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背口令的限制

背口令,能让你很快学会讲瑜伽体式,这个方法对于刚入门的教练还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一旦你习惯了背口令教学,可能会限制和束缚你对体式更深入和更全面的表达能力。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什么限制了你的语言表达

很多人的语言总结和表达能力比较欠缺,在接触一些新体式和新课程后,因为语言表达匮乏,很难驾驭和引领一节新颖独特的课程。

这也是很多教练头痛的事情,特别想分享一节不同以往的新课程,却总因为引导表达能力有限,而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一次次重复说生涩无味的话。

教练们认为,表达能力差是自己的硬伤,可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表达能力差呢?

其原因就是习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对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够信任,过多的精力放在担心上,害怕自己讲不清楚或表达地不够好,别人不喜欢自己。于是就生怕说错话,宁可按照别人的方式或书本上写着的文字内容去讲解体式。于是遇到一些新接触的体式,还有做不好的体式就不知道如何讲解了。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背口令会有什么影响

背口令很容易限制了你对自己身体的真实体验。

进入体式练习后,身体会出现各种感觉,你能通过拉伸感,了解这个体式作用到的身体位置;你能通过拉伸感的强烈程度,了解到身体关节紧张的极限;通过极限点的承受能力,了解需要借助的辅助工具或呼吸方法······

如此通过对自己身体体式的实践,去看别人表现的状况,进而给出具体的指导,以及用适合的语言去表达体式更安全和有效练习的方法。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就不可能用统一的口令去讲解。于是就需要指导老师通过现场对大家的观察,以及结合自己的练习经验展开讲解了。

瑜伽体式练习是通过身体的动作,动作中流动的感觉,训练自我观察的能力,挖掘身体的潜能。于是在体式引导时,也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反应,给出不同的引导。这可不是书上的口令能解决的问题,你要通过你现场看到的现象去展开讲解,以及想达到的效果给出提示和具体练习方法。

所以与其费尽心思背口令,不如多亲身实践和练习体式,不如多观察别人练习。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一次次尝试,尝试地越多,就越有自己的感觉和方法。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引导体式有哪些要点

我们今天以三角伸展式举例分享体式讲解方法!

一、讲出体式名称

你要清楚地表达出你要带大家练习的体式是什么?比如三角伸展式练习,你要告诉大家:下面这个体式是三角伸展式的练习。

二、讲出需要警告和提示的要点

腰椎不好的朋友要把上侧手臂扶腰练习,或借助一把瑜伽椅延展脊柱;其他朋友在练习时,要注意个人身体的感觉,跟随呼吸进行练习。

三、讲出体式练习步骤

1、双脚打开两肩宽以上的距离,右脚向外转,脚跟正对左脚脚弓。左脚略向内旋转5-10度角。

2、吸气,双臂自体侧抬起,伸展成一直线。

3、呼气,上身向右侧伸展到极限。

4、右手放松在右侧小腿上或者右脚上,左臂向上伸展。

5、保持5个呼吸。

6、吸气起身,呼气,双臂放松,做另一侧练习。

通常我们接触的瑜伽体式多数是这样引导 ,有没有发现特别缺乏内容?缺乏什么呢?细节!

没有具体的描述,没有具体的体验效果,没有饱满的身体感觉,不知为何要做这个体式。

所以,细节的分析不可缺少。

四、细节分析和描述

1、从下向上描述体式细节

脚底根基、膝关节正位、骨盆稳定、脊柱伸展、双肩和脖颈,依次展开讲解。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根基稳定、膝关节正位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骨盆摆正,脊柱延展,腰椎稳定

2、随着体式展开,强调尤其注意的细节

比如:

手臂打开时,肩胛骨要内收,拉向脊柱中线;双臂向两侧延展成一直线;肋骨要内收,不可外翻。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上身向右侧伸展时,注意脊柱和骨盆的整体伸展,尤其关注右侧腰沿着腋窝方向拉长,胸部朝向正前方。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上身伸展到极限时,右手放在右侧小腿或者脚踝上。

结合骨盆和脊柱延展的程度,双臂伸直成一直线,右手放在右侧腿上,或许借助瑜伽砖练习。左臂向天花板方向延展。保持体式。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个别练习者体式需要个别指导,或者需要辅助工具,老师要及时提示和辅导,并提出合理建议。

注意语速节奏适中,语气和缓,尽量用简单直接的语言切中体式要点,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必要时,可亲自演示,讲明要点。

五、呼吸方法

每个体式都要通过呼吸进一步练习,强化效果。

呼吸的作用:

1、拉伸柔韧

帮助进一步打开身体,拉伸身体紧张的位置。

比如三角伸展式结合静力拉伸呼吸法。可以随着吸气延展脊柱,右侧腰向远伸,吸气后悬息;随着呼气,上身向下放松一点,呼气后悬息。随着呼吸拉伸身体,呼吸要缓慢,在悬息中进一步拉伸身体,感受身体的极限位置。

2、修正脊柱

进入体式后,脊柱还有旋转或侧倾,不够伸展时,可借助呼吸进一步修正脊柱。

比如三角伸展式,胸部还没打开,脊柱还有侧倾现象,在保持体式时,深吸气,把上侧胸廓向上向后旋转,胸部朝向正前方;随着呼气,上身再向下放松一点,探索自己身体的极限,稍保持。此时结合呼吸,意识专注脊柱和胸廓打开的感觉。

3、按摩内脏

瑜伽体式中有侧弯、扭转、前曲等体式,在进入体式后,可以结合深柔呼吸,按摩到腹内脏器。

瑜伽体式是通过身体姿势进行的呼吸练习,通过呼吸调整身体,稳定内心的训练。当你结合个别体式(比如敬礼式、放气式、炮弹式等)进行下行气调息,盘坐姿势练习收腹收束等练习,有助于改善便秘、胃胀等身体不适问题。

4、增加核心力量

一些练习腰腹核心的体式,比如上升腿式、船式、桥式等,进行一些鼻吸口呼练习。口呼气时,嘴巴发出“嘘~~”声,启动腹肌内收,悬息保持,有助于增加腹肌力量。如果是产后修复,核心力量很差,由于腹直肌分离,而不能做卷腹动作时,结合呼吸法效果会更好。

可以运用在体式中的呼吸法还要很多,一个体式有多个呼吸方法,同时一种呼吸法还能用在多种体式中。

那么做为瑜伽老师要清晰自己上课的意图,你这节课练习的呼吸方法,选择的体式,表达的要点,都要围绕主题展开。这样让大家清晰自己在练习什么,以及如何练习。要记住一个公式:

​意图+观想=呈现

你要随着呼吸观想身体的感觉,这样让练习效果呈现!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六、体式练习功效

一个体式有不少功效,但是你这节课要讲解的主题决定你要表达什么功效。而不需要把一个体式里面的功效都倒出来,这样练习者会听不进去,而且也很乱。

比如你这节课的主题是脊柱练习,你选择了三角伸展式。当进入体式后,你要在保持这个体式时,引导大家通过呼吸延展脊柱。

并且告诉大家:通过这样的呼吸练习可以改善脊柱侧弯,增加脊柱弹性。请大家观察自己的脊柱随着呼吸一点点打开的感觉。

看到谁做得不正确,再单独指导一下。只这几句话,即突出了你这节课的主题,又强调了呼吸的作用,以及练习的细节。

七、体式收回步骤

保持几个呼吸后,体式需要收回来了。切记,在瑜伽练习中,每一个动作都很重要,即便结束收回的步骤,也要清晰地进行,不可匆忙潦草,不可敷衍。

三角伸展式,要按照相反方向一步步收回。先随吸气,抬起上身,再随呼气,放松双臂。双脚收回。这样让大家对身体的感觉保持练连续性,不会断开,始终处于自我觉察中,和身体的感觉在一起。

八、放松调息

一个体式或者三四个体式做完后,身体出现疲劳,呼吸不连续,身体发抖等现象,意味着你要放松自己了。那就采用站立或者仰卧、俯卧、坐立婴儿式等放松体式保持一会儿。但是整体连贯性不可破坏。

比如站立姿势采用站立方式放松,坐立姿势用坐立婴儿式放松。

三角伸展式做完后,可以双脚收回到一肩宽距离,舒适而稳定地站好后,闭上眼睛,面部放松,感觉鼻腔。随吸气,感觉气息经过鼻孔缓慢向内深入,缓慢呼气,感觉气息经过鼻孔呼出体外,逐渐放松。

当感觉身体放松后,再进入新的体式练习。

你还在背口令讲瑜伽体式吗?乏味不?

瑜伽老师要谨记体式讲解八大要点:

体式名称、警告、步骤、细节、呼吸方法、功效、收回顺序、放松方法。

按照这八个内容不仅能帮助自己和练习者掌握每个体式的习练方法,体会身体的感觉,熟悉呼吸的运用,了解体式对身体的功效。还能找到自己的引导方法,发挥你的表达能力,更好地站在瑜伽老师的讲台上,呈现自己的信心和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