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危亡之际,他曾给崇祯提出良方被拒绝,晚清用后续命六十年

在就明朝末期的时候,当时明朝已经处于危亡之际,内忧外患压的明朝实在是喘不过气来,眼看着有两场大战,而且必须得打,首先就是外面的八旗大军,由努尔哈赤所带领,接着就是自身内部有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两方势力都不容小觑。当时就是这么一个脆弱的王朝,崇祯帝临危受命登上皇位,当时有个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可以让大明朝的寿命多延长一段时间,这个良方就是黄景昉,是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明朝危亡之际,他曾给崇祯提出良方被拒绝,晚清用后续命六十年

他出生于福建,在明朝当时来说,他绝对是一个忠臣,不过,在崇祯执政的时候,忠臣好像被嫌弃了,就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情是关于官员的,首先第一件就是之前管理长江的本来是有文臣和武臣一起,但是崇祯决定不要文臣了,一定要让刘伯温的后代,刘孔昭来管理,第二件事情就是惠世扬当时被皇帝任命为官后,但因为拖延了上任的时间,就让崇祯一下子给罢免了。

明朝危亡之际,他曾给崇祯提出良方被拒绝,晚清用后续命六十年

黄景昉作为一个忠臣,有辅佐皇帝的责任,自然面对这两件事情,会遭到他的反对,但是崇祯看到后却很不高兴,经常给他甩脸色,于是黄景昉也开始慌了,所以赶紧选择辞职不干了,因此,他当时只在文渊阁呆了十个月左右,就回到了乡下。不过呢,虽然是退出朝堂了,但是忧国忧民的心就没停下来过,他曾给崇祯上书写了一大堆的长篇大论,主要就是建议崇祯在这样的乱世当中,首先就是先主动放权,然后让那些地方势力扩展,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军队。

明朝危亡之际,他曾给崇祯提出良方被拒绝,晚清用后续命六十年

也许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有点不太好,但是对于明朝当时的情况,专门放权利用当地的那些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的势力,来和满清作斗争,也是个好办法。而且当时黄景昉也说了列出了三点:第一就是因为长时间的农民起义,很多地方的治安体系早就被破坏了,第二就是驿站也都已经断很长时间了,官员基本上拿不到钱,这个时候肯定会逼的百姓更加反起来,第三就是让他们当地的势力自己去花钱招兵,然后和农民起义军先开始抗战,这样的话对于明朝来说也是一件乐事。不过崇祯可不是这么想的。

明朝危亡之际,他曾给崇祯提出良方被拒绝,晚清用后续命六十年

但是为了打仗,早就把粮草全部送到山海关的前线了,因此对于西北的战事有心无力,不过黄景昉这个办法,好像是有点险,不过能够让那些地方势力自发的组织起来,然后可以先拦住李自成的脚步。其实关于这个方案但是唐朝就用了,团练史就是这样而来,后来宋代也这样过,只不过明朝的时候取消了。本来在末年的时候,秦良玉跟邵捷春请求,把自己的就家产拿出一半来充了军饷,剩下一半让朝廷来出,并且自愿带领两万自己的士兵去打张献忠,谁知道当时邵捷春因为和杨嗣昌有所矛盾,就拒绝了这件事。

明朝危亡之际,他曾给崇祯提出良方被拒绝,晚清用后续命六十年

明朝末期没有用这个乡兵的办法,倒是让晚清给用走了,并且还苟延残喘了不少,也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清朝大规模允许各地开始创办团练,借此来对于这些起义的军队,就像我们熟知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都是靠团练发家的,因为清朝也是国库顶不住了,所以只能让地方势力自己去招兵买马,不管最后结局如何,总之为清朝拖延了六十年是真的。

明朝危亡之际,他曾给崇祯提出良方被拒绝,晚清用后续命六十年

要是当时崇祯采取了这个建议,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