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之爭的迷霧:被低估的白雲山

王老吉之爭的迷霧:被低估的白雲山

白雲山2019年三季度營收500.62億,同比增長67.57%【這個可以忽略,主要是醫藥商業公司合併,醫藥商業增收不增利】,淨利潤31.6億,同比減少8.13%【這個也要忽略,因為去年十億多的投資股權收益】,看扣非淨利潤,扣非淨利潤27.46億,同比增長25.86%,每股收益1.94元,這業績對應股價,絕對的被低估了。

最近股價不給力,表面看還合理,因為第三季度單季利潤確實不給力。2019年7-9月扣非淨利潤5.41億,同比減少15.59%,本來今年中藥股股價就不行,你這業績出來,跌一跌也很合理了。

但我覺得,第三季度單季淨利潤雖然同比減少了,但公司基本面好的很,全年扣非淨利潤高增長50%,沒問題。7-9月扣非淨利潤減少,二個原因,一是2018年同期基數高。二是季度業績之前可以調節。今年第四季度單季穩穩的盈利。我們看下預收款16.54億【白雲山改成了叫合同負債】,2018年同期預收款是11.39億。2019年三季度預收款比2018年三季度預收款多了5億多。四季度業績妥妥的,全年扣非淨利潤妥妥的高增長。【去年第四季度單季扣非淨利潤是虧損的】

另外

白雲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銷售毛利潤、銷售淨利率、資產負債表等數據的變差,都是因為廣州醫藥公司並表的原因,這個業務嚴重拖累上市公司數據,還好白雲山準備把廣州醫藥拆分出去上市。

另外,我重申下,白雲山營收佔大頭是醫藥商業業務。利潤佔大頭的是王老吉業務。而且中藥佔公司營收和利潤的比例都很小。

王老吉之爭的迷霧:被低估的白雲山

2018年醫藥商業營收227.44億,毛利率6.91%,醫藥【化學藥、中藥】營收96.35億,大健康消費【王老吉為主】營收94.87億。2018年白雲山扣非淨利潤21.31億,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淨利潤8.5億,王老吉是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

2019年半年度醫藥商業營收205.26億,醫藥營收67.6億,大健康消費58.54億。白雲山2019年半年度扣非淨利潤22.05億,但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淨利潤11.14億,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貢獻了一半的利潤。

另外白雲山醫藥業務裡,化學藥的營收超過中藥,2018年化學藥營收57.88億,中藥營收38.47億。2019年半年度,化學藥營收38億,中藥營收29.6億。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醫藥業務只是白雲山三大業務裡的一種,而且營收和淨利潤的貢獻,醫藥業務都不是主要的,利潤大頭是王老吉大健康。另外醫藥業務裡,化學藥收入超過中藥很多。所以把白雲山這家公司當成普通的中藥股是不對的。

白雲山

業績不好的,增速放緩的,也是不對的。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已經拿業績出來了,公司利潤主要來源的業務,2019年半年淨利潤11.14億,而2018年全年淨利潤是8.5億。我們就用最保守的預測,王老吉大健康公司2019年全年淨利潤13億,那同比增長也有53%,這增速還不夠快?

所以現在市值561億,股價34.55元的白雲山被低估了。

幾個可能制約今年股價的主要問題:

1、亂調賬影響財務跟蹤。比如去年四季度嫌賺太多而停產式調賬,長此以往影響投資者持股信心。

2、並表模糊了利潤表,惡化了資負表和現流表,公司的披露和解釋也不連貫不完善。比如今年三季報營業成本飆升,公司解釋的並表因素並不是主要原因,具體原因無從知曉。包括未來廣州醫藥分拆上市,出不出表,出表後的資產負債表究竟如何,這都是不確定性。財務大權集中在管理層,結合愛調賬的老毛病,難保不會出現損害股東利益的情況。

3、主力產品王老吉、金戈都是一等的好產品,但是也都出現過巨大爭議。現在康業元的問題懸而未決也是影響投資者信心的重要原因。兩個產品在法律意義上說廣藥都佔理,但背後反映出來的是坐擁巨大老字號資源的情況下產品開發能力的不足。

4、體制機制的制約。人力成本和三項費用高企,缺少激勵機制,這都是國企通病。領導層決策往往不從業務和產品層面出發,和小股東利益不一致。

以上僅為觀點分享,非薦股,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