更重要

隨著網貸平臺備案延期,網貸圈“爆雷”頻現。科技創新降低了金融機構的獲客成本與運營成本,但也使傳統“騙局”打著金融創新的幌子更易獲取更多“服務”對象,尤其是對於缺乏金融專業素養的投資者,最易成為騙局目標。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8月,涉及停業及問題平臺累計達5914家,涉及貸款餘額達到2142.8億。而P2P頻繁暴雷,讓行業長期處於一片烏雲當中。但是真正有問題的其實不是科技,而是企業為了規模與成長,削弱了在風控上的科技投入。

科技賦能金融的核心在於強風控,通過大數據技術提高單筆交易的信息實時可追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不論是從數據積累還是技術創新,都將顛覆傳統的風控方式,通過在審批、實時預警、欺詐識別、監管合規檢測與報告等領域的技術創新,使實現信息的可追溯成為可能,因此藉助大數據風控識別欺詐風險和信用風險將成為科技賦能金融的重要應用。

因此,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金融科技所體現的風控要比效率更重要。只有真正做好風控能力,才能有效地防止交易欺詐、不合規操作的發生。

網絡盜刷與電信詐騙,讓很多消費者防不勝防

去年,一種名為“GSM劫持+短信嗅探技術”的新型犯罪手段引起關注,多地發生起床後手機收到很多驗證碼和銀行扣款短信,有的網上銀行APP登錄賬號和密碼被篡改,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銀行賬戶被盜刷。

這種犯罪方式不同於傳統的偽基站只發詐騙短信的方法,其利用GSM(2G網絡)設計缺陷,能實現不接觸目標手機而獲得目標手機所接收到的驗證短信的目的,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基本上是無法防範。當時,專家們給出的建議是“睡覺時關閉手機的移動信號,只使用家中或者辦公室的WIFI。”

當然,這只是眾多網絡盜刷案例中的一個,對於部分使用老舊手機的2G用戶可謂防不勝防。而涉及電信詐騙的更是數不勝數,比如:校園貸詐騙、網絡刷單詐騙、購物退款詐騙、QQ冒充好友詐騙、微信偽裝身份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釣魚網站詐騙、二維碼詐騙等等。

實際上,多數盜刷與詐騙存在的根源都是其個人身份信息的洩露。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支付載體逐步多元化,為大眾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安全。但同時,用戶信息洩漏風險也隨之增加,各類盜刷案件層出不窮。

那麼除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被反覆提及的技術,金融機構還能通過何種方式來實現有效地風控呢?

據瞭解,中國移動依託運營商獨有的網絡側定位能力,可以提供用戶電子支付交易位置與實際位置比對能力,從而方便金融客戶對可疑交易進行風險控制,以保障廣大用戶賬戶安全。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該方案的內容?在2019年第四屆中國移動金融安全大會上,來自中國移動位置服務中心市場總監張亞超將為我們帶來《基於移動運營商網絡側定位能力服務金融風控》的主題分享,詳細介紹運營商在金融風控方面的產品與服務。


啊昇哥


金融機構以及企業倒了很多,金融最後還是會迴歸銀行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