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名物業負責人赴東街街道辦事處現場觀摩“取經”

自老舊小區改造後,我市四千多個老舊小區,在社區街道辦事處的牽頭下,引進物業公司對其進行管理。物業公司對小區的管理情況如何,小區居民的認可程度如何,一度成為社會多方面關注的話題。

200多名物業負責人赴東街街道辦事處現場觀摩“取經”

4月12日下午,呼和浩特市住宅小區環境秩序管理局長高翔,新城區委副書記李曉燕,新城區物業局及8個街道辦事處以及轄區的物業公司負責人200多人,前往新城區東街街道辦事處管轄的物業公司,現場觀摩取經。

觀摩組一行先後參觀了東街街道辦事處航院小區、計委小區、老缸房社區等創新管理模式試點推行小區的物業管理情況。在航院小區,觀摩組詳細瞭解了小區推行的垃圾分類處理運行情況,並對試點推行的紅色物業管理模式讚不絕口。觀摩組成員內蒙古瑞成物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街道辦事處聯合物業公司設置了綜合服務室、黨員活動室、紅色讀書室和小區百姓議事廳。通過搭建小區居民提問題、談看法、提建議的平臺和職能部門聯動解決問題的平臺,變“一言堂”為“眾人議”,專業化的解答大家關心的社情民意和社會公共事務問題。這樣的方式暢通了民意訴求渠道,促進了居民矛盾化解,讓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街道。這種辦法非常值得借鑑,回去以後,也要著手做這樣的工作。

200多名物業負責人赴東街街道辦事處現場觀摩“取經”

據瞭解,東街街道辦事處在計委小區、航苑小區成立了小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同時指導負責小區的物業公司成立了黨支部,並推行跨層級、跨領域、跨行業“四位一體”(社區黨總支、物業黨支部、小區聯合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的“紅色物業”聯合管理模式,彰顯“紅”的特色,體現“治”的成效,把物業服務建成黨的工作隊伍,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百米”。

200多名物業負責人赴東街街道辦事處現場觀摩“取經”

200多名物業負責人赴東街街道辦事處現場觀摩“取經”

在老缸房社區,觀摩組參觀了東街街道辦事處智慧物業管理中心。詳細瞭解了數字化城管系統在小區運行中發揮的作用。數字化城管系統的投入使用,通過專業信息採集員的巡查,發現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處理解決。在過去的一年裡,這種模式已經成為城市管理部門在管理城市大街小巷時所採取的一個重要手段。而這數字化的管理,如今也成為東街街道辦事處以及轄區物業公司,在管轄小區時的用到的新方式。

每到一處,觀摩組都會仔細瞭解物業運行情況,詳細詢問管理流程,將好的經驗一一記錄下來,紛紛表示要將好的經驗活學活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

新城區記者站 梁良供稿/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