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唯品會加入京東訴訟,你認為其結果可能會勢均力敵嗎?為什麼?

可抒可見


幾年宿敵格蘭仕再次將天貓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天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導致格蘭仕在天貓上的搜索出現異常,目前廣州常識產權法院已經受理了本次訴訟,為什麼說他們兩個是宿敵呢,其實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雙方就已經產生了糾紛,這次的訴訟應該算是這場糾紛的延續而已。

今年4月3日,天貓屏蔽了格蘭仕在全淘、聚划算、淘搶購資本,要求其下架拼多多平臺旗艦店,5月份天貓再次要求格蘭仕出具“退出拼多多”公文,被拒絕後,天貓間接不讓格蘭仕加入“520大促”,到今年618的時候天貓與格蘭仕再次商談無果,最終才形成了這次的訴訟事件。

閒言少敘,說回正題,京東與阿里的市場競爭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而且每逢618、雙11這樣的日子雙方都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摩擦,此前,在京東起訴天貓濫用市場安排職位索賠10億元案件中,京東曾在今年9月12日向北京法院申請,請哀告訴唯品會、拼多多作為第三人加入訴訟。在9月26日的時候,唯品會及拼多多又在同一日向北京高院遞交申請,請求以第三人身份加入訴訟,由此也就建立了,京東、拼多多、唯品會三家聯手“圍攻”天貓的格式。

而且關於這次的10億糾紛案件的主題,無非是繞不開關於平臺強制“二選一”的問題,有關“二選一”的商業競爭行為ie,在我國《電子商務》法中已經是明確規定要禁止的了,但關鍵是在執法層面還存在很多缺陷,因為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來判定企業什麼行為才算是強迫商家二選一,因此這一主題也就成了每個人都可用,但又最終都難有結果的問題。

而且話再說回來,無論是京東、拼多多、格蘭仕、唯品會、天貓等等,其本身也並不在乎官司的輸贏,其目的更多的還是在於大節來臨之前,趕緊分一波流量而已,我們回頭看看也就清楚了,“二選一”的話題年年有,而且年年都虎頭蛇尾,但在節日過程中,商家也都是樂在其中,都不會去在乎官司的後續,比如拼多多吧,從今年5月天貓要求格蘭仕退出拼多多,到現在拼多多以“第三人身份”加入京東與天貓的訴訟案件,拼多多可以說賺足了眼球。

當然細心的朋友也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次形成的針對阿里陣營的3方還都是微信第一入口的座上客,這就不得不讓人會多想一層,京東、拼多多、唯品會不約而同的都把矛頭對向了天貓,並非是簡單的電商之間的競爭,還是騰訊與阿里之間的競爭。

騰訊和阿里這對宿敵,因為各自商業邊界的誇大,無論是電商、社交、金融等各個領域都不可不免的會差生摩擦,更何況按照國內企業不安分的性格,互相還都有很強的意願,想向互相的核心業務分一杯羹,這就不可避免的會“殺紅了眼”,招來自己旗下的盟友一起搖旗吶喊。

但是無論怎樣吧,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像這次京東、拼多多跟阿里的爭執,無非也是在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而最終消費者會如何賣點,自然還是要按各個平臺是否真的能夠享受到實惠,所以節前這種行為也屬正常,而最終誰是贏家還要看各自的實力和誠意來了。


木石心志


打起啦!打起來啦!騰訊和阿里又打起來了。

11月5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受理格蘭仕與天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一案。與此同時,格蘭仕官方亮出“匹馬立高臺,單槍挑烏雲”的立場。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份“520大促”的時候,格蘭仕就與天貓有過一次“交鋒”。

4月3日,天貓屏蔽格蘭仕在全淘、聚划算、淘搶購資源,要求其下架拼多多平臺旗艦店。

5月20日,天貓要求格蘭仕出具“退出拼多多”公函。被拒絕後,天貓直接不讓格蘭仕參加“520大促”。

5月27日,格蘭仕與天貓商談。天貓要求格蘭仕“618”後下架所有在拼多多平臺上開的店鋪。就此,雙方未能達成共識。

這次“交鋒”一直到10月28日,格蘭仕方正式起訴天貓,11月5日法院受理格蘭仕的起訴。

一石激起千層浪

此前,在京東起訴天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索賠10億元案件中,京東曾在今年9月12日向北京法院申請,請求通知唯品會、拼多多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9月26日,唯品會及拼多多又在同一日向北京高院遞交申請,請求以第三人身份加入訴訟。

由此也就確立了,京東、拼多多、唯品會三家聯手“圍攻”天貓的格局。而此次“圍攻”天貓的原因就是電商業由來已久的“二選一”問題。

也許,到這裡,大家也已經發現了,京東、拼多多、唯品會三家屬於騰訊系,天貓則屬於阿里系。

所以,簡單直觀的來看,此次三對一得“戰局”,實際上則是騰訊與阿里的較量。

繞不開的拼多多

從今年5月天貓要求格蘭仕退出拼多多,到現在拼多多以“第三人身份”加入京東與天貓的訴訟案件,拼多多可以說賺足了眼球。

可以說,拼多多這一系列電商大戰事件中出鏡的次數最多,明顯有一種蹭熱度的感覺。

有意思的是,正是在拼多多針對iPhone 11推出100億級補貼之後,關於消費者的投訴又把拼多多推到了聚光燈下。

大多數的投訴內容都是關於“虛假宣傳”、“買到冒牌產品”、“商家虛假髮貨”等問題。而從這些投訴內容中,可以感受到,拼多多官方的處理辦法就是一字“拖”。

再說回本次較量的焦點“二選一”的問題,這個問題到底誰對誰錯?也是在1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的“規範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上指出,“二選一”、“獨家交易”行為是《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禁止的行為。

對於商家來說,“二選一”的問題確實存在,但對於消費者來說,無論那個平臺,最終還得拿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說話。

關於質量問題,筆者覺得,從投訴量角度也是可以直觀看得出來的。截至目前,拼多多在黑貓投訴上總投訴量是20174件、京東總投訴量是25392件、唯品會總投訴量是2689件、阿里總投訴量是25498件。

一比,誰好誰壞也就出來了。即使不比,在消費者心中哪個平臺好哪個平臺不好,也是有數的。

所以,就此“三對一”的戰局來說,拼多多有可能會拿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至於“二選一”的問題,沒辦法阿里的規模優勢擺在那,暫時無人可以撼動!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的支持!


銳眼財經


拼多多京東,唯品會合訴淘寶(天貓)壟斷,威脅供應商二選一的問題,這個從消費者的角度可能感受不到有什麼影響,但是從供應商和其他電商平臺競爭對手角度,的確存在嚴重的“利用壟斷地位”脅迫供應商“二選一”的問題。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談談淘寶(天貓)平臺和亞馬遜平臺的差別:從我的朋友從事天貓和亞馬遜平臺的感受來看,亞馬遜相對來說,沒有類似淘寶(天貓)那麼多的費用——年度費,節慶活動費,廣告費,排名搜索費,且亞馬遜每年都會對一些管理費用進行整頓和提升,導致電商銷售者獲得一定的返利折扣。從亞馬遜來看,相對對電商銷售者的“壓榨”比較少,規則比較清晰,穩定。而淘寶(天貓)的確從阿里上市母體來看業績增長非常驚人,但是,更多的是對銷售者的持續壓榨,在電商產業和從業人員中名聲逐步加速下滑。

再回過頭來看。淘寶(天貓)自從發明了雙11的購物節以後,每年都會大力推動雙11購物節,而每年都會傳出要求供應商“二選一”的問題,從印象中主要是家電和化妝品。估計其他品類也存在這個問題。對於賣家來說,原本選擇電商平臺是賣家自身的運行策略選擇,可以集中精力做一個電商,也可以多面佈局多多益善。但是,從活動本身來看,主要是“強行要求賣家參與活動”“強行要求打折”以及“強行要求二選一”。

這些行為的確嚴重地違反了《反壟斷法》的要求,對賣家和其他電商平臺的利益構成了傷害。是否最終會對消費者利益構成傷害?結論顯然是肯定的。作為一個電商平臺,如同蘇寧和其他傳統零售商一樣,只是一個社會的銷售渠道和企業,如果擁有壟斷地位和利用壟斷地位脅迫賣家或者消費者,最終,必然影響到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價格知情權。

而“二選一”和淘寶其他經營問題,已經存在很多年,儘管不能否認淘寶給中國零售和電商產業帶來的巨大影響和改變,但是,過度脅迫賣家,嚴重違背反壟斷基本精神,這些行為長期存在,賣家和其他電商平臺有苦難言。終於難得看到工信部這一次能夠及時干預並希望能夠徹底扭轉不當的壟斷行為。


屠龍刀fei0598


我認為拼多多、唯品會和京東會勝訴。

關於訴訟能否成功關鍵要看證據,現在格蘭仕算是確鑿的證據。





雙"十一"快要到了,每年的雙"十一"電商廣告鋪天蓋地,尤其阿里巴巴雙"十一"取得的戰績也是非常亮眼,一般會成為財經類的頭條,也無形中為阿里巴巴做了廣告。

今年的廣告就算提前做了,不只是天貓,還有拼多多、唯品會和京東,不過形式有點維權的風格,玩笑歸玩笑。為什麼幾家電商起訴天貓,大家都心知肚明,現在營商環境應該是公平的。

原來是一家獨大,自己吃一塊蛋糕,現在一塊蛋糕幾家分,當然老大不願意,但是不爽是你自己的心態,市場是大家的,公平競爭才是趨勢。

不能學某國為了自己利益,讓一些國家在國際事物上選邊站,道理都是一樣的。

現在的拼多多業務做的風聲水起,的確是一匹黑馬,業務做的好一定是有它自身原因的,努力是一方面,營銷也很關鍵,營銷方式不去考量,能夠抓住大家的胃口也就等於抓住了市場,畢竟購物是百姓自己掏錢,百姓認可才是最重要的,拼多多的廣告語"3億人在用的app"聽起來似乎有些誇張,但一看朋友圈兒,大家的手機上真的都有拼多多app。關於大家認為拼多多貨品山寨的問題我是這樣看的,現在比以前好很多,有許多品牌專賣在上面開店鋪貨。電商平臺銷售的王道就是質優價廉,以質取勝,這樣產品才會有銷量。

經濟強省浙江省最初的一些輕工產品質量也都是差強人意的,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佈局的調整,開始注重品牌質量了,現在有許多大品牌高質量的高端產品都產自浙江省。市場競爭帶來的優勝劣汰也是一件好事,只有公開公平的競爭,產品符合大家的需求才能贏得市場。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發表意見。


1231237150


貓狗大戰,現在狗狗隊長拉來了兩個幫手

好戲就剛剛開始了,接下來,應該會更加熱鬧

實際上,關於平臺方讓商家“二選一”的做法,早幾年就已經出現了。早在2015年的時候,京東就曾向有關部門舉報天貓在“雙十一”促銷活動中要求商家二選一,擾亂了電子商務市場的秩序。此後在2017年,蘇寧易購又公開發文指責京東要求商家“二選一”的做法。在2018年,另一家名為淘集集的電商平臺又指責拼多多要求商家“二選一”的做法。而美團與餓了麼這兩大外賣平臺,也曾多次出現過商家“二選一”的做法。然而,由於電商行業畢竟是國內的一個新興行業,在反壟斷這一塊並沒有形成完善的制度與法規,因此,此前的發生的這一系列爭端,並沒有真正的得到解決。

我們再來看看天貓、京東、唯品會、拼多多這四家電商平臺目前的一個市場份額。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在2019年9月份發佈的“2018中國零售百強榜”,其中,天貓的銷售規模為2.45萬億元,京東的銷售規模為1.67萬億元,拼多多的銷售規模為4716億元,而唯品會的銷售額規模則為845億元。而支配地位的貓貓,一直都有底氣跟其他平臺玩下去。而現在以騰訊系進行大戰,背後的意義就不一樣了。已經超出了,原本電商運營的範疇。

近些年來,隨著阿里巴巴與騰訊系的不斷擴張,國內其餘的互聯網企業以及新興起的獨角獸企業,背後不是有阿里系的背景就是有騰訊系的背景。除了電商平臺這一領域之外,在生活服務領域,比如騰訊系的美團,阿里系的餓了麼,貓眼電影與淘票票,摩拜單車與哈羅單車等等。而在線下零售領域,又有大潤發與永輝超市,以及一些區域性的連鎖超市集團。可以說,在多個領域,阿里系與騰訊系都是處在一個面對面競爭的情形。

中國內的互聯網從來不缺熱鬧,不缺新聞,國內的法律體系也越來越完善,政府指導也越來越重要,一個野蠻生長的互聯網,慢慢開始規範起來了。

不管大企業之間怎樣爭鬥,最終還是不要傷害到中國互聯網民眾的利益才好,健康的電子商務,是民眾的根本福利。





文姐姐談生活


這恐怕是2019年電商領域的一次“火星撞地球”事件,三大電商(京東、拼多多、唯品會),就品牌商“二選一”問題聯手“圍攻”天貓!

電商“二選一”爭議由來已久

據資料顯示,各大電商之間“二選一”的問題,早在2015年就開始打口水仗咯!

2015年,天貓“雙11”促銷活動中,要求商家“二選一”、簽訂獨家合作協議,在天貓上開店、就不得在其他平臺再行推廣銷售!京東對此進行舉報,認為這種行為擾亂了市場秩序!

2017年,因為“二選一”的問題,蘇寧發文對怒京東!其後2018年,淘集集又喊話拼多多要求商家“二選一”,是在賊喊捉賊!

而在更久之前,3Q大戰、國美蘇寧之間的明爭暗鬥,基本上都是圍繞類似問題而產生的!

為何要設定“二選一”、簽訂獨家合作協議

現如今,國內的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認可度是越來越高,而電商平臺與商家簽訂獨家合作協議,可以提前鎖定一大批客戶,增加自身的收益!

拿我愛人來說,化妝品只認可歐萊雅、雅詩蘭黛、相宜本草等幾個品牌而已,試想一下,如果全網只在天貓一家平臺有官方旗艦店,那麼毫無疑問,就可以提前鎖定大量的潛在客戶,為平臺創造持續的收益!

三大電商“圍攻”天貓會成功麼

這個還真不一定!

首先,三大電商背後都有騰訊的影子存在。京東自然不必多說,騰訊持股17.8%,為第一大股東;拼多多,騰訊持股16.9%,為第二大股東;至於唯品會,2017年騰訊也投資入股,佔7%。此次,三大電商“圍攻”天貓,或許某種程度上也是騰訊系與阿里的另一番交鋒罷了!

其次,之前2014年3Q大戰,奇虎360起訴騰訊實施用戶“二選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而法院審理認為“市場份額高並不等於具有支配地位”,而駁回了奇虎的全部訴求!這次,雖有不同,但性質卻是相類似的!

總之,三大電商“圍攻”天貓,看似疾風驟雨、形勢危急,但最終的結果恐怕會出乎三大電商意料之外的!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朋友們好!

這個對於天貓是一個挑戰,這個可能是天貓沒有想到的情況。本來天貓可能認為自己可以利用老大地位來說了算,但是沒有想到想在竟然成了這個樣子。

京東起訴天貓,拼多多、唯品會加入訴訟

京東起訴天貓,拼多多、唯品會加入訴訟,這樣的話,感覺天貓這次就有點危險了。這樣子就是老二老三聯合打老大的局面了,可以說現在天貓這個老大有點危險了。

11月5日,電商巨頭京東起訴天貓二選一出現了重大變局,拼多多、唯品會向北京高院提出申請,請求以第三方的身份加入訴訟。

本來這個事情,天貓讓商家二選一,就搞的讓很多商家不滿意。但是天貓執意如此,包括格蘭仕等廠商也是非常不滿。

現在京東又燒了一把火,起訴天貓,再加上現在拼多多行業老三的加盟,可以說這可能會讓天貓更加難受。

天貓危險了

天貓這次可能真的是危險了。要說前些年,天貓只是暗地裡讓商家二選一的話,好多商家可能也會採取一些措施來應對,包括京東等平臺也只是喊喊而已。

現在可能天貓更加的強勢,競爭更加的兇猛,這可能就是造成京東等平臺不滿的原因了。

本來利用自己的市場地位,作為市場老大,如果有底線的打壓老二老三,也算是合理的舉措,但是如果強制商家二選一,甚至讓不聽話的商家面臨無流量的困境,這可能就不是一個平臺商家的良性的競爭選擇了。

而且現在天貓的各類收費可能也漲上來了,可能這就是讓很多商家不滿的情況了。

這次京東起訴天貓二選一,拼多多和唯品會加入,這樣就形成了老二、老三一起起訴老大的情況。這樣的情況,至少是對於天貓的口碑是有巨大影響的。

而且實際情況看下來,這次起訴,可能對於天貓來說,可能也意味著天貓的強勢二選一可能真到了讓很多上平臺和商家忍無可忍的地步了。

因此,通過這次起訴來看,從京東起訴,拼多多,唯品會加入訴訟的整體情況來看,天貓這次真的是危險了。

阿里巴巴會如何應對呢?

天貓雖然被京東起訴,現在拼多多,唯品會已經加入了起訴,這個可以說對於天貓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局面。

在起訴之下,可能阿里巴巴會被商家取消二選一的,這就意味著對於京東和拼多多是一個成長的良好機會了。

畢竟商家的增長對於平臺來說,是一個好事情。一個平臺上面的賣家越多,競爭也比較激烈,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好事情。

最近一季度,阿里巴巴利潤飛速上漲,這可能意味著阿里巴巴平臺上的商家做出了很多的貢獻,這個可能會讓很多商家不滿意的。

阿里巴巴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營收1190.17億元,淨利潤實現了725.4億元,營收增幅達到了39.8%,淨利潤增幅達到了262.1%。

阿里巴巴利潤很好,但是現在卻面臨著二選一被起訴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阿里巴巴應對不當,可能就會讓阿里巴巴面臨一定的危險。

如果阿里巴巴抓緊時間下調商家費用,然後取消強制二選一,可能天貓第一的強勢位置也不會改變的。但是如果阿里巴巴堅持利潤為主,強勢收費,那麼阿里巴巴可能真的就有點危險了。

這次無論如何,天貓可能都會取消商家二選一的,這樣的局勢可以說如果天貓應對不當,那麼京東和拼多多就會趁此機會獲得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了。


綜上所述,這次京東起訴天貓讓商家二選一,拼多多和唯品會加入起訴,很大可能天貓會取消強迫商家二選一,這樣的話,對於京東和拼多多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了。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阿里不僅受到同行告二選一行為,而且還受到廠家格蘭仕告二選一!

關於阿里巴巴的二選一,不是今年才有,幾年前就爆出了二選一的帖子,有些大牌子也提過二選一,只不過沒有明確指向阿里,可能那時候只是提醒,提示這麼做太過分,同時在網上訴苦,畢竟以後還是要做生意,不過阿里並沒有理會,甚至有鐵桿粉絲倒過來說是京東逼迫商家二選一。

今年,前不久,阿里高管還稱,二選一是正常的,是良幣驅劣幣,這是希望引導公眾思考,認為公司大就是良的。

從這些回顧可以看出,顯然阿里認為要求商家二選一是正常商業競爭。但是其它三家電商平臺並不這麼認為,也沒辦法溝通,所以,拼多多與唯品會才會加入京東對阿里的訴訟。

這個訴訟,會影響到所有人,因為網購是日常購物的很大一部分,可以想象到,一家獨大並且採取商家必須在一個平臺賣,商家只有順從平臺所有要求或者放棄最大的平臺,去小平臺賣,而順從大平臺的結果,就是接受平臺收取費用的要求,以漲價的方式維持利潤,否則就做不了。一家獨大結果就是大幅漲價是家常便飯。

京東,拼多多,唯品會三家對阿里的訴訟,是特別重要的訴訟,這是對網購市場秩序要求的開端,要求監管。


西格瑪的化學


時長四年的京東訴天貓“二選一”案,今日迎來新變化,拼多多、唯品會作為共同訴訟人加入,三家聯合與天貓公堂對陣。從股本結構來看,騰訊是這三家公司共同的最大股東,等於是騰訊系電商平臺對天貓發起的一次圍攻。戰局未卜,不過這是否也說明,沸沸揚揚的“二選一”之爭,背後別有隱情,騰訊下的一盤大棋?

京東起訴天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索賠 10 億元,現在拼多多和唯品會也分別向法院提出申請,加入京東對天貓提起的 “二選一” 訴訟。2015年“雙11”前夕,京東向工商總局實名舉報阿里擾亂電子商務市場秩序,在“雙11”促銷中脅迫商家“二選一”。當年年底,京東將天貓訴至法院,雙方的戰事正式升級。

彼時,拼多多剛剛成立不久,尚未參與京東與天貓在“二選一”輿論場的激烈交鋒,拼多多加入“舌戰”始於2018年。回溯公開資料可知,當年度“雙11”前夕,多家自媒體爆料拼多多商家遭遇天貓“二選一“,拼多多創始人達達隨後在朋友圈發文,指責天貓強制拼多多商家“二選一”。此後,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和達達分別多次公開聲討“二選一”,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今年雙十一。

京東與拼多多與天貓,無論是商業競爭還是輿論舌戰,均對壘多年,積怨頗深,本次聯手訴訟天貓,也稱得上“情理之中”,單唯品會之前在此事並沒有太多引人注目的舉動,此番主動申請加入“二選一”訴訟頗令人意外。然而,查看三家公司的工商資料後,這個疑惑可能得到了答案,京東、拼多多和唯品會在訴訟之外,還有兩個明顯的共同之處——這三家平臺的股權結構中,騰訊分別持股17.8%、18.5%和8.7%,都是除了創始人以外的最大股東。

這場公堂對陣,可以稱得上是騰訊系三家公司,聯手對天貓的一場戰役。

回溯三家公司的成長曆程,在法庭之外,騰訊系對天貓在商場上的戰役,早已經有明有暗打了許多年。

“二選一”,或許只是戰火硝煙中的一枚煙幕彈。

1

“二選一”源起“3Q大戰”

“二選一”這個說法最早出現是在2010年11月3日,騰訊宣佈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用戶必須卸載360軟件才可登錄QQ,強迫用戶“二選一”。從2010年到2014年,兩家公司在輿論場來回廝殺後,兩家公司最終對簿公堂。這場著名的互聯網商戰,被稱作“3Q大戰”。

騰訊隨後宣佈,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因“360屢屢製造‘QQ侵犯用戶隱私’的謠言,對QQ的安全功能進行惡意汙衊”等原因,騰訊將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用戶必須卸載360軟件才可重新使用QQ。也就是是說,360和QQ兩者之間,用戶只能選擇其中之一。“二選一”一詞,由此進入公眾視線。

2010年時,京東的主要競爭對手尚且是噹噹。當時,噹噹在上市的當天,公開宣佈開啟價格戰,數天後,劉強東公開爆料:噹噹向出版社發函,要求出版社在噹噹與京東之間進行“二選一”,京東作為網絡圖書零售行業的新玩家,銷量不如噹噹,這使得更多出版社選擇了當當,放棄了京東,很多出版社不再向京東供貨。

這場京東和噹噹之間的交鋒,是當年“3Q大戰”後,另一場引爆輿論的著名商戰,也被視作電商平臺激烈競爭的表現。

時移境遷,到2015年第三季度,噹噹最後一次發佈財報,營收僅為京東的5.5%。京東的聲討“二選一”的對象也換成了天貓。

該年“雙11”前夕,京東向工商總局實名舉報阿里巴巴擾亂電子商務秩序,在大促過程中脅迫商家“二選一”。之後阿里則回應稱,“不能把碰瓷和炒作當作事業。我們尊重實名舉報,但今天是雞實名舉報了鴨,說鴨壟斷了湖面。”

此後數年間,“二選一”在電商間的舌戰逐漸升級,幾大主要的平臺紛紛進入戰局。

2017年“雙11”前夕,正當京東指責阿里巴巴“二選一”時,蘇寧以同樣罪名發文怒斥京東,“京東發明的二選一霸權行為和基於此產生挾制商家的系統化手法,在過去30年聞所未聞。”

同樣在“雙11”前夕,2018年拼多多開始指責天貓“二選一”。今年,一年一度“雙11“電商價格戰、補貼戰打響之際,”二選一“的話題也被再次點燃。而京東、拼多多、唯品會聯手起訴天貓的消息,意味著歷經數年後,騰訊系的電商平臺開啟了配合作戰的模式,開始從各個層面出擊,力圖合圍天貓。

2

風起於青萍之末,騰訊合圍早有端倪

實際上,這場合圍早有端倪。追蹤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騰訊系在其中的競爭佈局。

早在2014年3月10日,騰訊與京東聯合宣佈騰訊入股京東15%,成為其重要股東。騰訊科技在其官網發文稱,“這是中國互聯網版圖一次重要碰撞。騰訊此舉使旗下電商與京東化干戈為玉帛,聯合成為盟友,共同對抗競爭對手阿里。”

5年前,京東即宣佈正式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5年內京東成為騰訊的首選實體電商合作伙伴,且排名需高於其他電商公司。該協議還約定,京東可以獲得微信排他性的一級電商入口,以及手機QQ入口。

這在當年即被視作騰訊對京東獨有的流量加持。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商平臺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流量入口與品牌商資源兩個方面。其中,流量是對消費者注意力的直接爭奪,有流量才有消費者進來,才能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駐。

長效穩定的流量來源一直是稀缺資源,騰訊多年來穩坐互聯網流量的頭把交椅,佔據全市場流量份額的42%以上。騰訊的社交產品優勢,可以讓電商平臺獲取更多的低價優質的流量增量。騰訊與京東的合作,也被業界視作在“雙11”資源爭奪戰上主動出擊的表現。

除了京東,騰訊還分別與拼多多、唯品會甚至蘑菇街達成了合作,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騰訊的流量輸血。拼多多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2月,拼多多與其主要股東騰訊達成五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支付解決方案、雲服務和用戶互動等多個領域合作,同時探索並尋求潛在合作的機會。微信用戶可直接訪問拼多多移動平臺,也可通過微信和QQ等社交網絡“拼單”——通過在社交網絡上分享商品信息,或邀請親朋好友和其它社交網絡好友“拼單”,來獲取折扣。

對以社交電商起家的拼多多而言,騰訊的流量可以成為一個增長動力的源泉。從成立到年度GMV(網站成交金額)過千億,拼多多隻用了三年時間。為了達到同樣的成績,淘寶跑了5年。

唯品會則和京東與騰訊同時進行了流量合作,三方在戰略業務上構建合作共贏生態鏈。騰訊將給唯品會微信錢包入口,提供微信平臺流量合作。京東將為唯品會在京東app首頁和微信朋友圈京東入口首頁提供入口,並將幫助唯品會在京東平臺上完成一定GMV銷售目標。

過去數年中,騰訊顯示出清自己的電商業務,然後持續加註京東、拼多多、唯品會。騰訊利用自身的的公眾號、小程序、支付等工具,與持股的數家電商在供應鏈和物流、金融系統全面打通線上線下的營銷場景,實現數據、場景和鏈路的用戶閉環。

當然,在騰訊打造的社交流量場景中,阿里系的產品是不能涉足其中的——微信屏蔽淘寶、天貓的購買鏈接多年,淘寶和天貓只能向騰訊系以外的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開拓流量,但需要付出鉅額成本。以抖音為例,今日頭條與阿里簽署的年度框架協議達到了70億元的費用——相比之下拼多多“百億補貼”也不過才多30億。

兩相對比,一方是騰訊系3家低成本低投入地實現用戶增長,另一方是淘寶天貓高成本的外部流量,明顯更加吃力。

3

騰訊系的車輪戰術意味著什麼

除了流量的傾斜,就“雙11“的價格戰而言,也可以發現騰訊系三家有沒有可能協同競爭態勢——通過有側重的商品補貼,加大單品類的力度,來形成絕對意義上的價格優勢,以此來獲取用戶。

3C數碼、生鮮超市、運動服飾,這三塊電商收入的大類目成為了今年雙十一的重頭戲。三英之間配合默契,基本形成了錯位優勢,來對壘阿里巴巴。其合縱連橫的效果,強於均攤式的優惠補貼,更能刺激消費者尤其是價格敏感性的消費者對於平臺的選擇。

從拼多多來看,蘋果產品是最大的補貼類目,其次集中在3C家電化妝品等標品領域,從今年618開始,拼多多就宣佈進行100億預算補貼手機數碼、美妝、母嬰百貨等多個品類,並稱這一補貼還將在雙十一期間延續。

由於京東本身在這一塊處於強勢地位,拼多多的擠壓使得天貓旗艦店和淘寶C店的壓力越來越大——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本年度雙十一,天貓不得不跟進拼多多補貼,反常的提前降價蘋果產品。

京東補貼品類放在首頁的是超市、母嬰、糧油等需要更高信任度的產品上,京東則於10月17日,天貓啟動會前召開了“雙11”發佈會,也官宣了史上最大力度優惠——“超級百億補貼,其中稱,將至少為PLUS會員節省90億元。”除此之外,京東的策略還將重點惠及下沉市場。生鮮超市是電商們的下一個重點領域,但拼多多沒有參與這塊的爭奪。

至於唯品會,則依然專注於發力男女服裝服飾、運動品類。其中不乏對天貓舉措——唯品會宣稱將在雙十一期間開放為期2小時的限量補貼,針對服飾、美妝、體用、家居、母嬰等品牌商家進行特賣,這幾類商品正是天貓與淘寶平臺傳統的優勢品類。無論是百億補貼還是品類的卡位,對應的,都是商業競爭中的手段與策略。

按照一般司法程序,京東、拼多多和唯品會向法庭提交加入訴訟申請後,是否能夠成功,還需要等待法官的意見,期間天貓也有機會向法官提出反對拼多多和唯品會參與訴訟。

無論騰訊系下的這三家公司,是否會被法庭准許,共同起訴天貓,這場拉開序幕的商戰,接下來只會更加激烈。

對用戶而言,電商大戰,除了有好戲看,還可能有更多雙十一的羊毛可以薅。


顏西跳蚤


雙十一來臨之際,各大電商可謂是卯足了勁備戰,紛紛出臺各類促銷活動,甚至打出來平臺補貼的口號,企業更是將雙十一作為銷售的商機,紛紛在各大平臺鋪貨,以求理想的銷售業績。據悉雅詩蘭黛預售不足一小時破億,預售金額已經超過去年雙11金額,面對如此盛況,各大商家自然哪個機會也不願意錯過,紛紛在個大電商平臺鋪貨。

然而,一定時間內消費者的購買需求是相對固定,從一家電商平臺買就不可能從另一家買,這是顯而易見的,最終哪裡買自然還取決於消費者。然而據悉天貓要求商家二選一,簡單來講就是要麼選天貓合作,要麼選京東,對商家提出要求。通常對商家來講,無論顧客從天貓還是京東購買產品,都是自己的產品銷量,倘若只選一家,勢必失去另一家電商平臺的銷售,現在各大商家競爭激烈,此舉取捨兩難。

市場本來是一個公平的機制,無論是商家在哪個平臺銷售,還是消費者在哪個平臺購買,只要合理合法,都是他們的自由選擇。隨著阿里巴巴做大,天貓此舉有壟斷之嫌,市場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市場,任何一家獨大,都不是健康的狀態。京東、拼多多、唯品會都是騰訊系,此舉也可謂是彼此的交鋒。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