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王小波曾說過:“人生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什麼是“受錘”?

意外、失業、生病、感情遭受打擊……

從字面看來,受錘是成年人才能經歷的事情,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孩子正在悄悄的經歷著這一切……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打開新聞,一條條新聞直扎人心:

2019年11月,福州長樂區教師進修校附屬幼兒園保育員蔣某某(女,40歲)對中午不午睡的小朋友採用針扎耳朵、屁股的方式進行體罰!

10月初,渭南大荔縣京師幼兒園家長反映,在幼兒園吃飯慢就要去廁所吃,有些吃飯慢的孩子甚至一天三頓飯都要在廁所中解決!

2019年3月,河南焦作市萌萌幼兒園小班老師在孩子的八寶粥裡投毒,導致中班23名孩子中毒,一名5歲男童腦死亡,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

看了這些,無數的網友感慨:還沒來得及體會這個世界的美好,就要遭遇現實生活黑暗的一面!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有調查顯示,幼兒園教師普遍存在工資低、生存壓力大、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

在加上很多家長認為,自己支付了學費,幼兒園老師就應該付出相應服務,造成老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同時感覺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進而產生負面情緒,為轉而去攻擊學生,埋下了巨大隱患。

作為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短時間內對於老師的這一境況很難從根本做到上改善,但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家長們也要做好十足準備工作,第一時間瞭解到孩子在幼兒園都經歷了什麼,做好孩子堅實的後盾。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據瞭解,孩子如果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回到家是不會主動給爸媽說的,有的家長直接問,反而會造成孩子更加沉默。

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根據我的親身經歷,我總結出以下方法,簡單實用,孩子不排斥,瞭解到的信息也比較真實。

在這之前我們要首先搞清楚一點,幼兒園作為教育機構,對孩子進行合理的教育,是理所應當的。

但作為家長,尤其是媽媽,看到別人教育自己的孩子會很不舒服,有的家長甚至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教訓”了,會直接跑去跟幼兒園理論。

出於母性對孩子的保護,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舉個例子,有的媽媽在家經常“教訓”自己的孩子,但是當老公或其他成員“教訓”的時候,自己就會很不高興,甚至和對方大吵大鬧,對自己家人如此,更何況老師呢。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1.繪本追問法

現在有很多關於幼兒園的故事繪本,以我們家的為例,有一次我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犯了錯,老師會用什麼方式去處罰孩子。

我用了一本他很小的時候就讀過的繪本,一圈下來,所有我想知道的他都吐了出來,這其中也讓我瞭解到了幼兒園做的過分的地方,及時保護了孩子。

這本繪本的名字叫做《大衛·上學去》,沒錯,就是著名的美國凱迪克圖畫書獎《大衛·不可以》的系列圖書之一。

這本書雖然每頁只有短短的一句話,但是情節生動,可以讓孩子通過大衛調皮搗蛋的日常生活,和孩子引起共鳴,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影子。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由於之前網絡爆出的幼兒園吃飯慢就要到廁所吃的問題,當我讀到大衛吃飯的時候不排隊而被老師說“大衛,排隊去!”時,我就問他:

“你們幼兒園吃飯是不是也是自己端盤子去領?是不是也要排隊?”(幼兒園一週開放一次視頻,我瞭解他們的吃飯程序)

孩子說:“是的,我們也是這個樣子自己領飯。”

我又問:“如果有小朋友吃得慢怎麼辦?”

孩子回答:“先吃完的可以去旁邊的椅子坐著,老師會帶著講故事做遊戲,沒吃完的可以接著吃。

聽孩子這樣說,我揪著的心落了地。”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當讀到大衛舉手告訴老師想要上廁所尿尿的時候,我問孩子如果吃飯的時候想上廁所怎麼辦呢?

這次孩子的回答簡直讓我吃了一驚!

“如果不是上廁所的時間,就只能憋著,等到了時間才能去!”

原來,生活老師怕麻煩,不願意單獨帶某個孩子去上廁所,即便是孩子想小便了,也只能憋著,有的孩子甚至還會憋到尿褲子!有的孩子怕尿褲子只能少喝水。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後來,這件事在家長群瞬間傳播起來,對幼兒園表示了強烈的抗議,最終幼兒園賠禮道歉,對相關老師做出了開除處理。

雖然事情解決了,但是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不可逆的,現在回想起來,如果能早點發現,就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

(有家長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直接報警?這其中牽扯的問題太多,這裡就不做解釋了。)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2.情景再現法

在孩子比較開心輕鬆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還原場景的方法讓孩子主動說出在幼兒園的經歷。

方法就是:我們先坐下來,對寶寶說:寶寶,我特別想跟你玩一會,你願意嗎?然後他當然會回答願意,這個時候你可以說:咱們玩玩幼兒園的遊戲好不好?

接下來你對寶寶說,你來當老師,我來當寶寶,當孩子同意以後你就可以創造出各種情境,比如你突然哭鬧起來說肚子疼、我想媽媽啦,然後觀察孩子是什麼反應。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而且很喜歡學老師的樣子,這樣他會覺得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

如果他表現的很自然,開始安慰你,那麼他在幼兒園遇到的也應該是這種情況,相反,他如果用老師的一些方式來對待你,那麼這個過程中你就會知道孩子他遇到了什麼。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怎樣在孩子口中得知他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話說回來,我們這樣去試探孩子並不是質疑幼兒園的權威,教給大家這樣的方法也不是讓家長們和幼兒園搞對立,這是一種出於自我保護的做法,即便是我們當初滿懷期待的相信幼兒園會有多好多好,也不排除某個老師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對孩子做出不當處罰。

家園共育永遠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變的主題,通過一些方式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經歷,也可以幫助家長配合幼兒園老師的工作,真正的實現“家園共育”!

關注,棘手的母嬰問題隨時解決,科學的育兒知識隨時傳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