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中國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卻對老師越來越苛刻了。最近,一次匪夷所思的投訴讓人詫異,也把生存尷尬的一線教師和被學習逼到焦慮、崩潰的家長都呈現在大家眼前。

前段時間,一對教師夫妻被一位家長憤怒投訴,噴了大家一臉驚詫。

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暑假這對夫妻給他們孩子補課,我們還有活路嗎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一份某地政府受理市民投訴的公示,投訴對象是一對教師夫妻,投訴內容是這對教師夫妻在暑假“頂風違規”,明知教育管理部門三令五申不允許在職教師假期參與校外補課,卻仍然在家給孩子補課。

這位家長說得痛心疾首:

(他們)均為教師,一個是數學,一個英語,他們的孩子和我孩子同班,現在暑假期間給他們自己的孩子補課而不給我們的孩子補課,這太不公平,違背了上級關於在職教師不給學生補課和提前上新課的有關規定……這不是要斷我們的活路嗎……

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這兩年,政府頻頻出手規範教育,有償補課是關乎教師飯碗的大事,從來都被視作雷池,老師們不敢隨意越線。這位家長的投訴,聽上去言之鑿鑿,乍一看,似乎兩位老師的飯碗都要被端掉了。

但仔細看過,才覺得無厘頭:人家夫妻在家裡給自己孩子輔導,何罪之有。

但這位家長可不這麼想,他甚至給出瞭解決方案:

停止一切上課行為,同時為公平,對於教師子女在中考要比其他學生要超過一定分數才錄取,或者也給我們孩子無償和免費的上課也可以,謝謝。

太荒誕了!!!

剛開始,大家都覺得這是不是惡搞,但有媒體跟進核實之後發現,這件事竟然是真的。

媒體大驚小怪,但對我們這種在一線教書十年以上的老師,這種事情完全可以泰然處之了。擁有這種氣場和邏輯的家長,我們其實見怪不怪。只要把孩子送進學校,很多家長感覺就已經和學校簽訂了某種契約,家長可以要求學校和家長為孩子提供各種服務。

這條消息多看兩遍之後,心裡還是有些酸澀,教師的窘境和這些家長們極度焦慮之後的抓狂都值得我們冷靜思考。

有多少家長為了孩子過度焦慮,以至於失去了基本的理智:

他們覺得真正的好老師,首先得教好學生,而不是先顧著自家的孩子。既然給自己孩子輔導,就應該把班裡的孩子一起免費輔導了!

他們的潛臺詞是,憑什麼你要給自己的孩子輔導?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不正當競爭。

毀三觀嗎?確實。還在教育局領導還是正常的,給出的答覆是:該夫妻是在假期輔導自己孩子功課,並不屬於補課。

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當教師的子女真的很幸福嗎

從這位家長的角度來看,當教師的子女具備先天優勢,尤其是,如果你的父母還是中小學主課老師,那麼,你天然就比別的孩子有優勢。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網上出現過一次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對2007-2016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家庭的分析,可以看出來自教師家庭的高考狀元佔總數的35.09%,這些家庭中父母至少有一方是大學、中學或小學老師。

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這樣看來,好像前面這位憤怒投訴的家長還是言之有理的,當教師的孩子,確實享受了某種隱性的福利。可是,這位家長只看到了數據裡的輝煌,他真的知道教師的子女是怎樣日常生活的嗎?

這個暑假,我大學畢業十五年,一幫已經成為老教師的同學們相聚,彼此聊聊日常生活,發現大家的生活中竟然有驚人相同的片段,對我們這些跟著高中畢業班的老師,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歷:

早上五點多就開始洗漱,準備去學校盯早讀,女兒還沒醒來;上了一早上課,中午匆匆對付兩口,還在想著馬上要開始的週考,桌上仍然有一大摞作文沒改完;晚上輔導完晚自習,回到家裡,女兒已經睡了。

一位老同學跟我們吐槽,他最常的一個記錄,是整整多半個月,沒看到醒著的女兒!

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如果這位投訴的家長,知道老師隊伍裡這種常見的生活,不知道他還能不能說出喊出“不公平”,還會堅持要給教師的子女“特殊對待”。

每次提到老師這個職業,大家看到的永遠都是讓人羨慕的大假期,卻永遠都選擇性忽視,老師們的假期只是在補償學期裡的透支,因為——教師這個職業真的非常痛苦、非常辛苦!

講個故事:

我有個逃離教師隊伍,去媒體工作的朋友。他入職媒體之後,有領導跟他談話,勉勵他要抓緊適應新工作,崗位壓力很大、工作量大,要有心理準備。

三個月之後,領導再找他談話,問他入職後的感受。這位朋友滿面紅光,精神頭特別好,很開心地跟領導說,他喜歡這份工作,相對單純,主要是與文字、作者打交道,他覺得很輕鬆。

領導詫異,之前沒怎麼遇到過這樣的屬下,想要多聊幾句。我這位朋友告訴領導:您可能沒幹過教師這個行業吧,當過中學班主任之後,編輯部裡的這點工作量,從來都不是難題

如果這位投訴的家長能知道,暑假裡給自己孩子補課的老師,更多是在補償自己給孩子欠缺的陪伴,不知道他還是否能如此理直氣壯、義正辭嚴!

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焦慮的家長可以跟教師父母學點什麼

其實,多讀幾遍這位家長的投訴,也為這位家長著急,他不願意接受老師子女“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便利,同時,他的思維裡有個很大的BUG,就是他認為,別人家的孩子優秀,主要是因為家裡有人時刻在輔導,不懂就能問,這中間其實有幾個問題:

  • 01 嫉妒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秀,自己從不反思

教師的孩子,可以得到父母直接的指導,在學習上自然能少走彎路,這確實是優勢。那麼,不能指導孩子的家長,為什麼只盯著別人父母可以指導學習,從來不想提升自己。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樣說話不現實,但這樣的家長永遠都存在。

我從教這些年,看到好多這樣的家長。孩子上中學之後,英語逐漸跟不上節奏,家長給孩子找過家教,沒有明顯的提升,一急之下,家長找出《新概念英語》,陪著孩子一課課背下去。三年時間,這位家長硬是陪著孩子背完了全套《新概念英語》,孩子的英語問題自然解決了。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自我重新成長的機會。可以沒有“在家補課”的資源,但每個家庭都擁有陪孩子一起成長的可能。

  • 02 認為孩子的成功,都是補課得來的

這位投訴教師父母的家長,心中有塊很彆扭的石頭,叫作:老師就必須先人後己、無償奉獻。必須指出,這是一種道德綁架,我們這個社會這樣的道德綁架太多了,而且,這中間還有一種錯誤認識。

這位家長,或者說這樣的家長,他們的認知邏輯是,教師的孩子學習好,主要是因為家長可以額外給孩子補習才有的。這是對孩子的輕視,好像一個孩子只有在無所不在的監督和壓力下,才能進步,孩子的好未來都是補課補出來的。

其實,給出高考狀元家庭排行榜的艾瑞深研究院,在發佈數據的同時也邀請他們的首席專家、中南大學的蔡言厚教授給出了分析,蔡教授認為:

相比於其他背景的家庭,教師家庭的優勢不只是區區的可以給孩子功課輔導,更重要的還是這樣的家庭學習氛圍更好,父母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同時,可以更有效地指導孩子,幫助孩子從學生和生活多個方面解決成長的困惑。

仔細體會,這個解釋是靠譜的。教師家庭千千萬,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遇到這種英語+數學的“主課家庭”,侷限地理解教師父母能給孩子輔導功課,實在是把學習和成長這件事情庸俗化了,一個孩子人生的成長,豈是輔導功課這麼簡單就能解決的。

欺負到家裡去了——老師暑假給自家孩子補課,遭到奇葩家長投訴

所以,在充分理解這位家長的焦慮之後,從教師的角度希望給他和類似的家長這樣幾個建議:

  • 1. 學習氣氛比功課輔導更重要。無論我是哪科教師,面對自家孩子,最要緊的是讓他看到,我也在學習,而不是玩樂。
  • 2.能做作業遠不如好的讀書習慣更有價值。能給孩子輔導作業是小事,費盡心力讓孩子愛上讀書才是最要緊的,一個愛讀書的孩子,他的人生就有後勁,永遠都有希望。
  • 3. 成績很重要,但跟孩子聊天更重要。我們當老師的父母,跟孩子聊天的機會其實很少,但只要有機會,我就會找各種話題和孩子聊天,讓他跟父母有話可說,而不是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 4.養成寫作的習慣,文字的交流更溫情、更理性。如果有可能,我會跟孩子一起寫日記、寫隨筆,日常的心思和想法都寫成小文章,偶爾彼此看看,瞭解對方的煩惱和開心,這樣的家庭才是最美好的。

最後,我想告訴那位憤怒投訴的家長,您的焦慮我們理解,這個社會的壓力確實把咱們都逼急了,但是,請不要用道德綁架我們,另外,請千萬別小看我們教師家庭,不要以為我們只會輔導功課,我們更會指導人生。

-END-

作者丨康兮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