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到哪里当官,都不要他?

Anne_心语


孔子所述的道,是三代以来中原秩序的根本所系,是跟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关系的,开不得半点玩笑。但是宋明以来,人们对孔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晚清民国又在西方影响下搞“孔教”,导致其名声彻底败坏。人们对真实的孔子已经完全没有认识了。


真实的孔子

孔子最重要的著作是《春秋》,他之所以不被当时的诸侯待见,也正是因为保有这种后人所不理解的思想。他的其他方面的成就,如私学教育,在生前就享有大名,无人不敬。在学问上,他堪称超级人物,能够下笔成经,半个字都没有改动余地,读起来犹如自古相传的经典,这种成就是历代所罕见的。但他之所以命途坎坷,颠沛造次,全在于他对三代王道的理解和执着,使得“乱臣贼子惧”。


孔子所述的春秋义理,类似一种判例法,在记述历史事件中,夹入判例,对士人以上人物和实体的政治行为做出裁判。这种传统实际上深入民间,至今仍是中国人评判问题的习惯思维。它本身源自周王室的春秋判例,当王室强大时,春秋所做的判决是能够得到执行的,例如金文有不少是王室裁决诸侯纷争的案例(散氏盘、琱生三器等)。这是实实在在的法律,其后面是有西六师和殷八师来保证的。但是,周幽王的六师在与犬戎的战争中全军覆没,王室东迁后虽然也能建立召集军团,但繻葛之战后霸政崛起,王室再也没有能力实行这套法律。


春秋是本什么书


而孔子却异常执着,广泛搜罗和阅读各种“春秋”,最终依托鲁国史做了一本《春秋》。这种体例在一二百年前都不陌生,世人也习以为常,但是在他的时代,这套东西却多少有点迂腐,且非常讨厌,约束了各种政治势力的行为。

《汉书·司马迁传》: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为何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之董生:‘周道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时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经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与,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大致上,孔子所述的春秋判例有这么几条原则:


一,只责贤者、不责庶民。这是针对“政治行为”的,非政治行为则不在考虑之列;所以它的对象是士人以上的社会精英,庶民不承担政治责任;

二、以五等爵为主的一套名例体系作为裁判方式。五等爵众所周知,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再是“氏”、“人”、“直名”、“刺名”,例如,对楚国的各种政治行为,可以根据德性的高下,分别判决为:楚子、熊氏、楚人、楚、荆蛮;对齐国的政治行为,可以分别判决为:齐公、齐侯、齐伯、齐子、田氏、齐人、诸田、姜戎/莱夷。这套体系把一个政治行为的高下,排序为:积极主动、符合礼法、不合礼法但无危害、不合礼法且有危害、无耻、混账、突破底线、禽兽等等几个等级。在周天子强大之时,“无耻”以下都会被王室痛惩,甚至灭国。

三、国际战争法原则。当时的诸侯之间的冲突和战争行为,按照违法和严重程度依次也分别排序为:侵、伐、战、围、入、灭等,侵相当于小规模冲突,伐相当于中等烈度战争,战相当于大规模战争,围则开始涉及无辜百姓,入是全面军事占领,灭是消灭国家实体。后三种是特别恶劣的,最恶劣的是灭国。一般来讲,灭国是大罪,因为当时的观念,社稷是天授的,一旦开启灭国模式,则一定生灵涂炭。


春秋当然还有很多原则,都是周王室曾经实行的法律体系,包括贵族亲属法、爵位继承法等等。虽说文本与现实可能想去甚远,但有总比没有好。这些基本上就是孔子最大的坚持。他希望有一个霸权能够转入王道,给天下乱世重建秩序。这就是他经常说的“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这种道理,也是他做鲁春秋的初衷。为此,他用了一个“三王/三通”理论来给当时和后世提供路径,那就是“前王、后王、时王”。但由于这套学问极为精深,他活着的时候也不见得就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他死后不久就出现歧义了,即“儒分为八”。后世的荀子解释道“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最接近他的本意,意思是重建一个王道秩序,必须参照前往的精神、后王的制度,例如,明朝建立时,应该参照宋朝的精神、元朝的制度。


孔子平生是异常保守的人,坚持“述而不作”,没有发明什么新思想,说的都是三代实际实行过的东西。但后世往往抓住他的“微言大义”而妄加发挥。


历史咖啡


原因很多:

1、孔老二学说不能强国强兵。

2、孔老二学说不能富国富民。

3、孔老二的假仁假义在春秋战国没有用。

儒家,跪舔权贵,捞官揩油。

孔老二:蔑视女子,轻贱平民,跪舔权贵。

孟子:嘴炮无实,虚言正气,酸腐自雄。

朱熹:狂妄无知,要灭人欲,饿死事小。

王阳明:困于心,内求无得。

腐儒是华夏千古毒瘤!

腐儒理论从一出现就是破产的: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百家争鸣,腐儒理论之是其中最垃圾言论之一,腐儒言论属于下三滥的三无产品:

1、无师自通编造的上古禅让,自己删除篡改附会编造历史,以此来支持自己的垃圾言论。

2、无人承认其有思想,被诸子百家及民间高人嘲笑,孔老二在自己的时代就是丧家之犬。

3、无人愿意用其垃圾言论,孔老二周游天下,游说72国国君,没有一个正眼看孔老二的。

腐儒妄图复古奴隶制:

儒家:君臣父子。真权贵,假仁义。

腐儒的假仁假义就是垃圾:

腐儒的仁,同一阶级同一待遇,是标榜剥削的合理化。

腐儒的义,民交税参军是义务,贵族享乐受尊敬是权利。

孔老二是个被高估了的不学无术的伪君子,官本位思想的忠实粉丝,贵族阶级的走狗,跪舔当权者的舔狗,蔑视女子、轻贱平民的混账而已。

腐儒追求的是做官,腐儒都是官迷,孔老二游说72国君主的目的就是忽悠个官当当,做伪君子,满口的假仁假义是腐儒的画皮,复古奴隶制、教人做狗做奴隶是腐儒的真面目。

孔老二是华夏千古毒瘤:

孔老二本身就是罪人,删除篡改历史。

腐儒是反动的,妄图复古奴隶制,腐儒是僵尸还魂,臭不可闻。

孔老二是个二货,整天宣扬让人怎么做狗做奴隶。

孔老二是奴隶主的代言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腐儒都是伪君子,骗别人做奴隶,他自己做官耍嘴皮子。

腐儒是华夏千古毒瘤,祸害华夏两千年。

腐儒烂嘴治天下。

孔老二其实只是个失败的投机者:

孔子厄于陈蔡,被当地人评为“丧家之犬”。

到楚国被楚狂人凤歌嘲笑。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丧家之犬!丧家之犬!

孔老夫子曾经周游列国,见72国国君推销自己的腐儒理论,可惜都不招人待见。

当然,子见男子(南子)这事咱不能深究,毕竟,孔老夫子除了高大,他其实并不是小白脸。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垃圾话一大堆,把老子给听烦了。

老子打断孔子,对他说:老二呀,你那些话都是死人说过的,说那些废话有毛用?赶紧回去洗洗睡吧。











用户1789621402868715


孔子的一生是跑官要官的一生。他周游列国,兜售治国理政的方法,终“为权臣所轻蔑,为野人所嘲笑,为暴民所欺负”,“惶惶如丧家之犬”!


为什么会这样,咱们用几个小事实说话。

孔子曾受鲁昭公的礼遇,但在鲁昭公被家臣围攻之时,孔子及其弟子没有任何表示,后来鲁昭公逃到齐国去避难。

鲁国大乱,孔子就去了齐国。但他不是去帮助鲁昭公复国的,而是当了齐卿高昭子的家臣,以求得与齐景公交往的机会。

没想到被齐相晏婴揭了老底,没得到重用,又回到了鲁国。


孔子在鲁国从政失败,流窜各国跑官要官,第一站是卫国。卫灵公盛情接待孔子,卫灵公的宠姬南子甚至和孔子暧昧。

但后来卫国爆发内乱,孔子立即就带着贤徒们离开了卫国。

食人之禄,却不忠人之事,请问儒家们所看重的义和脸呢?你就是养几十条狗好几年,你遇到坏人,狗也不会全丢下你跑了啊。


这样喂不熟的白眼狼,换你是君主,你愿意用他吗?


猛哥厉史


首先这个前提是错的哦,孔子曾经在鲁国做司寇,三个月政绩斐然。后因国主淫逸。辞官而去。曾经齐景公也问政于孔子并且准备重用孔子,后被宴婴劝阻。孔子有才,但是很多诸侯国却不重用他,这是为何?我将用关键的语言进行分析,就不多做累赘的陈述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惧怕孔子的影响力。

自古以来,君主最怕的是臣子功高盖主,臣子的威信如果超过君主,很容易军权旁落。孔圣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很多位列诸侯各国担任要职,且深受尊师重道思想的影响,这么重要有影响力的人,不管到哪个国家,对君主来说都是一种威胁。

第二,抗拒孔子的礼制思想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与礼,其中的礼制思想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朝中的繁文缛节。诸侯势大,挑战周天子的权威本来就是以下犯上,违背孔子的思想,如果你是君主,你会留下一个与自己志向违背的孔子吗?孔子维护周朝礼制,而诸侯做的就是以下犯上的事。

诸侯争霸四分五裂的周朝

第三,孔子的治国思想不适合目前的政治需要

孔子的治国思想的以德治国,轻法制。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明孔子谦虚,但孔子并不是那么大度的人,很难容忍与自己违背的理论其中特别是法家思想,法家代表与儒家代表总是互相嫌弃,法家认为儒家空谈仁义,儒家认为法家专制血腥。但是春秋晚期是一个变革的时期,是法家思想大展光芒的时期,主张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适合诸侯的政治需求,动荡的社会也需要法家的理论治理国家,而孔子的儒家学说理论,更适合太平时期。而不是动荡的春秋战国年代。

第四,孔子心中的大抱负导致他辞官。

如果说只是随便安排一个职位给孔子的话,相信很多诸侯都可以做到,但是孔子的抱负不仅于此,孔子想要实现他的政治理念,让一个国家作为他理论的试验品。所以不会屈居,不会放弃自己的标准,子贡也说过,老师的思想博大到了极点,所以没有国家能够容纳老师。所以他劝孔子降低标准,但孔子却说子贡眼光短浅。

子贡

总结一下就是孔子的理论思想并不适合当时的社会,是理想中的政治思想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相违背的。但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他的儒家思想也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一直延续到清朝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欢迎补充!喜欢历史的可以关注下,一起探讨。


老刘品读历史


可怜的孔子思想体系结构,生不逢时。复辟奴隶制不得人心,天生仲尼无用而离世。

奴隶制彻底崩溃,新兴的地主阶级不买他的账。逆历史潮流而动,用他当官,此国必将灭亡。所以,他到处碰壁。


海阔天空146023514


孔子思想学说是治国安民之道,而非攻城掠地、成王称霸之术,而春秋战国时期,周王衰微,诸侯争霸,仁义忠恕等儒家理念不符合君主们野心勃勃的需求。由于孔子没有能够长期担任高官,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些人就抓着不放,夸大其词,评说他的学说一文不值,人品也是一地鸡毛。

不要忘了一个事实:自汉武开始,两千年中绝大多数时间段里都是尊孔的,各级教育主要教材都少不了儒家经典;大多数年代里,儒家学说都是官方主流理念;在中国及东亚大地上,孔夫子一直受到尊崇。至今,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还有致敬孔子的孔庙,除了宗教之外,可以说没有第二个中国人或任何国家的人,受到如此普遍长久的尊崇。

只是从清末开始,受日本人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尤其是日本留学回来的书生,开始把贫穷落后归罪于儒家和孔子,甚至归罪于汉语。从他们开始,许多国人竟然忘了(或根本不知道),在秦——清之间的约20个世纪中,除了清末的一个多世纪之外,中国一直领先于欧洲,许多时间里甚至是世界上最为繁荣发达的国家。

在儒学最为昌盛的宋朝,发明创造最多,四大发明之三出于此期。国家弱、国土小的南宋虽然不强大,但却是真正的富甲天下。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南宋首都临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为富庶的城市。当时临安府九县上户口的人就有124万,而此时欧洲最大城市威尼斯仅10万人。

近一个世纪中,对孔子的批判和抹黑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的正常认知,但这些批判基本都是为了一个什么目的,而硬拉孔子作为替罪羊而已,要么对他的话断章取义,要么把他就事论事的一句话放之四海,如果这样去评论一个人,那世界上就根本没有好人,更不用说伟人。

例如因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句,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冒犯了现代中国一半的人口,却极少有人先搞清楚孔子当时的具体情况,几乎没有人设身处地地想到这不过是针对具体人的一句气话而已。而且,即使孔子有些歧视女人,这在男权时代也见多不怪。现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仍然男女同工不同酬,女人结婚后要改用夫姓,实际都是男权时代的特征。

这里的难养无非是由于具体原因,针对具体人,发个感慨而已。这让我们不由想起全国人民学习背诵的那首诗词中,竟然有大无畏的 不许放屁,这肯定是针对具体人具体事,谁也不会推而广之地去理解。所以,也不易对孔子因一事对一人而发的牢骚,推而广之,再无限上纲。

另一句经常被批判的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据《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里孔子说的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这样的话本来没有任何问题,尤其是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但好事者们为了批孔,做出了另一种解释,那本不是孔子的问题了,但却让亿万中国人长期误解,乃至批判孔子。

两千多年前就事论事的某个观点或某句话,今天即使平心静气地去看,也肯定经常会有不同理解,甚至完全相反的认识和理解。在一个特殊情况下,尤其在激动时针对某个人的一句话,更不能作为一个放之四海的普遍观点去评论。至于为了特别目的,故意去歪曲孔子的话,那就根本没有不可以“发现问题”的话了。

与孔子有关的另一个曾经被广泛接受却不自知的滑稽高论是:以儒学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封建中国(秦清阶段)贫穷、落后、愚昧、黑暗,真是大睁着眼睛胡说。欧洲古代最强盛的古罗马帝国与秦帝国不在一个层次,打遍欧洲的亚历山大与汉武帝的势力不可同日而语,千年的黑暗中世纪就更无法与唐宋元明时期的中国相比。贫穷落后愚昧从何谈起?孔子和儒学的罪过又从何谈起?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封建”的正确含义是“封”土“建”国。从中国历史上看,可以称之为“封建”社会的应该只有周朝的前几百年,而秦—清时期几乎是封建社会的反面—中央集权国家。因此,“封建制度” 一词是某些人对待我优良传统和辉煌历史的指鹿为马式错误命名。

由此还产生了更为荒唐的一批名词:封建专制思想,封建残余,封资修等等。而且这个错误地近乎滑稽的命名竟然流行了几十年,且至今还仍然被一大批老脑壳在使用,也只能用可笑二字一言以蔽之了。


无中生有hz


一个跑官要官的废物,真当大家傻啊,处于战国时期,谁用他的学说治国,谁傻,他的学说只适合大一统情况下,统治愚民的,一有外敌,就完蛋,亡国完种的那种。


醋酸了


首先,不是“孔子到哪里做官,都不要他”,而是孔子在各国都得不到重用。如果了解孔子的一生,就知道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孔子得不到重用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时运不济。

孔子的一生有两次离开鲁国,第一次是在三十五岁,第二次是在五十五岁,你所说的“孔子为什么到哪里当官,都不要他”,应该是孔子五十五岁周游列国的事情。

第一次,被迫离开鲁国

孔子三十五岁时,是周敬王三年,鲁昭公二十五年。这一年鲁昭公攻打季孙氏,由于季孙、孟孙、叔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而且三家实际上掌握了鲁国的政权,所以联合反抗鲁昭公,鲁昭公兵败后投奔齐国。

由于鲁国动乱,孔子不得不带领弟子到齐国避难。到了齐国后就做了高昭子家臣,并通过他进见了齐景公。

于是,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而齐景公也很赞赏孔子,并且想把“尼溪”封给孔子,但受到了晏婴的阻止。

晏婴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见《史记》孔子世家)

从晏婴的看法中我们就能理解当时世人对儒者的态度,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儒者能说会道,不遵法度,靠游说求官,太过重视繁文缛节等等。

所以齐景公也对孔子说:“吾老矣,弗能用也。”

后来,有齐国大夫扬言要杀害孔子,于是孔子从齐国返回鲁国。

第二次,孔子主动离开鲁国

从三十八岁到五十五岁孔子一直在鲁国,而且后来受到了鲁定公的重用。期间,孔子从中都宰升小司空,由小司空升大司寇,最后执掌相事。

由于鲁国文事武备都得到大治,引起了齐国的畏惧。齐国于是选了八十个美女,穿上华丽的衣服,和三十四匹马一并送给鲁国,安置在鲁城城南。

鲁国的季桓子非常喜欢这些礼物,穿上便服再三前去前去偷看,还带着鲁定公出游。后来,鲁定公荒于女色,怠于政事,多日不听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于是离开鲁开始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

在这十四年中,有和鲁定公相似的情况。比如,卫国卫灵公年老,懒得处理政务,所以不重用孔子。(灵公老,殆于政,不用孔子。见《史记》孔子世家)

还有像齐景公一样,要封地给孔子但受到阻挠的。比如,楚昭王想要封给孔子七百里土地,但楚国令尹进言说:“周文王开始时只有五十里封地,最后就能称王。如果给孔子七百里土地,又有众多贤能子弟辅佐,这对楚国有害。”后来楚昭王打消了分封孔子的想法。


所以,孔子之所以在周游列国都得不到重用,和鲁定公的情况是类似的。毕竟,像周文王和周武王那样,孔子所理想中的君主在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

陆仁璋


孔老二在他的那个年代就是典型的奴才型砖家叫兽,带着他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极具阿谀奉承谄媚的投名状四处讨好要官当,这种小人没有那个国君看得起他。


红衫树16


因为,孔子只重说教,不重践行,所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出生的年代又是春秋战国,各诸侯国都危机四伏,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需要的是实力,需要的是;富国强兵,显然孔子的说教不行!当时各国需要的是,变法图存,而孔子思想,只适和盛世说教,忠君愚民,不适合富国,不适合强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