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口紀事》之九從民俗看文化

從民俗看文化

《西口紀事》之九從民俗看文化

嶽佔東

三百年走西口的歷史,將黃河文明沿著西口大道一直向北傳播,走入包頭及河套地區,一些村莊的名字都沿襲了口裡的叫法,像包頭黃河北岸的沃陶窯子、焦家窯子、王大漢營子,南海子附近的鄧家營子、薛家營子,古城彎的章蓋營子、東壩,以及大青山前的後營子、新勝鄉,後山固陽境內東河境內都有河曲地名的影子。也正是因為走西口的漢子一路北去,才將口裡的方言土語、風土人情、飲食習慣、傢俱器皿等民俗文化帶到了蒙地。

《西口情歌》在一定意義上屬於一部文化片,一部凸顯原生態民歌和晉西北地區民俗文化的影視劇。因此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具有民俗文化色彩的道具就顯得尤為重要。

《西口紀事》之九從民俗看文化

美術王偉是道具組的具體負責人,由於從採景時起我們就一塊走西口,因而相對熟識,自然對道具組的工作了解較多。在聯繫駐地時,王偉挑準了娘娘灘對面臨河的旅遊度假村,那裡儘管離城較遠,但卻也幽靜涼爽,最主要是一處大院子裡有幾件車間式的平房,利於道具組製作道具和存放道具。

王偉剛剛入住就帶領著他的團隊開始河曲民間採風,採風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收購或租借河曲民俗用具,以作為將來道具之用;二是通過實地觀摩當地民俗傢俱和用品進行臨摹製作道具。由於旅遊度假村與河灣村近在咫尺,外聯製片郭學平在當地工作人員帶領下,第二天就到河灣村租借廢棄不用的舊傢俱,老郭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資深外聯,河灣村與內蒙古準格爾旗隔河相望,打起交道來自然親切了許多,河灣村支書魯佔有身材魁偉,性格豪爽,大有內蒙古人的性格,老郭和老魯兩個人體型相當,性格也相差不大,因此老郭入村沒幾分鐘就和老魯成了朋友。據老魯後來講,他為劇組借了全村的舊傢俱,什麼笸籮、簸箕、紡車、油燈、秤砣、梳頭匣子、蒼蠅刷子、紙甕子等等之類,而且都是他作保人,無償使用。弄得老郭在我這個不入流的領導面前大誇特誇老魯人好,好像我能提拔老魯似的。

《西口紀事》之九從民俗看文化

看著這些琳琅滿目的民俗用品才知道拍攝一部古裝文化影視劇是何等的不易,才明白為什麼韓國影視劇多是現代言情劇,而且僅在室內和大街上拍攝。這些道具最小的小到一張紙,最大的大到一座文筆塔,就是連棺材都準備了好幾副,讓人看後無不嘆息古人的生活和現代人的生活均然不同。

我曾收藏了原雅軒扮演的河曲縣知縣金子川祭拜文筆塔時宣讀過的祭文,那也許就是劇中最小的道具了。一張A4紙大小的麻紙上,用蠅頭小楷寫著劇中祭文,其文曰:

翠峰蒼蒼,大河莽莽。蒼生不滅,老天庇佑。想我河曲,十年九旱。地瘠民貧,日月艱幸。幸有蒙地,可供耕種。蒙古兄弟,手足相幫。早春出走,暮秋而歸。其間艱難,一言難盡!然拋汗灑血,僅止裹腹而已!究其深裡,皆因重農輕文,竟至讀書者如十畝地之一苗谷,千石糧之一粒米。不讀詩書,何來富貴?經史不通,大業難成!子川欲立書院,傳經授道。願我後人,奮發讀書。輝煌大業,捨我其誰!祈願筆塔,佑我邊民。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嗚呼,心誠志堅,可對青天。高山大河,受某一拜!

《西口紀事》之九從民俗看文化

祭文儘管出自燕治國先生之手,但作為劇情的一部分,卻逼真地反映了當年河曲先人走西口的緣由和邊塞文化與草原文化媾和繼而出現的偃武興文的歷史事實。賈平凹先生寫過一篇著名的散文《走三邊》,其“三邊”指定邊、安邊、靖邊。“邊”就是邊牆(長城),有邊牆的地方,在古代就是邊疆,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分界線。河曲是長城與黃河交匯的地方,與“三邊”地區同處一條邊牆線上,在古代自然是邊塞要衝,河曲人在明清以前自稱邊民也就恰如其分。據清朝河曲知縣劉日暄撰刻的《移駐縣治碑》記載:“自康熙三十六年聖祖仁皇帝特允鄂爾多斯之請,以故河保營得與蒙古交易,又準河民墾蒙古地,歲與租籽。”從康熙三十六年起河曲才從“邊地”進而轉成“內地”,從此開始了規模浩大的走西口歷程,河曲也從此告別冷兵器時代頻繁的戰事,轉入了偃武興文的新時代。

《西口情歌》最大的道具是在羅圈堡的烽火臺上搭建的文筆塔。文筆塔於清朝乾隆五十九年建成,位於河曲縣城大東梁的烽火臺上。由於文筆塔在2000年修繕時,將原來的烽火臺土墩用青磚圍砌,下面又修建了書法長廊,因此無法拍攝出影片中反映的景緻,劇組只能仿照文筆塔的原樣在羅圈堡的烽火臺上重新搭建。

《西口紀事》之九從民俗看文化

而這座文筆塔正是承載河曲偃武興文歷史發展的“拐點”。河曲在清以前是邊疆要塞,這裡曾駐紮著從潞安府派遣來的巡河的兵卒,應該說河曲人多是兵卒的後代,而且這裡戰爭頻繁,走卒武夫較多,自然這裡的人應該腰粗膀圓、性格豪爽才對,而恰恰相反的是,河曲人大多體型纖細,皮膚白皙,性格婉約,根本沒有半點兵匪的跡象。究其原因,除了水土的因素外,與其走西口和河曲作為水旱碼頭不無關係。想想看,一個敢將魁星之筆立於天地之間的邊民,他們在走西口的道路上,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有什麼蠻野的性子不會被生存的壓力磨滅,又有什麼樣的聰明才智不會將一個邊民的後代浸潤為溫順細膩的人呢?

一部影視劇的道具蘊藏著一方水土綿延不絕的文化。民歌,口裡口外都在吼;二人臺,口裡口外同樣唱;就連酸飯,口裡口外也同樣吃;方言土語,更是不分彼此。三百年的歷史已經完全將口裡口外融為一家人,而先人們曾經創造和應用過的那些傢俱物品已經蒙上了歲月的塵土,如多將這些傳承文化的物品一代一代保留下來,我們是否就留住了共同的根?

《西口紀事》之九從民俗看文化

本文選自長篇紀實《西口紀事》(三晉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