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之——究竟誰是真正的取經人,絕對不是唐僧

西遊記之——究竟誰是真正的取經人,絕對不是唐僧

《西遊記》講得是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便是沒讀過原著的孩童也知道這一點,然而真的是這樣麼?或者說,去西天取經的主角真的是唐僧麼?

未必!

書中故事一開始就是寫孫悟空的。很明顯,他才是男一號。如果西天取經每一人是唐僧的話,按寫作慣例,唐僧才應該是首先出現在第一章節的,然而不是,吳大爺首先給我們展示的是花果山的石猴,也就是後來的孫悟空——唐僧這一形像直到第七回方第一次出現,而且我們都知道原著中甚至根本沒有唐僧的過往故事,唐僧父母的傳奇故事是後人加上去的,所以並不在100回目之中。便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清楚的明白,所謂的西天取經,並不是唐僧去取經,而是孫悟空!

佛祖想著尋人來西天取經,如果心目中的期望人選不是唐僧而是孫悟空,那麼我們自然會奇怪,既然如此,那何必要憑空讓唐三藏插一腳進來?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就不能說西天取經的主角是孫悟空。

按書中記載,這唐三藏原本是如來佛的第二個弟子,叫金蟬子的。當然如果我們對佛學稍作了解的話,就會知道,這根本是謊言,因為佛的兩個大弟子太有名了,一個叫阿難,一個叫伽葉。這兩人就是後來唐僧師徒五人(不要忘記白龍馬)到西天后被勒索要“人事”的那兩個傢伙。也就是說,如來佛根本就沒有一個所謂的叫什麼金蟬子的二弟子。

西遊記之——究竟誰是真正的取經人,絕對不是唐僧

退一步講,便那唐僧是如來的弟子——無論他是大弟子還是二弟子——既然他當年犯了佛法,不安心修行,被貶到凡塵,經歷十世修行,我們自然可以奇怪,何以非要等到這第十世才讓他來取經,而不是第九世,第八世,或者說等到第十一世第十二世?大家知道九在古代中國是最大陽數,佛門也重九,所以唐僧取經要九九八十一難才行,就因為後來少了一難,那觀音還要憑空加上一劫於他們,以湊足八十一難,便是為了這九數之故。若這樣想,那應該唐僧在第九世時來西天取經才更合乎道義。

可偏偏唐僧沒在第九世來西天,而是到了第十世。為什麼?很明顯,就是為了在等待孫悟空!因為在如來的眼裡,或者說如來所期盼的取經人根本不是什麼東土大唐的唐三藏,而是他覺得能力更出眾不凡的孫悟空!做為西天集團的董事長,他當然更喜歡有能力的孫而不是那個笨蛋唐。這才是聰明人的選擇。

但很顯然,孫悟空的能力太強大!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如來早就領教了。那就是五百年前,孫猴子鬧天宮的時候。這個受天地日月精華所生的石猴,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不凡身份。一出生便驚動天庭,當時玉帝老眼昏花,儘管讓千里眼順風耳詳細查詢了一番,卻沒有放在心上,以至釀成後來的大禍。很顯然,孫悟空出世的時候,玉帝都已經知曉,想來佛法無邊的如來更是早已知曉的,或者說便是觀音也能知曉的,佛祖人才濟濟,比玉帝那可強得多了!要說石猴問世,僅僅道家知曉,而佛家不知,那真是天大的笑話!更有可能,如來早就知道這個小石猴一定會惹出大麻煩,可他就是不說。他不說,是因為他想看玉帝笑話——佛心不善,可見一斑——或者說他在等待玉帝最後求他,滿足一下他的虛榮心,以顯示佛比道要厲害!

事實正和如來所料想的一般,玉帝那老傢伙無法降伏那天生石猴,終於在狼狽萬分時大叫“快去找如來佛祖!”

如來果然就來了。而且很輕鬆的就收伏了孫悟空。

這很讓人大跌眼鏡。按說不應該是這樣的呀,那孫悟空是什麼人?那是十萬天兵天將也未能降伏的傢伙!怎麼一見了如來卻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呢?佛法也太牛B了吧,喬達摩悉達多就那麼囂張,比老子李耳要厲害這麼多?!

西遊記之——究竟誰是真正的取經人,絕對不是唐僧

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這是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觀音。毫無疑問,觀音一出場就是做了一個間諜的。

孫悟空大鬧天宮,觀音在場的。按說這是道家天下,她本不應該出現的,可他偏偏就出現了。要記住這一點:無論什麼時候,不該出現的人物出現,總意味著別的事情。很明顯,佛門早就知道花果山出了石猴的,而且知道是個大麻煩,但究竟這個石猴有多大本領,佛祖也不很清楚,所以暗暗的派了觀音同志來打探一下消息。做為一名優秀的間諜,觀音任務完成的相當好,她親眼看著孫悟空與以玉帝為代表的道家斗的火熱,卻從不主動伸手——要知道那觀音也不是等閒人物,一樣是法力無邊的主,可她就是不出手,也可能她想出手,可她不能違背師父的命令,因為如來想看道家笑話——她做得唯一一件事就是舉薦玉帝的外甥二郎神。

二郎神是誰?是二郎小聖!不得不佩服觀音同志,太有創意了,讓小聖來降伏大聖!

答案還用說麼?二郎小聖在天兵天將佈下天羅地網,在梅山兄弟層層埋伏下,又放出了哮天犬,依然不能取勝。於是間諜觀音就將這一訊息傳給了老闆如來。

與道家那班莽漢不同,如來一出場,就不像是要打打殺殺的,而是打賭。做為西天集團的董事長,居然要和一個妖精打賭,這不是笑話麼?為什麼要這麼做?很顯然,是因為如來聽了觀音的報告後,也無必勝孫悟空的把握。

年輕就是誤事呀,老話說得好,薑還是老的辣。石猴畢竟太年輕,所以這個賭一打就成,所以這個賭出便一打就輸!孫悟空便從此壓在了五行山下。

為什麼如來不乾脆殺死孫悟空?你以為是佛講慈悲?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佛固然是說大慈大悲的,可一樣也是講魔除衛道。就是唐僧那皇帝哥哥,當年也有十三棍僧護唐王的。法海不就一心想滅了白素貞麼?白素貞不好麼?哪裡不好,好得很,放在今天就是三好學生,三八紅旗手!但法海還是一心想滅了她,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她是妖精!孫悟空呢?當然也是妖精,而且是更純粹的妖精,他根本就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無父無母。可如來卻不殺他,為什麼?想來就是因為他知道孫的厲害,知道這是一個好打手,比那佛門四大天王要強得多。這一點由後來如來封孫悟空的職位便知道。取經成功後,孫悟空做的是“鬥戰勝佛”,擺明了是要他以後為佛門——或者說為如來——打打殺殺的!孫悟空的佛其實只是一個佛門高級保鏢罷了。

西遊記之——究竟誰是真正的取經人,絕對不是唐僧

但這樣一個人物要他為佛門效力容易麼?當然不會!這主是要做齊天大聖的!所以如來想到了一個好說主意,這個主意便是取經!讓孫悟空來西天取經,折磨他,擺佈他,打掉他的雄心,消磨他的壯志,讓他從此對佛心生敬畏。

從東土大唐到西天的距離當然不近,有十萬八千里之遙,可惜這個距離對別人來說是遠了些,可對孫悟空卻只是一個筋斗的事。要是讓他小子一個筋斗便取成了經,顯然太容易了些,不但不能打掉他的雄心,反而可能會強化他的壯志。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就明白為什麼要有一個唐僧出現了。

如來將孫悟空壓了500年,就是為了等待唐僧的出現。這500年唐僧至少經歷了五世,可如來卻沒有放出孫悟空,固然有要他多吃些苦頭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想必是那幾世的唐僧性格不夠懦弱,行為不夠荒唐,所以才要一直等下去。唐僧的出現,其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參加取經團的唯一任務就是阻擋孫悟空的取經速度,或者簡單點說是來給孫悟空添亂的。肉眼凡胎,行不得雲駕不得霧,只能一步一步丈量這十萬八千里,孫悟空便會筋斗雲,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只好老老實實陪著他。

這還不算,如來更是歹毒的傳出“吃了唐三藏肉便可長生不老”的謠言。以至於唐僧西行一路步步該災處處有難,一時一刻也不得安生。這是為考驗唐僧麼?不是,如前所述,這是為考驗孫悟空!或者說是為折磨孫悟空的。

西行路上,大多妖精都是神仙親戚的——這很讓人懷疑,他們當年都知道孫大鬧天宮的事情,天兵天將都擋不住他,他們怎麼就有這麼大膽敢來打孫悟空的麻煩?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是上面人傳了話來:你們必須如此!放心不會有事的!能下這個命令的當然是玉帝。可再問一句玉帝敢麼?他不敢,五百年前他就讓孫悟空嚇怕了!他不敢為什麼還要下這樣的命令,很顯然是佛祖要他這麼說的。佛祖是玉帝的靠山。誰讓玉帝當年不爭氣要別人來幫忙呢,欠了人情總是要還的。現在就是還人情的時候了。當然,玉帝也很喜歡看看猴子栽跟頭的情形,滿足一下他當年的不快!自然如果東窗事發,他也可以對孫悟空說:不是我的主意,是佛祖要這麼做的,你不痛快你去找他理論好了!

這樣的命令一傳達,於是天上的狼啊兔啊獅子啊都來湊熱鬧了,將孫悟空弄了個七葷八素。自然這樣的事情多了,也傳到了許多不在編制的真正的妖精耳中,他們不幸將這吃唐三藏肉可以長生不老的謠傳當成了真理,於是犯下了致使的錯誤。這純粹是一個意外,玉帝沒想到,佛祖也沒想到,所以這些不在編制的妖精們便結局悲慘,全都喪生在孫悟空的棒下!比如白骨精。而那些打過招呼的在編制的妖精們,全都在最後一刻被人叫到“大聖饒命”而重新昇天。

西遊記之——究竟誰是真正的取經人,絕對不是唐僧

從這些事實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得出結論,唐僧就是來給孫悟空找事做的,為是為了不能讓其順利取經才出現在西行團的。為了更好的折磨孫悟空,如來還給了觀音三個金箍授意其傳給唐僧的徒弟,孫悟空便得到了一個金箍,也得到了一個永遠也逃不脫的金箍咒。這個咒讓他生不如死,只能老老實實的跟著唐僧那個笨蛋一路西行。

現在我們可以更全面的看一下唐僧這個形象了。做為西天取經團的主要領導人,他起了什麼作用?很明顯,一個積極作用也沒起,全是負面作用。走路,有白龍馬代勞,吃飯喝水降妖除魔有以孫悟空為主的四徒弟代勞!他什麼也不會做,只會念“阿彌陀佛”,當然更精通的是“金箍咒”!

他直接或間接引出了所有的妖怪,卻又一甩手將這些妖怪全交給了孫悟空處理。他從來沒擔心過自己的生死,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會死,這一點可能佛祖或者觀音曾經偷偷告訴過他。如果唐僧也會死,那唐僧肉還有個屁用——可惜那些妖怪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有也一些讀者說,唐僧是精神領袖。正是因為有了他,才凝聚起四位徒弟同心取經的信心和鬥志。這根本就是大錯而特錯了?唐僧能凝聚人心麼?答案是不能!看一下《西遊記》我們就知道,孫悟空是根本不想去取什麼經的,只是答應過別人(就是觀音),做為一個英雄形象,言必信行必果,不得不陪著那個笨蛋唐僧。豬八戒,根本不需要你來凝聚他,因為他從來想得都是“散夥”,因為他有高老莊的高翠蘭;沙僧,那根本就是一死腦筋的傢伙,觀音怎麼說他就怎麼做,根本不用唐僧來給他凝聚人心和士氣的。他在天庭是捲簾大將,聽著好聽,其實不過是個玉帝的傭人,不像豬八戒至少還是天篷大元帥,那是實權派,可以不鳥觀音的!至於那龍王三太子,就更不用多說了,根本就是一死刑犯,或者說是死緩才對,一心想解脫,不要說觀音讓他跟著唐僧,便是讓他跟著一隻狗去西天,他也不會有什麼意見和建議的。

所以,還是那句話,唐僧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必要的,他出來做取經團的首領,就是找麻煩的,或者就是為了給孫悟空找麻煩的!因為孫悟空才是真正的西天取經人!

西遊記之——究竟誰是真正的取經人,絕對不是唐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