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艾滋病毒後,每年需要檢測幾次HIV病毒載量?

感染艾滋病毒後,每年需要檢測幾次HIV病毒載量?

病毒載量每年查幾次才夠?

病毒載量檢測是HIV攜帶者定期需要進行的檢測之一,一般情況下,治療後的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載量都處在一個很低甚至查不出的水平,“四免一關懷”政策下,大部分地區都有每年1次或2次的免費病毒載量檢測。

什麼是HIV病毒載量

HIV病毒載量反應的是血液中艾滋病毒的數量,病毒載量的變化可以反映出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到底如何,通常在抗病毒治療開始後半年以內,病毒載量就可以達到查不出的水平,否則就應該諮詢你的主治醫師是否需要更換藥物方案或是否可能存在耐藥的情況。

隨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越來越高效,根據美國衛生和人類服務部(DHHS)在2014年5月1日發佈了指導方針,病毒載量被單獨用來確定治療是否有效,不再強調使用CD4計數作為衡量治療成功的標準。[1]

病毒載量檢測的意義

CD4計數是直接反映免疫狀態的以及間接反映治療效果的指標,而病毒載量直接反應了血液中的病毒數量以及抗病毒治療的效果。

HIV病毒載量檢測常用來預測疾病進程、評估治療效果、指導治療方案調整,也可作為HIV感染診斷的補充試驗,用於急性期/窗口期診斷、晚期感染者診斷、HIV感染診斷和小於18個月齡的嬰幼兒HIV感染診斷。

作為HIV確證的補充實驗之一,在確證試驗無法確證HIV,即無HIV特異性條帶產生,或出現條帶但不滿足診斷條件,可進行病毒載量檢測,也就是所謂的核酸試驗,若出現連續2次核酸檢測結果>5 000拷貝/ml,即可作為確證HIV感染的依據。同時HIV病毒載量檢測也是作為新生兒HIV感染的確證手段。[2]

當然,對感染者來說,病毒載量肯定是越低越好!

感染艾滋病毒後,每年需要檢測幾次HIV病毒載量?

*U=U,病毒載量測不出,不會通過性行為傳播HIV

當感染者達到了血液中病毒載量無法檢出之時可以獲得

  • 更低的HIV感染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更低的非艾滋病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使感染者獲得更長的期望壽命,提高生活質量;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複製,減少耐藥株產生的可能;重建或者改善免疫功能;減少異常的免疫激活,降低癌症風險,使得CD4/CD8比值趨於正常;減少HIV的傳播、預防母嬰傳播,阻斷由性傳播HIV的可能。

根據英國合作隊列研究(UK Chic)的研究,在開始治療一年內CD4計數大於350,病毒載量無法檢測的人,其預期壽命與未感染者沒有差異。[3]

如果出現過病毒抑制的失敗(常見為繼發性耐藥),則預期壽命平均縮短11歲——相當於每天抽兩包煙的危害。[4]

蒙特利爾大學在2013年進行的一項回顧性分析進一步得出結論,那些在6個月內病毒載量在低水平波動的人(即50至500cp/mL),一年內病毒學失敗與耐藥風險比病毒載量完全抑制的人高出近400%。持續病毒載量在500至999cp/mL之間的人,一年內接近60%出現了病毒學治療失敗與耐藥的情況。[5]

而國內很多地區,病毒載量檢測精度僅可達到500cp/ml,這種500精度的病載檢測來進行治療效果的預測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足的,況且在很多地區感染者進行病載量檢測後需要數月才能獲取報告,這用來發現耐藥或可能出現耐藥也是並不及時的。

多久檢測一次病毒載量

中國的艾滋病診療指南中,對病毒載量檢測頻率的要求相比美國DHHS指南,對病毒載量監測頻率的要求相對較低。特別是對於初治和未治療感染者。[1;2]

感染艾滋病毒後,每年需要檢測幾次HIV病毒載量?

在四免一關懷政策下,國家雖然提供了免費的病毒載量檢測,但是這個免費檢測依舊存在很多不足。

一、部分地區出報告週期長,出報告週期甚至可長達3個月到半年,保存樣本較久再送檢,可能導致RNA裂解,使得病毒載量結果低於實際值,導致耐藥無法及時發現。很多CD4持續下降的感染者,病毒載量未檢出,後發病的原因就在此。二、部分地區精度不足,那些在6個月內病毒載量在低水平波動的人 (即50至500 cp/mL ),一年內病毒學失敗與耐藥風險比病毒載量完全抑制的人高出近400% 。而國內很多地區免費病載精度僅500 cp/ml。且病毒載量大於200cp/ml,會有經性傳播HIV風險。[5]三、免費病毒載量監測次數不足,大部分地區免費病載量檢測為每年1次或2次,僅一年一到兩次的病毒載量檢測對初治和病毒抑制持續未滿兩年的感染者來說是遠遠不足的四、自費病載價格昂貴,自費病載檢測的花費在很多地區每次都需要上千元,甚至接近2000元,對於感染者的經濟負擔,也不容小覷。五、隱私的擔憂,一些攜帶者害怕隱私問題,不願意在定點醫院醫保實名就診,導致病情進展難以及時監測。

參考文獻

[1]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HHS).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Agents in HIV-1-Infected Adults and Adolescents." Bethesda, Maryland.[2]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版)[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8,24(12):1266-1282.[3]May, M.; Gompels, M.; and Sabin. C. "Life expectancy of HIV-1-positive individuals approaches normal conditional on respons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 UK Collaborative HIV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 November 11, 2012; 15(4): 18078.[4]Baligh, Y.; Fleishman, J.; Metlay, J.; et al. "Sustained Viral Suppression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Receiv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uly 25, 2012; 308(4):339-342.[5]Laprise, C.; de Pokomandy, A.; Baril, J.; et al. "Virologic failure following persistent low-level viremia in a cohort of HIV-positive patients: results from 12 years of observatio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November 2013; 57(10):1489-96.

部分資料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私信聯繫刪除。

關注知艾君,瞭解更多防艾科普知識,私信有機會免費獲取專業HIV檢測試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