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发展两万吨以上的类似基洛夫和cgx的大型(甚至超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吗?

余世铖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题主涚的Cgx指的是巡洋舰吧!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吨位高达2.5万吨。准确一点说应该叫“战列巡洋舰”。



至于中国海军会不会发展类似于基洛夫级的大型水面战斗舰?应该说中国海军不需要!因为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并不适合未来战争,也不符合走向深蓝的中国海军发展方向。

首先,基洛夫核动力巡洋舰是美苏争霸的产物。基洛夫级巡洋舰单舰火力超强,一艘战舰搭载多达400枚反舰,反潜,防空类导弹。在当时被称为“航母克星",是不折不扣的“武库舰"。

但这种“武库舰"其实并不划算,作用有限,风险更大。毕竟,二万多吨级的水面战舰,仅次于航母,单舰造价昂贵,工序繁杂,不适合批量建造。

并且,现代战争是体系化作战。在海上作战没有制空,就没有制海。无论单舰作战能力有多强,同时出动多少艘,如果远离本土作战,没有制空权,那就是移动的靶子。更容易遭到敌方战机的空中打击。


其次,中国海军的发展已摆脱了俄式风格,更趋向于西方模式。相比之下,西方的海军发展模式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前瞻性!

在二战中航空母舰的大规模使用,结束了战列舰昔日的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了新的海上王者!与基洛夫级巡洋舰之类的水面舰船相比,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更高效,更广泛,也更具有优势。

航母战斗群中即有驱逐舰,护卫航,核潜艇,补给舰。可对空,对海,反潜,对陆作战。舰载机可夺取制空权,可超视距打击。海上持续作战能力更久。


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就足以说明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作用。要知道,英国距离马岛一万三千公里。英国以搭载着“海鹞"垂直/短途起降战斗机的“无敌"号,“竞技神"号轻型航母组成特混舰队。远渡重洋,经过二个多月的战斗从阿根廷手中夺回马岛。

而“无敌”号轻型航母满载排水量还不到二万一千吨。但其却能搭载22架“海鹞"垂直/短途起降战斗机和直升机。即能制空,又能反潜,超视距打击。相对于,只能搭载最多三架反潜直升机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即便是轻型航母也优势明显。


因此,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发展诸如055之类的大型水面战舰是必不可少的。而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综合作战体系,才是中国海军的发展方向!


罗罗905


看任务了,如果仅仅是给航母护航确实没有必要上太大的吨位,但是水面舰的任务不止是护航,最近官方已经提出了建立海上反导体系的概念,而我国现有的反导拦截导弹是基于东风21的基础研制的,再加上未来反导舰还可能融合探测远程来袭导弹的超大功率巨型X波段相控阵雷达,可以想象未来的反导战舰是什么体量;而且,未来的水面舰必将成为广大无人飞行器、有无人潜水器以及无人舰艇的战斗母船,这也需要更大的吨位;随着电磁炮和激光武器的成熟,未来的防空反导作战和对地打击作战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也需要大型甚至超大型水面舰的问世;另外,随着航母、两栖攻击舰和舰载机的使用成本越来越高,费效比不断下降,未来航母可能会分流出一部分任务给水面舰(美国现在已经有了没有航母的航母打击群在海外部署),使得水面舰的任务不断拓展,也需要更大的排水量;最后一点,随着我国海军从近海海军向远洋海军乃至半球海军的过渡,我们对大型和超大型水面舰的需求将逐渐旺盛(未来我国海军对大型或超大型水面舰以及054或者比054更大一点的护航舰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反而是现在的网红052D将会沦为鸡肋,甚至到时候055的地位都会有些尴尬),而美国海军在我们的刺激下也会在这方面不断发力,双方的不断竞争将演绎出更大型的水面舰。


用户58785332716


属于战列舰和巡洋舰的时代已成过去,之所以还能看到“基洛夫”级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那是因为还剩下一点残渣,可以咬牙再支撑一段时间。但毕竟垂垂已老,已不能适应高强度海战。

因此魂舞大漠判定,我们的海军已走向信息化战争的精确打击时代,两万吨以上的战舰,不会再造下去。靠战场体系支撑,吨位过于庞大的战斗舰艇,有悖于海战设定,不只在经济上不划算,作战效费比过低,更容易招致损失不能承受之重。

美国在世纪初,有万般科技自信,打造出1.7万吨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自恃有隐身优势,并信心满满罗列电磁炮等诸多前缘技术概念,可发展成为单打独斗的海上隐身刺客,以火力猛,射程远重回战列舰时代。

在舰体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匆匆上马,一造就是三艘,每艘耗费70亿美元,令人乍舌不已,到头来如何呢?

舰体本身技术遭遇严重不成熟,没有良好的耐波性,部署能力受到极大牵制。电磁炮技术遭遇不可测的困难不得已下马了事,目前两门155毫米炮,发射增程弹射程可达到185千米,只是增程弹的价格每枚高达100万美元,居然超过了“战斧”导弹,二者的打击威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现在想想,怎么造怎么窝心,即便这样,仍然采购了3艘。2017年被美国国会开除出战斗序列,海军心疼舍不得,在上面加装了密密麻麻的天线,致使科幻的战舰变得惨不忍睹。

军事装备以实用为第一,追求过于先进只能招致失败,DDG-1000不能不说是一个沉痛教训,其原因正在于其作战思想落后,主要表现在技术上盲目自信所致。

美国科技实力是强大,但并非所有的设计都能保证得以满足,今天即不得不面临失败的尴尬和无奈。


魂舞大漠


这个就要看咱们国家海军的发展思路了,首先对于一支远洋海军而言发展大型军舰是必然的趋势,只有大型军舰才有足够的续航力和弹药维持在远洋上作战,几千吨的轻型驱逐舰和护卫舰都只能在近海作战。无论是美国海军还是前苏联海军在执行远洋作战任务时,其水面舰艇大都在万吨以上,甚至前苏联还制造了两万多吨的“基洛夫”级大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如果我国海军想要走入深蓝,发展大型水面舰艇也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的大型导弹巡洋舰基本在一万吨以上,和苏联两万吨级的导弹巡洋舰相比确实是小了许多,这主要是双方对于导弹巡洋舰的作战定位不同。美国海军在远洋作战时肯定会派出航母战斗群,航母上的舰载机将担负最主要的进攻任务,其导弹巡洋舰更多是负责航母的护卫任务,担负防空和反潜作战,反舰任务居于次要的位置,所以美国的导弹巡洋舰不需要装备重型的反舰导弹,吨位自然要小一些。苏联海军则不同,虽然苏联也拥有数艘航空母舰,也可以组成航母战斗群,但是苏联的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和美国航母比是差一大截的,仅靠苏联航母上的舰载机是难以和美国的航母舰载机抗衡的,所以苏联海军需要大型水面军舰来装备重型反舰导弹,增强苏联海军的攻击能力,“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就是基于上述的战术考量而建造的。说的简单点就是,苏联的航母不强,只能用水面舰艇的导弹来弥补,所以苏联在航母上也装备了大量的反舰导弹。



从我国的航母发展思路上来看,显然是摈弃了前苏联海军的作战模式,我们放弃了在航母上装备重型反舰导弹,作战任务全部由航母舰载机来执行,可见我国未来是要组建像美国航母战斗群那样以舰载机执行主要作战的舰队,大型水面舰艇将主要负责防空和反潜作战,那么也就不需要装备重型反舰导弹,吨位也就不需要太大了,万吨级就足够了。当然了唯一前提是我国要拥有10万吨级的重型航空母舰,并且完全是进行弹射起飞,在航母战斗力上要和未来的对手不相上下才行。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航母战斗力还不够强大,舰载机的起飞还是效率较低的滑跃起飞,这极大的制约了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当我们和航母实力更强的海军对抗时,仅靠航母舰载机是难以支撑的,我们的舰载机并不占优势,这时就有必要发展装备重型反舰导弹的大型水面军舰了,由反舰导弹和舰载机实施双重的打击。所以,在新型的重型航母还没有服役之前,先建造一批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水面军舰以增加舰队的远程打击能力也是非常可行的,是一种有效的过渡手段。


战略论


先说答案,很明确短时间内不会,也没有类似基洛夫级或者巡洋舰的作战需求;原因也很简单,大型水面舰艇我们还是个小学生,055的出现只是迈入这一门槛,后续发展会有更好的选择或者理念,刚出了个055就急于发展更大的显然有点操之过急了。

有关巡洋舰发展有一个很明显的发展态势,那就是巡洋舰很可能走向终结。从目前的来看,国际上现役的巡洋舰也只有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俄罗斯的光荣级以及基洛夫级为数不多的几个型号了。除了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吨位超过了两万吨,其余的都是一万吨左右的排水量;单从排水量来看,后续发展的驱逐舰例如DDG-1000、055型以及日本最新的摩根级都超过了万吨这个门槛,更确切的说是早已买迈过这个门槛,美国的阿利伯克级后续舰的满排就已经达到万吨。

此前,有人在纠结为什么国产055型万吨大驱满排12500吨,为何不冠以巡洋舰而已驱逐舰定位就是这个原因,水面舰艇吨位大型化发展是一个明朗的趋势,英国的26型护卫舰满排超过8000吨,比我们的052C/D系列驱逐舰还要大,那么驱逐舰排水量过万吨也在情理之中了。至于后续会不会发展突破两万吨级的驱逐舰还有待观察,迄今最新的吨位最大的驱逐舰也不过美国的DDG-1000满排14000吨。

舰艇吨位的放大主要和远海作战理念以及舰载武器发射单元数量需求有直接关系,换而言之也就是主战舰艇的吨位将发展到多大的数量级,和海军对于未来作战需求评估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舰艇吨位越大搭载的雷达电子设备、武器发射单元也就更多,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随着导弹饱和攻击理念的提出,海军作战舰艇将对空防御作为主要应对方向,根据美国的评估计算,作战舰艇的单舰抗饱和攻击目标数量为18个左右,一个航母打击群的数量为96个左右,遵循这一数据,国际上现役舰艇将防空导弹的数量大致提升至驱逐舰48单元、护卫舰32单元以上的水平。

参照防空导弹命中概率90%,两枚拦截一个空中目标的设定,想要达到单舰至少一次拦截18个目标的数量,就至少需要拦截导弹36枚,也就是36个发射单元,在加上剩余的12个备用冗余,基本上满足当前需求。但是舰艇多用途发展态势下,单舰不再是单纯的进行防空或者对海反潜作战单一作战功能,而是将防空反导、对海突击、搜潜攻潜以及对陆攻击四大作战功能进行了融合,这也成为舰艇火力单元数量剧增的核心原因,随之带来了吨位的放大。

目前排水量万吨级作战舰艇导弹垂直发射单元的数量普遍在96-128个单元之间,部分舰艇的反舰导弹并未融入到垂直发射单元中,这也就使得垂发单元主要用于发射舰空导弹、反潜导弹以及陆攻巡航导弹,不过俄罗斯和我国的052D以及055型将反舰导弹也兼容到垂发单元中去。以96单元为例,通常携带反潜导弹的数量在8枚左右,剩余的分一坑四弹或者一坑一弹装填模式来装填舰空导弹,这也就使得对空各类舰空导弹的发射数量保持在112枚左右,其专职防空作战时对空拦截目标将达到56个左右。

由此可见,当前主流的万吨级驱逐舰的所持有的112-128个发射单元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的远海作战需求;故而有关吨位是否会进一步放大如题主所讲的突破两万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我国目前主力为4500吨级的054A护卫舰、7000吨级的052C/D防空型驱逐舰,12500吨的055首舰虽然参加了海军阅舰式,但迄今也没有服役的消息出来,果真如网络所讲,首批建造8艘,对于人民海军总体来说在数量上也仅仅是杯水车薪,还有待后续进一步发展。

所以说,现在讲更大吨位的舰船为时尚早,我们当前的核心在于发展航母,至于后续舰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保持理性,客观看待。


鹰鸽分析


感谢楼主提问!

如果按照现在远洋作战标准!首先要配备远洋大行补给舰!提高作战持续性!航母!移动的飞机场!如偷袭珍珠港中的日舰队!巡洋舰至少一艘!驱逐舰若干负责导弹以及潜艇的威胁!护卫舰航母的贴身保镖!若干潜艇提高舰队的突袭能力!如登陆战则需大型两栖登陆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