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父親為什麼叫叔梁紇,卻不姓孔?

Z1黃


關於孔子為什麼姓孔,而他老爸叔梁紇為什麼叫叔梁紇,好玩的國學打算用一篇長文,介紹一下孔子的先祖那光榮的家族史,然後我就知道答案了。

孔子的先祖是貴族,不僅是貴族,還是商朝的王族。商朝的統治者姓子,比如商紂王就叫子受,而孔子的先祖叫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哥哥。在商朝滅亡之後,商紂王自焚而死,他他的哥哥微子啟與周朝的統治者採取了合作的態度,周公把原來商朝都城的地方分封給了微子啟,建立了宋國。微子啟傳位於微子仲,微子仲就是孔子的正牌老祖宗。微子仲後歷經九代到了弗父何,弗父何就是孔子的十世祖。

弗父何本是宋緡(mín)公的長子,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應該是嫡(dí)長子繼承大位。嫡長子就是帝王的正妻所生的大兒子。弗父何身為正牌嫡長子,理所應當繼承君位。但在商代還有一套繼承系統作為“預案”——作為國君的大哥,可以把君位傳給弟弟。也可能是弗父何平時不乖,不受父親的寵愛,所以宋緡公就把君位傳給了弟弟熙,後來叫宋煬(yáng)公。宋國作為殷商的後代,按照殷商的傳統,大哥將君位傳給弟弟,也是符合規矩的。但這讓弗父何的弟弟鮒(fù )祀感到“很不爽”,鮒祀表示嚴重不服,殺了叔叔宋煬公,把王位奪了回來,送給弗父何。弗父何偏偏是個很低調的人,說什麼也不願做國君。沒有辦法,鮒祀就親自坐上了王位。弗父何把王位讓給弟弟,世人給了他很高的評價,但是他的後代從此失去了繼承王位的機會,而是成為宋國的大官。

弗父何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勝,世子勝生正考父。正考父輔佐過三位國君,是宋國地位最為顯赫的大官。正考父也是一個極為低調的人,他在家廟的一尊大鼎上刻下了自己的座右銘:“一命而僂,再命而傴(yǔ),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饘(zhān)於是,粥於是,以糊餘口。”意思是,“每逢有任命提拔時都越來越謹慎,一次提拔要低著頭,再次提拔要把背弓起來,三次提拔要彎腰,連走路都要小心翼翼靠牆走。生活中只要有這隻鼎煮粥餬口就可以了”。正考父的謙虛謹慎有些過頭,要是再次被提拔任命的話,豈不是要在地上爬了。但他生活簡單樸素,工作勤勤懇懇,做人謙虛謹慎這種精神,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正考父的兒子孔父嘉就沒有這麼低調了,他在宋國貴族間的爭權奪利中被殺。但孔父嘉卻是孔氏家族歷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從他開始,他的後人開始以“孔”為氏,這是孔父嘉對孔氏家族的最大貢獻,但是孔父嘉給孔氏家族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從他開始,孔氏家族就開始走向敗落,這也意味著,他的後人將為重新獲得貴族的身份而苦苦打拼。

孔父嘉的兒子木金父在宋國已經無法立足,只好逃亡到魯國,做了無官無職的平頭百姓。直到他的第三代孔防叔,才成為魯國貴族臧孫氏的家臣,做了防邑宰,大概相當於“防”地的“縣長”,人稱“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了孔子。從孔父嘉開始一直到孔子,歷經了五代,當時一般取五代祖先的氏為族名,所以孔父嘉的“孔”就正式成為孔子的族名,這就是孔子為什麼姓孔的原因。

這就是孔子為什麼姓孔。而孔子的老爸叔梁紇,由為什麼叫叔梁紇呢?事實上,叔梁紇這三個字的來歷是這樣的:叔是排行。古人兄弟很多,為了區分,就用伯、仲、叔、季、孟來排行,要是一個家族的兄弟們很多,超過了五個數,那就乾脆用數字來表示。比如唐朝詩人元稹家族裡排名第九,乾脆就叫元九,李白排名十二,所以有人叫他李十二。梁大概是出生地,叔梁紇的紇,才是他的名。所以,好玩的國學認為,要是按照現在的標準,孔子的老爸應該叫孔紇。


好玩的國學


1、從文獻記載上看,孔子的列祖列宗中沒有以孔為姓的。也就是說,孔姓是從孔子開始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那孔子的祖先姓什麼?請看下面仔細分析。

2、孔子的祖先姓“子”。他的祖先是殷商遺民,在商和周時代,商是子姓,周是姬姓。女子稱姓,男子不稱姓。因此孔子的祖先姓子,孔子本來是子姓。

那孔子怎麼又成了“孔”姓呢?嚴格來說,“孔”字是他的氏,而不是姓。古人的姓和氏是分開來的,男子稱姓不稱氏。而孔子的氏根據《孔氏家語·本姓解》和《闕里文獻考》的記載,孔子先祖本是宋國公室成員,傳到孔父嘉時,已經過了五世,按照宗法,當別立一族。於是就取孔父嘉得字作為族的名號,孔氏的孔就是從這裡來的。

雖然孔父嘉開始別立一族,但當時稱呼男子稱氏、稱名、稱號並沒有一定的規矩。所以孔父嘉之後,孔子的先祖本金父、祈父等等和他父親叔梁紇一樣,名號都未有孔字。

孔氏開始稱孔,是從孔子伊始固定下來的,孔子的兒子叫孔鯉,孫子叫孔伋,曾孫叫孔白……,到後來氏變成姓,孔氏也就變成了孔姓。

<strong>

3、綜上,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和孔子本來都不姓“孔”而是都姓”子”,“孔”字作為氏是從孔子開始的,但後來氏逐漸變成姓。這就是“孔”姓家族的由來。


參考文獻:《至聖先師孔子其實不姓孔》 吳曉峰 邢東偉 胡坤坤


燕山史話



答:這個問題相當有趣。

我注意到,有些人說,因為孔子是他父親叔梁紇和母親顏氏野合的產物,所以父子不同姓唄,他父親姓叔,他姓孔。也有人說,孔子並不姓孔啊,他父親叔梁紇也不姓叔,他們都姓子,是同一個姓啊。也有人,孔子是他母親顏氏和不知什麼人野合的產物,和人家叔梁紇毛關係都沒有,是他母親為了攀附名人,硬往人家叔梁紇身上靠的。還有人說……

算了,不說了,只要辨清上面這三種說法,就可以回答“孔子的父親叫梁紇不姓孔”的問題了。

來來來,說孔子不姓孔的人,您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孔子不姓孔”,您讓這孔府歷代的衍聖公情何以堪?您讓我們自稱系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的北大教授孔慶東先生情何以堪?

您再來解釋一下孔林、孔廟、孔碑、孔府應該怎麼叫才是正確的叫法。

傻眼了吧?!

其實,現在我們稱一個人的姓為姓氏,即姓等於姓氏,但在古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兒。

古代是先經歷母系社會再到父系社會的。

姓代表母系;氏代表父系。

也就是說,是先有姓,後有氏的。

母系社會的社會形式非常低級,姓的功能很質樸,主要用來區分血緣,體現在生物性上,用以制約婚姻,同姓不通婚。

父系社會的社會形式相當高了一點,則氏的功能體現在社會性上,用以分貴賤,通過氏可以瞭解他來自哪個宗族或家庭。

通常,平民有姓有名而無氏,稱呼就有名有姓。貴族擁有了平民所沒有的氏,就不稱姓了,稱姓會自跌身價,只稱氏稱名。

孔子雖然出身於沒落貴族,但也是貴族,他的名為丘,字仲尼,稱他為“孔丘”時,“孔”其實是他的氏。

那麼,孔子的姓是什麼呢?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殷商後裔、宋國貴族,其姓為“子”。

補一句,現在我們稱“孔子、孔子”,可不要以為前一個“孔”是氏,後一個“子”是姓,前面說過,貴族是不會在稱呼中出現姓的。“孔子”這個“子”,在這裡表中國古代士大夫的通稱。《雲麓漫鈔》就說得清清楚楚: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稱“子”,若宣子、武子之類是也。

話說回來,孔子父親叔梁紇的稱呼裡,也不出現姓,甚至連氏都沒出現,“叔梁”是他的字,“紇”是他的名——注意,名和字是分開的,也不是一回事兒。

只稱名和字,不稱姓和氏,更顯身份尊貴。

孔子六世祖孔父嘉的身份更尊貴,是宋國大司馬,“孔父”是字,“嘉”是名,稱呼裡也不出現姓和氏。

實際上,孔父嘉死於宋國內亂後,他的子孫逃亡到了魯國,就以他的字“孔父”中的“孔”為氏。

即魯國這一支孔父嘉後裔都以“孔”為氏的。

但這一支後裔,在稱呼中出現氏,即從孔子開始,之後就固定了下來,如孔子的兒子叫孔鯉,孫子叫孔伋,曾孫叫孔白,玄孫叫孔求……

戰國以後,謀士縱橫,越來越多社會低層人士躋身上流社會,他們之前是沒有氏的,只稱姓;而當他們發展成一個個大家族,姓和氏就漸漸合流了,最後姓和氏合成了一個“偏正詞組”,實質為氏,詞義卻偏向于姓。

這個時候,說“孔子姓子不姓孔”,或說“孔子就姓孔”,都對。

但說孔子的父親就姓孔,那就不對了。


覃仕勇說史


有人說,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孔子叫孔丘,他倆居然不是一個姓嗎?其實孔子的父親既不姓叔,孔子也並非姓孔,他們都姓“子”。(但孔子的“子”也不是指他的姓,這是古人對有德高望重的文化人的尊稱。)

一、孔子不姓孔

先來說說“叔梁紇”這個名字,“叔梁”既不是姓,也不是名,而是字,“紇”才是名。所以“叔梁紇”這個名稱中並不包含姓氏。再說孔子,孔子非“孔”姓,正如屈原非“屈”姓一樣,“孔”和“屈”都是他們的“氏”。而“孔丘”則是“氏+名”的形式,也不包含姓。那為什麼這些名字中都不帶姓呢?這就得從姓氏的起源說起了。

二、姓氏的源流

“姓”字從女生,《說文解字》裡說,“人所生也”。姓最早始於“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為了與其他氏族相區別而設,起著明血緣、別婚姻的作用。後來,大致是在父系氏族社會時期,開始產生了氏,氏以達到別貴賤的作用。

夏商周三代,天子有姓無氏、貴族有姓有氏、平民無姓氏,只有名。春秋戰國時,大凡是女子稱姓,男子不稱姓,只稱氏,用以明貴賤。所以孔子不叫“子丘”,屈原也不叫“羋平”。但那時男子一般除了不稱姓之外,在稱呼上似乎並沒有什麼強制性的規定,所以也有像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這樣只稱名字不稱氏的。而戰國以後,人們往往以氏為姓,此後,姓、氏才逐漸合二為一。

三、孔氏何來

《孔子家語》中說,孔氏是殷商後裔,故為子姓。孔子祖上是宋國貴族,到孔父嘉一輩時,“五世親盡,別為公族,故後以孔為氏焉”。這是說,按照宗法制規定,傳至五世後,親緣已疏,應該別立一族。既然別立一族,就要別立一號,於是就取了孔父嘉的字——“孔”作為氏名。

先秦時期,姓與氏是有著嚴格區別的。姓是標誌整個家族系統的族號,由於後世子孫繁衍,同姓的大家族就會分為若干分支小族散居各地。為了區別,每支就會再另起一個族號,這便是“氏”。就如殷人子姓,後來逐漸分支為華氏、向氏、魚氏;齊人姜姓,後來又有申氏、呂氏、馬氏等等。

說起來,孔子還是孔氏一脈在稱呼上具有承上啟下意義的人。孔子之前,其先祖們的名號中大多都不稱氏,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等等。而自孔子之後,孔氏一族的名號中就將氏固定下來了,如孔鯉、孔伋、孔白等。這也恰好反映了當時姓、氏合流的一種趨勢。到了漢代,姓與氏通稱為姓,至此,上到天子下至庶民便都擁有自己的姓了。

參考資料:《孔子家語》、《從孔子不姓孔說起》、《孔子姓子不姓孔》、《孔子的父親姓叔,他為什麼姓孔》


歷史風雲錄


孔子姓“孔”,為何他的父親叫“叔梁紇”,而不是“孔梁紇”?

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五千年來,能夠流傳百餘代、且譜系最為完整清晰的家族,舉目全球,非孔子家族莫屬。

而一個家族的傳承,最重要且最明顯的標誌,當然是這個家族的姓了。

孔子姓孔名丘,他的祖上也必然姓孔,這一點毫無疑問。然而,孔子的父親為何卻叫作叔梁紇,而不是“孔梁紇”?難道他姓“叔”不姓“孔”嗎?

一、孔子的祖先

要弄透這個問題,有必要先從孔子的祖先開始追本溯源。

孔子的祖先並不是魯國人,而是在宋國人。

孔子的祖先是微仲,他是現今有據可查的最早的孔子遠祖,而他的第十四代傳人才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

那麼,微仲的後人是從何時才開始姓孔的呢?

根據現在的史料考據,這個人是微仲的第九代孫,他的名字叫孔父嘉,也被稱為是孔嘉父。

這裡,有必要對“孔嘉父”這個名字進行一些解釋,孔子家族,是從孔父嘉開始第一個姓“孔”的,但他名字的“父”字卻並不是其名,而是“父親”的意思,這是其後人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而專門加的一種尊稱。

孔父嘉原來在宋國做官,後來因為宋國內亂而被殺。其子木金父被迫逃亡魯國避難。

在魯國,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生生伯夏,而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了孔丘,即孔子。

二、叔梁紇不姓孔?

看了孔子上幾代先人,恐怕又要被搞糊塗了,既然孔父嘉姓“孔”,為何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而他的上幾代的名字,為何又分別以“伯”、“防”、“祁”開頭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剛才我們說,孔父嘉的後人,是因為避難而被迫逃到魯國的。

因此,他們便不再公開宣稱自己姓“孔”,而是隻以兄弟輩行次來加本名的方式稱呼。而所謂的行次,也就是“伯、仲、叔、季”,分別代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因此,“叔”並不是姓,而是叔梁紇在家中的排行。

叔梁紇最初在魯國做武士,膂力過人,英勇善戰,因戰功而被封為大夫。

叔梁紇最初有一個兒子叫伯尼,但因為腿有殘疾,不適合做為繼承人。所以,叔梁紇在60多歲的時候,又娶了一個不滿20歲的顏家女兒為妻。

古人認為,年過64歲再結婚,不符合禮儀,所以,叔梁紇與這位顏姑娘的結合,也被稱為是“野合”!

“野合”指的是不符合當時社會禮儀的婚姻結合,千萬不要被今天一些開放的觀念給誤導了!

孔子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他的字叫“仲尼”,民間稱呼他為“孔老二”,也是這個意思。

從孔子開始,才開始重新冠以孔姓,他的子孫依然如此,比如孔子的兒子就叫孔鯉。因為孔氏從孔子開始才固定下來,所以後人也將他作為孔氏家族的始祖。

三、“孔”最開始不是姓

“孔”是姓,這個在今天來看毫無疑問,然而最開始,它並不是姓,而是氏。

最早,古人的姓和氏是分開的,男子不稱姓,而稱氏。孔子的“孔”,最早就是一個氏,最後才變成了姓。

而這個轉折點,就是上面提到的孔父嘉。按照當時宗法制規定,孔父嘉需要單獨別立一族,他就要為自己的族起一個名號,而這個名號(也就是氏)就叫作“孔”。

後來,氏成為了姓,也就形成了孔姓。

因此,總結一下,孔子的祖上,最先冠以孔氏的是孔父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也是孔氏,這一點也不矛盾。


深夜聊齋


據史料記載孔子的父親的確叫叔梁紇,乍一看,的確有問題呀。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姓孔呀,怎麼他的父親卻不姓孔,而複姓叔梁呢?其實這完全是一個誤解。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實際上同樣姓孔,只不過呢,名紇,字叔梁。據《春秋左傳正義·襄公十年》載:“古人名字並言者,皆先字而後名。”意思就是,古代人有時候喜歡字和名並稱,而略去姓氏,在字和名並稱之時,先稱字,再稱名,因此,才有了“叔梁”+“紇”的稱呼。特別是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更是直接稱孔子之父為“叔梁紇”,因為《史記》的影響力,才讓我們誤認為孔子的父親複姓叔梁。

我們現在一般只有姓和名,合稱姓名,但在古代,貴族或者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通常會有姓、氏、名、字和號(不是必須)。哇,這麼多,有點小複雜呀。的確是的,所以,我們現在才簡化了。不過現在的一些風雅之士,還是會給自己來個字,或者號之類的,顯得比較高大上。

如果按照古代嚴格的姓名劃分,孔子和他的父親叔梁紇,其實並不“姓”孔,而是姓“子”。人類最初是母系氏族社會,為了別族群,於是就有了不同的姓,即“族號”。

隨著族群人口的增多,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資料的富餘,族群開始分裂,形成了不同的支系,並彼此獨立,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了父系士族社會。這些分支族群之間為了區別,於是就在族號的基礎之上外加了新的群落號,就成了“氏”的來源。只是呢,這時候階級已經開始出現,部落中有了奴隸(最初是戰俘)、普通部落成員和首領(早期貴族)。其中,只有男性貴族才能稱氏,其他人只能以姓相稱。

中國古代的姓氏發展到這裡,就有了姓,別婚姻;氏,別貴賤的功能。所以,在古代,如果直接以男性貴族的姓稱呼,那就是在罵人了,意思就是配不起貴族的身份,帶有鄙視的意味。

孔子,是殷商王室的後裔,和成湯、紂王同族,都是“子”姓。西周建立後,殷商後裔微子啟被封於宋,得氏“宋”。之後宋微仲接替了哥哥微子啟的國君之位,一直傳到了微仲九世孫孔父嘉。孔父嘉任宋國大司馬,遭到迫害,被迫逃亡魯國。孔父嘉,根據我們前面介紹過的知識,很容易理解了,其實是子姓,宋氏,字孔父,名嘉。

孔父嘉為了避禍,不敢再用宋氏,而是取自己字中的第一個字“孔”為氏。從此,誕生了子姓孔氏,這也是子姓的宋氏和孔氏同源的原因。孔子之父叔梁紇是孔父嘉的六世孫,自然是承繼先祖姓氏,為子姓孔氏。而叔梁紇有兩子,長子孟皮,次子仲尼,即孔子,所以,孔子也被稱為了“孔老二”。

姓氏名字都說了,那號呢?號可以自己取,不正式,如果起的不恰當,還會被人嘲笑,因此常被稱為“自號”什麼。而比較正式的是由官方賜封的,比如孔子的號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如果孔子自號“大成至聖先師”,這……孔夫子也太不謙虛了吧。

到此,我們對於孔子父子是否同姓的問題應該已經瞭解清楚了,他們其實都是子姓,孔氏。叔梁紇的名字也可以叫做孔紇,孔叔梁,這麼一來就和孔丘、孔仲尼一致了,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奕天讀歷史


這個問題的前提是孔子姓孔,但這個前提就是錯的。如果問孔子姓什麼,大部分人都會說孔子當然姓孔,從小就學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對不起,錯了!百度百科上的內容是對的,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

這也有情可原,先秦以後,姓與氏混用,也就慚慚分不清了。因為現代人已經完全將姓氏視為一個意思了。

孔子的祖先是商朝君主的後裔。孔子是宋國的遺民。武王伐紂,西周建立之後,封紂王的弟弟—微子啟於宋地。請注意,微子啟,姓子,名啟,「微」是地名,是他最初的封地,而「微子啟」中的「子」是爵位名,不是姓。所以我們稱「微子啟」,就是地名+爵位+名字,就像現在我們說「劍橋公爵威廉王子」一樣。

孔子的祖先,是微子啟的弟弟,宋國第二代君主微仲。而後一直傳到一位叫孔父嘉的人,這是孔子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孔父嘉姓子,名嘉,字孔父。那會兒就習慣這麼稱呼,比如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就是名紇,字叔梁。孔父嘉是宋國的大夫,後來在宮廷鬥爭中被殺害,他的子孫就逃離宋國,紮根在魯國。

為了避禍,以孔父嘉的「孔」為氏,那個時代,以祖先的名字中的某字為氏,是很常見的事情。這就是孔子的「孔」的來源。就象東漢名將馬援,其祖先是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趙奢因功勳卓著,被趙惠文王賜號為“馬服君”, 趙奢的後人便以馬為姓。


逆襲的諸行無常


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中寫到:孔子出生在魯國昌平鄉的陬邑,父親叔梁紇與顏姓女子在野外交合而生孔子“野合"。孔子是魯襄公二十二年生,孔子生在來頭頂中間是凹下的,所以就給他取名“丘"。字仲尼,姓孔。

但是,有人質疑司馬遷的說法。由於孔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過世,是顏姓母親一手將他養大。他十七歲時母親去世,顏姓母親並沒有告訴他父親是誰。有一位路過的老太太告訴他,父親是叔梁紇,過去當官的,但已死了十多年了。孔子連忙找到叔梁紇的家,結果被叔梁紇家門口的門子給趕了出來。

其實,在春秋和戰國時期,當時的人還是相當原始。不說貴族和王侯,一般庶民都是野合而生的。在春秋時有一種庶民約會,就是每年的三月三日,(公曆4月5日左右)有一個叫“春社",男女都到野外來苟合,苟合的孩子有母親扶養,所以一般都不知道父親是誰。這樣做的最好的結果,就是防止近親的血緣繁殖。我們最好的例子就是戰國中期出生的孟子,孟子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為何古人不說孟父三遷呢?證明孟子也不知道父親是誰。再則,曾仕強說過的一個故事:老子的母親吃了一個李子,生下了老子;鬼谷子的母親吃了一顆穀(谷)子,生下了鬼谷子。我不敢恭維曾仕強的鬼話,但是我從這些話裡悟出一個真理,在春秋和戰國時代,庶民的孩子生下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公元前335年,秦孝公時期,有一個叫商鞅的人變法。商鞅在第二次變法中提出:革除戎狄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什麼意思呢?就是父子不能同居一個女人,兄弟之間不能與一個女人或幾個女人混居,要一家一戶分開來居住。這就是證明在秦孝公時期,秦國的庶民都是有血緣關係的混居,相當原始。當然,商鞅變法禁止混居,要一家一戶居住,不是為了禮儀,而是為了稅收,一家一戶可以收稅。

總的來說,司馬遷《史記》描述的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不現實,既描述一個死了十幾年的人是孔子的父親,又要將叔梁紇描述成一個當官的,真是天方夜談。再則,西漢的司馬遷說春秋孔子的故事,沒有其它的資料作為旁證顯示出來,時間相隔了四百多年。不明理,只是儒家的敬畏,害怕“野合"二字將“萬世師表"給掘屎米了!


張律明


孔子是殷商王族的後裔。周朝滅紂和平定紂王兒子武庚的叛亂之後,封殷商賢人紂王同母兄微子啟做宋國國君。微子啟傳位給弟弟微仲衍。宋國第五代國君宋湣公的長子弗父何,把繼承權讓給弟弟鮒祀,即宋厲公;弗父何成了一般貴族,他就是孔子的十世祖。弗父何經由宋父周傳至世子勝,又傳至正考父,五傳至孔父嘉(名嘉,字孔父)。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侯,“五世親盡,別為公侯”,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孔氏後代避難奔魯,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的父親孔紇(字叔梁,所以也稱叔梁紇)曾任陬邑的長官,勇武有力,一次作戰中曾用手舉起閘門,救出誤衝入敵城的戰士(《左傳·襄公十年》)。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其妾生了一個殘疾兒子孟皮。叔梁紇六十四歲時娶了十九歲的顏徵在。顏氏懷孕前,曾前往曲阜東南的尼丘向神明祈禱,孔子初生時頭頂凹下如丘,所以父母就給兒子取名為“丘”,從孟皮而論,因孔子排行老二,且“禱於尼丘之山”,所以取字為“仲尼”。

附表:孔子家世

殷後裔微子啟(封於宋)

          |

         微仲衍(微子啟弟)

          |

         宋公稽

          |

         丁公申

          |

         湣公共

        / \\

    弗父何(卿)   鮒祀(君)

    |

宋父周

  |

世子勝

  |

正考父

  |

孔父嘉(五世親盡,以孔為姓。為華父督所殺)

     |

    (孔 ) 木金父(始居魯,卿位始失)

        |

      孔睪夷

        |

      孔防叔

        |

      孔伯夏

        |

      (孔)叔梁紇

      /   \\

    伯尼    仲尼

  (孟皮)  (丘)

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孔”在當時不是姓,是氏,孔子本是子姓。二是孔父嘉是後世孔子這支孔氏的祖宗,當時以孔為氏的各諸侯國多見,後來姓孔的人群中不知有沒有其他孔氏之人雜入。三是木父金、叔梁紇沒標孔氏,是當時重視名,談化氏的結果,沒標不等於不是孔氏。


陳廣逵


結論:孔子的父親的確不姓孔,不過不是你理解的那個樣子。

叔梁紇,字叔梁,名紇,屬於孔氏、子姓。

當時的人們經常會把字和名連起來稱呼,比如孟明視、白乙丙以及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孔父嘉原本是宋國人,而宋國人是商超後裔,在部落時期屬於子姓族群,他的後代以其字“孔父”為氏,故為孔氏。

春秋時期,“姓”和“氏”與我們現在的習慣是有很大差別的:“姓”是一個類似於族群的概念,用以追溯你祖先的來源;“氏”則與我們現代所提到的“姓”是同一屬性的。 比如我們現在說誰誰誰姓趙、姓王、姓韓、姓梁,在春秋時期則要說他是趙氏、王氏、韓氏、梁氏。

春秋時期的習慣,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是有嚴格區分的。假如你要穿越到春秋時期,遇見一個出自“趙氏”的男子,你要是敢叫他一聲“姓趙的”,我保證你會被他打死。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孔子”稱呼中的這個“子”是當時人們對於貴族男子的尊稱,比如孟子、荀子、韓非子都用到了這個“子”,這與孔氏家族的姓“子”沒有關係。

而按照當時對於女子的稱謂習慣,假如孔子有個女兒的話,也可以稱為“孔子”,這其中的“子”就是他們家族的“姓”了。


以下貼出的是我幾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如今看來已經有很多表述不準確了,暫時放在這裡,等以後有時間了再作修改,權作參考:

首先強調一下,先秦時期的文化與我們當代文化,甚至是後來帝制時期的古代文化都是不同的。這一點就好像是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是相同的。當我們在面對不同文化的時候,就應該尊重當時的文化傳統,而不能用我們現在的觀念去套用當時的人和事。就比如西方文化中人的名稱是把名寫在前面,姓寫在後面的,我們通常都會尊重西方文明。在提到西方的人物的時候就會稱呼其比爾·蓋茨,威廉·莎士比亞,而不會強制地把他們顛倒過來,用我們自己的習慣去稱呼其為蓋茨·比爾,莎士比亞·威廉。當然,作為弱勢文明,中國人在與西方人交往,或者是在使用註冊西方的某些社交軟件的時候,會被迫把自己的名字顛倒過來。因此很多中國人到了國外之後名字就變成了化騰·馬,健林·王等等。這種狀況與西方文化處於強勢地位是分不開的,強勢的文化通常都會有一種傲慢的成分在裡面,弱勢文化不得不屈從於強勢文化的影響力去被動地做出改變。現在這種狀況正在發生改變,很多中國人出國時,已經不再彆彆扭扭地非要把自己的名字倒過來了。國外的科技公司在開發軟件的時候都會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異,比如Facebook和Skype中出現中文名的時候,會自動地將姓名互換位置,調整成適應中國人習慣的格式。當強勢的現代文明遇到了弱勢的先秦文化時,這種潛藏在我們內心的那種不自覺的傲慢就會發生作用。先秦時期的男子雖然有姓,但是在政治生活中只是把姓作為一種圖騰,人與人之間交往時是不會提對方的姓的(戰國後期有很多人以姓為氏的情況除外),否則就是對人的一種不尊重。我們現在所說的姓,實際上就是當時的氏。而當時的姓其實就是族群的名稱,就好比現在的少數名族的族名。如果把一個族的族名加在一個人名字的前面,只會讓人覺得不倫不類。有誰見過把人叫做滿啟功(啟功,滿族,愛新覺羅家族後裔)或者回壽彝(白壽彝,姓白,字肇倫,又名哲瑪魯丁,回族人)的?因此我們在稱呼春秋時人物的時候,就應該尊重當時的文化傳統,按照當時人們的習慣來叫。只要不是那些涉及到避諱之類的會影響對人物認知的習慣,都應該得到尊重。因此就不要再叫什麼姬重耳、姜小白(好歹你叫個呂小白啊)、姬寤生這樣的稱號了。好了,現在言歸正傳。春秋時期男子的稱謂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他活著的時候,稱呼的格式是:身份標識(氏)+中介詞+名、字+尊稱;一種是死後的稱謂,格式是:身份標識+諡號+爵位。另外還有當時人們交往中互相之間的尊稱、貶稱、謙稱的方式,現在就在這裡一一加以介紹:身份標識(氏)+中介詞+名、字+尊稱
(春秋時期男子稱謂的通用格式)一、身份標識——氏春秋時期的貴族通常都有氏,氏的作用就是為了標識一個人的身份。因為氏的來源一般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獲得封地。能夠獲得封地的,要麼是天子或諸侯的旁系兄弟,在三代之內分宗別祀之後,原來的宗主給予封地,從而獲得自己的氏;要麼就是他們身邊的有功之臣,因為建功立業受到封賞而擁有了封地。春秋時期,能夠建功立業的通常都是貴族。庶人雖然有參軍的義務,但是通常都是出苦力,很難獲得封賞。野人則連參軍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提什麼封賞了。因此獲得封地而擁有氏,本身就是貴族的特權。
貴族選擇自己“氏”的名稱,一般有三個來源。第一種是以封地的地名為氏。比如晉武公時所封的荀息和韓萬。荀息原來叫原氏黯,被封到荀地,以地名為氏,稱荀氏;韓萬是曲沃武公的庶子,名萬,在被封到韓地之後,就以韓為氏。晉獻公時伐霍魏耿,獲勝之後把畢公高的後代畢萬封到魏地,他們就以魏為氏。趙氏的來源則是在西周時期,周穆王封嬴姓的造父到趙城建立趙國。趙國滅亡之後,孫叔帶入晉為官,他的子孫後代就以趙為氏。這也是後來三分晉國的趙魏韓三家氏的由來。諸侯國君的氏一般是自己所封的國名,比如晉國、魯國、鄭國,國君的氏其實就是晉、魯、鄭。而齊國因早期的封地在呂,因此並不以齊為氏,而是稱為呂氏。第二種是以官職為氏。晉國的士氏原來是唐國的杜氏,西周時期周宣王殺死了杜伯,他的兒子杜隰叔到了晉國擔任士師(法官)的職務,他的後代就以士為氏;著名的有晉獻公時期獻計誅殺桓莊之族的士蒍,以及後來文公時代的士轂、士會、士缺等卿族都是士氏家族的代表。另外還有中行氏。晉文公的時候為了防範戎狄的侵擾,建立了步兵三行。出自荀氏的荀林父擔任中行統帥,此後就以中行為氏,稱作中行林父。其他的比如上官、司馬、宰、卜、屠,都是典型的以官職為氏的例子。第三種是以長輩的名或字為氏。最典型的就是楚國國君的熊氏,就是出自於他們先祖鬻熊的名字。其他的如宋國的湯氏,來源於宋桓公的兒子公子湯的名;魯國的展氏,來源於公子無駭的字子展;臧氏,來源於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彄的字子臧。一個人的氏並不是固定的,當他有了新官職或者新封地之後,有時也會以他的新官職或封地的名稱來作為他的氏。比如晉惠公的謀臣郤芮,原本的封地是郤,因此為郤氏(還有說法認為是晉鄂侯的後代,以鄂侯的名字郤為氏)。後來又封到冀,改為冀氏,稱冀芮。晉惠公的另一個謀臣呂甥,因為最初的封地是呂,因此是呂氏。後來有了新的封地瑕、陰之後就又被稱作瑕甥、陰飴甥;甚至把多個封地連起來,稱為瑕呂飴甥(飴是他的名,甥是因為他是晉獻公的外甥,晉獻公死後把甥改為了省,叫做呂省)。晉文公的大臣胥臣,字季子,因封於臼地,又叫做臼季;因為擔任司空的職務,就以司空為氏,稱作司空季子。從這些案例都可以看出,春秋時期一個家族的氏,與我們今天的姓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他們的氏可以隨時更改,家族中沒有繼承宗主的其他子嗣,在分宗立嗣的時候都可能會更改他們的氏名。而即便是同一個家族,也有可能存在著很多不同的氏。因此氏本身的職能就是貴族身份的象徵,普通的平民或身份較低的侍從,用來區別身份的往往是他們所屬的職業,或者其他的屬性。比如宦官,通常用寺人、閹或豎來表明其身份。晉國多次刺殺晉文公的那個宦官,人們通常叫他寺人披或閹楚。齊桓公手下的宦官,叫寺人貂,齊國人痛恨他,又把他叫做豎刁。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種姓制度,用氏的有無來區分國民的高低貴賤。
(圖片來自網絡)而對於天子和諸侯來說,情況往往就會特殊一些。天子和諸侯的身份很容易區分,國內的大夫們肯定不敢直接稱呼他們的名字,只能稱天下共主的周王為天子或王,稱國君為君或公。諸侯國君之間交往的時候也往往不稱氏,而是以晉侯、齊侯、鄭伯等爵位來互稱。在議論其他國君需要加名的時候,也是稱其為晉侯重耳、齊侯小白、鄭伯寤生。當然了,到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這套爵位系統早就崩壞了。諸侯國的君主們不管原來的爵位是什麼,都已經自稱為公了(比如爵位最低的許國,本來是男爵,這時也開始僭越稱公了)。為了對對方表示尊敬,可能並不嚴格地按照爵位來稱呼,而是統一口徑,稱對方為晉公重耳、齊公小白、鄭公寤生了。國君的兒子們,都統稱為公子某;公子若沒有繼承君位且沒有分家,他的兒子就是公孫某。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子、公孫其實就是他們的氏,代表了他們的身份。大夫們單獨會見某位公子的時候可以直接稱公子,若是多個公子一起出現需要區分,可以稱呼其為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若是與其他國家的公子也混在一起,就可以稱為晉公子重耳、齊公子小白。公孫在東周歷史上也比較常見,比如鄭國共叔段的兒子公孫滑,秦穆公的謀臣公孫枝(據說是晉國公子之子),引發齊國內亂的公孫無知,宋國公子湯的兒子公孫壽,以及後來的晉悼公原來就叫公孫周等等。天子的子孫也同樣,實際上就是以王子、王孫為氏,常見的比如王子帶、王子頹、王子黨、王孫滿、王孫蘇等等。前一節說了男子稱謂中身份標識也就是氏的幾種來源和用法,這一節繼續說男子稱謂中其他部分的內容。
春秋時期男子稱謂的通用格式二、中介詞與女子的稱謂相似,男子在日常的稱謂中,通常也會把他們在家裡的排行,也就是伯仲叔季或者孟仲季加在氏和名字的中間作為中介詞。使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作為排行,往往會存在一個問題。先秦時貴族的子女很多,伯仲叔季四個排行顯然不夠用,這個時候就需要靈活使用了。通常情況下他們會把長子稱為伯,次子稱為仲,最小的兒子稱為季,其他的兒子一律稱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文王太姒的十個兒子,二兒子武王發繼位為王(可稱為仲發),四子周公旦在王室任職(叔旦),因此排行並沒有體現。文王的長子很早就被商紂王殺掉了,沒有封地(無氏),因此叫伯邑考;最小的兒子冉季載用季來標識排行。其餘的兒子都稱為叔,分別叫做管叔鮮,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使用排行作為中介詞例子的還很多,比如周文王的父親季歷,晉國始封之君唐叔虞,周公旦的兒子魯國的開國君主伯禽,虞國的國君虞仲雍,引起鄭國內亂的共叔段(左傳·鄭伯克段於鄢),齊國的政治家管仲,導致周王室內亂的太叔帶,以及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仲尼(孔子)和他的哥哥孟跛等等。但是伯仲叔季的排行並不是在所有的場合都用,伯仲叔季本身不屬於名字的一部分,只是加在氏和名之間的中介詞。按照當時的約定,一個人上了五十歲之後才會加上伯仲叔季的排行,年輕的時候不會用伯仲叔季來作區分。除了用伯仲叔季作為中介詞之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還有一些其他的字,比如之、子、氏,也會放在氏和名的中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晉國的介子推(也叫介之推),就是以“子”(或“之”)作為中介詞的。介子推隨晉文公流亡多年,歸國之後不接受封賞,逃到了綿山之中。晉文公為了讓他出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寧死也不出來,最後揹著母親燒死在一棵大樹之下。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在清明時期不生火做飯,因此清明也被稱作是寒食節。其他的例子還有不少,像虞國的大夫宮之奇(以“之”作為中介詞),原來在虢國任職後投奔晉國的舟之僑,鄭國大夫佚之狐、燭之武(燭之武退秦師),羞辱宋昭公的文之無畏,以及庾公之斯、尹公之佗、石之紛如、公罔之裘,耿之不比等等。除了“之”和“子”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字詞作為中介詞的,像晉國的原氏黯,也就是為保護驪姬的兒子而自殺的荀息。他本來是原氏,後因封於荀縣而更為荀氏,名黯,字息。他原先的氏與名之間加一“氏”字作為中介詞就被稱作原氏黯。三、名與字男子出生時,父母會給他取一個名,這個名和女子名一樣,也是出生三個月的時候取的(當然這個不做硬性要求),而且通常情況下也是家人長輩或者尊者對他的稱呼。春秋時期取名都是很有個性的,但是也有一定的禁忌。魯國的申繻在回答魯桓公的提問時曾說過,為子女取名,不得使用國名、官名、山川名、疾病名、牲畜名、器物禮品名。因為在很多場合,人們互相稱呼的時候是不能直呼其名的,稱之為避諱。這個避諱不僅僅是國君,普通的貴族也一樣。然後他舉了幾個例子說,晉僖侯名司徒,導致晉國從此再也沒有司徒的官職;宋武公名司空,導致司空的官職被廢棄。魯獻公名具,魯武公名敖,導致具山、敖山兩座山的名字被廢。這就會給國家和人民的政治、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因此一切在當時視為重要和需要忌諱的事物,都不應該用來給子女命名。國名、官名、神(包括宗廟中祭祀的祖先)名、器物名,山川名都是重要的名稱,而牲畜、疾病這些都是需要忌諱的。因此,申繻就總結了取名的時候所需要遵循的幾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也就是說,可以根據出生的情況和對他的期望,以及物品名稱或某些具有象徵性意義的詞語等作為取名的依據。比如鄭莊公名寤生,據說是因為他的母親在睡覺時把他生了下來(也有說法是難產),於是就根據他出生時的情況命名。而晉文公重耳和晉成公黑臀是根據他們的特點命名的,重耳的名字源自於他的遺傳病重瞳(重目),但是為了避免廢重瞳之名,因而稱為重耳。取於物的名字最著名的就是杵臼,春秋時有很多杵臼,宋昭公名杵臼,晉國也有公孫杵臼,一個搗東西的棒子被人來來回回搶著用,也算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等到成年的時候就會取字,用於用以在日常交往中的互相稱呼。名只能是尊貴的人或是家裡的長輩才能稱呼,與自己地位相當或者地位與輩分低於自己的人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如果與現代做一個類比的話,古代的名就好比我們的小名,而字就好比我們身份證上正式的名字,其用法也大體類似。到了公共場合,人們會自稱名來表示自謙,但是互相之間只能稱呼字,否則就是對人的不尊重。如果遇到地位相當的人直呼其名,通常意味著責難或者挑釁的情緒。(對男子“稱名”和“道姓”都表示的是不尊重)這一點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中表現的就很明顯,春秋素來有微言大義的筆法,在記錄歷史的時候不會直接評價其中人物的功過,而是通過一些細節來表現對人物的褒貶。比如衛國滅邢國這件事,孔老夫子就非常看不慣,因為衛、邢都是姬姓同宗,滅之不義。為了表達對他的責難,春秋經直呼衛文公的名字燬。而對於季友,因一直堅持不懈平慶父之亂,因此孔子對他的評價就很高,就稱呼他的字為公子友。但是在特殊情況下,稱名也是必須的,那就是在國君面前,臣子之間表達觀點的時候,都必須稱其名(君前稱名),這個時候所有的臣子之間就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了。就比如鄢陵之戰時,欒書擔任晉國正卿,身份僅次於晉君,晉厲公的車馬陷入泥潭出不來,欒書打算讓厲公坐自己的車,結果,他的兒子欒針過來大吼道:“書退!”(欒書趕緊起開)就是直接喊自己父親的名字。春秋時期人們所取的字,通常與名有一定的關聯。齊國的大夫慶封,字子家,天子建邦封國,諸侯立家,封和家有同義。齊國田乞的兒子陳瓘字子玉,瓘是玉石的名稱,以物為名,字以辨物,二者同義。鄭國的公孫段,字子石。周文王“涉渭為亂,取厲取段”,表示厲兵秣馬。其中的厲是磨礪,段就是石器的意思,因此石和段也有相關性。而楚共王的兒子公子黑肱,字取其反義為子皙。這些也都只是一些約定俗成的用法,春秋時期人們對名和字的使用並不完全遵循這些規則。很多人可能一個名用習慣了,便不再取字,或者即便取字也只是簡單地用排行標定。比如齊國的管仲,鄭國的祭仲,都取仲為字,宋國的南宮長萬,則取長為字。甚至有些人根本就無名無字,如宋國以私敗國的羊斟就沒有名字,因為華元殺羊慰勞將士的時候他連湯也沒喝上(華元殺羊以饗士而不及斟),因此被人譏笑為羊斟(也就是羊湯)。魯隱公時期,滕國的國君死了,在春秋經上沒有寫他的名字。左傳認為之所以沒有寫名字,是因為他們沒有與魯國結盟,含有貶義。但是穀梁傳則指出,滕侯根本就沒有名字。因為滕國的習俗與狄人相同,滕侯因為不是嫡子,未即位之前稱作世子,即位之後稱為君,所有沒有名字。在一些特殊情況之下,名和字還可以連起來用。名與字連用的時候,一般是字在前,名在後。比如秦國的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人,晉國的梁餘子養,宋國的南宮長萬、華父督都屬於這種情形。孟明視是百里奚的兒子,姜姓百里氏,名視,字孟明,連稱為百里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都是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名術,字西乞,氏蹇,連稱蹇西乞術;白乙丙名丙,字白乙,氏蹇,連稱蹇白乙丙。晉國的梁餘子養,嬴姓梁氏,字餘子,名養。宋國的南宮長萬,氏南宮,字長,名萬。華父督是宋戴公的孫子,好父說之子,子姓,字華父,名督,可以稱作公孫華父、公孫督或公孫華父督;他的後代以其字為氏,就是宋國的華氏。四、後綴對於一些地位尊貴的人,有時也會在名後加一些後綴,以表達尊敬。常用的後綴有父、子、叔等。比如鄭桓公在史書中經常被稱為王子多父(周厲王之子,故稱王子,名友。有人推測,“多”很可能就是他的名“友”字的異體)。其他的如齊桓公時的王子城父,晉國的呂甥(甥表示其為晉獻公的外甥,後以甥和省為名)等等。使用後綴的情況比較少見,但在西周及春秋的歷史上還是存在的。更多的事例會在以後逐漸補充,就此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