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將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11月4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小編了解到,此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方案,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會議詳情吧。

成都將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全面對錶對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新要求新部署,深刻理解“階段論”所蘊含和彰顯的科學方法論,結合成都實際,認真梳理總結推廣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推出的重要改革措施,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更加註重推進機制與落實機制、系統改革與專項改革、長遠謀劃與近期工作的協同高效。謀劃和推動一批重大改革事項,進一步圍繞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建設、區域一體化發展、生態價值轉化、中國特色消費型城市建設等著力創新機制。

11月4日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學習貫徹近期中央深改委、省委深改委會議精神。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範銳平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對錶對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新要求新部署,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緊扣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階段性任務,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不斷把改革紅利轉化為城市發展新動能。

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羅強出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唐川平、市政協主席李仲彬列席。市委副書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志宏出席。

成都將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圖據視覺中國

結合成都實際

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首次深入闡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論”對明確改革重點、提升改革實效、實現改革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深刻理解“階段論”所蘊含和彰顯的科學方法論,結合成都實際認真梳理總結推廣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推出的重要改革措施,鞏固和深化重要改革成果,在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性成果。要堅持改革方向、改革節奏、改革時機的有機統一,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使各項改革相得益彰,發生“化學反應”,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成都將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圖據視覺中國

會議審議通過了《成都市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總體實施方案》《成都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關於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開展金融審判專業化、國際化和智能化改革的實施意見》等。

探索建立

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

會議指出,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將有效解決涉農資金多頭管理、交叉重複、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等問題。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對統籌整合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加快構建行業內資金整合與行業間資金統籌相互銜接配合長效機制,推動形成以規劃統籌項目、以平臺整合資金的財政投入新格局。要建立支農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提升支農政策效果和支農資金使用效益,著力構建科學全面的涉農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資金監督管理體系。


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會議強調,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牢固樹立“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環保理念,有效遏制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行為,著力破解“企業汙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現實困局。要突出修復優先,建立生態環境自行修復和委託第三方修復的分類實施機制,探索完善生態環境修復後評估制度。要引導公眾參與,完善相關機制,構建起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範、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成都將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圖據東方IC

做好矛盾糾紛排查預防

依法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會議指出,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做到人民調解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要建立健全矛盾糾紛信息網絡,做好矛盾糾紛排查預防,依法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要創新調解工作機制,健全完善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機制,積極運用新手段、新方法、新載體開展人民調解工作,為平安成都、法治成都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開展金融審判專業化

國際化和智能化改革

會議指出,開展金融審判專業化、國際化和智能化改革,對成都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要堅持精準科學施策,既著眼長遠、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又確保改革於法有據、於法周延。要堅持防範金融風險,加強部門協作,建立健全全市統一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網絡。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引導和規範金融交易,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成都將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圖據視覺中國

謀劃和推動一批重大改革事項

形成實現城市戰略目標的制度優勢

會議強調,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是當前一項極為重要而緊迫的政治任務。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全面對錶對標全會新要求新部署,緊扣“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階段性任務,深化改革共識,更加註重推進機制與落實機制、系統改革與專項改革、長遠謀劃與近期工作的協同高效。要強化改革工作推進、會議議題管理和市領導抓落實等機制,促進政策取向相互配合、實施過程相互促進、改革成效相得益彰。要堅持目標導向、強化答卷意識,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目標任務與日常工作配套聯動,確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要謀劃和推動一批重大改革事項,進一步圍繞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建設、區域一體化發展、生態價值轉化、中國特色消費型城市建設等著力創新機制,加快形成實現城市戰略目標的制度優勢。

市領導胡元坤、吳凱、謝瑞武、王川紅、苟正禮、田蓉、左正、劉守成、王忠林、王平江、曹俊傑、敬靜、郝康理,市法院院長郭彥、市檢察院檢察長呂瑤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