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野心有多大?

宗錡W


日本的野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是呈現不同的表現形式的:日本是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的島國,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多火山地震,在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下日本人很早就形成了大陸情結——取代中國成為東亞世界的領導者就是日本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上的野心。不過日本的野心也不是在一夜之間就形成的,事實上日本的野心經歷了漫長的逐漸發展壯大的過程:在一開始日本的野心並不是直接針對中國的——以日本當時的實力是根本不足以挑戰中國的,因此日本將自己的目標鎖定在朝鮮半島。根據日本史書的記載:早在公元4世紀六十年代尚未完全統一日本列島的大和王朝就出兵朝鮮半島併成功征服了所謂“弁韓之地”,此後日本在此設置任那府進行統治。在我國南北朝的劉宋時期當時倭國王曾遣使要求劉宋朝廷冊封自己為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當時日本這種請求中國朝廷冊封的舉動說明兩個基本問題:首先這時的日本是不敢將中國確定為自己侵略擴張的目標的,事實上這時的日本是承認東亞世界以中國為核心的冊封朝貢體系的,所以才會有請求中國朝廷冊封之舉;儘管這時的日本是臣服於以中國為核心的冊封朝貢體系的,但從日本的請求冊封之舉中也能看出這時的日本實際上已萌發了大陸情結,因為如果當時的劉宋朝廷滿足了日本的冊封請求就意味著中國朝廷承認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等地為日本的屬地。這就是日本當時的野心:在承認以中國為核心的冊封朝貢體系之下自己要扮演該體系內僅次於中國的大國角色,也就是說日本要求對其他小國擁有支配權。不過劉宋朝廷最終只冊封倭國王為“安東將軍、倭國王”,也就是說劉宋朝廷並沒認可倭國對朝鮮半島的支配權,倭國與百濟、新羅等國一樣是中國朝廷的藩屬國,彼此之間屬於平等關係。

日本的訴求沒能得到當時的中國朝廷的認可,然而當時中國正處於南北朝混戰時期,日本趁中原王朝無暇顧及域外事務的時機擴張自己在朝鮮半島的勢力,最終日本實際上迫使百濟成為了自己的朝貢國,不過此事一直沒得到中國方面的認可。隨著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勢力擴張使其野心逐漸膨脹,於是到了隋煬帝在位時期就收到了一份來自日本的國書:“日出處天子致書於日沒處天子”。這份國書標誌著日本正式對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宗藩朝貢體系發起挑戰:在此之前日本儘管已在朝鮮半島展開擴張行為,然而對以中國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是認可的,所以才會請求冊封之舉。以隋煬帝時期的國書事件為標誌宣告日本脫離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宗藩朝貢體系:在當時的宗藩朝貢體系之下只有中原王朝的統治者才被視為是受命於天的天子,也只有中原王朝的統治者才能成為皇帝,周邊藩國的統治者只能稱王而不能稱皇稱帝,然而日本統治者的名號卻在這時由原來的大王悄然變成了天皇並在國書中以天子自居。這也難怪接到國書的隋煬帝會勃然大怒了,因為這標誌著日本已開始嘗試取代中國構建以自己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日本人的野心當然不止反映在國書的文字處理上,與此同時日本仍在朝鮮半島竭力擴張勢力。到了唐高宗時期日本在朝鮮半島的擴張行為誘發了中日之間的第一場戰爭——白江口之戰,在這場戰爭中日本被只有自己四分之一兵力的唐軍所敗。白江口之戰的失敗使日本清醒認識到自己和中國之間巨大的國力落差,於是日本開始全面效法大唐王朝進行改革。這一時期日本頻頻派出遣唐使學習唐朝先進的典章制度,與此同時國力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國也希望打造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所以要求日本必須每15~20年左右遣使來唐一次。

儘管這一時期被唐朝在白江口之戰中打服了打怕了的日本對唐王朝表現得足夠恭順,不過日本人其實還是有些小心思的:在唐朝安排的接待各國使節的宴會上日本使節死活不肯使自己的座次位居新羅之後。表面上看這是簡單的爭面子行為,實際上這意味著日本仍沒放棄構建以自己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的企圖——儘管日本已意識到自己無力挑戰國力鼎盛的李唐王朝,但仍認為自己比新羅等國要強大得多。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亂持續了8年,本來在此期間日本應該按和大唐的約定派出一次遣唐使,可日本的小算盤是:日後中原大地究竟姓李或是姓安都是未知數,自己這時遣使萬一拜錯了廟門......於是日本在外交和軍事上開始了新動作:早在713年唐朝在東北地區設立渤海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和大唐其他羈縻州府一樣是冊封當地部族首領而實現羈縻統治的,實際上渤海都督府同時又是接受大唐冊封的渤海郡國,這是一個具有半獨立性的國中之國。渤海郡國從727年起曾多次遣使日本,日本一開始的應對比較冷淡,安史之亂後日本開始積極和渤海展開互動外交:759年日本甚至計劃與渤海南北夾擊新羅。不過日本在國書中以上國自居,稱渤海為孤懸海外的彈丸小國——日本天皇應該是把地圖拿倒了:究竟誰孤懸海外呀?儘管日本天皇的國書犯了地理常識性錯誤,不過這也表明日本在安史之亂後已開始嘗試將新羅、渤海等國納入到以自己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之內。

公元862年日本真如親王隨唐朝商人張支信的商船來唐併到達長安。按大約20年左右朝貢大唐一次的慣例而言:此時的日本也到了該遣使入貢之時了,唐朝方面就真如親王一行當成是日本朝廷官方委派的朝貢使節。然而這次日本玩了一個小花招:這次日本並未以官方名義派出正式使團,而是由真如親王帶著自己的隨從乘坐唐朝來日貿易的商船前往大唐,可真如親王畢竟是日本皇族,因此也可以將真如親王之行視為朝貢。日本方面之所以安排這樣一次曖昧不清的派遣可謂一石二鳥:對唐朝方面將其解釋為朝貢以搪塞唐朝;留下轉圜的餘地——在適當的時機拒不承認這是一次朝貢行為,以滿足日本日益膨脹的民族自信。唐朝方面並不瞭解日本這些小心思,在唐朝方面的邏輯認識中這就是一次朝貢行為,那麼按慣例到880年前後就該準備新的遣唐使派遣工作了,但876年前後唐朝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波及大半個中國,到880年前後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都成了戰場,一向善於投機取巧的日本像安史之亂時一樣選擇暫時觀望。與此同時日本國內打算和東亞傳統的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冊封體系徹底決裂的意向也越來越清晰,於是自真如親王來唐後三十年左右大唐朝廷與州府再沒見日本使節來華“朝貢”,唐朝廷和管理相關事務的地方官不是傻子、瞎子,自然注意到了這點,但因忙於鎮壓國內的農民起義而無暇顧及此事。

大約在892~894年隨著起義的日漸平息時任溫州刺史的朱褒派人送信到日本要求日方遣使朝貢。儘管此時的大唐王朝已然行將就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打日本還是不成問題的。雖然朱褒不是唐朝皇帝,但畢竟也是一方實力派,是能對大唐朝廷施加影響的,這令日本方面不敢輕視朱褒的來信。所以收到朱褒來信的日本朝廷當即決定組織第20次遣唐使,然而被任命為遣唐大使的菅原道真卻明確加以反對。菅原道真的反對理由是大唐凋敝,而日本朝廷在深思熟慮後採納了他的意見:隨著大唐帝國的日漸凋敝,日本自覺可以向大唐學習的地方越來越少。而兩國之間發達的民間貿易完全能滿足日本對“唐物”的需求,已不再需要通過朝貢貿易來獲得。與此同時原本就對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冊封體系始終沒打心裡認同的日本在經過長期效法大唐的改革後民族自尊心乃至自大心理日益膨脹——894年前後正是日本由全面效法大唐文明的唐風文化向將大唐文明本土化的國風文化轉型時期,這時的日本具有越來越強的本位意識,於是決心脫離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傳統的朝貢冊封體系。

直到這時日本的野心充其量只是挑戰以中國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但並不敢奢望顛覆這一體系:日本的全部行為無非不過就是使自己脫離宗藩朝貢體系並使周邊小國成為自己的藩屬,但日本並不否認中國作為東亞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至於將日本鎖定為自己侵略擴張的目標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日本野心膨脹的轉折性事件發生在我國明朝萬曆年間——這就是豐臣秀吉發動的侵朝戰爭。16世紀的日本正處於由戰國亂世逐漸走向統一,與此同時世界範圍內正興起大航海的浪潮。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在自己獨立打天下之前的舊主公織田信長和西洋傳教士多有來往,也許就是這時秀吉知道了在日本之外原來還有著廣袤的世界,於是一個充滿野心的計劃在他的心中漸漸醞釀:征服朝鮮並以之為跳板入侵中國,然後南下征服南洋、印度,這個計劃奠定了日本之後兩百餘年侵略東亞大陸的整體基調。事實上早在公元1577年秀吉就曾對信長建議:臣借君之威武迅速平定中國(此處指日本本州西部的中國地區),而君家的宿將老臣未得領土者極多,益將中國分予之。臣更拜命征伐九州,親平該地並率軍進入朝鮮,席捲明朝四百餘州,以為皇國之版圖。等到他征伐九州即將一統日本之際更是誇口道:“日本國之事自不待言,尚欲號令唐國。在吾有生之年誓將唐國(儘管此時的中國是明朝,但日本一直有稱中國為唐國的習慣)納入吾之版圖。”

豐臣秀吉發動的侵朝戰爭最終在明朝和朝鮮聯軍的打擊下破滅,於是日本人退回列島重新開始蟄伏。這已不是日本第一次這麼做了:當年白江口之戰的失敗使日本在朝鮮半島的擴張計劃被迫終止,於是日本選擇虛心向作為對手的大唐王朝學習。日本這一蟄伏就是近九百年時間,而當豐臣秀吉再次對東亞大陸發起進攻時朝鮮半島已不再是他的終極征服目標,而僅僅只是他侵略中國的跳板,由此可見日本在近代史上的大陸擴張政策在此時實際上已初見端倪。豐臣秀吉的失敗迫使日本再次選擇蟄伏,不過蟄伏可不是什麼都不做——儘管日本收斂了對朝鮮的野心,然而卻在其他方向開始悄然擴張: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日本薩摩藩領主島津家入侵琉球王國。1611年薩摩藩主島津忠恆強迫尚寧王簽署了《掟十五條》:承認薩摩藩對琉球的控制。同時將奄美五島(即喜界島、德之島、奄美大島、衝永良部島和與論島)劃歸薩摩藩直轄。此外琉球還必須遣使謁見日本幕府將軍。從此琉球進入同時向中國和日本朝貢的兩屬時期。日本的擴張方向也不只限於琉球:早在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日本就已迫使庫頁島上的阿依努族居民貢獻方物。1593年豐臣秀吉正式將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島納為日本領土,同年豐臣秀吉派遣大將松前慶廣以北海道島為基地出征庫頁島南端。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掃部左衛門巡視庫頁島。1644年在松前藩的提議下日本方面繪製了《正保御國繪圖》,在這張地圖中首次把北海道及庫頁島等原本由當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劃入日本版圖。1679年松前藩在庫頁島的久春古丹建造臨時性的漁民居住所並開始與當地阿伊努族居民進行貿易。由於這一時期正值明清易代,儘管庫頁島先是隸屬於明朝的奴兒干都司管轄,後隸屬於後金政權及其演變而來的清王朝管轄,但由於明末清初的戰亂使明、清兩朝對庫頁島都無暇顧及,日本方面趁機在島上多次進行勘察和冒險活動。

1853年日本被美國黑船強行打開了國門,在民族危機的刺激下日本人所設想的並不是奮起反抗侵略,而是試圖通過對朝鮮、中國等亞洲鄰國的侵略轉嫁自身民族危機。被譽為日本明治維新前三傑之一的吉田松陰在他所著的《幽囚錄》中指出:“當今日本繼續擴充武備,大造船艦,用於開拓北海道,奪取琉球,責令朝鮮前來朝貢”,甚至中國東北、臺灣以及菲律賓等地均在他的染指目標之列。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國力逐漸增強,與此同時日本的改革始終面臨資源、勞動力和國內市場有限的困境,於是日本再次將侵略擴張視為轉嫁國內危機的手段,一時間軍國主義思想大行其道:1879年日本正式吞併琉球國並將其改為沖繩縣。1894年日本發動了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次年通過《馬關條約》侵佔了中國臺灣並擴張了在中國的權益。1905年日俄戰爭的勝利迫使俄國退出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南部地區,日本趁機擴張了在這些地區的勢力。1910年日本通過《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在朝鮮半島確立殖民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期間日本趁著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擴大了在我國的各種權益。在這一過程中被稱為大陸政策的日本對外擴張的政策基調逐漸成形——其具體方案為:第一步佔據琉球、臺灣;第二步佔據朝鮮半島;第三步佔據中國東北;第四步侵吞中國;第五步征服東南亞及印度。用日本人自己的話總結就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東亞,欲征服東亞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到了二戰時期日本的野心已膨脹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又在深陷中國戰場之時偷襲美軍太平洋基地珍珠港,由此挑起了太平洋戰爭,可以說這時的日本是懷有稱霸世界的野心的。

二戰的戰敗使日本不得不放棄軍事野心: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和加害國在軍備方面受到嚴格限制,成為了一個不得擁有正規軍、不能參加對外軍事行動的國家。放棄了軍事野心的日本轉而試圖超越美國在世界經濟領域的地位:到了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GDP總量達到了美國的69%,人均則是美國的1.6倍,一時間日本人開始熱衷於討論買下整個美國的話題。然而日本人並沒高興太久,因為進入90年代後日本遭遇了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經濟進入到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到日本經濟遭遇波折後軍國主義思潮再度開始抬頭,事實上日本歷史上已不止一次試圖以對外擴張的方式轉嫁國內危機。如今的日本因為在軍備方面受到限制,所以在國際上更多是扮演經濟科技大國的角色,而在國際政治軍事領域的影響力是不及其他大國的。儘管以日本現有軍力重新發動對亞洲鄰國的全面侵略戰爭是不現實的,現階段日本的野心是所謂追求成為“正常國家”——具體而言就是:打破戰後制定的和平憲法,重新實現軍備擴張。應該說在這點上日本已取得了一些明顯的突破:1991年4月日本自衛隊突破了專守防衛的原則,赴海灣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掃雷活動。2001年11月30日日本國會通過《聯合國維和行動合作法修正案》解除了迄今對自衛隊參加聯合國維和主體行動的限制。2001年12月初日本自衛隊艦船抵達印度洋,對美國主導的反恐戰爭實施後勤支援。2003年5月15日日本眾院通過有事法制三法案:《武力攻擊事態法案》、《自衛隊法修正案》和《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正案》,6月6日三法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這是日本戰後制定的第一個“戰時立法”,確立了日本的戰時國防動員體制。2010年7月7日日本自衛隊首個海外正式活動據點的開設儀式在東非吉布提舉行。日本自衛隊在相當的時間內只有國土防衛的權力,不能參與海外作戰,所以自衛隊不是完整意義的軍隊,然而這一原則卻在被日漸突破。在實現軍備擴張的同時日本也追求國際事務中的政治地位——具體表現就是:試圖擺脫二戰戰敗國的身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日本人一直不甘心蝸居東瀛諸島,他們的野心很大,大到欲征服全世界。這一點早在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所呈的《田中奏摺》中就有明確表述。田中義一認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而要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朝鮮。

日本人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早在19世紀末,日本率先侵入朝鮮半島,更是在1910年強迫朝鮮簽署《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將朝鮮半島吞併。從此,日本走上了一條侵略擴張的不歸路。

在侵略過程中,日本軍國主義又進一步提出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將東亞、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南亞、南亞、阿富汗、大洋洲等全部囊括進去。日本人還準備把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美國西部、中美洲也據為己有。當這些目標實現後,將向征服全世界的目標繼續邁進。可見,小日本的野心是多麼狂妄多麼膨脹了。

日本人確實也按照他們既定的目標實施了一系列侵略擴張活動。他們先後發動侵朝、侵華、侵略東南亞、印度等大大小小的戰爭,又對澳大利亞實施狅轟濫炸。在這一過程中,為了儘快實現自己的野心和目標,日本法西斯極端兇殘的本性完全暴露出來。他們在佔領區打砸搶燒,屠城屠村的極端暴力事件不斷髮生。大家都瞭解的南京大屠殺震驚世界。日本人連俘虜也不放過,在東南亞一次性處決2萬多已經投降的澳大利亞軍人。這對於當時僅有7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來說,這麼多青壯年集體死亡,是非常慘痛的事情。

即使到了二戰後期,敗局已定的日本仍然負隅頑抗,無論如何也不肯投降。如果不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和盟軍集體向日本宣戰,日本看到實在走投無路,再強硬下去只會自取滅亡,它也不會繳械投降。

就是這麼一個國家和民族,自有史記載以來,就不安份不老實,自我野心膨脹。被美國束縛住手腳後,表面恭順謙讓,骨子裡軍國主義陰魂仍然未散。特別是近年來,吵嚷著修改和平憲法,擁有自主防務權力,甚至能夠向海外派兵,讓人們又看到日本困獸猶鬥、兇殘猙獰的一面。可以預見,日本一旦沒有了束縛,必然像脫韁的野馬,將重走軍國主義的老路。


所以,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有義務有責任繼續對日本施加強有力的限制,嚴防日本右翼勢力做大做強。這既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也是為自身安全負責。


高山流水116820061


夢想統治世界的國家,一般下場都比較悲催!沙俄有彼得遺囑——統治世界,最後遺囑沒實現,反而沙皇全家滅門了。希特勒計劃是和日本、意大利瓜分世界,然後德再收拾日本,至於意大利德國從來就沒正看過它。日本有田中奏摺——統治世界,最後奏摺沒實現,反而讓日本捱了兩顆原子彈!

日本的經濟在發展,但日本野心已磨滅

日本捱過兩顆原子彈後,除了極少數日本右翼的遺老遺少,效仿昭和男兒,大多數的人都在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努力拼搏。對於日本,網上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昭和男兒、平成廢物、令和猛漢!看到令和猛漢,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頓時緊張起來了。再考慮到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不停地提及修改《日本憲法》第九條,就十分警惕地問:日本想要幹什麼?向右轉嗎?

福垊以為您過慮了。網絡流行詞“日本猛漢”是必須加引號的,而加引號就是否認的意思,日本猛漢就是日本偽娘!真實地說明了日本不僅老齡化嚴重,而且年輕人越來越“墮落”,像“一溝絕望的死水”!當安倍晉三提出修改《日本憲法》第九條時,很多人把安倍晉三比作希特勒,紛紛抗議,他們更是表示自己“不安倍增”!雖然在安倍的努力之下,增加一部分人對安倍的支持,但至今仍多數人反對安倍修憲,安倍不能、不敢忤逆民意修憲。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道,日本共同社4月10日彙總了在日本憲法紀念日(5月3日)之前通過郵寄方式實施的《憲法》相關民調結果。有關修改第九條,僅有40%的受訪者支持安倍晉三的方案。

2012年時,日本最大的媒體NHK,紀念太平洋戰爭爆發70週年而做出了“戰爭是什麼顏色?NHK戰爭證言徵集廣告,請告訴我,您的戰爭”的民間專訪。期間記者問了日本一個尖銳的話題——那就是你會為國家去死嗎?只有一個女生回答的是愛國,願意為國家付出生命。而另外兩名男士的答案令人震驚。一名說:日本這樣的國家,還不值得我去為它死!另外一位年輕人笑著說:讓人為它去死的國家(日本),就讓它over了吧。

中新網(2015年)3月18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的蓋洛普國際調查聯盟當地時間18日公佈了一項有關“是否願意為國而戰”的國際輿論調查結果,在開展調查64個國家和地區中,日本以11%排名末位,荷蘭倒數第二,德國倒數第三!而在我們調查結果為71%,名列第三,最高的摩洛哥和斐濟同為94%。

日本當前的野心有多大?

這裡所說的日本,應該是指日本大多數的民意吧!福垊認為日本大多數的民意的“野心”有兩點。


  • 第一、收復北方四島。

北方四島是個老話題了,說來說去就是俄國順手牽羊的結果,而日本一直想要回自己的羊。而俄國則是要麼給你兩撮羊毛,要麼毛都沒有!而日本最低的要求,也是見一面分一半,光有毛怎麼能行,得有有血有肉有骨頭!這是日本朝野的共識的野心。

  • 第二、恢復經濟第二的目標。

2009年日本的GDP被我們迎頭趕上,被超越的日本,心裡肯定是不爽的。那麼,如何恢復自己“老二”的經濟地位,則成為了日本朝野人士的“野心”。

不過,日本現在是老的老,小的小,而年輕人又太散漫、墮落,從昭和男兒淪為了令和偽娘。即使日本再有野心,這些個“祖國的花朵”一代不如一代,阿斗一樣,怎麼能實現日本當前並不算過分的野心呢?


福垊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日本的野心有多大,無月告訴你們,日本的野心非常的大。

日本的野心一直都沒有消亡,在日本的發展史上,日本的野心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豐臣秀吉的野望:統一大東亞

這是日本的野心第一階段。

經過日本戰國時代血腥洗禮的日本武士階級,他們自認為已經熟諳軍事之道。

統一日本之後的日本武士們,代表人物就是猴子豐成秀吉,他覺得武士們的腳步不能就這麼停下,必須繼續前進。

往毗鄰的大陸挺進,吞併老鄰居朝鮮,甚至想要征服中國,建立一個以北京為首都的東亞帝國。

這就是日本野心1.0,秀吉之野望。

軍國主義的妄想:統治世界

小日本最終還是憑藉著明治維新,在亞洲嶄露頭角,做上了軍事第一的位置。

他們很快就和法西斯德國以及豬隊友意大利結成聯盟,開始了瓜分世界的狂妄行動。

朝鮮很快被日本佔領,中國也大部淪陷。

小日本的野心1.0基本得到滿足,他們繼續擴張,準備完成2.0。

2.0計劃是先和盟友一起征服世界,然後打敗德國和意大利,成為世界的太陽。

所以,連美國都不在日本的眼裡,說打就打。

連德國都沒敢這麼挑釁美國,小日本毫不猶豫的就去做了。

二次元的夢想:征服宇宙

殘酷的現實並沒有擊敗小日本。

很快,小日本找到了新的拓展領域。

宇宙也是小日本的拓展疆域。

高達,就是小日本徵服宇宙的高端兵器。

這是一種人形智能兵器。

強大的火力可以憑一擊就打爆一個星球。

以上就是小日本的野心,純屬個人觀點。


無月文化,專注分享,分享快樂!


無月文化館


日本的野心就是二戰時候提出來的“大東亞共榮圈”



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小小島國,日本有很深的危機感。作為島國的一個通病就是時刻夢想著登陸大陸。在歐洲是英國,為了歐洲大陸,英國與法國打了上百年,在佔領了大量的殖民地後,英國對歐洲大陸的策略就是拉一派打一派,從而使得歐洲無法威脅到它。

對於日本,它的夢想就是佔據富饒的東亞大陸。從地緣來說,日本與我國構成了天然的敵對關係。

滿清末年,中國積貧積弱,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日本經明治維新後,快速實現工業化,野心也就隨之暴露出來。妄想趁著中國最虛弱時期吞併中國。

這就是二戰時日本的野心



同時,日本的目標還在東南亞,妄圖建立一個從日本向北到堪察加半島,庫頁島再向南到朝鮮半島,再進入中國大陸,將中國最富饒的大片國土包含進去,再向南進入中南半島,佔據馬六甲海峽和印尼群島,再將西太平洋上的各個小群島包含進來,這樣就構成了以日本為中心的一個圓圈。這就是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夢想。

如果實現,將是一個空前龐大的世界性帝國,擁有豐富的資源。整個北太平洋、西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將成為日本的內海。

日本進一步的目標就是出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佔領伊朗進入高加索,與東進的納粹匯合,從而一起瓜分亞歐大陸。

日本現在的所謂的亞洲民主弧線,可以說日本還再幻想著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有些人其實到現在還沒放棄這個野心,只是國際形勢和國家實力只允許他們做做夢罷了。


我淡如菊


當今世界有一個大巨人和兩個小巨人活躍度很高,類似於朱元璋打天下時期的陳友諒,隨時虎視眈眈,一刻都不敢等閒視之,它就是印度、日本和以色列,其中兩個與我國接壤。

最不讓人省心的就是日本,表面上它號稱自己是迷失的30年,二戰後憲法規定不得擁有軍隊,但是目前它打著維護治安的旗號其自衛隊的軍事實力已經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實力牢牢佔據前三的位置,加上日本歷史上都有侵略和擴張的衝動,因此,我們應該時刻抱著警惕的態度視之。



日本人從二戰廢墟中爬起來,靠美國的扶持,從拿來主義學起,現在仍是世界經濟強國,現在的公交車上,哪怕旁邊的人站著再累老人位置仍然不會去坐,日本婦女在二戰時曾自發組織慰勞團,這樣的紀律性和好戰性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安培的忍術連美國都害怕


再說經濟,到日本出國勞務三年能掙回幾十萬是不爭的事實,韓國三星、SK海力士、LG公司是全球閃存、內存、面板生產商,但在關鍵材料及裝備上還要依賴日本,日本在半導體、機器人、工程機械、機床、炭纖維等領域仍是世界領先,僅在高端數控方面我國還要依賴日本和毆洲技術。

在軍事方面,日本的野心和擴張性從海軍和空軍就可以看出來,海軍在常規潛艇、主戰坦克、導彈技術方面居世界領先水平,是亞洲少數能裝備F/15戰鬥機的部隊,



航空部隊4.5萬人,370架戰鬥機,發射器120部,17個愛國者導彈,蒼龍、宙斯盾、F35戰鬥機和萬噸直升機航空母艦更是世界和平潛在的危機。

日本整體經濟因為人員老化和負增長增速0.9%仍然不太理想,力圖通過製造業恢復霸主地位,物價低俗上漲,增持美債,失業率僅2.5%可以說管理水平很厲害了!


黃蜂二師兄


日本真正想吞併中國的野心,大約從16世紀的明朝開始的。當然,在7世紀中葉,唐朝的時候,日本雖然有野心,但是他們沒有那個實力。只能佔領朝鮮半島上的“任那”達到控制百濟的目的,結果在白江口之戰中被唐朝軍隊擊潰。

到了明朝時期,日本直接暴露侵略中國的野心。織田信長開始統一日本,統一大業還沒有完成最後被刺殺。他的繼承者豐臣秀吉接過衣缽,南征北戰,基本實現了日本的統一。統一後的日本野心開始膨脹,其部下叫囂:“把琉球、呂宋、臺灣、朝鮮都變成日本的屬國,然後利用朝鮮做跳板,侵略富庶的中國大陸。”這一口號的提出,成為此後日本侵略中國的國策來執行。

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組成九路大軍度過朝鮮海峽,在朝鮮的釜山和慶州一帶登陸。豐臣秀吉威脅李氏王朝:“借道朝鮮,攻打中國。”當時的朝鮮雖然宮廷政變頻繁,海防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但是,朝鮮一直是大明王朝的屬國,國王對大明朝忠心耿耿,面對這個要求,朝鮮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日本採取武力侵略朝鮮,朝鮮歷史上著名的“壬辰倭亂”爆發。由於日本有備而來,不到三個月漢城和平壤相繼失陷,朝鮮國王李昖逃到鴨綠江邊的義州,派使者嚮明朝求救。朝鮮是明朝的屬國和最忠實的夥伴,面對日本的野心,明朝沒有坐以待斃,明朝萬曆皇帝,立刻派兵援救朝鮮,所以歷史上又稱之為“萬曆朝鮮戰爭”。

大明王朝通過兩次反擊戰,最終迫使日本撤出了朝鮮半島,奠定了東亞三百年的和平局面。萬里朝鮮戰爭日本雖然遭遇到了失敗,但是他們並沒有甘心。清朝末年,由於閉關鎖國,拒絕外來科技文化,國家貧窮。日本“黑船事件”以後,被西方打開了國門,使日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因此視野開闊的日本天皇發起了倒幕運動。德川幕府倒臺以後,明治天皇於1868年,效仿西方對內實行了改革,30年不到,清朝很快被日本趕超。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的國力開始上升,他們就試探性的挑釁朝鮮,並侵略臺灣。日本在侵略臺灣時遭到了頑強的抵抗,並沒有得逞。但是,朝鮮面對日本挑釁,請求清政府出面的時候,清政府卻讓朝鮮不要跟日本發生衝突。

日本認為,清政府軟弱,所以向朝鮮發起進攻。於是爆發了平壤戰爭,清政府潰敗,緊接著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又遭到了失敗,清政府失去了朝鮮這個屬國不說,還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及臺灣諸島,賠償2億兩白銀。當時的日本沒有吞併中國的實力,不過他們擁有了清政府的賠款之後,從西方購買了很多先進的技術,發展本國生產。所以,日本的國力不斷的加強。

一戰爆發以後,歐洲無法顧及亞洲,日本不斷的侵略中國東北。當二戰爆發的時候,日本加入了邪惡軸心國,並提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包括東亞(中、日、韓)、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南亞、大洋洲、南亞、阿富汗(甚至在一些書籍中還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地區、美國西部地區、中美洲地區 )。

此外,在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向昭和天皇遞交了一份秘密奏摺,被稱之為《田中奏摺》,該奏摺的主要內容:“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征服,其他如小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使世界知東亞為我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之侵犯。”從田中義一的奏摺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日本的野心是佔領中國,以達到佔領整個亞洲,然後征服全世界,可見小小的島國野心真的不小。


謀士說


日本現在的野心是想恢復成正常國家。日本在二戰期間作為軸心國,對亞洲多國發動了侵略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沉痛的苦難。二戰結束後日本被盟軍佔領,盟軍撰寫了和平憲法約束日本永遠放棄把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不得發展攻擊性武器,只能在本島自衛。

美國在日本也有大量駐軍,一是冷戰時期防著蘇聯現在是防著中國,二就是名義上的保護日本,因為日本只允許有自衛隊,並不全是真正的軍隊,其實這也算是看著日本,畢竟日本是轟炸過珍珠港的,美國人也不會完全放任日本,這一點日本人也很清楚。

駐日美軍在日本還享受治外法權。1960年,美國利用戰勝國地位以及日本面對蘇聯威脅渴望獲得美國保護的背景,迫使日本簽署《日美地位協定》。根據協定,美軍官兵及其家屬享有治外法權。這項協定是於1960年日美兩國修改“安保條約”時制訂的,是日美安保條約的副產品。根據這一協定,美軍以及為美軍服務的美國籍民間人員在日本執行公務時發生的事件和事故,美國享有優先司法管轄權;即使對於美軍在公務以外的犯案,如果美方先行拘留嫌疑人,在日方正式提出起訴前無需將嫌疑人移交日方。

日本上世紀70年代經濟崛起,超越西德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經濟上雖然成為了巨人,但是在外交上依舊是個矮子,唯美國老大哥馬首是瞻,華盛頓打噴嚏東京就要感冒。1970年代後,日本長期維持鉅額貿易出超,而美國在貿易上長期赤字。在美國的施壓下1985年簽訂了廣場協議,日元不得不升值而導致經濟不景氣。1980年代後,因為金融環境寬鬆,景氣持續強勁,導致股票價格和地價大幅攀升。即泡沫經濟,導致日本經濟長期低迷。

以上這些都讓日本右翼極為不滿,日本右翼政府以安倍晉三為首極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美國又因為要遏制中國的崛起,想讓日本出錢出力,做美國的馬前卒,對日本一再的解套,讓日本擁有更多的軍事力量。日本這幾年造了多條直升機航母22DDH,可謂是日本造的準航母,經過稍微的改裝就可以擁有直通甲板,上垂直起降的F35就是真正的航母,而且艦名也都出自二戰日本帝國海軍的艦名,美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2016年3月22日,日本安倍晉三內閣在不顧國內多數民眾以及以中國為首的世界上絕大多數愛好和平國家的一致反對,悍然強行通過決議,決定在3月29日正式實施新修改的安保系列法案。這標誌著《日本國憲法》當中的第二章第九條被實質廢除,也標誌著被稱為《和平憲法》的這部憲法名存實亡。

根據大量數據表明,日本已經擁有了足夠的核原料來研製核武器,日本可以一夜之間就成為一個核武器大國,可以造出的核武器是中國的20倍!這是個多麼恐怖的數據。如果日本也擁有了核武器,一旦發生戰爭,後果不堪設想。而從官方給出的數據可以看出,日本現在確實有實力能夠擁有自己的核武器。這必然會導致許多國家的抗議,畢竟日本是一個有著強烈軍國主義色彩並且有前科的國家。

2010年中國GDP正式超越日本,直到去年GDP已將近是日本的三倍,中國作為日本的鄰居,尤其是日本一直有愧於中國,怕中國強大了報復它,可以說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威脅。日本自古就是個憂患意識特別高的民族,一旦掙開枷鎖,實力不容小覷,給未來的東亞和平又增添了不確定因素。






雨雲先生


日本在島國上,天天都在做夢,天天都在做白日夢。日本島國很美麗,富饒。不過日本人口太多,資源相對貧乏。日本人多地少,自然災害頻發。日本做夢都在侵略中國,想打敗征服中國。日本侵略中國已成事實,歷史,有不可告人的岐圖,目的,真相。日本人,人小鬼大,愛學習,愛思考問題。愛摸仿,愛專研,以強者,強國為師。日本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日本人,貪心不足蛇吞象。在歷史上,日本見唐朝強大,就來向中國學習,其目的是打敗中國,侵佔中國領土。日本見西方列強學習,全盤西化,日本國力大增,其目的打敗清朝,掠奪中國大量白銀。在抗日戰爭之初,日本侵略軍,要三個月滅亡中國,可見日本野心之大,是那麼兇殘,狂妄,囂張。凇滬會戰,國軍損失慘重,但徹徹底底挫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要三個月滅亡我中國的各種企圖,陰謀,目的。日本侵略中國的同時,還侵略很多亞洲其他國家,其目的要實現大東亞共榮。日本準備配合德國,打敗蘇聯,妄圖稱霸世界。再後來,日本主動挑起珍珠港事件,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在抗日戰場上,徐州會戰,國軍重創日軍精銳,讓日本侵佔徐州的戰略計劃徹徹底底破產。平型關戰役,我英勇善戰的八路軍,徹徹底底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在國際上,美國多次勸降日本,日本頑抗到底,死也不投降,才遭到美軍兩顆原子彈的無情轟炸。原子彈下無冤魂,日軍侵略他國所犯下滔天罪行,磬竹難書,必須為自己所犯下的一切罪行買單。想當初,日軍侵略軍,在南京實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兇殘殺害我和平居民達30多萬人。想不到日軍還有今天呀!日本更想不到百萬蘇軍進攻日本關東軍,把兇惡的日本軍人全拉到西伯利亞做苦役。還有更想不到,根據波次坦宣言,日本的北方四島將變成蘇聯的領土。


中國美6220


日本最大的野心,就是佔據中國為立足之地,進而爭霸世界。個人感覺,日本會因為日本列島地質活動的頻繁而更加瘋狂。

小小的列島容不下日本的野心,這已經被歷史證明。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就足以說明一切。奏摺中明確指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清兩代,日本數次侵略朝鮮,其目的就是佔領朝鮮,獲得在陸地上的立足點,並以此為前進基地,鯨吞蠶食我華夏神州。

而對於這一點,國人心知肚明,所以即便是萬曆這樣的世人眼中的昏君,面對朝鮮危機時,也是不惜傾國之力,打退豐臣秀吉的侵略。滿清已經到了亡國邊緣,仍決定出兵朝鮮和日本對陣。

日軍成立偽滿洲國時,是用建設自己國家的熱情來建設東北,這一點從現在遺留的東北偽滿時期建築自己城市遠景規劃等等方面,都可見一斑。甚至在即將戰敗之時,仍一邊叫囂著:一億國民總玉碎,一面計劃著把天皇遷往東北,以長春為新都。


這一切,都是出於日本整個民族對於生存環境的高度不安全感。從歷史到現在,日本列島地震頻發災害不斷,並逐年下沉。有數據顯示,日本大陸每年都向馬裡亞納海溝滑幾釐米,日本沉沒是早晚的事兒!

為了整個民族的生存,他們曾經瘋狂,將來也必然會瘋狂,必須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