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一般只知道北京的大地名,而不知道“豁口”這個地

〔文評摘錄〕

因為這些文章中有考察,有註解,有問有答,就有了知識性。也可以說,由於這類文章挖掘較深,視野開闊,所包含的知識性就很強。

摘自•王其華教授主編的《關增鑄評集“大街小巷皆學問”作者曹世欽》1996年出版

外地人一般只知道北京的大地名,而不知道“豁口”這個地

外地人一般只知道北京的大地名,而不知道“豁口”這個地

“豁口、茶館、老舍與太平湖軼事”

·關增鑄·

外地人一般只知道北京的大地名,而不知道“豁口”這個地

對外地人提起“豁口”不大清楚,要提起天安門,沒有不知道的,順天安門往西到西單右轉,一直往北有一處叫新街口豁口,附近住著一位與“太平湖”軼事有 點關係的人物。

一九六七年,是“有天無法”的年代,不容許人們有半點夷想,人人要“狠鬥私字一閃念”,要想“樹碑立傳”如談虎色變,轉舜間就會遭到口殊筆伐。當時,被扣上“ 大反動權威”的老舍先生,罹難時,正處在“惡雨腥風是非多,唯恐殊連難出頭”的節骨眼上,敢於樹碑立傳紀念老舍先生的北京文史館館員許林村先生,就住在豁口太平湖附近。

曾使我想起集他人辭句刻過的兩方印:“冷對青霜劍,敢鑄千秋辭”。近代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和史學家王森然先生曾倡導說:治史要有“史才”、“史學”、“史識”,有“史德”可使治史之人,襟懷坦白,有“史德”才能如董狐筆。

外地人一般只知道北京的大地名,而不知道“豁口”這個地

許林村先生秉筆直書,正史不阿,大義凜然為史家遺風,代有傳人。可稱謂:“夫子無須動干戈,青史有道寫春秋”。歲月滄桑,雲移物換。當初的豁口已經不存在了,“豁口”現在只是一種方位符號,這種情況的地理變化使北京很多地方有其名而無其實,我們看到的北京市地圖很多還有城牆的輪廓。但,實際並不存在了。現在,看到寬闊的二環路,基本上是原來的北京城牆牆基舊址,在四、五十年代,北京城牆保持還比較完整,您如果到過西安,看過那裡的城牆做個比較,北京城牆,在建築和規模上比那裡的要壯觀多啦。我們從前門的正陽門,順時針沿著二環路走,便是宣武門,阜城門,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朝陽門、崇文門,這“九門”過去都有高大的城門樓,北面的和平門民國時期把城牆打通,開了個門洞;西邊的復興門;東邊的建國門是抗日勝利之後,開通的城牆,為了城裡城外通行方便,實際上雖也稱“門”但不是城門。近代各方面發展很快(指當時50年代),為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又在城門樓兩邊扒開一段城牆就形成了“豁子”,所以老北京人都稱它,如:阜城門豁子,德勝門豁子等。“豁口”是由俗稱豁子叫出來的。開闢“豁子”是為了當時交通便利併為保留北京城牆做的一種應急措施,在當時關於北京城牆去留問題,有過這樣一種構思:在描繪美好的藍圖中“北京史學專家侯仁之先生,在回憶當時梁思成教授就曾提出改造舊城牆的一種設想;考慮把寬闊的城牆頂部開闢為登高遊憩的地方,同時把城外的護城河加以修砌,注以清流,兩岸進行綠化,這樣就無異於在北京舊城的周圍,形成一個具有極大特色的環城公園,猶如一條美麗的項鍊,璀璨有光”現在失掉這條項鍊,已是眾說紛紜的往事了。

外地人一般只知道北京的大地名,而不知道“豁口”這個地

在豁口外,緊靠著北護城河橋的河岸西邊,有一家茶館,房屋坐北朝南,茶棚一直搭到離河邊兩米遠的地方,西邊是水塘,夏日水草很多,荷葉,浮萍,不時還能看到北方少見的茨菇葉伸出水面,遠處蛙聲不斷。河邊與水塘之間是條小土路,兩邊楊柳依依,風吹柳枝不時地飄打到遊人的臉上,西去林蔭小道,曲徑通幽,茶館也應景易名,由歸質忱先生書魏碑體,曰:”柳河居”方勁古秀,別有韻味。河的對岸南邊高大城牆擋住城裡往日喧鬧,形成一道境幽塵隔的屏障。南來北往,五行八作的人群,都願在這閒庭幽靜的茶館涼棚下泡壺茶,歇歇腳,接長不短的還能看到手持摺扇的文人雅士,遺老們提籠架鳥,前至後隨的到這兒品茶,藉以炫耀自己籠中寵物:黑喉草雀、百靈、黃雀、畫眉及羽翼華美的紅點(讀:電音)頦、藍點(讀:電音)頦,到這兒的人,天南海北聊什麼的都有,雅俗共賞。談起“茶館”人們自然聯繫起老舍先生寫的《茶館》,與這裡的茶館有沒有關係,我沒有資料,也沒有考察研究。總之,我以為老舍筆下的《茶館》是西直門、德勝門一帶幾個茶館為範本,經過藝術綜合處理的結果。除了白塔寺老虎洞裡的茶館在西直門內到新街口,這條街上還有三個茶館,一個在新街口新華書店西邊現已改成“立新(清真)切面部”(西直門內大街四十九號),這個門面較小,另一個在新街口電影院西邊,“崇元觀糧油食品店”一帶(西直門內大街一百一十七號)左右的生子(小名)開的茶館,五十年代連闊如先生常在這個茶館說評書,再一個在老電車北廠,“大碗居”附近的“程家”茶館,這裡帶唱京戲,擁有不少老電車場的票友,老舍對這一帶茶館已是常客,諳熟這裡雅俗軼事。我對茶館沒有研究,也沒有逛茶館的習慣,只是小有了解。茶館,是個雅俗共賞的地方,京戲、評書和民俗藝術為這裡的茶館火借風勢,顯得很熱鬧(這裡是順帶說到的這幾個茶館)。

外地人一般只知道北京的大地名,而不知道“豁口”這個地

那時,“柳河居”茶館附近,常看到小孩兒在水塘邊抓小魚和哈蟆咕朵兒,勾起昔日童心,久久沉思,想到離水塘不遠的空場上,放著兩個“石鎖”似城磚大小,足有二三十斤,茶館的男主人尊號“麻三哥”還真有兩下子,練“石鎖”那叫棒,花著樣的來回拋向空中,又變著樣的接著,石鎖在他手裡耍得上下翻飛。場地上,還有一個撂地攤賣藝的叫吳長印(音)。五、六十年代時常到這兒來,每開場時先走趟拳,活動活動腰腿,刀、槍、劍、棍、朴刀、虎頭雙勾,三節鞭等傢伙(器械),往地上一戳,就能看出有點真本事。他最拿手的要數“錘開磨盤”,“悠錘慣頂”的硬氣功絕活,開練時,幾個小夥子把一塊百拾多公斤的大石頭磨盤,放在他的胸口上,讓別人用一二十餘磅的大錘往下掄,直到把磨盤砸開為止,真是驚心動魂。“柳河居”茶館是這幾個茶館中比較野放俠義的一個。“太平湖”是個後來的稱呼,順著茶館往西一直到西直門原第一軋鋼廠東牆;往北離電車公司宿舍南牆五十米,是一片大葦塘,蘆葦、雜草一人多高,就是大白天的也沒有敢鑽到裡面打野兔、野雞、黃鼠狼等。其實,這個地方在元代,盛及一時。據《日下舊聞考》卷三載:“元時既開通惠河,船隻直到積水潭。自明初改築京城與運河截而為二,積土日高,舟楫不至,是潭之寬廣,已非舊觀。”現在的什剎海、後海、積水潭包括大葦塘(俗稱太平湖)元代時是大都城內連在一起的大水泊,一直延伸到西直門(元代的和義門)外的高梁橋下,這一水域統稱叫“積水潭”。潭水碧波盪漾,一片汪洋如海,所以也叫“海子”,舟楫繁忙,岸邊芰荷鳧歐成片。元末明初大畫家詩人王冕曾寫到:“燕山三月風和柔,海子酒船如畫樓。”的詩句,可見昔日風采。

外地人一般只知道北京的大地名,而不知道“豁口”這個地

明洪武二十九年(一三九七年)修築北京,元大都北牆南移,將積水潭一分為二,城外的水域後來逐漸變為沼澤地,近代幹淤成了大葦塘,長年無人問津。一九五六年,將這片葦塘徹底清理,改造成人工湖,因地易名叫了“太平湖”。這裡與老舍先生罹難處有關的人和事都在這附近。因為我們是近鄰比較瞭解,韓慶祥是位質樸無華,善助人的實實在在的農民;孔昭祥生前看湖人是我四弟及學友的拳師,在那說不清的年代,步老舍之後,也倍受悽苦;當時正在鍛練身體的張方祿(曾是一九七四、七五、七六年環城賽的三聯冠軍,時稱長跑“新星”)也是發現老舍罹難的人之一,還有匡博本地民俗軼事的同道好友白鶴群,自幼習詩,書、畫是個碑版拓片迷,亦對舊日在京“會館”頗有研究,見解不俗他人,太平湖老舍遺事,耳聞目睹,證諸事實,文章報摘多從此鋪陳彙編。這些人對打撈老舍屍身,維護遺物都做了好事。在文化圈中,老舍先生罹難時第一個認出遺容和見到過“遺文”痕跡的是唐灝瀾先生,原住阜成門宮門口附近,書香門第,一九五六年,因擴建魯迅博物館,遷到太平湖北面居民區三十一號院,我住二十六號院。這裡的房子為仿清營房式,前廊朱漆紅柱,封閉式大玻璃窗戶,上面臥蠶格窗格,灰磚小瓦冬暖夏涼,一九五六年為人民政府所建,起初叫“魯迅故居居民區”後改“南一區”又改“志強園”文革中唐先生也步老舍後塵罹難家中,他的死從某種角度是遺憾,內心的“迷”又有誰知曉呢?

外地人一般只知道北京的大地名,而不知道“豁口”這個地

自一九五六年至五七年“太平湖”修成後,為當時的海淀區東昇公社太平莊大隊轄區,開闢成太平湖公園後,公園管理處進行了大面積的園林綠化,湖畔柳綠成蔭,東面臨街(新外大街)的地方砌了大花壇,環湖鋪上了瀝清通道,兩旁種了黃臘樹,湖的蜂腰地段有座起拱式的木橋橋兩頭栽著倒扣傘狀龍爪槐。南邊的三角地一帶,種有果樹,桃樹、枝伸葉茂,附近的丁香樹溫馨襲人;西北岸楊樹成排,公園花洞房設在這兒不遠的地方。東邊參槎著幾棵白皮松,獨透風韻,湖東北岸主要是松樹、馬尾松、油松、塔松和大楊樹。靠近木橋的湖邊廣植紅綠相映,蝶彩粉黛的花卉,水裡放養魚苗,這裡的淡水魚曾是這一帶節日供應部分鮮魚最近的基地之一。

以木橋為界太平湖分東湖、西湖。六十年代冬季這裡也是一個大型“採冰場”每到“三九天”以後, 冰凍到一尺多厚,是採冰最集中的時候,挑燈夜戰,在凜冽的寒風下,每拉一塊冰,給一個“小牌”(折五分錢)。西湖區採出的冰主要蓄藏在海淀區索家墳冰窖(按:現在西城房管局汽車隊所在地)、侯家墳冰窖(按:現在紅聯南村甲一號水產宿舍樓所在地)這兩處大型冰窖,用的是半機械化,“冰道”由西湖一直鋪到索家墳冰窖口。東湖區採出的冰運往西城區皇姑墳,東臨德勝門的冰窖口衚衕的冰窖裡,這個冰窖據說是前清(朝)時就有,為“刀把型”東西長約八十米兩邊約各四十米,深度約二丈五(按:現在北京德勝門水產經理部所在地)。在那個沒有普及機械冷凍設備的年代,為保證工商業、醫院防腐用冰,居民在夏季吃上肉蛋、魚等所用的防腐天然冰,太平湖做過不小的貢獻。

太平湖的夏季,在木橋附近尤為熱鬧,一些游泳愛好者,集中到木橋上,爬上橋欄杆,做各式跳水,有魚躍式、反跳式、轉體式,還有筆直的“冰棍式”和跳下濺落個大“水花兒式”,什麼模樣哈哈兒都有,各顯風采,別出新裁,圍觀的人很多。這座太平湖上的木橋,又是從城裡超近道往索家墳、侯家墳居民區走的必經之路,下班時人就更多了,難怪拍《水上春秋》電影的鏡頭,也往這兒湊熱鬧。太平湖,經過幾年的整理,成了這一帶小有名氣的公園。長年到這裡打太極拳、練武、練氣功的很多,離西湖碼頭不遠的岸上還砌了個水泥乒乓球檯,這臺上曾記錄過老舍用粉筆和小紅磚塊寫過的“遺文”。人們在這裡下棋、聊天、散步,太平湖成了那時民俗聚集的一處雜地。“柳河居”茶館,就在太平湖的東南角,隨波望去木橋西北面,就是曾寫過“茶館”的人民藝術家老舍的罹難地方。

最近,尤其是話劇《茶館》、電視劇《四世同堂》的播出,更增加人民對老舍藝術研究的厚愛。自然,很多人對老舍先生,方方面面的軼事很感興趣。有位朋友,在聊天時說,我要是一個編劇,寫到老舍先生罹難時:面對太平湖,思緒萬千,從文化藝術到國家前途;從過去的往事到眼下時局——很多,很多,但唯一能夠看到的,也就只有對岸高高挑起那個“茶”字幌子(招牌),我走了,願這個包容各階層的中國茶文化——長存!

注:① “北牆南移”是一種含糊的說法,我在《德勝門與健德門》一文中有 詳細的看法。

② 原文摘自1992年版的《關增鑄文集》北京朝華出版社出版

另注:己故曹世欽1929年生,河北冀縣人。1945年9月1日參加工作。曾任北京日報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文藝學會副會長。出版版作品有詩集《塞上散詩》,散文集《杏花集》,文藝理論專著《談散文寫作》,散文集《情在南北》出版。他的不少作品被選入全國許多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之中。他的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展出,並被許多報刊選用。

作者關增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