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哭哭笑笑,通宵刷完了十集。

然后早上醒来,断断续续回想一遍自己的生活,给了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个反应,几乎谁看谁中。

也难怪,它首播收视即超越了《我们与恶的距离》,随后更是飙升为台湾华视13年来自制剧收视率之最

口碑,在豆瓣也拿下了9.1的高分。

它的魔力在哪里?

E君想,它变出的,是一扇穿梭于我们成长轨迹的“任意门”。

每当我们“不爱”自己的时刻,这些记录着点滴变化的碎片,就戳进了铠甲内悄悄隐藏的那块软肉里——

《俗女养成记》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故事围绕着39岁的女人陈嘉玲展开。

一边,是她童年的回忆。

另一边,是她现在的处境。

人到底是怎么活成了今天的样子?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也是陈嘉玲对自己的拷问。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主演阵容,清一色近来话题度极高的实力派。

金马影后谢盈萱(《谁先爱上他的》);金马男配

陈竹昇(《大佛普拉斯》);实力小生温升豪(《我们与恶的距离》);从小看到大的荧幕熟脸夏靖庭和出身“兰陵剧坊”的老戏骨杨丽音。

过半数,都兼具丰富的话剧表演经验。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从上至下:谢盈萱,陈竹昇,温升豪


用导演的话说,几个好演员“膝盖跪烂来请都值得”

话糙理不糙。

如果说别的电视剧是挑细节来夸,本剧中的演技则浑然天成,没有一处演员取代了角色。

无论是20年前吵吵闹闹的一大家子,还是20年后形单影只的陈嘉玲,呈现出来的都是几代人共同熟悉的家长里短。

女主角谢盈萱就形容——“这是最像我的角色,在自信和自弃间转圈,却被戏里经历的童年所治愈。”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那陈嘉玲是个什么人?

前半段人生在台南长大,后半段岁月在台北拼搏。

一技之长是摁快门的关头紧急闭眼。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成为全剧笑点的“梗”之一

39岁时,混到了如下成果。

“董事长特助”:24小时在线包办公事私事杂事的女佣级助理。

老板召唤;老板夫人召唤;小三召唤,通通照办。

全过程低声下气,尊严无存。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感情稳定的伴侣”:交往四年半,男友变室友。

说个段子。

热恋时,“生理期”是增进感情最大的阻碍。

激情磨灭后,“生理期”是化解尴尬最大的救星。

房门一闭,两人喜滋滋的投向了杂志和《星球大战》。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出手大方的排场”:前男友的婚礼,面不改色的包出一万二的礼金。

前提是,她得知大学时的“死宅”逆袭变帅,娶了知名美女作家,在一对新人的注视下重新塞了钱。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最后,发酒疯的陈嘉玲,在一堆同事好友的注视中上爬上了的士。

背后还被附送了一句,“二十岁喝醉是可爱,四十岁喝醉是可怜。”

39岁,陈嘉玲活成了“四不像”的模样。

无房无车无老公无小孩,连真性情也跟着丢了。

别人都假设她应该过得好,就只能假装比他们想象中过得更好。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一句话总结一辈子,太不公平了。

起码对小时候的陈嘉玲,青年的陈嘉玲,甚至几年前的陈嘉玲都不公平。

过去的她们,哪里会想到在递棒交接中落得“俗女”的等级?

烂摊子一来,陈嘉玲的思绪会忽然飘远。

人生要是由无数个选项构成,那她的答案就是从目睹别人的选择开始

结婚这件事,得说到二姑姑头上。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二姑姑人美心善,又是教师,按理说不该愁嫁。

坏就坏在她的倔脾气上。

二姑姑认为,结婚不等于“嫁过去”,而是双方在自我意志下建立一段平等的婚后关系。

所以婆家质疑她的生育能力,提出先做检查再完婚,是一种变相的羞辱。

婚礼在即,二姑姑顶着压力解除了婚约,决定一人赔偿礼金,独自抗下男女双方家庭的谴责。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阿嬷大哭,阿公沉默,弟弟和弟妹暗地里叹她傻。

从头到尾,二姑姑都隐忍不语,一步一步的按着心意走。

唯有一次,小嘉玲看见了二姑姑的眼泪

媒婆最后的调解会上,一言一句的劝说压下来:“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

二姑姑劈头盖脸地直接让媒婆闭嘴,她只问一句,阿德怎么不出面?

男方家长知道结婚无望,默认两人也无需再见面。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回去的绿皮车上,二姑姑的泪水一颗颗掉下。

嘉玲隐约感到了时代对女人的恶意,发现了二姑姑的独立与坚强,却没明白极端选择的背后,二姑姑做出的一把赌注

她以婚姻为筹码,以自尊为台面,逼迫软弱的爱人在感情中给予正面回应。

不是不爱,是不能将就着爱残缺的自己和他。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多年以后,陈嘉玲才知道,婚姻不是阿嬷口中的二选一。

贫穷或是富有、丑陋或是帅气、安静或是吵闹...

幼年陈嘉玲可以说选个富有的逗阿嬷开心,也可以转头就说喜欢电视里帅气的杨过,把阿嬷气的直喊“不能喜欢残疾人”。

但真相却是,阿嬷也定义不了哪个选项好或坏,比如“闷葫芦”阿公,有时也意外的温柔。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一个大选项里,往往包含着很多小选项。

犹犹豫豫中,有些是由爱而生的妥协,有些是不可退让的原则。

最后的判断,像天秤的平衡,不看整体的轻重,只留意斤两的微差

它们,才是现实和自我中不可消除的差异。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多年以后,二姑姑终生未嫁。

陈嘉玲也拒绝了强势的婆婆的阴影下,情感变淡的男友的求婚。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没有童年的记忆支撑,我们和陈嘉玲本人都难以理解她。

放着一锅熟饭不要,跑回地里当小麦?

可一旦唤醒了启蒙时的初心,因果也变得简单了。

曾经觉得二姑姑执着又勇敢,今天面临类似情况的自己,为什么不能延续下去?

毕竟,这是幼时嘉玲和39岁的嘉玲共同的选择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观察大人会影响日后的选择,而还有一种,是成为大人“选择”中的选项。

小嘉玲还傻乎乎的和表姐耍的时候,她没留意到母亲和大姑姑的“宫斗”已经如火如荼的开演了。

皇帝,自然是深谙此道的外婆。

城里矜贵优雅的大姑姑和穿戴粉嫩的表姐拉风登场前,母亲必有反常。

换上正装和小黑高跟,给小嘉玲准备好裙子,看镜子的频率远高于电视,甚至偷偷用了外婆抽屉里的一管口红。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大姑姑一到,硝烟即起。

两个女人间,举手投足都是“戏”。

母亲用从容的气质掩盖自卑寒酸的里子,大姑姑用肆意张扬的指点体现富者的讲究。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备战的状态的母亲千算万算,没想到折在了小嘉玲身上。

她先用“女孩眼里最美的女人装”的审美,穿了母亲跳土家舞的印花袍子。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疯疯癫癫的小嘉玲和斯斯文文的表姐一对比,谁是“模范”高下立见。

但小孩哪想这么多。

和谁有话聊,就找谁玩,是非输赢全抛脑后。

哪怕英文对话里听不懂“favourite”;跳棋比赛里母亲帮忙作弊却仍输给了第一次玩的表姐;大姑姑每次都以“好可爱”暗讽嘉玲的傻气...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在小嘉玲看不见的角落,母亲的尴尬与委屈洒了一屋子。

奶奶偷偷从抽屉里拿出那管口红,说是日本货,特意留给大姑姑。

大姑姑打开盖子一看,惊呼,“这是风尘女子才能用的艳俗色号”。

带着一嘴口红的母亲该是什么心情?

是难过奶奶的偏心和她认为好东西只配大姑姑的私心,还是大姑姑瞧不上的,自己却视若珍宝?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而“女人的战火”终于波及到了孩子。

小嘉玲带着表姐去打球,意外伤了脚。

表姐确认过小嘉玲是否要回家后,就和她的一群伙伴叫叫嚷嚷吃冰去了。

小嘉玲气不过,回家告状,称表姐伤了自己的脚。

本来是是件小事,但一家人的反应却一笔带过,没有她想象中的惩罚。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这和自己犯错的效果差太多了吧。

陈嘉玲突然发现,偏袒会在实际生活里产生这么多差别对待。

被选择的人,“存在即合理”,就算戴上眼镜也是因为学习用功。

被抛至一边的人,“存在即错误”,想佩眼镜是为了爱美或玩乐。

明白真相之后,大人也许选择隐忍,小孩则会选择反抗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众目睽睽下,陈嘉玲顶撞了外婆。

事情看似闹得更大,微妙的一幕却悄悄发生在了背后。

门框一侧的母亲注视着女儿,流露出赞许的表情,像是在欣慰她替自己出了一口气。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可陈嘉玲看来,快乐的暑假也因此变了味。

两个天天腻在一起的小人,现在谁也不理谁。

偶尔笑着对视上了,视线也会马上转移。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所幸,小嘉玲的童年里,并没有真正的“恶人”

小孩儿眼里的人情百态,真实却简单。

一个夜里,嘉玲陪着怕黑的表姐上了厕所,就能和好。

等到暑期尾声,表姐走时,嘉玲看到了她留下的娃娃和道歉,哭着追了一身车尾气。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而阿嬷,也不是真的偏心。

正因为她比谁都了解长女强势骄傲的作范,才给足了她面子,避免正面冲突。

私下,阿嬷也体恤小媳妇的辛苦。

她的抽屉里,藏有两管口红。

阿嬷想着,艳色的适合城里招摇,浅色的合适乡下的低调。

等大姑姑一走,她就把另一管塞给了母亲,还赶紧让其把大姑姑“勒令”丢掉的猪油等不健康的酱料捡回。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最后的最后,两个早已有了默契的女人,在厨房对视一笑。

诙谐,有趣,又带点感动。

不知不觉,39岁的陈嘉玲身上的伤痛,被过去的自己和家人所治愈了。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她也在回忆里,慢慢重新熟悉了自我。

一家人鸡飞狗跳的温馨琐碎里,进化出一个“俗女”。

但“俗世里的凡人”又真的不好吗?

它涵盖着众生各色的喜怒哀乐,也最容易在平凡之中呈现出各自的闪光之处。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二姑姑,大姑姑,弟弟,母亲父亲,外婆外婆,青梅竹马...

这些现在看来的“俗人”,小时候却是另一番向往的“高大”模样。

他们没有变,只是我们从最了解自己的人,成了最无法放过自己的人。

不够优秀,不够成材,不如同龄人等等,所有的苛责比较,都让人不可免“俗”。

《俗女养成记》,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和解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成年的陈嘉玲在“倒退”,幼年的陈嘉玲在“成长”。

每个时期的她,好像都不是上一个时期设想的样子。

人的一生,过得满足比过得成功更容易定义

亲人留下的羁绊陪伴着陈嘉玲,让她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

当过去和现在的自己在无数个瞬间重逢,并握手言和时,才有了问题的答案——


收视口碑双爆炸,属于我们的「请回答系列」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