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农民是怎样种水稻的?一年种几季?农忙有几天?

用户1794082846431


说到六七年农民是怎样种田的,知道的人,现在还有不少人知道,但是都是文盲,就是有点文化都难能在網上说,要看的话。我来写一写。当时国家的政策是士地是三级所有队为基层,但全国都不尽相同,我们这个地方是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象全国样板的大寨太队是以大队为核算单位,什么叫核算单位,就是说生产队自负盈亏都是社员自已的,除了交农业税,公粮等等,剩下按照每个劳动力所做的工分,自行分配,包括口粮,工分粮,油,棉等各种农付产品,这是劳动与人口的分配制度,那么怎么按排呢?开春生产队的委员会制定计划,计算每块田种什么,同时总结去年的教训,包括修水利,改造田的结构,象大寨的三战狼窝掌,就是落实计划,另外’其它社员都在备耕,什么叫耕,就是捶草搓绳子,其中有挑绳,牛绳,劲索,劲索是耕田用的绳子,另外修补犁耙水车等农具。同时集中肥料,每家每户煮饭用的灰粪,人畜粪集中起来,山岗上有青色了,就要打秧田,可能现在人不懂,就是把青色野草等等砍起来挑到水田里踏到污泥里做肥,准备下秧用的田,还是小麦理沟防治水涝,同时还耍在田里除草。这是农民春天所干得事情,还有冬天,夏天,秋天的事,就不说了。


安徽巢湖记忆


那时的农村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整个村庄的农村朋友过着集体生活,每一天劳动按每个人看,谁多做就得分得多一些东西,不是像今天得到的钱哦,当年劳动分得到是工分和奖状,有了这两样,大家都出力去做。

水稻一般都是每年一到两季。在我们黔北地区水稻每年只能种一季,收完水稻接着就是种油菜,就是用来榨油的油菜。一般在四月开始培育秧苗,到了五月就是农忙的时候了,因为端午节前后基本都是大雨涨水。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放水犁田,如果错过了就麻烦了。因为那时候没有管道,没有像样的沟渠来引水。放水的时候田里还得有人守着,随时疏通引流,要不然水太多了会把田埂冲垮,犁田过程基本要持续十几来天。那时候很少有牛,更没有机械,都是靠人力去翻田。

犁好田就要开始插秧了,这时候旱地里的秧苗基本长出来了。人们会把秧苗从旱地里拔起来,密密麻麻插到水田里让它继续长。等秧苗长到20厘米左右时,再拔起来,以每棵相隔10厘米这样的距离,插到水田里。过段时间进行除草施肥。等到八月以后就可以收割了。但是那个时候产量要比现在低很多,收割都是靠双手用刀割。那时候机械不发达,从收割到脱粒到加工成米,要经过很多复杂的过程。






黔北小欧


我只能简单的给大家说说吧,毕竟自己没经历过那个年代,都是从父辈口中听说的。以前我的长辈们动不动就对我们小辈的说,你们这些人要是生活在我们那会,挣得都不够自己吃的,都得饿死,你们生在这个年代有福啊。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还是集体所有制,没有包产到户,俗称大集体。我们那的土地一年种两季,也分水田旱田,水田一季种水稻一季种小麦,旱田是玉米和小麦,或是大豆和小麦。当时水稻都是村集体自己育秧,派专人管理,等到小麦收完,秧苗也就能长好了,生产队长就会安排人放水犁地,男人们整地打堑,女人呢就开始插秧,都是人工插秧,每天都是有任务的,干不完队长是不会让收工的,队长还要给每个人记着公分,作为年底集体分红的标准。

等到秋天到了水稻成熟了,大家伙就一人一把镰刀开始割水稻,割倒放成一排,在用平板车拉到场面上去,在用很原始的那种脱粒机,再把稻粒发出来。基本上一个农忙季要将近一个月才能结束,效率真的很低,没有农业机械的当时农村人真的很苦。现在父亲有时还会说再也不想过去那个日子了。





胡说十里八乡


在我的印象中,黑龙江种植水稻的面积逐渐增加的年代在90年代以后,以前修渠引水的技术没有现代化发展,技术不成熟,低产低收。以前吃大米饭都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感觉金贵金贵的。所以总是盼望过年早点来临。

黑龙江省的全年气温比较低,一年只种一季稻,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比较多,冬季零下30多度,有效的预防病虫害。黑龙江省的五常市的稻花香2号,牡丹江市的响水石板大米,都是全国闻名。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黑草炭土,具有有机层高达10-20 CM,含有机质高达10%.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水源来源于山泉水。水质清澈甘甜。

所以说黑龙江的大米胶质含量高,胶原蛋白含量高,非常的甜糯可口。欢迎全国人民来黑龙江做客,请您品尝优质的绿色有机大米!











黑土地的艳子


盘锦稻米一年一季,农民忙300多天。盘锦原种旱粳稻,旱涝都丰仆。九河下稍,十年九涝,这是盘锦特点。随引用辽河水灌溉,改种水稻。水稻技术员到海南学习技术。每年,过了正月十五,农民开始抢黑土、攒牲口粪,刨上年稻茬,平稻床,三月泡肓秧床,四月开始育苗,五月插秧、扶秧,六、七月拔草,九月收拾旱田,十月割稻子,十一月打场、分粮、交公粮、入库,十二月出工去大苇塘割大苇或打坑底冻土块作肥料,一月搓草绳打草袋一直到来年肓苗。这期间稻田上农家肥,随着中国十三套大化肥的引进,水稻也开始上化肥。再后来农药引进,开始打农药,一零五九、六六粉、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等。一般二百来户组成一个生产小队,由队长统一安排工作。小队归大队,大队归公社管,所谓三级制。农民辛辛苦苦忙一年,熊人家粮食不够吃,一年吃不上几顿大米饭,正是:编席的睡土坑,瓦匠住草房。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粮食产量低,干部们又爱吹牛皮,有限的粮食上交了,留下的不够分、不够吃。二是队长会计搂个够,横的敢白天拿,大车老板里外通吃,饲养员偷马料,还要给大队和公社的干部送一些。

粮食不够吃,人们就去偷。抓住偷粮的人,有家族势力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单门独户的熊人家要挂个牌子游街。

整个生产队,横的岔腰不干活,熊的被人看的老老实实。

最倒眉的是:地富反坏右,官僚走资派。他们是下三等人,干活不给钱,媳妇娶不上。不过那时的盘锦和现在的迪拜差不多,令人羡慕,能用大米勾引外地女孩,她们几辈子没吃过,到盘锦吃一顿大米饭,也就委身相许给地富反坏右子弟。这也是地富反坏右没绝种的原因。

盘锦大米,盘锦人自己能顿顿吃,是82年,土地承包之后,每家都分了地,自己家的地也好好侍弄了,产量上来了,达到真正的自给自足。到了九五年,鸡蛋、猪肉顿顿吃,生活才真正好起来。

稻亦有道,有道则民富国强。否则食不裹腹吹什么牛皮都没用,五八年一顿吹,六零年吃了土。

所以说,光有先进的水稻技术还不行,还要有土地承包的好政策。


盘锦大米刘少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大农村还是大集体时期。农民除了少量的自留地种点蔬菜外,大部分土地都是集体的。那时期乡镇叫“人民公社”,村叫“大队”,村民组叫“生产队”,村民都叫“社员”或“贫下中农”。

那时候的农事都是由生产队几个队委会成员安排,社员统一时间出工。每个生产队都有队长、保管、会计。社员出工由会计登记工分,主要劳力早上出工记2分,白天记10分。妇女和儿童出工工分都有一定的等级。

那时期每个生产队都养了耕牛,都有粮仓,都有都有各式各样的竹木制作的农具。那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机械化工具如凤毛麟角。劳动强度大,集体出工做事,很容易造成共同窝工,劳动效率很低。

那时期水稻种植的都是传统种子,每年种两季水稻,很少有化肥农药。每季亩产量仅有二三百斤。记得当时写在墙上的宣传口号是:“力争双季亩产达800,实现生产跨纲要!”可见当时的水稻田产量是多么低!在七十年代末,政府推广杂交水稻,由于很多生产队缺乏管理技术,缺少肥料农药,亩产量提升不大。杂交水稻实现单季亩产超过千斤的高产,是在八十年代分田到户后才有的。

那时候的农忙,分夏秋季。夏季长达一个月,秋季也在20多天。夏季农忙叫“双抢”,即“抢收抢种”的简称。


金心463


在70年代,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不上现在,大部分地区贫穷,在那个时候的粮食特别珍贵,几个月吃上一次肉算不错的了,往往只有在过年才吃几顿好的,但这时的农民并不感到沮丧,反而充满希望。

那时候的人们朴实、勤劳、乐观向上、简单快乐。

和你分享在六七十年代,以鱼米之乡“湖南长沙”为例子,介绍农民是怎么种水稻


年代初期,基本上由一季稻转为两季稻,高杆水稻改为矮杆水稻。高杆水稻收割时比较麻烦一些,也容易倒伏,管理起来不容易。

插秧

在六七十年代,科技没现在发达,种田非常的复杂,工序多,犁田,用耙,匀耙,踩耙,扎滚,浪耙,楼梯平田,打架子,然后再插秧。后来就简化一些,就是犁田,用耙,浪耙就行了。

扯秧

在农村土地承包所有制之后,也就不打架子了,插田就改成了随手禾。这个方法就是在大田对岸插一杆,下田先插几蔸,瞄准成线,以此为基准,边退边插,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随手禾”。


地合网


我们四川一年种一季水稻,农忙季节二十天时间左右。七几年,我七八岁吧,还是记得一些六七十年代农村是怎样种田的,那时候还是大集体。秋收之后,田里撒一种叫紫文茵的种子,农历九月底至十月初小麦种完了农村都比较闲。田里的紫文茵苗也长了一两尺高了。队长就会安排几个会耕田的男劳动力把那些有水的田全部耕一遍,把谷桩和紫文茵盖起来。队长动员队上有劳力的把各家的牛粪,猪粪,青草,我们叫青肥,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过秤,是哪家的青肥有记工员登记,大概多少斤青肥得一分。来年春耕季节到了,把田里面的青肥全部撒开,有的水田太大不好撒青肥就用一种我们那里叫拖船的工具把青肥拖到水田各个角落,方便抛撒,叫拉堆子,把田深耕一遍以待插秧,把谷种找几个大石缸泡起来,谷嘴开始长芽就拿去撒在预在准备好的母子田里面用胶纸盖起来,等到农历四月开始插,大集体插秧可热闹了,全队人男女老少有劳动的都可以下田插秧,一个生产队能下田插的至少也有一两百人,场面非常壮观。到了收割季节也是一样,天气好的时候,早上割稻,下午收稻,女劳动力在田里水收稻,男劳动力负责担回晒场。


伍连分


讲到六七十年代怎样种田,我深有体会:

那时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我们这个地方从六四年以后逐步推广双季稻,六六年以后已成定制了,一年两熟,在文化革命期间,提出的口号是:五一莳完早稻,八一完成晚稻。但五一插完早稻不现实,那时,没有地膜,在"惊蛰`时播种,由于"倒春寒"秧长得好好的都烂掉了,烂了秧就要补种,补种后又赶不上季节,因为早稻的全生育期一般不少于115天以上。如果是谷雨或立夏以后补种,就会影响晚稻的产量,这样的现象几乎十有九年出现,没办法,因为要服从上级的"一元化"命令,

其次就是管理,主要就是中耕,治虫,追肥。中耕,就是原始办法,用双手去把稻株间泥土勾松,顺带把杂草除掉。治虫更难,如果没掌握害虫的孵卵期和幼虫期,到成虫期就难了,用剧毒农药都无济于事,由于那时的农业技朮是有限的,有时禾稻长势喜人却毁于虫灾。一场欢喜一场空。

再就是肥料,那时用的土杂肥都是有机肥,化肥施用量极小,化肥都是有指标分配的。土杂肥从晚稻收割后到来年春耕都是积肥阶段。"社员"们是没有空闲的。那时积肥就是把荒山上的荒草地皮批到田里挖深坑里发酵待用,所以,山地上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因此,没有植被就水土流失,土质下降也因此连年减产。

再次,就是产量,早稻一般300来斤,晚稻也如此。 所有杂粮都要按标准折成稻谷参加分配,一年交了征粮,卖了"三超"粮,留了儲备粮,留了种子,饲料粮,社员应分得的口粮已所剩无几了。

最后就讲讲分配,那时以10.分为一个劳动日的报酬,劳力分等级计酬。年终时以人口和劳动报酬挂勾,有5:5的有4:6的,有3:7的,都是由公社党委决定分配方案。由于收入甚微,有些生产队人平只有100或200来斤口粮,一个劳动只只分1斤多粮食,工值只有0.15或0.2元的生产队屡见不鲜。

讲到假期,好在多劳多得,有事请假,但没有假日,只有春节有几天休息,其余天天干活,男女老少为挣工分累得死出活来。

由于社员肚子不饱,干活没劲,有数量,设质量,消极怠工,恶性循环,集体经济终于崩溃,老百姓好不容易熬到分田到户。


漫游天下客


我爸是64年出身的,所有这个问题我也不了解,我们老家四川山上的,比较穷,我小的时候,家里种水稻,这里一挑田,那里一挑田,栽水稻,栽玉米,栽高粱!什么都靠人工,还是比较累的,我记得搬玉米(苞谷)早上4点就起来,早上有露水,叶子不那么豁人(拉口子)还有栽红苕,除早,全是人工,打麦子,身上到处拉伤,很辛苦的,不过最开心是打谷子,虽然很累,但是可以去游泳,并且爸妈不打(平时爸妈都不让入河边池塘游泳)四川山上的农村,很辛苦!我们成长练就我们一身本事,挖野菜,爬山,累活,胀活!不过懒人(比如我这种)就会想方设法去想怎么省工,比如玉米脱粒,老人家们一颗颗的去抹,我们用鞋底,等手不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