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父亲为什么叫叔梁纥,却不姓孔?

Z1黄


关于孔子为什么姓孔,而他老爸叔梁纥为什么叫叔梁纥,好玩的国学打算用一篇长文,介绍一下孔子的先祖那光荣的家族史,然后我就知道答案了。

孔子的先祖是贵族,不仅是贵族,还是商朝的王族。商朝的统治者姓子,比如商纣王就叫子受,而孔子的先祖叫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在商朝灭亡之后,商纣王自焚而死,他他的哥哥微子启与周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合作的态度,周公把原来商朝都城的地方分封给了微子启,建立了宋国。微子启传位于微子仲,微子仲就是孔子的正牌老祖宗。微子仲后历经九代到了弗父何,弗父何就是孔子的十世祖。

弗父何本是宋缗(mín)公的长子,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应该是嫡(dí)长子继承大位。嫡长子就是帝王的正妻所生的大儿子。弗父何身为正牌嫡长子,理所应当继承君位。但在商代还有一套继承系统作为“预案”——作为国君的大哥,可以把君位传给弟弟。也可能是弗父何平时不乖,不受父亲的宠爱,所以宋缗公就把君位传给了弟弟熙,后来叫宋炀(yáng)公。宋国作为殷商的后代,按照殷商的传统,大哥将君位传给弟弟,也是符合规矩的。但这让弗父何的弟弟鲋(fù )祀感到“很不爽”,鲋祀表示严重不服,杀了叔叔宋炀公,把王位夺了回来,送给弗父何。弗父何偏偏是个很低调的人,说什么也不愿做国君。没有办法,鲋祀就亲自坐上了王位。弗父何把王位让给弟弟,世人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但是他的后代从此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而是成为宋国的大官。

弗父何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胜,世子胜生正考父。正考父辅佐过三位国君,是宋国地位最为显赫的大官。正考父也是一个极为低调的人,他在家庙的一尊大鼎上刻下了自己的座右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yǔ),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zhān)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把背弓起来,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要小心翼翼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正考父的谦虚谨慎有些过头,要是再次被提拔任命的话,岂不是要在地上爬了。但他生活简单朴素,工作勤勤恳恳,做人谦虚谨慎这种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正考父的儿子孔父嘉就没有这么低调了,他在宋国贵族间的争权夺利中被杀。但孔父嘉却是孔氏家族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从他开始,他的后人开始以“孔”为氏,这是孔父嘉对孔氏家族的最大贡献,但是孔父嘉给孔氏家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从他开始,孔氏家族就开始走向败落,这也意味着,他的后人将为重新获得贵族的身份而苦苦打拼。

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在宋国已经无法立足,只好逃亡到鲁国,做了无官无职的平头百姓。直到他的第三代孔防叔,才成为鲁国贵族臧孙氏的家臣,做了防邑宰,大概相当于“防”地的“县长”,人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了孔子。从孔父嘉开始一直到孔子,历经了五代,当时一般取五代祖先的氏为族名,所以孔父嘉的“孔”就正式成为孔子的族名,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姓孔的原因。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姓孔。而孔子的老爸叔梁纥,由为什么叫叔梁纥呢?事实上,叔梁纥这三个字的来历是这样的:叔是排行。古人兄弟很多,为了区分,就用伯、仲、叔、季、孟来排行,要是一个家族的兄弟们很多,超过了五个数,那就干脆用数字来表示。比如唐朝诗人元稹家族里排名第九,干脆就叫元九,李白排名十二,所以有人叫他李十二。梁大概是出生地,叔梁纥的纥,才是他的名。所以,好玩的国学认为,要是按照现在的标准,孔子的老爸应该叫孔纥。


好玩的国学


1、从文献记载上看,孔子的列祖列宗中没有以孔为姓的。也就是说,孔姓是从孔子开始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那孔子的祖先姓什么?请看下面仔细分析。

2、孔子的祖先姓“子”。他的祖先是殷商遗民,在商和周时代,商是子姓,周是姬姓。女子称姓,男子不称姓。因此孔子的祖先姓子,孔子本来是子姓。

那孔子怎么又成了“孔”姓呢?严格来说,“孔”字是他的氏,而不是姓。古人的姓和氏是分开来的,男子称姓不称氏。而孔子的氏根据《孔氏家语·本姓解》和《阙里文献考》的记载,孔子先祖本是宋国公室成员,传到孔父嘉时,已经过了五世,按照宗法,当别立一族。于是就取孔父嘉得字作为族的名号,孔氏的孔就是从这里来的。

虽然孔父嘉开始别立一族,但当时称呼男子称氏、称名、称号并没有一定的规矩。所以孔父嘉之后,孔子的先祖本金父、祈父等等和他父亲叔梁纥一样,名号都未有孔字。

孔氏开始称孔,是从孔子伊始固定下来的,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叫孔白……,到后来氏变成姓,孔氏也就变成了孔姓。

<strong>

3、综上,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孔子本来都不姓“孔”而是都姓”子”,“孔”字作为氏是从孔子开始的,但后来氏逐渐变成姓。这就是“孔”姓家族的由来。


参考文献:《至圣先师孔子其实不姓孔》 吴晓峰 邢东伟 胡坤坤


燕山史话



答:这个问题相当有趣。

我注意到,有些人说,因为孔子是他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氏野合的产物,所以父子不同姓呗,他父亲姓叔,他姓孔。也有人说,孔子并不姓孔啊,他父亲叔梁纥也不姓叔,他们都姓子,是同一个姓啊。也有人,孔子是他母亲颜氏和不知什么人野合的产物,和人家叔梁纥毛关系都没有,是他母亲为了攀附名人,硬往人家叔梁纥身上靠的。还有人说……

算了,不说了,只要辨清上面这三种说法,就可以回答“孔子的父亲叫梁纥不姓孔”的问题了。

来来来,说孔子不姓孔的人,您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孔子不姓孔”,您让这孔府历代的衍圣公情何以堪?您让我们自称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的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情何以堪?

您再来解释一下孔林、孔庙、孔碑、孔府应该怎么叫才是正确的叫法。

傻眼了吧?!

其实,现在我们称一个人的姓为姓氏,即姓等于姓氏,但在古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儿。

古代是先经历母系社会再到父系社会的。

姓代表母系;氏代表父系。

也就是说,是先有姓,后有氏的。

母系社会的社会形式非常低级,姓的功能很质朴,主要用来区分血缘,体现在生物性上,用以制约婚姻,同姓不通婚。

父系社会的社会形式相当高了一点,则氏的功能体现在社会性上,用以分贵贱,通过氏可以了解他来自哪个宗族或家庭。

通常,平民有姓有名而无氏,称呼就有名有姓。贵族拥有了平民所没有的氏,就不称姓了,称姓会自跌身价,只称氏称名。

孔子虽然出身于没落贵族,但也是贵族,他的名为丘,字仲尼,称他为“孔丘”时,“孔”其实是他的氏。

那么,孔子的姓是什么呢?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殷商后裔、宋国贵族,其姓为“子”。

补一句,现在我们称“孔子、孔子”,可不要以为前一个“孔”是氏,后一个“子”是姓,前面说过,贵族是不会在称呼中出现姓的。“孔子”这个“子”,在这里表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云麓漫钞》就说得清清楚楚: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话说回来,孔子父亲叔梁纥的称呼里,也不出现姓,甚至连氏都没出现,“叔梁”是他的字,“纥”是他的名——注意,名和字是分开的,也不是一回事儿。

只称名和字,不称姓和氏,更显身份尊贵。

孔子六世祖孔父嘉的身份更尊贵,是宋国大司马,“孔父”是字,“嘉”是名,称呼里也不出现姓和氏。

实际上,孔父嘉死于宋国内乱后,他的子孙逃亡到了鲁国,就以他的字“孔父”中的“孔”为氏。

即鲁国这一支孔父嘉后裔都以“孔”为氏的。

但这一支后裔,在称呼中出现氏,即从孔子开始,之后就固定了下来,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叫孔白,玄孙叫孔求……

战国以后,谋士纵横,越来越多社会低层人士跻身上流社会,他们之前是没有氏的,只称姓;而当他们发展成一个个大家族,姓和氏就渐渐合流了,最后姓和氏合成了一个“偏正词组”,实质为氏,词义却偏向于姓。

这个时候,说“孔子姓子不姓孔”,或说“孔子就姓孔”,都对。

但说孔子的父亲就姓孔,那就不对了。


覃仕勇说史


有人说,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孔子叫孔丘,他俩居然不是一个姓吗?其实孔子的父亲既不姓叔,孔子也并非姓孔,他们都姓“子”。(但孔子的“子”也不是指他的姓,这是古人对有德高望重的文化人的尊称。)

一、孔子不姓孔

先来说说“叔梁纥”这个名字,“叔梁”既不是姓,也不是名,而是字,“纥”才是名。所以“叔梁纥”这个名称中并不包含姓氏。再说孔子,孔子非“孔”姓,正如屈原非“屈”姓一样,“孔”和“屈”都是他们的“氏”。而“孔丘”则是“氏+名”的形式,也不包含姓。那为什么这些名字中都不带姓呢?这就得从姓氏的起源说起了。

二、姓氏的源流

“姓”字从女生,《说文解字》里说,“人所生也”。姓最早始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为了与其他氏族相区别而设,起着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后来,大致是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开始产生了氏,氏以达到别贵贱的作用。

夏商周三代,天子有姓无氏、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无姓氏,只有名。春秋战国时,大凡是女子称姓,男子不称姓,只称氏,用以明贵贱。所以孔子不叫“子丘”,屈原也不叫“芈平”。但那时男子一般除了不称姓之外,在称呼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强制性的规定,所以也有像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这样只称名字不称氏的。而战国以后,人们往往以氏为姓,此后,姓、氏才逐渐合二为一。

三、孔氏何来

《孔子家语》中说,孔氏是殷商后裔,故为子姓。孔子祖上是宋国贵族,到孔父嘉一辈时,“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这是说,按照宗法制规定,传至五世后,亲缘已疏,应该别立一族。既然别立一族,就要别立一号,于是就取了孔父嘉的字——“孔”作为氏名。

先秦时期,姓与氏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姓是标志整个家族系统的族号,由于后世子孙繁衍,同姓的大家族就会分为若干分支小族散居各地。为了区别,每支就会再另起一个族号,这便是“氏”。就如殷人子姓,后来逐渐分支为华氏、向氏、鱼氏;齐人姜姓,后来又有申氏、吕氏、马氏等等。

说起来,孔子还是孔氏一脉在称呼上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人。孔子之前,其先祖们的名号中大多都不称氏,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等等。而自孔子之后,孔氏一族的名号中就将氏固定下来了,如孔鲤、孔伋、孔白等。这也恰好反映了当时姓、氏合流的一种趋势。到了汉代,姓与氏通称为姓,至此,上到天子下至庶民便都拥有自己的姓了。

参考资料:《孔子家语》、《从孔子不姓孔说起》、《孔子姓子不姓孔》、《孔子的父亲姓叔,他为什么姓孔》


历史风云录


孔子姓“孔”,为何他的父亲叫“叔梁纥”,而不是“孔梁纥”?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五千年来,能够流传百余代、且谱系最为完整清晰的家族,举目全球,非孔子家族莫属。

而一个家族的传承,最重要且最明显的标志,当然是这个家族的姓了。

孔子姓孔名丘,他的祖上也必然姓孔,这一点毫无疑问。然而,孔子的父亲为何却叫作叔梁纥,而不是“孔梁纥”?难道他姓“叔”不姓“孔”吗?

一、孔子的祖先

要弄透这个问题,有必要先从孔子的祖先开始追本溯源。

孔子的祖先并不是鲁国人,而是在宋国人。

孔子的祖先是微仲,他是现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孔子远祖,而他的第十四代传人才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那么,微仲的后人是从何时才开始姓孔的呢?

根据现在的史料考据,这个人是微仲的第九代孙,他的名字叫孔父嘉,也被称为是孔嘉父。

这里,有必要对“孔嘉父”这个名字进行一些解释,孔子家族,是从孔父嘉开始第一个姓“孔”的,但他名字的“父”字却并不是其名,而是“父亲”的意思,这是其后人为了表达对他的尊敬,而专门加的一种尊称。

孔父嘉原来在宋国做官,后来因为宋国内乱而被杀。其子木金父被迫逃亡鲁国避难。

在鲁国,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生生伯夏,而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了孔丘,即孔子。

二、叔梁纥不姓孔?

看了孔子上几代先人,恐怕又要被搞糊涂了,既然孔父嘉姓“孔”,为何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而他的上几代的名字,为何又分别以“伯”、“防”、“祁”开头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刚才我们说,孔父嘉的后人,是因为避难而被迫逃到鲁国的。

因此,他们便不再公开宣称自己姓“孔”,而是只以兄弟辈行次来加本名的方式称呼。而所谓的行次,也就是“伯、仲、叔、季”,分别代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因此,“叔”并不是姓,而是叔梁纥在家中的排行。

叔梁纥最初在鲁国做武士,膂力过人,英勇善战,因战功而被封为大夫。

叔梁纥最初有一个儿子叫伯尼,但因为腿有残疾,不适合做为继承人。所以,叔梁纥在60多岁的时候,又娶了一个不满20岁的颜家女儿为妻。

古人认为,年过64岁再结婚,不符合礼仪,所以,叔梁纥与这位颜姑娘的结合,也被称为是“野合”!

“野合”指的是不符合当时社会礼仪的婚姻结合,千万不要被今天一些开放的观念给误导了!

孔子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他的字叫“仲尼”,民间称呼他为“孔老二”,也是这个意思。

从孔子开始,才开始重新冠以孔姓,他的子孙依然如此,比如孔子的儿子就叫孔鲤。因为孔氏从孔子开始才固定下来,所以后人也将他作为孔氏家族的始祖。

三、“孔”最开始不是姓

“孔”是姓,这个在今天来看毫无疑问,然而最开始,它并不是姓,而是氏。

最早,古人的姓和氏是分开的,男子不称姓,而称氏。孔子的“孔”,最早就是一个氏,最后才变成了姓。

而这个转折点,就是上面提到的孔父嘉。按照当时宗法制规定,孔父嘉需要单独别立一族,他就要为自己的族起一个名号,而这个名号(也就是氏)就叫作“孔”。

后来,氏成为了姓,也就形成了孔姓。

因此,总结一下,孔子的祖上,最先冠以孔氏的是孔父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也是孔氏,这一点也不矛盾。


深夜聊斋


据史料记载孔子的父亲的确叫叔梁纥,乍一看,的确有问题呀。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姓孔呀,怎么他的父亲却不姓孔,而复姓叔梁呢?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误解。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实际上同样姓孔,只不过呢,名纥,字叔梁。据《春秋左传正义·襄公十年》载:“古人名字并言者,皆先字而后名。”意思就是,古代人有时候喜欢字和名并称,而略去姓氏,在字和名并称之时,先称字,再称名,因此,才有了“叔梁”+“纥”的称呼。特别是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更是直接称孔子之父为“叔梁纥”,因为《史记》的影响力,才让我们误认为孔子的父亲复姓叔梁。

我们现在一般只有姓和名,合称姓名,但在古代,贵族或者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通常会有姓、氏、名、字和号(不是必须)。哇,这么多,有点小复杂呀。的确是的,所以,我们现在才简化了。不过现在的一些风雅之士,还是会给自己来个字,或者号之类的,显得比较高大上。

如果按照古代严格的姓名划分,孔子和他的父亲叔梁纥,其实并不“姓”孔,而是姓“子”。人类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为了别族群,于是就有了不同的姓,即“族号”。

随着族群人口的增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的富余,族群开始分裂,形成了不同的支系,并彼此独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父系士族社会。这些分支族群之间为了区别,于是就在族号的基础之上外加了新的群落号,就成了“氏”的来源。只是呢,这时候阶级已经开始出现,部落中有了奴隶(最初是战俘)、普通部落成员和首领(早期贵族)。其中,只有男性贵族才能称氏,其他人只能以姓相称。

中国古代的姓氏发展到这里,就有了姓,别婚姻;氏,别贵贱的功能。所以,在古代,如果直接以男性贵族的姓称呼,那就是在骂人了,意思就是配不起贵族的身份,带有鄙视的意味。

孔子,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和成汤、纣王同族,都是“子”姓。西周建立后,殷商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得氏“宋”。之后宋微仲接替了哥哥微子启的国君之位,一直传到了微仲九世孙孔父嘉。孔父嘉任宋国大司马,遭到迫害,被迫逃亡鲁国。孔父嘉,根据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知识,很容易理解了,其实是子姓,宋氏,字孔父,名嘉。

孔父嘉为了避祸,不敢再用宋氏,而是取自己字中的第一个字“孔”为氏。从此,诞生了子姓孔氏,这也是子姓的宋氏和孔氏同源的原因。孔子之父叔梁纥是孔父嘉的六世孙,自然是承继先祖姓氏,为子姓孔氏。而叔梁纥有两子,长子孟皮,次子仲尼,即孔子,所以,孔子也被称为了“孔老二”。

姓氏名字都说了,那号呢?号可以自己取,不正式,如果起的不恰当,还会被人嘲笑,因此常被称为“自号”什么。而比较正式的是由官方赐封的,比如孔子的号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如果孔子自号“大成至圣先师”,这……孔夫子也太不谦虚了吧。

到此,我们对于孔子父子是否同姓的问题应该已经了解清楚了,他们其实都是子姓,孔氏。叔梁纥的名字也可以叫做孔纥,孔叔梁,这么一来就和孔丘、孔仲尼一致了,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奕天读历史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孔子姓孔,但这个前提就是错的。如果问孔子姓什么,大部分人都会说孔子当然姓孔,从小就学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对不起,错了!百度百科上的内容是对的,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这也有情可原,先秦以后,姓与氏混用,也就惭惭分不清了。因为现代人已经完全将姓氏视为一个意思了。

孔子的祖先是商朝君主的后裔。孔子是宋国的遗民。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之后,封纣王的弟弟—微子启于宋地。请注意,微子启,姓子,名启,「微」是地名,是他最初的封地,而「微子启」中的「子」是爵位名,不是姓。所以我们称「微子启」,就是地名+爵位+名字,就像现在我们说「剑桥公爵威廉王子」一样。

孔子的祖先,是微子启的弟弟,宋国第二代君主微仲。而后一直传到一位叫孔父嘉的人,这是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孔父嘉姓子,名嘉,字孔父。那会儿就习惯这么称呼,比如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就是名纥,字叔梁。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夫,后来在宫廷斗争中被杀害,他的子孙就逃离宋国,扎根在鲁国。

为了避祸,以孔父嘉的「孔」为氏,那个时代,以祖先的名字中的某字为氏,是很常见的事情。这就是孔子的「孔」的来源。就象东汉名将马援,其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因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 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


逆袭的诸行无常


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父亲叔梁纥与颜姓女子在野外交合而生孔子“野合"。孔子是鲁襄公二十二年生,孔子生在来头顶中间是凹下的,所以就给他取名“丘"。字仲尼,姓孔。

但是,有人质疑司马迁的说法。由于孔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是颜姓母亲一手将他养大。他十七岁时母亲去世,颜姓母亲并没有告诉他父亲是谁。有一位路过的老太太告诉他,父亲是叔梁纥,过去当官的,但已死了十多年了。孔子连忙找到叔梁纥的家,结果被叔梁纥家门口的门子给赶了出来。

其实,在春秋和战国时期,当时的人还是相当原始。不说贵族和王侯,一般庶民都是野合而生的。在春秋时有一种庶民约会,就是每年的三月三日,(公历4月5日左右)有一个叫“春社",男女都到野外来苟合,苟合的孩子有母亲扶养,所以一般都不知道父亲是谁。这样做的最好的结果,就是防止近亲的血缘繁殖。我们最好的例子就是战国中期出生的孟子,孟子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何古人不说孟父三迁呢?证明孟子也不知道父亲是谁。再则,曾仕强说过的一个故事:老子的母亲吃了一个李子,生下了老子;鬼谷子的母亲吃了一颗穀(谷)子,生下了鬼谷子。我不敢恭维曾仕强的鬼话,但是我从这些话里悟出一个真理,在春秋和战国时代,庶民的孩子生下来,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公元前335年,秦孝公时期,有一个叫商鞅的人变法。商鞅在第二次变法中提出:革除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什么意思呢?就是父子不能同居一个女人,兄弟之间不能与一个女人或几个女人混居,要一家一户分开来居住。这就是证明在秦孝公时期,秦国的庶民都是有血缘关系的混居,相当原始。当然,商鞅变法禁止混居,要一家一户居住,不是为了礼仪,而是为了税收,一家一户可以收税。

总的来说,司马迁《史记》描述的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不现实,既描述一个死了十几年的人是孔子的父亲,又要将叔梁纥描述成一个当官的,真是天方夜谈。再则,西汉的司马迁说春秋孔子的故事,没有其它的资料作为旁证显示出来,时间相隔了四百多年。不明理,只是儒家的敬畏,害怕“野合"二字将“万世师表"给掘屎米了!


张律明


孔子是殷商王族的后裔。周朝灭纣和平定纣王儿子武庚的叛乱之后,封殷商贤人纣王同母兄微子启做宋国国君。微子启传位给弟弟微仲衍。宋国第五代国君宋湣公的长子弗父何,把继承权让给弟弟鲋祀,即宋厉公;弗父何成了一般贵族,他就是孔子的十世祖。弗父何经由宋父周传至世子胜,又传至正考父,五传至孔父嘉(名嘉,字孔父)。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侯”,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孔氏后代避难奔鲁,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所以也称叔梁纥)曾任陬邑的长官,勇武有力,一次作战中曾用手举起闸门,救出误冲入敌城的战士(《左传·襄公十年》)。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其妾生了一个残疾儿子孟皮。叔梁纥六十四岁时娶了十九岁的颜徵在。颜氏怀孕前,曾前往曲阜东南的尼丘向神明祈祷,孔子初生时头顶凹下如丘,所以父母就给儿子取名为“丘”,从孟皮而论,因孔子排行老二,且“祷于尼丘之山”,所以取字为“仲尼”。

附表:孔子家世

殷后裔微子启(封于宋)

          |

         微仲衍(微子启弟)

          |

         宋公稽

          |

         丁公申

          |

         湣公共

        / \\

    弗父何(卿)   鲋祀(君)

    |

宋父周

  |

世子胜

  |

正考父

  |

孔父嘉(五世亲尽,以孔为姓。为华父督所杀)

     |

    (孔 ) 木金父(始居鲁,卿位始失)

        |

      孔睪夷

        |

      孔防叔

        |

      孔伯夏

        |

      (孔)叔梁纥

      /   \\

    伯尼    仲尼

  (孟皮)  (丘)

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孔”在当时不是姓,是氏,孔子本是子姓。二是孔父嘉是后世孔子这支孔氏的祖宗,当时以孔为氏的各诸侯国多见,后来姓孔的人群中不知有没有其他孔氏之人杂入。三是木父金、叔梁纥没标孔氏,是当时重视名,谈化氏的结果,没标不等于不是孔氏。


陈广逵


结论:孔子的父亲的确不姓孔,不过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样子。

叔梁纥,字叔梁,名纥,属于孔氏、子姓。

当时的人们经常会把字和名连起来称呼,比如孟明视、白乙丙以及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孔父嘉原本是宋国人,而宋国人是商超后裔,在部落时期属于子姓族群,他的后代以其字“孔父”为氏,故为孔氏。

春秋时期,“姓”和“氏”与我们现在的习惯是有很大差别的:“姓”是一个类似于族群的概念,用以追溯你祖先的来源;“氏”则与我们现代所提到的“姓”是同一属性的。 比如我们现在说谁谁谁姓赵、姓王、姓韩、姓梁,在春秋时期则要说他是赵氏、王氏、韩氏、梁氏。

春秋时期的习惯,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是有严格区分的。假如你要穿越到春秋时期,遇见一个出自“赵氏”的男子,你要是敢叫他一声“姓赵的”,我保证你会被他打死。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孔子”称呼中的这个“子”是当时人们对于贵族男子的尊称,比如孟子、荀子、韩非子都用到了这个“子”,这与孔氏家族的姓“子”没有关系。

而按照当时对于女子的称谓习惯,假如孔子有个女儿的话,也可以称为“孔子”,这其中的“子”就是他们家族的“姓”了。


以下贴出的是我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如今看来已经有很多表述不准确了,暂时放在这里,等以后有时间了再作修改,权作参考:

首先强调一下,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我们当代文化,甚至是后来帝制时期的古代文化都是不同的。这一点就好像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同的。当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的时候,就应该尊重当时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用我们现在的观念去套用当时的人和事。就比如西方文化中人的名称是把名写在前面,姓写在后面的,我们通常都会尊重西方文明。在提到西方的人物的时候就会称呼其比尔·盖茨,威廉·莎士比亚,而不会强制地把他们颠倒过来,用我们自己的习惯去称呼其为盖茨·比尔,莎士比亚·威廉。当然,作为弱势文明,中国人在与西方人交往,或者是在使用注册西方的某些社交软件的时候,会被迫把自己的名字颠倒过来。因此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之后名字就变成了化腾·马,健林·王等等。这种状况与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是分不开的,强势的文化通常都会有一种傲慢的成分在里面,弱势文化不得不屈从于强势文化的影响力去被动地做出改变。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很多中国人出国时,已经不再别别扭扭地非要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了。国外的科技公司在开发软件的时候都会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Facebook和Skype中出现中文名的时候,会自动地将姓名互换位置,调整成适应中国人习惯的格式。当强势的现代文明遇到了弱势的先秦文化时,这种潜藏在我们内心的那种不自觉的傲慢就会发生作用。先秦时期的男子虽然有姓,但是在政治生活中只是把姓作为一种图腾,人与人之间交往时是不会提对方的姓的(战国后期有很多人以姓为氏的情况除外),否则就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我们现在所说的姓,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氏。而当时的姓其实就是族群的名称,就好比现在的少数名族的族名。如果把一个族的族名加在一个人名字的前面,只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有谁见过把人叫做满启功(启功,满族,爱新觉罗家族后裔)或者回寿彝(白寿彝,姓白,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回族人)的?因此我们在称呼春秋时人物的时候,就应该尊重当时的文化传统,按照当时人们的习惯来叫。只要不是那些涉及到避讳之类的会影响对人物认知的习惯,都应该得到尊重。因此就不要再叫什么姬重耳、姜小白(好歹你叫个吕小白啊)、姬寤生这样的称号了。好了,现在言归正传。春秋时期男子的称谓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他活着的时候,称呼的格式是:身份标识(氏)+中介词+名、字+尊称;一种是死后的称谓,格式是:身份标识+谥号+爵位。另外还有当时人们交往中互相之间的尊称、贬称、谦称的方式,现在就在这里一一加以介绍:身份标识(氏)+中介词+名、字+尊称
(春秋时期男子称谓的通用格式)一、身份标识——氏春秋时期的贵族通常都有氏,氏的作用就是为了标识一个人的身份。因为氏的来源一般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获得封地。能够获得封地的,要么是天子或诸侯的旁系兄弟,在三代之内分宗别祀之后,原来的宗主给予封地,从而获得自己的氏;要么就是他们身边的有功之臣,因为建功立业受到封赏而拥有了封地。春秋时期,能够建功立业的通常都是贵族。庶人虽然有参军的义务,但是通常都是出苦力,很难获得封赏。野人则连参军的资格都没有,就更别提什么封赏了。因此获得封地而拥有氏,本身就是贵族的特权。
贵族选择自己“氏”的名称,一般有三个来源。第一种是以封地的地名为氏。比如晋武公时所封的荀息和韩万。荀息原来叫原氏黯,被封到荀地,以地名为氏,称荀氏;韩万是曲沃武公的庶子,名万,在被封到韩地之后,就以韩为氏。晋献公时伐霍魏耿,获胜之后把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到魏地,他们就以魏为氏。赵氏的来源则是在西周时期,周穆王封嬴姓的造父到赵城建立赵国。赵国灭亡之后,孙叔带入晋为官,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赵为氏。这也是后来三分晋国的赵魏韩三家氏的由来。诸侯国君的氏一般是自己所封的国名,比如晋国、鲁国、郑国,国君的氏其实就是晋、鲁、郑。而齐国因早期的封地在吕,因此并不以齐为氏,而是称为吕氏。第二种是以官职为氏。晋国的士氏原来是唐国的杜氏,西周时期周宣王杀死了杜伯,他的儿子杜隰叔到了晋国担任士师(法官)的职务,他的后代就以士为氏;著名的有晋献公时期献计诛杀桓庄之族的士蒍,以及后来文公时代的士毂、士会、士缺等卿族都是士氏家族的代表。另外还有中行氏。晋文公的时候为了防范戎狄的侵扰,建立了步兵三行。出自荀氏的荀林父担任中行统帅,此后就以中行为氏,称作中行林父。其他的比如上官、司马、宰、卜、屠,都是典型的以官职为氏的例子。第三种是以长辈的名或字为氏。最典型的就是楚国国君的熊氏,就是出自于他们先祖鬻熊的名字。其他的如宋国的汤氏,来源于宋桓公的儿子公子汤的名;鲁国的展氏,来源于公子无骇的字子展;臧氏,来源于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彄的字子臧。一个人的氏并不是固定的,当他有了新官职或者新封地之后,有时也会以他的新官职或封地的名称来作为他的氏。比如晋惠公的谋臣郤芮,原本的封地是郤,因此为郤氏(还有说法认为是晋鄂侯的后代,以鄂侯的名字郤为氏)。后来又封到冀,改为冀氏,称冀芮。晋惠公的另一个谋臣吕甥,因为最初的封地是吕,因此是吕氏。后来有了新的封地瑕、阴之后就又被称作瑕甥、阴饴甥;甚至把多个封地连起来,称为瑕吕饴甥(饴是他的名,甥是因为他是晋献公的外甥,晋献公死后把甥改为了省,叫做吕省)。晋文公的大臣胥臣,字季子,因封于臼地,又叫做臼季;因为担任司空的职务,就以司空为氏,称作司空季子。从这些案例都可以看出,春秋时期一个家族的氏,与我们今天的姓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他们的氏可以随时更改,家族中没有继承宗主的其他子嗣,在分宗立嗣的时候都可能会更改他们的氏名。而即便是同一个家族,也有可能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氏。因此氏本身的职能就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普通的平民或身份较低的侍从,用来区别身份的往往是他们所属的职业,或者其他的属性。比如宦官,通常用寺人、阉或竖来表明其身份。晋国多次刺杀晋文公的那个宦官,人们通常叫他寺人披或阉楚。齐桓公手下的宦官,叫寺人貂,齐国人痛恨他,又把他叫做竖刁。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种姓制度,用氏的有无来区分国民的高低贵贱。
(图片来自网络)而对于天子和诸侯来说,情况往往就会特殊一些。天子和诸侯的身份很容易区分,国内的大夫们肯定不敢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只能称天下共主的周王为天子或王,称国君为君或公。诸侯国君之间交往的时候也往往不称氏,而是以晋侯、齐侯、郑伯等爵位来互称。在议论其他国君需要加名的时候,也是称其为晋侯重耳、齐侯小白、郑伯寤生。当然了,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套爵位系统早就崩坏了。诸侯国的君主们不管原来的爵位是什么,都已经自称为公了(比如爵位最低的许国,本来是男爵,这时也开始僭越称公了)。为了对对方表示尊敬,可能并不严格地按照爵位来称呼,而是统一口径,称对方为晋公重耳、齐公小白、郑公寤生了。国君的儿子们,都统称为公子某;公子若没有继承君位且没有分家,他的儿子就是公孙某。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子、公孙其实就是他们的氏,代表了他们的身份。大夫们单独会见某位公子的时候可以直接称公子,若是多个公子一起出现需要区分,可以称呼其为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若是与其他国家的公子也混在一起,就可以称为晋公子重耳、齐公子小白。公孙在东周历史上也比较常见,比如郑国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秦穆公的谋臣公孙枝(据说是晋国公子之子),引发齐国内乱的公孙无知,宋国公子汤的儿子公孙寿,以及后来的晋悼公原来就叫公孙周等等。天子的子孙也同样,实际上就是以王子、王孙为氏,常见的比如王子带、王子颓、王子党、王孙满、王孙苏等等。前一节说了男子称谓中身份标识也就是氏的几种来源和用法,这一节继续说男子称谓中其他部分的内容。
春秋时期男子称谓的通用格式二、中介词与女子的称谓相似,男子在日常的称谓中,通常也会把他们在家里的排行,也就是伯仲叔季或者孟仲季加在氏和名字的中间作为中介词。使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作为排行,往往会存在一个问题。先秦时贵族的子女很多,伯仲叔季四个排行显然不够用,这个时候就需要灵活使用了。通常情况下他们会把长子称为伯,次子称为仲,最小的儿子称为季,其他的儿子一律称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文王太姒的十个儿子,二儿子武王发继位为王(可称为仲发),四子周公旦在王室任职(叔旦),因此排行并没有体现。文王的长子很早就被商纣王杀掉了,没有封地(无氏),因此叫伯邑考;最小的儿子冉季载用季来标识排行。其余的儿子都称为叔,分别叫做管叔鲜,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使用排行作为中介词例子的还很多,比如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晋国始封之君唐叔虞,周公旦的儿子鲁国的开国君主伯禽,虞国的国君虞仲雍,引起郑国内乱的共叔段(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导致周王室内乱的太叔带,以及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仲尼(孔子)和他的哥哥孟跛等等。但是伯仲叔季的排行并不是在所有的场合都用,伯仲叔季本身不属于名字的一部分,只是加在氏和名之间的中介词。按照当时的约定,一个人上了五十岁之后才会加上伯仲叔季的排行,年轻的时候不会用伯仲叔季来作区分。除了用伯仲叔季作为中介词之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有一些其他的字,比如之、子、氏,也会放在氏和名的中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晋国的介子推(也叫介之推),就是以“子”(或“之”)作为中介词的。介子推随晋文公流亡多年,归国之后不接受封赏,逃到了绵山之中。晋文公为了让他出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死也不出来,最后背着母亲烧死在一棵大树之下。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在清明时期不生火做饭,因此清明也被称作是寒食节。其他的例子还有不少,像虞国的大夫宫之奇(以“之”作为中介词),原来在虢国任职后投奔晋国的舟之侨,郑国大夫佚之狐、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羞辱宋昭公的文之无畏,以及庾公之斯、尹公之佗、石之纷如、公罔之裘,耿之不比等等。除了“之”和“子”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字词作为中介词的,像晋国的原氏黯,也就是为保护骊姬的儿子而自杀的荀息。他本来是原氏,后因封于荀县而更为荀氏,名黯,字息。他原先的氏与名之间加一“氏”字作为中介词就被称作原氏黯。三、名与字男子出生时,父母会给他取一个名,这个名和女子名一样,也是出生三个月的时候取的(当然这个不做硬性要求),而且通常情况下也是家人长辈或者尊者对他的称呼。春秋时期取名都是很有个性的,但是也有一定的禁忌。鲁国的申繻在回答鲁桓公的提问时曾说过,为子女取名,不得使用国名、官名、山川名、疾病名、牲畜名、器物礼品名。因为在很多场合,人们互相称呼的时候是不能直呼其名的,称之为避讳。这个避讳不仅仅是国君,普通的贵族也一样。然后他举了几个例子说,晋僖侯名司徒,导致晋国从此再也没有司徒的官职;宋武公名司空,导致司空的官职被废弃。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导致具山、敖山两座山的名字被废。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的政治、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一切在当时视为重要和需要忌讳的事物,都不应该用来给子女命名。国名、官名、神(包括宗庙中祭祀的祖先)名、器物名,山川名都是重要的名称,而牲畜、疾病这些都是需要忌讳的。因此,申繻就总结了取名的时候所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出生的情况和对他的期望,以及物品名称或某些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词语等作为取名的依据。比如郑庄公名寤生,据说是因为他的母亲在睡觉时把他生了下来(也有说法是难产),于是就根据他出生时的情况命名。而晋文公重耳和晋成公黑臀是根据他们的特点命名的,重耳的名字源自于他的遗传病重瞳(重目),但是为了避免废重瞳之名,因而称为重耳。取于物的名字最著名的就是杵臼,春秋时有很多杵臼,宋昭公名杵臼,晋国也有公孙杵臼,一个捣东西的棒子被人来来回回抢着用,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等到成年的时候就会取字,用于用以在日常交往中的互相称呼。名只能是尊贵的人或是家里的长辈才能称呼,与自己地位相当或者地位与辈分低于自己的人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如果与现代做一个类比的话,古代的名就好比我们的小名,而字就好比我们身份证上正式的名字,其用法也大体类似。到了公共场合,人们会自称名来表示自谦,但是互相之间只能称呼字,否则就是对人的不尊重。如果遇到地位相当的人直呼其名,通常意味着责难或者挑衅的情绪。(对男子“称名”和“道姓”都表示的是不尊重)这一点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中表现的就很明显,春秋素来有微言大义的笔法,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不会直接评价其中人物的功过,而是通过一些细节来表现对人物的褒贬。比如卫国灭邢国这件事,孔老夫子就非常看不惯,因为卫、邢都是姬姓同宗,灭之不义。为了表达对他的责难,春秋经直呼卫文公的名字燬。而对于季友,因一直坚持不懈平庆父之乱,因此孔子对他的评价就很高,就称呼他的字为公子友。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称名也是必须的,那就是在国君面前,臣子之间表达观点的时候,都必须称其名(君前称名),这个时候所有的臣子之间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了。就比如鄢陵之战时,栾书担任晋国正卿,身份仅次于晋君,晋厉公的车马陷入泥潭出不来,栾书打算让厉公坐自己的车,结果,他的儿子栾鍼过来大吼道:“书退!”(栾书赶紧起开)就是直接喊自己父亲的名字。春秋时期人们所取的字,通常与名有一定的关联。齐国的大夫庆封,字子家,天子建邦封国,诸侯立家,封和家有同义。齐国田乞的儿子陈瓘字子玉,瓘是玉石的名称,以物为名,字以辨物,二者同义。郑国的公孙段,字子石。周文王“涉渭为乱,取厉取段”,表示厉兵秣马。其中的厉是磨砺,段就是石器的意思,因此石和段也有相关性。而楚共王的儿子公子黑肱,字取其反义为子皙。这些也都只是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春秋时期人们对名和字的使用并不完全遵循这些规则。很多人可能一个名用习惯了,便不再取字,或者即便取字也只是简单地用排行标定。比如齐国的管仲,郑国的祭仲,都取仲为字,宋国的南宫长万,则取长为字。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无名无字,如宋国以私败国的羊斟就没有名字,因为华元杀羊慰劳将士的时候他连汤也没喝上(华元杀羊以飨士而不及斟),因此被人讥笑为羊斟(也就是羊汤)。鲁隐公时期,滕国的国君死了,在春秋经上没有写他的名字。左传认为之所以没有写名字,是因为他们没有与鲁国结盟,含有贬义。但是谷梁传则指出,滕侯根本就没有名字。因为滕国的习俗与狄人相同,滕侯因为不是嫡子,未即位之前称作世子,即位之后称为君,所有没有名字。在一些特殊情况之下,名和字还可以连起来用。名与字连用的时候,一般是字在前,名在后。比如秦国的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晋国的梁余子养,宋国的南宫长万、华父督都属于这种情形。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连称为百里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都是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名术,字西乞,氏蹇,连称蹇西乞术;白乙丙名丙,字白乙,氏蹇,连称蹇白乙丙。晋国的梁余子养,嬴姓梁氏,字余子,名养。宋国的南宫长万,氏南宫,字长,名万。华父督是宋戴公的孙子,好父说之子,子姓,字华父,名督,可以称作公孙华父、公孙督或公孙华父督;他的后代以其字为氏,就是宋国的华氏。四、后缀对于一些地位尊贵的人,有时也会在名后加一些后缀,以表达尊敬。常用的后缀有父、子、叔等。比如郑桓公在史书中经常被称为王子多父(周厉王之子,故称王子,名友。有人推测,“多”很可能就是他的名“友”字的异体)。其他的如齐桓公时的王子城父,晋国的吕甥(甥表示其为晋献公的外甥,后以甥和省为名)等等。使用后缀的情况比较少见,但在西周及春秋的历史上还是存在的。更多的事例会在以后逐渐补充,就此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